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四》

Library Resources
1 四:
䏐:《广韵》《集韵》𠀤古穴切,音玦。《说文》孔也。《广韵》孔䏐。又《集韵》𦝢桂切,音䙆。义同。

2 四:
䏑:《正韵》之夜切,音蔗。《韩愈·元和圣德诗》万牛脔䏑。

3 四:
䏒:《广韵》普面切《集韵》匹见切,𠀤音片。半体也。

4 四:
股:《唐韵》公戸切《韵会》果五切,𠀤音古。《说文》髀也。《韵会》胫本曰股,辅下体者。《·说卦》巽爲股。《疏》股随于足,则巽顺之谓,故爲股也。《·小雅》赤芾在股。《传》胫本曰股。《前汉·高五王传》因退立,股战而栗。《注》股,脚也。战者,惧之甚也。又《释名》股,固也,爲强固也。又车上近毂者亦名股。《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参分其股围。《注》股,谓近毂者也。方言,股以喻其丰。又磬上亦有股。《周礼·冬官考工记》磬氏爲磬,其博爲一,股爲二,鼓爲三。《注》股,磬之上大者也。又国名。《山海经》长股之国,在雄常北。《集韵》或作𦙶。亦作骰。

5 四:
肢:《广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𠀤音支。《广韵》𨈛躰。《集韵》体四肢也。或作𨈪𨈛,通作支。《管子·君臣篇》四肢不通,六道不达。又腰肢。《庾肩吾诗》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又《五音集韵》矢利切,尸去声。佒也。

6 四:
䏓:《集韵》古缓切,音管。胃府也。一曰卽胃脯。汉书货殖传:浊氏以胃脯连骑。本作脘。《五音集韵》通作𦜐。又《五音集韵》虞远切,音阮。人隂异呼。朊,ruǎn,从月,月光微也。

7 四:
肣:《广韵》胡男切,音含。《玉篇》舌也。《广韵》排囊柄也。又同函。又《集韵》戸感切,音颔。牛腹也。又《集韵》《韵会》𠀤渠金切,音琴。《集韵》敛也。灼龟首仰足肣。《史记·龟厕传》肣开。《注》音琴。肣谓兆足敛也。又《集韵》胡南切,音含。肥牛脯。或从含。

8 四:
𦘿:《字汇》呼合切,音姶。肥也。

9 四:
肤:《广韵》甫无切。与肤同。

10 四:
肥:《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符非切,音腓。《说文》多肉也。从肉从卪,会意。《徐曰》肉不可过多,故从卪寓戒。《礼·礼运》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又《博雅》肥,盛也。又《广韵》肥腯。《蔡邕·独断》凡祭宗庙礼,牲之别名,豚曰腯肥。《·小雅》旣有肥牡,以速诸舅。《左传·桓六年》博硕肥腯。又田有肥瘠。《书·禹贡厥田惟中中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又马亦称肥。《前汉·食货志》冠盖相望,乗坚策肥。又饶裕也。《易·遯卦》上九肥遯。《疏》肥,饶裕也。又幡名。《吴语》建肥胡。《注》肥胡,幡名。又鸟名。《山海经》英山有鸟焉,其名曰肥遗。又蛇名。《山海经》太华之山有蛇焉,名曰肥𧔥。《注》肥,𧔥,皆毒虫也。又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尔雅·释水》归异出同流,肥。《疏》谓小水支分归入大海则异,其泉源初出,则同流者名肥。又水名。《诗·衞风》我思肥泉。《疏》肥泉,是衞水也。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合肥。《注》属九江郡。应劭曰:夏水出父城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又县名。《史记·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注》肥如,县名,属辽西。又国名。《左传·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灭肥。《注》肥,白狄也。又姓。《史记·赵世家》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又人名。季康子名肥。见《左传·哀三年》。又《集韵》补美切,音秕。薄也。《列子·黄帝篇》口所偏肥,晋国黜之。《注》薄也。又水名。肥者,通作淝。《诗·衞风》我思肥泉。《释文》肥,或作淝。

11 四:
肦:《广韵》《集韵》《正韵》𠀤符分切,音汾《广韵》大首貌。《集韵》一曰衆貌。亦作䫞。《正韵》亦作颁。又《广韵》布还切《集韵》《韵会》《正韵》逋还切,𠀤音班。《集韵》䯪䫨谓之朌。又《韵会》赋也。《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朌。《释文》朌,读爲班。赋也。《仪礼·聘礼》朌肉及廋车。《注》朌,犹赋也。《释文》音班。
考证:〔《仪礼·聘礼》朌肉及庾车。〕谨照原文庾车改廋车。

