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六》

Library Resources
1 六:
𦚝:《集韵》披冰切,音淜。腹胀貌。

2 六:
䏦:《集韵》徒兼切,音甜。肥也。又《五音集韵》古滑切,音劀。脂也。

3 六:
胭:《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正韵》因肩切,𠀤音烟。《说文》嗌也。《玉篇》胭喉也。又《广韵》胭脂,与燕脂同。

4 六:
䏧:《集韵》女加切,音拏。䐒䏧,不密也。又《集韵》《韵会》𠀤敞尔切,音侈。肉物肥美也。《诗·小雅·爲豆孔庶笺》庶,䏧也。又《集韵》女下切,音䋈。又《广韵》乃亚切《集韵》乃嫁切,𠀤音𪐀。又《五音集韵》丁可切,音嚲。义𠀤同。

5 六:
胮:《广韵》薄江切《集韵》皮江切,𠀤音龎。《广韵》胮肛,胀大也。《博雅》肿也。又《广韵》匹江切《集韵》披江切《韵会》滂江切,𠀤音𪔔。义同。《集韵》或作𤵸膖肨。

6 六:
𦚞:《集韵》区旺切,匡去声。腹中宽也。又《玉篇》去王切《五音集韵》去羊切,𠀤音羌。腔也。

7 六:
胯:《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苦故切,音库。《说文》股也。《正韵》署胯两股闲。《史记·淮隂侯传》不能死,出我胯下。《注》股也。又《广韵》苦瓜切《集韵》《韵会》《正韵》枯瓜切,𠀤音夸。又《广韵》《正韵》苦化切《集韵》《韵会》枯化切,𠀤音跨。义𠀤同。又《集韵》枯买切,音銙。腇肥貌。

8 六:
胰:《广韵》以脂切《集韵》《韵会》《正韵》延知切,𠀤音夷。夹脊肉。《韵会》本作胂。又《类篇》与𦚟。同详𦚟字注。

9 六:
胱:《正韵》姑黄切,音光。膀胱,水府也。《类篇》胁下。《博雅》膀胱谓之脬。《正字通》膀胱,重九两一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广二寸半,上系小肠,下联前隂。《素问》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甲乙经》膀者,横也。胱者,广也。言其体横广而短也。

10 六:
胲:《广韵》古哀切《集韵》《韵会》柯开切,𠀤音该。《说文》足大指毛肉也。《庄子·庚桑楚》腊者之有〈月㲋〉胲,可散而不散也。《注》足大指也。又《博雅》胲,备也。《庄子·庚桑楚·〈月㲋〉胲注》一云备也。又书名。《前汉·艺文志》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注》军中约也。又《集韵》己亥切《韵会》尸亥切《正韵》居亥切,𠀤音改。《集韵》颊下曰胲。《前汉·东方朔传》树颊胲。《注》胲音改,颊肉也。

11 六:
胳:《唐韵》古洛切《集韵》刚鹤切,𠀤音各。《说文》腋下也。《广韵》胳腋。《博雅》胳谓之腋。又《集韵》辖格切,音垎。义同。又《集韵》各頟切,音格。牲后颈骨。《仪礼·鄕飮酒礼》介俎脊胁胳肺。《注》后胫骨二,膊胳也。《释文》胳,音格。

12 六:
胴:《广韵》《集韵》𠀤徒弄切,音洞。《玉篇》大肠也。《抱朴子·仙药卷》雄黄服饵之法,以𤣥胴肠裹蒸之于赤土下。又《集韵》杜孔切,音动。侗胴,直貌也。《扬子·方言》侗胴,状也。《注》谓形状也。

13 六:
胵:《唐韵》处脂切《集韵》称脂切,𠀤音𨾦。《说文》鸟胃。一曰胵,五藏总名。《广韵》膍胵,鸟藏。《博雅》百叶谓之膍胵。《集韵》或从氏。又《集韵》陟利切,音致。肥也。又《集韵》陟栗切,音窒。《五音集韵》同郅。郁郅,地名。

