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十三》 | Library Resources |
1 | 十三: | 𦼩:《篇海》同𦻅。 |
2 | 十三: | 𦼪:《唐韵》莫𠋫切,音茂。草也。 |
3 | 十三: | 𦼫:《唐韵》强鱼切,音渠。菜也,似苏。又《唐韵》其吕切,音巨。今之苦𦼫,江东呼爲苦蕒。 |
4 | 十三: | 蕶:《唐韵》《集韵》𠀤郞丁切,音零。草零落也。通作苓,亦作蘦。 |
5 | 十三: | 蓣:《唐韵》羊洳切,音预。薯蓣。 |
6 | 十三: |
蕸:《唐韵》胡加切,音遐。花叶也。《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叶蕸。又《集韵》居牙切,音加。苇未秀者。 考证:〔《尔雅·释草》荷,芙蕖。《注》其叶蕸。〕谨按其叶蕸是经文非注文,谨照原文省注字。 |
7 | 十三: | 𦼬:《集韵》同菹。 |
8 | 十三: | 𦼭:《集韵》薄革切,音䌟。𦼭栌,壁柱也。《唐韵》作欂。 |
9 | 十三: | 蕹:《集韵》于容切,音雍。萃也。又《南方草木状》蕹叶如落葵而小,治冶葛毒。 |
10 | 十三: | 𦼮:《唐韵》同𧁀。 |
11 | 十三: | 蕺:《唐韵》阻立切,音戢。菜名。叶似荞麦,生湿地。《张衡·南都赋》若其园囿,则有蓼蕺蘘荷。又山名。《会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采蕺于此。 |
12 | 十三: | 蕻:《唐韵》胡贡切,音閧。草菜心长也。又《集韵》茂也。又菜名,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死,此菜独靑。又《类篇》吴俗谓草木萌曰蕻。或从栱。 |
13 | 十三: | 䕅:《正字通》俗𦺋字。又《集韵》苏遭切,音骚。草名。 |
14 | 十三: | 蕼:《唐韵》《集韵》𠀤息利切,音四。菫也。《说文》赤蕼也。又《类篇》芮也。又《字汇补》与肆同。宽舒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祺然,蕼然。 |
15 | 十三: | 䕝:《集韵》𠷣承切,音称。巨䕝,药草。又《类篇》同蕂。胡麻也。《素问注》胡麻一名䕝,卽黑芝麻。 |
16 | 十三: | 蕽:《集韵》奴冬切,音农。蓬蕽,芦花。 |
17 | 十三: | 䕆:《唐韵》《集韵》𠀤徒口切,音鋀。圆草褥也。《类篇》编草坐具。又《集韵》草名。 |
18 | 十三: | 𦼯:《集韵》穗古作𦼯。注详禾部十二画。 |
19 | 十三: | 蕾:《唐韵》落猥切,音磊。蓓蕾,花绽貌。《韵会》始华也。 |
20 | 十三: | 䕇:《唐韵》胡罪切,音汇。草名。《尔雅·释草》䕇,怀羊。又《类篇》胡隈切,音回。芋之恶者曰䕇。《集韵》作藱。 |
21 | 十三: | 𦼰:《说文》同藒。 |
22 | 十三: | 蕿:《唐韵》同萱。 |
23 | 十三: | 薀:《唐韵》乌浑切,音温。水草。《左传·隐三年》苹蘩薀藻之菜。又纡粉切,音恽。《左传·隐六年》芟夷薀崇之,绝其本根。《注》薀,积也。又于问切,音酝。习也。 |