12 四:
𦙀:《集韵》薄半切,音畔。肉也。

13 四:
䏔:《集韵》陟柳切。与肘同。又《扬子·太𤣥经》冠戚䏔,履全履。《注》戚䏔,败也。又《广韵》女久切,音狃。食肉也。又《集韵》如又切,音肉。肉善者。本作腬。又而六切,音肉。鼻出血也。本作衄。

14 四:
䏕:〔古文〕䏯《广韵》如葚切《集韵》忍甚切,𠀤音衽。《说文》大孰也。《广韵》肉汁。《集韵》或作餁𤏼𤇲。通作䭃。

15 四:
𦙁:《字汇》同胝。

16 四:
肧:《广韵》芳杯切《韵会》铺枚切《正韵》铺杯切,𠀤音坯。《说文》妇孕一月也。《正字通》一月未生肌肉,故从不。又《广韵》匹尤切《集韵》披尤切,𠀤音䬌。《集韵》肧胎,未成物之始。或从血。《正字通》又器物未成者亦曰肧。俗作胚。

17 四:
𦙂:《集韵》铺枚切,音胚。肉脔未成酱。

18 四:
肨:《广韵》《正韵》匹绛切《集韵》匹降切,𠀤音炐。《玉篇》肨,胀也。《广韵》臭貌。又《集韵》披江切。与胮同。胮肛,肿也。亦作膖𤶞。又敷容切,音丰。肉专。

19 四:
肩:《唐韵》古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经天切,𠀤音坚。《说文》髆也。从肉,象形。《徐曰》象肩形,指事也。《广韵》项下。《正韵》膊上。《六书故》臂本曰肩。又《尔雅·释诂》肩,克也。《·周颂》佛时仔肩。《传》仔肩,克也。《笺》仔肩,任也。《·盘庚》朕不肩好货。《传》肩,任也。我不任好货之人。又《韵会》胜也。肩强能胜重,堪任义。《尔雅·释诂》肩,胜也。又《释名》肩,坚也。甲阖也。与胸脇皆相会阖也。又息肩。《左传·襄二年》郑子驷请息肩于晋。《注》欲辟楚役,以负担喻。又比肩。《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又》西方有比肩兽焉,与卭卭岠虚比,爲卭卭岠虚啮甘草,卽有难,卭卭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蟨。又兽三岁曰肩。《·齐风》𠀤驱从两肩兮。《传》兽三岁曰肩。又鸟名。《礼·月令·季冬之月征鸟厉疾注》征鸟,题肩也。齐人谓之击征。又《集韵》作也,媵也。又姓。《正字通》肩龙明,金人。肩固,洪武中贡士泰和人。又人名。《礼·檀弓》公肩假。《左传·桓五年》周公黑肩,将左军。《注》黑肩,周桓公也。又《集韵》丘闲切,音掔。膊也。又胡恩切,音痕。肩肩,羸小貌。《庄子·德充符》闉跂支离无脤,说衞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音义》胡恩反。羸小貌。又直貌。又《五音集韵》胡田切,音贤。义同。《庄子·德充符肩肩音义》又胡咽反。

20 四:
䏖:《唐韵》羊晋切《集韵》羊进切,𠀤音胤。《说文》瘢也。一曰遽也。《五音集韵》脊肉。又《广韵》直引切《集韵》丈忍切,𠀤音紖。《广韵》杖痕肿处。

21 四:
肪:《唐韵》甫良切《集韵》分房切《正韵》敷房切,𠀤音芳。《说文》肥也。《徐曰》本草有雁肪,雁脂也。《玉篇》脂肪。《扬子·太𤣥经》脂牛正肪,不濯𨥏而烹。又《广韵》《集韵》𠀤符方切,音房。义同。

22 四:
肫:《唐韵》章伦切《集韵》《正韵》朱伦切《韵会》株伦切,𠀤音谆。《说文》面頯也。从肉,屯,意兼声。《正韵》恳诚貌。《礼·中庸》肫肫其仁。《注》肫肫,读如诲尔忳忳之忳。肫,恳诚貌。又《五音集韵》子罪切,音嶊。义同。又《集韵》殊伦切,音纯。腊之全者。《仪礼·士昏礼》肫髀不升。《注》肫,全也。《释文》音纯。又徒浑切,音屯。䐊肫,饵也。或作饨。亦作𪌋𥸵。又主尹切,音准。颐也。又朱劣切,音拙。面骨。《五音集韵》面秀骨。

23 四:
肬:《唐韵》羽求切《集韵》《正韵》于求切《韵会》疑求切,𠀤音尤。《说文》赘也。《博雅》肬,肿也。《释名》肬,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荀子·宥坐篇》曾未如肬赘。《楚辞·九章》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羣而赘肬。《注》赘肬,过也。《集韵》或作疣。