14 六:
𦚟:《广韵》与之切,音饴。豕息肉也。又谓之猪𦚟。《正字通》豕脾息肉。《类篇》亦作胰。

15 六:
𦚠:《集韵》脤,或作𦚠。

16 六:
胶:《广韵》胡茅切《集韵》何交切,𠀤音爻。《广韵》声也。《集韵》胫骨也。

17 六:
胷:《广韵》《集韵》《正韵》许容切《韵会》虚容切,𠀤音匈。《说文》膺也。本作匈。《史记·赵世家》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𩑺,大膺大胷。亦作胸。

18 六:
胸:《正字通》同胷。

19 六:
䏨:《广韵》呼罪切,音贿。𦞙䏨,大肿貌。又《集韵》都回切,音塠。义同。

20 六:
胹:《唐韵》如之切《集韵》人之切,𠀤音而。《说文》烂也。《玉篇》煮熟也。《扬子·方言》胹,熟也。《左传·宣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疏》过熟曰胹,自关而西,秦晋之郊曰胹。又《类篇》或作臑。《楚辞·招魂》胹龞炮羔,有柘浆些。《注》胹,一作臑。《集韵》或作腝𩰴𦓒。

21 六:
䏩:《集韵》迄及切,音吸。本作胁,亦书作脇。胁肩竦体也。又《集韵》《类篇》𠀤遏合切,音姶。义同。

22 六:
胺:《广韵》乌葛切《集韵》阿葛切,𠀤音遏。肉败臭。《博雅》胺,败也。

23 六:
𦚡:《集韵》先结切,音屑。脂也。一曰臆中脂。

24 六:
䏬:《集韵》迷浮切,音谋。脊也。《玉篇》脊䏬也。

25 六:
胻:《唐韵》戸更切《集韵》何庚切,𠀤音行。《说文》胫专也。从肉,行,意兼声。《广韵》牛势胻也。《五音集韵》肚也。又《广韵》呼郞切《集韵》寒刚切,𠀤音炕。《博雅》胻,胫也。《史记·龟厕传》壮士斩其胻。《注》脚胫也。又《集韵》下梗切,音杏。又下孟切,行去声。义𠀤同。

26 六:
𦚢:《广韵》《集韵》𠀤于靴切,音𠏃。手足曲病。

27 六:
𦚣:《集韵》胡恩切,音痕。足后也。本从足作跟。又《字汇》肉眼也。

28 六:
胼:《集韵》蒲眠切,音蹁。胼胝,皮坚。《玉篇》皮厚也。手足胼胝。《集韵》或作跰。通作骿。

29 六:
能:《广韵》《集韵》《正韵》𠀤奴登切,音儜。《说文》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疆壮者称能杰也。《徐曰》坚中,骨节实也。又《广韵》善也。《增韵》胜任也。《·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又《正字通》顺习也。《·大雅》柔远能迩。又《广韵》奴来切《正韵》囊来切,𠀤音㾍。三足龞。《尔雅·释鱼》龞三足,能。《注》山海经,从山多三足龞,今阳羡县君山池亦有之。又与台通。三能,星名。《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带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寿,能元皓,宋能迪。又与耐通。《前汉·晁错传》胡貊之人性能寒,扬粤之人性能暑。《注》能,读曰耐。又《韵补》叶音尼。《屈原·离骚》纷吾旣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又叶音宁。《·小雅》各奏尔能。叶上湛,湛音沈。又叶音袽。《柳宗元·佩韦赋》历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辕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辙兮,又求达而不能。

30 六:
𦚤:《集韵》勇主切,音庾。腹下肥。又《五音集韵》羊朱切,音逾。肥𦚤。

31 六:
胾:《唐韵》《集韵》《韵会》侧吏切《正韵》资四切,𠀤音剚。《说文》大脔也。《正字通》切肉曰胾。《博雅》胾,脔也。《·鲁颂》毛炰胾羹。《传》胾,肉也。《仪礼·士虞礼》胾四豆,设于左。《注》胾,切肉也。《前汉·周勃传》独置大胾。《注》师古曰:胾,大脔也。

32 六:
胿:《广韵》古携切《集韵》涓畦切,𠀤音圭。《广韵》腣胿。《集韵》大腹。又《广韵》胡鸡切《集韵》弦鸡切,𠀤音兮。义同。又《五音集韵》睽桂切,音䙆。孔也。