24 | 十三: | 薁:《唐韵》于六切,音郁。蘡薁也。《诗·豳风》六月食郁及薁。《注》薁,蘡薁也。《疏》蘡薁者,亦是郁类而小别。晋宫阁铭云:华林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卽鬰,薁李卽薁,二者相类而同时熟。又《集韵》于到切,音奥。草名。又《唐韵古音》引《诗》:食郁及薁。亦读作奥,叶下菽、枣、稻字爲一韵。薁字从奥作。 |
25 | 十三: | 𦼱:《唐韵》祖兖切,音隽。䔰𦼱,菜名。 |
26 | 十三: | 𦼲:《集韵》都郞切,音当。草名。 |
27 | 十三: | 薂:《唐韵》胡荻切,音檄。《尔雅·释草》的,薂。《注》卽莲实。又《集韵》与𦱜同。 |
28 | 十三: | 𦼳:《集韵》仲良切,音肠。鸡𦼳,菜也。 |
29 | 十三: | 𦼴:《集韵》余章切,音杨。草名。 |
30 | 十三: | 薃:《唐韵》胡老切,音昊。《尔雅·释草》薃侯,莎。《注》卽莎别名。 |
31 | 十三: | 𦼵:《唐韵》何葛切,音曷。义与䕣同。 |
32 | 十三: | 䕈:《集韵》达协切,音牒。草名。又《唐韵》苏协切,音燮。义同。又《集韵》同屟,履中草也。䕈原字作草下牒。 |
33 | 十三: | 𦼶:《正字通》同䕈。 |
34 | 十三: | 𦼷:《唐韵》古历切,音激。草也。《集韵》作𦿓。 |
35 | 十三: |
薄:《唐韵》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辞注》林草不交错曰薄。《扬雄·甘泉赋》列新雉于林薄。《注》草丛生曰薄。又帘也。《礼·曲礼》帷薄之外不趋。《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爲生。《索隐曰》织蚕薄也。又厚薄。又少也。《诗·周南》薄浣我衣。又聊也。《诗·周南》薄言采之。又轻也。《前汉·董仲舒传》愍世俗之靡薄。又嫌也。《前汉·张安世传》薄朕忘故。又《扬子·方言》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又《博雅》薉也。又集也。《司马相如·上林赋》奄薄水渚。又《史记·苏秦传》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又被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又水名。《山海经》虫尾之山,薄水出焉。又姓。《史记·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又亭名。《后汉·郡国志》荥阳有薄亭。又草名。薄荷,见荷字注。又通亳。《礼·郊特牲》薄社北牖。《注》殷社。《荀子·议兵篇》汤以薄,武以镐。又迫各切,音博。廹也。《易·说卦传》雷风相薄。《左传·僖二十四年》薄而观之。又迫晚曰薄暮。又侵也。《荀子·天论篇》寒暑未薄而疾。又匹各切,音粕。《诗·齐风》载驱薄薄。《传》疾驱声也。又薄革切,同欂。壁柱也。《尔雅·释宫》屋上薄谓之筄。又《唐韵古音》读蒲。《书》序:成王旣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左传》《史记》作薄姑。 考证:〔《荀子·天伦篇》寒暑未薄而疾。〕谨照原书改天论篇。 |
36 | 十三: | 䕉:《集韵》直格切,音泽。《篇海》䕉葛。 |
37 | 十三: | 薅:《唐韵》呼毛切《正韵》呼高切,𠀤音蒿。《说文》拔去田草也。《诗·周颂》以薅荼蓼。《说文》亦作茠。《集韵》或作𦵢𢫩耨𦼸。 |