24 四:
肭:《唐韵》《集韵》《韵会》𠀤女六切,音衄。《说文》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肭。从月内声。○按从内非声,当从肉乃得声。《玉篇》作朒,今本《说文》作肭,乃传写之譌耳。
广韵》《集韵》《韵会》𠀤女六切,音恧。《说文》肭,朔而见东方,谓之缩肭。《徐曰》行太疾也。又《集韵》奴骨切,音讷。腽肭,肥也。又《正字通》海狗之肾曰腽肭脐。又《广韵》《集韵》𠀤女滑切,音貀。义同。

25 四:
肮:《广韵》呼郞切《集韵》寒刚切,𠀤音𣃚。《类篇》咽也。《史记·刘敬传》不扼其肮。《注》肮,喉咙也。《广韵》肮,大也。《集韵》大脉谓之肮。又《五音集韵》古郞切,音冈。星名。一曰亢父县。又《正韵》下党切,音沆。义同。

26 四:
𦙃:《正字通》古文胥字。杨愼曰:文选七发,弭节五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骨当作胥。史记:吴王杀子胥,投之于江。吴人立祠江上,因名胥母山。古胥作𦙃,其字似骨。

27 四:
𦙄:《集韵》许容切,音匈。膺也。与胷同。

28 四:
𦙅:《正字通》同𦘴。

29 四:
𦙆:《字汇》昌脂切,音痴。膍𦙆,鸟藏也。

30 四:
肯:〔古文〕𣍟《正韵》苦等切,音恳。《尔雅·释言》肯,可也。《诗·衞风》惠然肯来。《笺》可也。《前汉·高帝纪》高帝数让,衆莫肯爲。又《集韵》可亥切,音恺。《字林》著骨肉也。《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注》著骨肉也。肯,著也。《集韵》或作肎肻。又𠕔。

31 四:
肻:《广韵》同肯。

32 四:
肰:〔古文〕𦛦𦛡𦝸《唐韵》《集韵》𠀤如延切,音然。《说文》犬肉也。又《玉篇》而旃切,音壖。义同。

33 四:
肱:〔古文〕𠃋厷𠫔《广韵》古弘切《集韵》姑弘切,𠀤音䡌。臂上也。《正韵》臂干。《书·臯陶谟》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小雅》麾之以肱《传》肱,臂也。又国名。《山海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隂有阳,乗文马。又人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郑公孙黑肱。《史记·鲁周公世家》子成公黑肱立。

34 四:
䏗:《集韵》古对切,音愦。本作䐴。䐴要者,忽转动而踠。《正字通》腰忽痛也。

35 四:
䏘:《广韵》譬吉切,音匹。《玉篇》肚肥也。《广韵》牝䏘。

36 四:
育:《集韵》《韵会》《正韵》𠀤余六切,音昱。《说文》养子使作善也。《广韵》养也。《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注》育德者,养正之功也。《疏》育养其德。又《尔雅·释诂》育,长也。《诗·衞风》旣生旣育。《笺》育谓长老也。《·盘庚》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传》育,长也。《晋语》正名育类。《注》育,长也。又生也。《礼·中庸》发育万物。《注》育,生也。又覆育也。《·小雅》长我育我。《笺》育,覆育也。又幼稚也。《诗·衞风》昔育恐育鞠。《笺》昔育,昔幼稚之时也。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育阳。《注》属南阳郡。又《集韵》亦姓。又《集韵》直佑切,音胄。胤也。又《韵会》通作鬻。《诗·幽风》鬻子之闵斯。《礼·乐记》毛者孕鬻。《注》鬻,生也。又《集韵》或作毓。《前汉·五行志》孕毓根荄。又《韵补》叶音亦。《·大雅》载生载育。叶上夙下稷。夙音夕。又叶音乙。《黄伯仁龙马颂》禀神祇之化灵,乃大宛而再育。资𤣥螭之表象,似灵虬之注则。

37 四:
𦙇:《集韵》他甘切,音䑙。肤肉坏也。

38 四:
肳:《集韵》武粉切,同吻。《说文》口边也。或作㗃呅。通作𦝮。又《集韵》暮拜切,音韎。冥目远视也。一曰久也。

39 四:
䏙:《篇海》直远切,音篆。月落有明也。
《唐韵》《集韵》𠀤他感切,音𥁭。《说文》肉汁滓也。从肉,冘,意兼声。《通雅》䏙卽湆之滓。又《集韵》丁绀切,音馾。䏙𦠑,短丑貌。《韵会》虎视。