33 六:
脀:《唐韵》署陵切《集韵》辰陵切,𠀤音承。《说文》呆也。《博雅》痴也。又《集韵》诸应切,音证。一曰臖脀,肿也。又《广韵》煮仍切《韵会》诸仍切《正韵》诸丞切,𠀤音蒸。《广韵》升也,以牲实鼎也。《仪礼·燕礼》脯醢无脀。《注》脀,俎实。《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告祭脀。《注》脀,俎也。《释文》脀,之承反。《疏》脀者,升也。谓升特牲体于俎。《集韵》或作𦞪。

34 六:
𦚥:《集韵》于求切,音尤。县名。在东莱。本作𦚥。又《五音集韵》羽求切。与疣同。结病也。𦚥字右下从止,不从山作。

35 六:
𦚦:《广韵》煑仍切《正韵》诸丞切,𠀤音蒸。《广韵》熟也。《博雅》𦚦,𡒒也。《释文》𦚦,之丞反。𡒒音熟。

36 六:
脁:《唐韵》土吊切《集韵》他吊切,𠀤音粜。《说文》祭名。《广韵》祭也。《集韵》祭肉。又《集韵》丑照切,音朓。义同。又《集韵》馀招切,音遥。好也。《扬子·方言》脁,说好也。《注》谓姅悦也。《正字通》从肉,与朓、朒字别。朓从日月之月。别详月部朓字注。

37 六:
脂:《唐韵》旨夷切《集韵》《韵会》蒸夷切《正韵》旨而切,𠀤音祗。《说文》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正字通》禽兽腴也。凝者爲脂,释者爲膏。《诗·衞风》肤如凝脂。《传》如脂之凝《史记·货殖传》贩脂辱处也。又《释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又《博雅》人二月而脂。《前汉·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又《正字通》燕脂,以红蓝花汁凝脂爲之,燕国所出。后人用爲口脂。《释名》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又以喻荣禄也。《扬子·太𤣥经》出泥入脂。《注》脂,荣禄也。卜从洿泥之中出,求荣禄之处也。又用以利物曰脂。《诗·衞风》载脂载舝。《传》脂舝其车,以还我行也。又鸟名。《尔雅·释鸟》桑扈,窃脂。《注》俗谓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窃脂。《诗·小雅·交交桑扈传》桑扈,窃脂也。又草名。《抱朴子·仙药卷》玉脂芝,生于有玉之山,常居悬危之处。又《正字通》药名。赤石脂,可以涂屋。又五灵脂。又补骨脂。又《五音集韵》水名。又姓。《后汉·孔融传》初,京兆人脂习元升与融相善。又《集韵》轸视切,音旨。手指也。与指同。

38 六:
脃:《唐韵》《集韵》《韵会》𠀤此芮切,音毳。《说文》小耎易断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夫角之末,远于𠜶而不休于气,是故脃,脃故欲其柔也。《管子·事语篇》无委致围,城脃致冲。《注》脃,不坚也。又《博雅》脃,欲也。又《正字通》轻也。《后汉·许荆传》郡濵南州,风俗脃薄。又《集韵》促绝切,音膬。又苍没切,音猝。义𠀤同。又《韵补》叶音歠。《左思·魏都赋》肖貌蕞陋,禀质遳脃。巷无杼首,里罕耆耊。《广韵》俗作脆。

39 六:
脄:《广韵》莫杯切《集韵》谟杯切,𠀤音枚。《说文》背肉也。《五音集韵》脊侧之肉。《礼·内则》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注》脄,脊侧肉也。《楚辞·招魂》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注》脄,背也。又《集韵》《正韵》𠀤莫佩切,音妹。义同。《楚辞·招魂敦脄注》又音妹。又《广韵》《集韵》莫代切《正韵》莫贿切,𠀤音䆀。义同。《礼·内则·麋鹿麕之肉必脄释文》徐读亡代反。《集韵》或作脢。