38 | 十三: | 𦼸:《集韵》同薅。 |
39 | 十三: | 薆:《唐韵》乌代切《集韵》于代切,𠀤音爱。《玉篇》薆薱,草木盛貌。《张衡·西京赋》郁蓊薆薱。又《尔雅·释言》薆,隐也。《疏》薆障,卽隐蔽也。又《韵会》晻薆,香气。《司马相如·上林赋》晻薆咇茀。又《韵补》许旣切,音饩。《扬子·太𤣥经》瞢瞢之离,中薆薆也。瞢好之恶,著不寐也。又叶音曷。《谢朓诗》年华稍菴薆。叶下月韵。 |
40 | 十三: | 䕊:《集韵》唐干切,音坛。草名。《正字通》一曰草蔓布地。 |
41 | 十三: | 𦼹:《集韵》笔锦切,音禀。草名。藤也。 |
42 | 十三: | 𦼺:《集韵》同䒨。 |
43 | 十三: | 𦼻:《集韵》同葿。 |
44 | 十三: | 薇:《唐韵》《集韵》《正韵》𠀤无非切,音微。《玉篇》菜也。《说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诗·召南》言采其薇。《仪礼·公食大夫礼》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又白薇,药名。又蘼芜,一名薇芜。《张衡·南都赋》薇芜荪苌。又花名。《拾遗记》元煕元年,诏民闲园囿皆植紫薇,以爲压胜。《唐书·百官志》中书知制浩,开元号紫薇省。又蔷薇,见蔷字注。又《唐韵》武悲切,音眉。《尔雅·释草》薇垂水。《注》生于水边。又薇衔,药名。《集韵》或作𦵨。 |
45 | 十三: | 荟:《唐韵》《韵会》𠀤乌外切,音濊。《尔雅·释草》䪥,鸿荟。《注》卽䪥菜也。《疏》一名鸿荟。又《诗·曹风》荟兮蔚兮,南山朝跻。《传》荟蔚,云兴貌。又《博雅》障也。《潘岳·射雉赋》翳荟菶茸。又《韵补》一旣切,音曀。《陆云·城南诗》我有高厦,如云斯荟。问谁在宴,惟俊惟乂。 |
46 | 十三: | 薉:《唐韵》于废切,音秽。《玉篇》与秽同。《说文》芜也。《荀子·王霸篇》涂薉则塞。又《齐民要术》凡种谷,遇大雨待薉生。《注》薉若甚者,先锄一遍,然后纳种,乃佳也。又《玉篇》行之恶也。又《集韵》与獩通。《前汉·严安传》略薉州建城邑。《师古曰》薉与獩同。《六书正譌》别作秽,非。《正字通》经史𠀤作秽,义同。不必从薉废秽。 |
47 | 十三: | 蓟:《唐韵》古谊切《集韵》《正韵》吉诣切,𠀤音计。《说文》芺也。《尔雅·释草》芺,蓟。《疏》蓟生山中者名术,其生平地而肥大于衆者名杨枹蓟,今呼爲马蓟。又地名。《礼·乐记》封黄帝之后于蓟。《注》今涿郡蓟县。又姓。《神仙传》蓟子训,齐人。《五经文字》从角者譌。葪。 |
48 | 十三: | 𦼼:《集韵》偶举切,音语。与籞同,禁苑也。《直音》池中编竹篱,以养鱼也。 |
49 | 十三: | 䕋:《集韵》徒郞切,音唐。《尔雅·释草》莁荑。《疏》一名𦽄䕋。 |
50 | 十三: | 𦼽:《集韵》芰古作𦼽。注见四画。 |
51 | 十三: | 薋:《唐韵》疾资切《韵会》才资切,𠀤音瓷。《说文》草多貌。又恶草。《屈原·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注》蒺藜也。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右北平郡薋。又《集韵》津私切,音咨。《博雅》白苙,𦬖薋也。 |
52 | 十三: |
