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舲:《》《集韻》𠀤郞丁切,音靈。《玉篇》同𦫃。小船屋也。《》舟上有窻。《·》乗舲船余上沅兮。《註》舲船,船有窻牖者也。《淮南子·俶眞訓》越舲蜀艇,不能無水而浮。《註》舲,小船也。 |
| 五: |
䑦:《》古侯切《集韻》居侯切,𠀤音溝。䑦𦪇,舟名。大艑也。《北堂書鈔》豫章城西有䑦𦪇洲,卽呂蒙作䑦𦪇大艑處。《水經注》作谷鹿洲。《箋》當是句轆。《廣雅》䑦𦪇,船也。音鉤鹿。 |
| 五: |
䑧:《集韻》同䒀。 |
| 五: |
𦨡:《集韻》符勿切,音佛。大船。 |
| 五: |
舳:《唐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𠀤音逐。《》舳艫也。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一曰舟尾。《揚子·方言》船後曰舳。舳,制水也。《註》今江東呼柂爲舳。《·》自潯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註》舳,船後持柂處。《郭璞·江賦》舳艫相屬。《註》舳,舟尾也。艫,船頭也。又《集韻》余救切,音貁。舟首也。《小爾雅》船頭謂之舳。又直祐切,音胄。義同。 |
| 五: |
舴:《》《集韻》𠀤陟格切,音磔。舴艋,小舟。《張志和詩》兩兩三三舴艋舟。又《》《集韻》《正韻》𠀤側格切,音嘖。又《集韻》實窄切,音齰。義𠀤同。 |
| 五: |
𦨢:《》都計切《集韻》丁計切,𠀤音帝。𦨢艡,水戰船。又《集韻》典禮切,音邸。義同。 |
| 五: |
舵:《》徒可切《集韻》待可切,𠀤音拕。《玉篇》正船木。一作柂。 |
| 五: |
䑨:《集韻》同舵。 |
| 五: |
舶:《》傍伯切《集韻》《韻會》簿陌切,𠀤音白。《》海中大船。《集韻》蠻夷汎海舟曰舶。《通俗文》晉曰舶。《集韻》或作艊。又《韻補》叶簿覓切,音逼。《歐陽修·白鸚鵡詩》其閒注輦來最稀,此鳥何年隨海舶。誰能遍歷海上峰,萬怪千奇安可極。 |
| 五: |
舷:《》《正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𠀤音賢。《》船舷。《正韻》船邊。《郭璞·江賦》詠採菱以叩舷。 |
| 五: |
舸:《唐韻》《集韻》古我切《韻會》賈我切,𠀤音哿。《》舟也。《揚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古今注》孫權時名舸爲赤馬,言如馬之走陸也。《左思·蜀都賦》弘舸連舳。《註》大船曰舸。又《集韻》《韻會》𠀤居何切,音歌。義同。 |
| 五: |
𦨣:《》都聊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吳船。《集韻》或作𦩍。 |
| 五: |
𦨤:《五音集韻》爲命切,音詠。舟行也。 |
| 五: |
船:《唐韻》《集韻》《韻會》𠀤食川切,音膞。《》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又《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又《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又姓。出《姓苑》。又天船,星名。見《丹元子·步天歌》。又《集韻》余專切,音沿。義同。俗作舡,非。 |
| 五: |
𦨥:《字彙補》音未詳。舟名。《宋三朝政要》嘉祐九年,支會付淮西,造𦨥𦪭船,以備攻守。 |
| 五: |
𦨦:《類篇》居訝切,音駕。具舟也。或作𦩪。 |
| 五: |
𦨧:《集韻》同艒。 |
| 五: |
舺:《集韻》轄甲切,音狎。䒀舺,舟也。又古狎切,音甲。義同。 |
| 五: |
𦨨:《集韻》同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