40 六:
胁:《唐韵》虚业切《集韵》《韵会》迄业切,𠀤音熁。《说文》两膀也。《玉篇》身左右两膀。《广韵》胷胁。《增韵》腋下也。《周礼·天官·醢豚拍鱼醢注》拍爲膊,谓胁也。《晋语》重耳过曹,闻其骈胁,欲观其状。又《正字通》牲体,前爲代胁,中爲长胁,后爲短胁。又《正韵》迫胁,以威力恐人也。《·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疏》其被迫胁而从,距王师者,皆无治责其罪。又《泰誓》胁权相灭。《疏》假用在上之权命胁之。又《·秦风》游环胁驱。《传》胁驱,愼驾具,所以止入也。又敛也。《前汉·王莽传》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注》师古曰:胁,收敛也。又责也。《公羊传·庄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注》胁之,与责求同义。又胁盾,盾名。《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象时物之闭盾,或署之于胁。又《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𠀤音搚。妨也。又《集韵》迄及切,音吸。胁肩,竦体也。或书作脇。

41 六:
脆:《广韵》俗脃字。

42 六:
脇:《集韵》同胁。

43 六:
脉:《集韵》莫获切《正韵》莫白切,𠀤音麦。《说文》血理分袤行体者。《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脏六府之气分流四支也。《释名》脉,幕也,幕络一体也。《左传·僖十五年》庆郑曰:张脉偾兴。《注》血脉必周身而作。《史记·乐书》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前汉·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隂阳表里。又地脉。《周礼·天官·疡医》以咸养脉。《注》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脉。

44 六:
脉:《正字通》俗脉字。《韵会》毛氏曰:字从月从𠂢。今从永者,误也。永,古咏字。反永爲𠂢。𠂢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从𠂢,取邪流义,不当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废也。

45 六:
𦚧:《唐韵》如顺切,音闰。《说文》𦚧䏰,虫名。借地名。汉中有𦚧䏰县,地下多此虫,因以爲名。考其义,当作润蠢。又《集韵》尺尹切,音蠢。𦚧䏰,县名。在汉中。《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读而歌咏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不知其出于巴东,以属𦚧䏰也。《注》洪氏云:开州盛山郡,义宁二年置,后名𦚧䏰县,故城在今夔州云安县西。◎按此则县名上去二音皆可读。《集韵》或从匀。俗作朐,非是。

46 六:
脊:《广韵》《韵会》《正韵》𠀤资昔切,音积。《说文》背吕也。《广韵》背脊。《正字通》背心也。手足之所不及,故谓之脊。《释名》积也。积续骨节,脉络上下也。《易·艮卦注》夤,当脊之肉也。又《说卦》爲美脊。《疏》取其阳在中也。又物皆有脊。《礼·内则》狸去正脊。又《少仪夏右鳍注》鳍,脊也。又山脊。《尔雅·释山》山脊,冈。《疏》孙炎云:长山之脊也。《书·胤征火炎崐冈传》山脊曰冈。又喻地形。《史记·张仪传》必折天下之脊。《注》常山于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战国策》今梁者,天下之脊也。又《韵会》理也。《·小雅》有伦有脊。《传》脊,理也。又与㱴通。死骨也。《周礼·秋官·蜡氏掌除骴注》故书骴作脊。郑司农云:脊读爲㱴,谓死人骨也。又鸟名。《·小雅》脊令在原。《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又茅脊。《前汉·郊祀志》江淮闲,一茅三脊。《注》茅草有三脊,谓灵茅也。

47 六:
䏪:《广韵》《集韵》𠀤仍吏切,音饵。《广韵》筋健。《集韵》腱也。

48 六:
𦚨:《广韵》《集韵》𠀤时制切,音逝。割肉。

49 六:
𦚩:《篇海类编》乌寡切,蛙上声。𦚩𦛐,肥貌。

50 六:
䏫:《集韵》虚尤切,音休。腹脊闲谓之䏫。《篇海》齐人谓瘠腹曰䏫。《集韵》或作脙。

51 六:
𦚪:《集韵》倚亥切,音唉。肥也。

52 六:
𦚫:《字汇补》火叶切,音歙。大腹也。

53 六:
𦚬:《字汇补》与胯同。

54 六:
𦚭:《篇海类编》子余切,音沮。𦚭虫也。

55 六:
𦚮:《说文长笺》同胏。脔也。

URN: ctp:kangxi-zidian/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