芗:《唐韵》许良切,音鄕。《说文》谷气也。《礼·曲礼》黍曰芗合,粱曰芗萁。又《内则》春宜羔豚膳膏芗。《注》牛膏芗,犬膏臊。又地名。《张衡·南都赋》华芗重秬。《注》华芗,鄕名。又通香。《荀子·非相篇》芬芗以送之。《史记·滑稽传》微闻芗泽。又《集韵》许两切,通响。《前汉书·扬雄传》芗呹肹以棍根兮。 考证:〔《前汉·扬雄反骚》芗呹肹以棍根兮。〕谨照原书改前汉书扬雄传。 |
53 | 十三: | 𦼾:《类篇》同菗。 |
54 | 十三: | 薍:《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五患切,音与绾同。《玉篇》菼薍。《陆玑诗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唐书·窦建德传》高鸡泊广袤数百里,葭薍阻奥,可以避难。又《类篇》卢玩切,音乱。《集韵》小蒜根曰薍子。 |
55 | 十三: | 𦼿:《集韵》都昆切,音敦。《直音》草名。亦作䔻。 |
56 | 十三: | 𦽀:《唐韵》五老切,音𩑤。《集韵》瓜蔓苗头也。 |
57 | 十三: | 薎:《字汇》同蠛。《史记·司马相如传》薎蠓踊跃。又《字汇补》细也。《马融·长笛赋》蹉纤根,跋薎缕。又与蔑同。《柳宗元·乞两河效用状》薎尔小丑,尚欲逋诛。又人名。《山海经》女祭女薎。 |
58 | 十三: | 薏:〔古文〕𦺳《唐韵》于力切,音亿。《尔雅·释草》荷,芙蕖。其中的,的中薏。《疏》薏,中心也。又苡薏。详苡字注。又《玉篇》乙吏切,音意。义同。又《韵会》薏茨,草名。 |
59 | 十三: | 𦽁:《集韵》坚灵切,音经。《类篇》藤类,江淮人经丝用之。 |
60 | 十三: | 薐:《集韵》卢登切,音棱。《玉篇》菠薐,菜名。详菠字注。 |
61 | 十三: | 𦽂:《集韵》同𦸐。 |
62 | 十三: | 姜:《集韵》同𧅁。 |
63 | 十三: | 薒:《唐韵》苍案切,音粲。《类篇》草可爲席。 |
64 | 十三: | 薓:《唐韵》所金切,音森。《说文》人薓,药草。《本草》一名神草,一名人衔,一名地精。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薓。薓字从𣹰,亦𣹰渐之意。《唐书·地理志》太原府土贡人薓。又《博雅》鹿肠,元薓。苦心,沙薓。《本草》人薓、元薓、沙薓、丹薓、苦薓,共爲五薓。又《集韵》诗廉切,音苫。同苫,丧藉也。《集韵》人薓薓字或作参、蔘。《六书正譌》从草𣹰声。或作参,非。 |
65 | 十三: | 蔷:《唐韵》所力切《集韵》杀测切,𠀤音色。《尔雅·释草》蔷,虞蓼。《注》蓼之生泽者也。又水名。《山海经》臯涂之山,蔷水出焉。又姓。《濳夫论》帝尧之后有蔷氏。又《正韵》与蘠同。又东蔷子,十月熟,可食。《司马相如·子虚赋》东蔷雕胡。《集韵》作〈草下𠻮〉。 |
66 | 十三: | 薕:《唐韵》力盐切,音廉。《尔雅·释草》蒹,薕。《注》似萑而细,高数尺,江东呼爲薕。又《广志》三薕似箭,羽长三四寸,皮肥细,缃色,以蜜藏之,味甘酸可食。出交州,五月中熟。又《类篇》姜也。 |
67 | 十三: | 𦽃:《集韵》眠见切,音麪。𦽃𦽃,草貌。 |
68 | 十三: | 薖:《唐韵》《集韵》𠀤苦禾切,音科。《说文》草也。又《诗·衞风》硕人之薖。《传》宽大貌。《笺》饥意也。 |
69 | 十三: | 𦽄:《集韵》堂练切,音殿。𦽄䕋,见䕋字注。 |
70 | 十三: | 䕌:《集韵》同穉。 |