40 四:
肴:《唐韵》胡茅切《韵会》《正韵》何交切,𠀤音爻。《说文》啖也。《徐曰》谓已修庖之,可食也。《玉篇》俎实。又啖肉也。《广韵》凡非谷而食曰肴。《正字通》豆实俎醢也。《·大雅》尔肴旣馨。《前汉·王丹传》载酒肴于田闲,𠋫勤者而劳之。《集韵》或作肴。

41 四:
肵:《集韵》居焮切,音靳。敬也。《礼·郊特牲》肵之爲言敬也。又《集韵》《韵会》𠀤渠希切,音祈,盛心舌之俎。《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升肵俎。《注》肵,音祈,谓心舌之俎也。《礼·曾子问》祭殇不举肺,无肵俎。《注》肵俎,利成礼之施于尸者。《疏》肵是尸之所食,归馀之俎,以其无尸,故无肵俎。《释文》肵,音祈。

42 四:
肶:《广韵》房脂切《集韵》频脂切,𠀤音毗。本作膍。《说文》牛百叶也。一曰鸟膍胵。《仪礼·旣夕东方之馔四豆脾析注》脾,读爲鸡脾肶之脾。牛百叶也。又《尔雅·释诂》肶,厚也。《注》肶辅皆厚重。又《集韵》骈迷切,音鼙。义同。又必至切,音畀。祠也。《五音集韵》以豚祠司命也。又《五音集韵》傍礼切,音陛。髀股也。

43 四:
肷:《玉篇》许律切《五音集韵》呼出切,𠀤音颰。《玉篇》牛肉也。

44 四:
肸:《唐韵》羲乙切《集韵》《韵会》《正韵》黑乙切,𠀤欣入声。《说文》响布也。从十从䏌。《徐曰》䏌,振䏌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肸蠁布写。《注》肸蠁,盛作也。又《扬雄传》芗呹肸以掍根兮,声駍隐而历锺。《注》言风之动树,声响振起衆根,合同駍隐,而盛历入殿上之锺也。根犹株也。《左思·蜀都赋》景福肸蠁而兴作。《注》韦昭曰:肹蠁湿生虫,蚊类是也,大福之兴,如此虫腾起矣。又《正韵》佛肸,大貌。又人名。又西域名。《前汉·西域传》四曰肸顿䎏侯。又人名。公孙肸,郑大夫。见《左传·襄三十年》。又《前汉·功臣表》疆圉侯留肸。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许讫切,音迄。又《集韵》显结切,音𡘐。义𠀤同。又《集韵》兵媚切,音秘。邑名。在鲁。《史记·鲁世家》作肸誓。《注》鲁东郊之地名。《尚书》作费。通作肹。
考证:〔《扬雄传》芗呹肸以棍根兮。〕谨照原文棍根改掍根。

45 四:
肹:《正韵》同肸。

46 四:
肺:《广韵》方废切《集韵》《韵会》芳废切,𠀤音㤄。《说文》金藏也。《玉篇》肺之言敷也。《正字通》肺主藏魄,六叶两耳,凡八叶,附脊第三椎,配胷中与大肠表里,爲阳中大隂,通于秋气。《素问》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礼·曲礼》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注》礼,食杀牲则祭先。有虞氏以首,夏后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谓不杀牲爲盛馔也。又《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史记·乐书》商动肺而和正义。《淮南子·精神训》肺爲气。《释名》肺,㪍也。言其气㪍郁也。《博雅》肺,费也。又肺石。《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注》肺石,赤石也。《疏》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又《正韵》削木札。《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诸侯子弟若肺腑。《注》喻人主疎末之亲,如木札出于木,树皮附于树也。《前汉·楚元王传》臣幸得托肺附。《注》一说肺谓斫木之肺札也。《扬子·太𤣥经》肺附乾糇。《注》削曰肺,杮曰附。《正字通》杮附木,如肺附肝,杮胏与肺别,此义之不可通者也。韵会、读书通不详考,肺譌爲胏,胏譌爲杮,皆谓肺、胏、杮音义互通,误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普盖切《正韵》滂佩切,𠀤音霈。《广韵》茂貌。《·陈风》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传》盛貌。《释文》普贝反,又蒲贝反。又《集韵》或作胇。《·大雅》自有肺肠。《释文》肺,本又作胇。

47 四:
䏚:《正字通》弭沼切,音杪。䏚在季胁下,侠胁两旁虚耎处,肾外当䏚。王冰说素问曰:邪客入于太隂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䏚,不可以养息。

48 四:
𦙈:《篇海》则外切,音醉。拜失容也。

49 四:
𦙉:《篇海》音纂。脂也。

50 四:
𦙊:《字汇补》与胳同。

51 四:
𦙋:《字汇补》丁姑切,音都。大肠也。

URN: ctp:kangxi-zidian/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