71 | 十三: | 薗:《篇海》同园。 |
72 | 十三: | 薘:《唐韵》唐割切,音达。《类篇》草名。马舄也。《谢朓诗》风振蕉薘裂。 |
73 | 十三: | 剃:《唐韵》《韵会》《正韵》𠀤他计切,音替。《说文》除草也。《礼·月令》季夏烧剃行水。《注》剃谓迫也,芟草也。《周礼·秋官·剃氏郑注》剃读如鬀。小儿头之鬀,书或作夷。此皆翦草也,字从类耳。又《集韵》序姊切,音兕。大计切,音弟。义𠀤同。又直几切,音雉。《本草》辛剃,辛夷别名。 |
74 | 十三: | 薚:《唐韵》吐郞切,音汤。《尔雅·释草》蓫薚,马尾。《注》关西呼爲薚,江东呼爲当陆,卽商陆也。又《集韵》仲良切,音长。义同。或省作䓪。 |
75 | 十三: | 薛:《唐韵》《正韵》𠀤私列切,音泄。《玉篇》莎也。《司马相如·子虚赋》薛莎靑薠。《注》薛,藾蒿也。又国名。《濳夫论》夏之兴,有仕奚爲夏车正,以封于薛。《春秋·隐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又姓。《通志·氏族略》薛氏有三:奚仲之后,以国爲氏。又叱干氏攺爲薛,又有辽西薛氏。 |
76 | 十三: | 𦽅:《集韵》许个切,呵去声。《玉篇》蔢𦽅,草名也。 |
77 | 十三: | 薜:《唐韵》《集韵》《韵会》𠀤蒲计切,音备。《说文》牡赞也。卽薜茘。《屈原·离骚》贯薜茘之落蘂。又博厄切,音檗。《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当归也。又薜,山麻。《注》麻生山中者名薜。又必益切,音辟。义同。又弼角切,音雹。《周礼·冬官考工记·陶人》凡陶旊之事,髻垦薜暴不入市。《注》薜,破裂也。刘昌宗读雹。又与僻同。《前汉·扬雄传》陋三神之厄薜。 |
78 | 十三: |
𦽆:《韵会》鱼列切,音钀。《篇海》馀枿也。《诗·商颂》苞有三𦽆。《传》𦽆,馀也。○按《说文》《玉篇》俱作孼,收入子部,惟《篇海》作𦽆,《字汇》《正字通》𠀤因之。 考证:〔《诗·商颂》包有三孽。〕谨照原文包改苞。 |
79 | 十三: | 薝:《集韵》覩敢切,音胆。《玉篇》薝棘,木名。《山海经》金谷之山,是多薝棘。又薝匐,花名,见佛经。《陆龟蒙诗》薝匐冠诸香。又《类篇》之廉切,音詹。义同。 |
80 | 十三: | 𦽇:《集韵》居言切,音艰。《类篇》瓜病。 |
81 | 十三: |
薞:《唐韵》思浑切《韵会》苏昆切,𠀤音孙。《尔雅·释草》蘾,乌薞。又:须,薞芜。《注》薞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篇海》一作𦻂。 考证:〔《尔雅·释草》蘹,乌薞。〕谨照原文蘹改蘾。 |
82 | 十三: | 𦽈:《集韵》同莸。 |
83 | 十三: | 莶:《唐韵》良冉切,音敛。《说文》白莶也,或从敛,见蔹字注。又《类篇》离盐切,音廉。义同。又《集韵》虚严切,音锨。豨莶,药草。又《类篇》鱼锨切,音严。《字林》水中野韭。又火占切,音㿌。辛味。又苦绀切。同馅。味过甘也。 |
84 | 十三: | 薠:《唐韵》附袁切《韵会》符袁切,𠀤音烦。《说文》靑薠似莎者。《张衡·南都赋》其草则藨苎薠莞。又通棼。《周礼·春官·巾车》素车棼蔽。《注》棼读爲薠。 |
85 | 十三: | 𦽉:《正字通》俗菼字。 |
86 | 十三: | 𦽊:《篇海》胡瓜切,音华。周穆王马名。《列子·周穆王篇》左服𦽊骝而右騄耳。 |
87 | 十三: | 𦽋:《集韵》居侯切,音钩。《篇海》𦽋芺,草名。 |
88 | 十三: | 𦽌:《集韵》同畐。 |
89 | 十三: | 𦽍:《唐韵》都挺切,音顶。《玉篇》𦽍蕫。详蕫字注。 |
90 | 十三: | 𦽎:《篇海》卢谷切,音禄。𦽎䔎,草也。○按《集韵》𦽎䔎从木,非从示,《正字通》𦽎俗字。𦽎字从示。又𦼋,《备考·申集》。 |
91 | 十三: |
薢:《唐韵》古谐切,音皆。薢茩,药名。《尔雅》薢茩,芵光。见芵字注。又《博雅》䔖芰,薢苟也。《离骚注》芰,秦人曰薢茩。又《本草》薢草生水旁,叶似泽泻而小,亦堪蒸啖。又萆薢,见萆字注。又《集韵》皆买切,音解。下买切,音蟹。义𠀤同。 考证:〔《博雅》䔖芰,薢物也。〕谨照原文物改苟。 |
92 | 十三: | 薣:《集韵》果五切,音鼓。草名。《尔雅·释草》红,茏古。《注》荭一曰茏薣。本作古,俗作薣。 |
93 | 十三: |
薤:《唐韵》胡介切《正韵》下戒切,𠀤音械。《说文》菜也。《尔雅·释草》薤,鸿荟。《注》薤,似韭之菜也。《礼·内则》切葱若薤,实诸醯以柔之。《仪礼·士相见礼》注:葱薤之属,食之止卧。又簟名。《韩翃诗》薤叶照人呈夏簟。又《古乐府·薤露行》。又《韵补》胡计切,音系。《魏文帝·塘上行》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鱼肉贱,弃损葱与薤。 考证:〔《仪礼·士相见礼》葱薤之属。〕谨照原书士相见礼下增注字。 |
94 | 十三: | 薥:《集韵》殊玉切,音属。薥葵,草名。又厨玉切,通䕽。详䕽字注。 |
95 | 十三: |
荐:〔古文〕𧲛《唐韵》《集韵》𠀤作甸切,音𧲛。《尔雅·释草》荐,黍蓬。《疏》蒿也。《唐书·契苾何力传》逐荐草美水以爲生。《说文》兽之所食草也。《庄子·齐物论》麋鹿食荐。《郭注》六畜所食曰荐。又《韵会》进也。《易·豫卦》殷荐之上帝。《周礼·笾人》荐羞之实。《注》未食未飮曰荐,旣食旣飮曰羞。《谷梁传注》无牲而祭曰荐。又《集韵》才甸切。通荐。《前汉·终军传》随畜荐居。《师古注》荐读曰荐。又与缙通。《史记·五帝本纪》荐绅先生难言之。又《扬子·方言》江淮家居𥴖中谓之荐。《注》荐音荐。又《字汇补》卽略切,音爵。《诗·大雅》𥂘醢以荐。与臄、咢爲韵。《集韵》或作𥤆、𧲛。 考证:〔《周礼·笾人》荐羞之事。〕谨照原文事改实。〔《扬子·方言》江淮家𥴖于中,谓之荐。《注》荐音符。〕谨照原文𥴖于改居𥴖。符改荐。 |
96 | 十三: | 𦽏:《唐韵》防无切,音扶。𦽏茈,草名。见茈字注。尔雅作凫。 |
97 | 十三: | 䕍:《唐韵》馀制切,音曳。草名。《玉篇》似苏而赤。《集韵》或作𧃥。 |
98 | 十三: |
薧:《集韵》《韵会》𠀤苦浩切,音考。乾鱼。《周礼·天官·庖人》辨鱼物爲鱻薧。《本草释名》鲍鱼,《礼记》谓之薧。又《礼·内则》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注》免,新生者。薧,乾也。又《集韵》口到切,音靠。义同。又通蒿。《唐韵》薧里,死人里也。 考证:〔《礼·内则》菫荁枌楡,兔薧滫瀡以滑之。〕谨照原文兔改免。 |
99 | 十三: |
薨:《唐韵》呼肱切,音𠐿。《说文》公侯卒也。《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又《集韵》呼宏切,音訇。衆也,疾也。《诗·周南》螽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 考证:〔《白虎通》薨之言奄也。〕谨照原文薨改薨。 |
100 | 十三: | 萨:《集韵》桑割切,音撒。《释典》菩,普也。萨,济也。能普济衆生。《纲目集览》菩之爲言了也,萨之爲言见也,谓智慧了见也。又《类篇》《唐六典》有萨宝府,掌胡神祠。又姓。《通志·氏族略》萨孤氏,代人。《正字通》元词人萨天锡。 |
101 | 十三: |
薪:《唐韵》息邻切《韵会》斯人切,𠀤音新。《说文》荛也。又柴也。《诗·齐风》析薪如之何。《礼·月令》季秋草木黄落,乃伐薪爲炭。《周礼·地官·甸师注》大木曰薪。又草亦曰薪。《孟子》毁伤其薪木。《赵岐注》恐其伤我薪草树木也。又采薪亦曰薪。《前汉·𠛬法志》罪人狱已决完,爲城旦舂,满三岁爲鬼薪、白粲。 考证:〔《礼·月令》乃代薪爲炭。〕谨照原文代薪改伐薪。 |
102 | 十三: | 𦽐:《集韵》虎委切,音毁。《玉篇》𦽐草。 |
103 | 十三: | 𦽑:《唐韵》之闰切,谆去声。朿秆也。同稕。 |
104 | 十三: | 𦽒:《唐韵》昨则切,音贼。草名。《玉篇》木𦽒草。 |
105 | 十三: | 𦽓:《唐韵》渠营切,音茕。草旋貌。或作𦾵。 |
106 | 十三: | 𦽔:《集韵》渠飮切,音噤。《玉篇》草名。 |
107 | 十三: | 𦽕:《集韵》新兹切,音思。𦽕草。 |
108 | 十三: | 𦽖:《集韵》区伦切,音囷。《类篇》地蕈之小者。通作菌。 |
109 | 十三: | 𦽗:《集韵》分物切,音弗。后车以翟羽爲饰也。通作茀。 |
110 | 十三: | 𦽘:《集韵》章移切,音支。《博雅》𦯓也。又同䓋。 |
111 | 十三: | 𦽙:《集韵》雏免切,音撰。草名。《韵会》同荪。 |
112 | 十三: | 𦽚:《篇海类篇》同孽。详蘖字注。 |
113 | 十三: | 𦽛:《字汇补》与蔻同。 |
114 | 十三: | 𦽜:《集韵》与萏同。 |
115 | 十三: | 𦽝:《集韵》与蓏同。 |
116 | 十三: | 𦽞:《集韵》与薍同。 |
117 | 十三: | 𦽟:《集韵》与萹同。 |
118 | 十三: | 𦽠:《篇海》与蔜同。 |
119 | 十三: |
𦽡:《类篇》同耄。 《直音》与𦿗同。 |
120 | 十三: | 𦽢:《直音》与蒂同。 |
121 | 十三: | 𦽣:《直音》同䕀。 |
122 | 十三: | 𦽤:《玉篇》同䕛。 |
123 | 十三: | 𦽥:《字汇补》士秦切,音濜。引《唐韵》木丛生也。○按《唐韵》作𦿒。另详十四画。 |
124 | 十三: | 𦽦:《字汇补》疑卽蔓字。《穆天子传》爰有𦽦伯。 |
125 | 十三: | 𦽧:《字汇补》同莠。 |
126 | 十三: | 𦽨:《字汇补》同茭。 |
127 | 十三: | 𦽩:《字汇补》同揉。 |
128 | 十三: | 䕎:《字汇补》方朴切,音福。草名。䕎原字从日作,不从月。 |
129 | 十三: | 𦽪:《字汇补》同䕎。亦作𦿁。疑卽𦿁字之譌。参见䕎字。 |
130 | 十三: | 𦽫:《海篇》音胆。箱属。与㔶同。 |
131 | 十三: | 𦽬:《海篇》音鸠。草相绕生也。 |
132 | 十三: | 𦽭:《字汇补》音咸。 |
URN: ctp:kangxi-zidian/1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