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十七》 | 电子图书馆 |
1 | 十七: |
蘖:《正韵》鱼列切,音臬。斫木馀。又肄生曰蘖。又《字汇补》姓也。《何氏姓苑》本姓薛,东莞人避仇改之。《字汇》木櫱字有屮无草,今从草,似误。○按《正韵》亦下从𣎴,非从木。疑卽櫱字之譌。 《集韵》博厄切,音擘。《唐韵》俗檗字。《说文》黄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时珍曰:蘖,木名。义未详。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譌也。《鲍昭·行路难》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又与薛通。详薜字注。 |
2 | 十七: | 蘖:《集韵》博厄切,音擘。《唐韵》俗檗字。《说文》黄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时珍曰:蘖,木名。义未详。俗作黄柏者,省写之譌也。《鲍昭·行路难》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又与薛通。详薜字注。 |
3 | 十七: |
蘘:〔古文〕𧅍《唐韵》汝阳切,音穰。《说文》蘘荷也,一名葍蒩。《本草注》今人呼赤者爲蘘荷,白者爲覆苴,盖食以赤者爲胜,入药以白者爲良,同一种耳。《司马相如·上林赋》茈姜蘘荷。《急就篇注》蘘荷,茎叶似姜,其根香而脃,可以爲菹,又治蛊毒。《柳宗元·诗注》蘘荷性好隂,在木下生者尤美,故《潘岳·闲居赋》曰:蘘荷依隂。又《集韵》思将切。同葙。奴当切。同蘘。互详葙、蘘字注。 考证:〔《司马相如·子虚赋》茈姜蘘荷。〕谨照原文子虚赋改上林赋。 |
4 | 十七: | 𧃏:《集韵》徂感切,慙上声。《篇海》菖蒲葅也。《正字通》《左传》作歜。《集韵》赘作𧃏。 |
5 | 十七: | 蘙:《唐韵》《正韵》𠀤于计切,音翳。蘙荟,草盛貌。又《集韵》草名。 |
6 | 十七: | 藓:《唐韵》息浅切,音癣。苔藓也。《本草》屋游,一名瓦藓。又《述异记》苔草亦呼宣藓。《韵会》藓,垣衣。一曰白草名。 |
7 | 十七: | 䕳:《集韵》民𤰞切,音弥。草名。或作𦰴。 |
8 | 十七: | 蘛:《唐韵》余六切,音育。茂也。《左思·吴都赋》异荂蓲蘛。《注》敷蘛,花开貌。又《集韵》容朱切。《篇海》同萮。《玉篇》亦作𧃠。 |
9 | 十七: | 𧃐:《集韵》直炙切,音掷。《类篇》草名。《博雅》羊蹢躅。见䕽字注。或作𧀿。又作𧀿。𧀿字原作草下踯。 |
10 | 十七: | 蘜:《集韵》同菊。《唐韵》作蘜。蘜字勹内从禾作。 |
11 | 十七: | 𧃑:《集韵》渠焉切,音乾。草也。 |
12 | 十七: | 蘝:《正字通》俗蔹字。 |
13 | 十七: | 蔹:《唐韵》力盐切,音廉。蔓草。《诗·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疏》蔹似括楼,叶盛而细。又良冉切,音敛。《说文》同莶。白蔹,药名。又乌蔹莓。《本草》五叶如白蔹。又《集韵》力验切,音殓。义同。又虚严切,音锨。详莶字注。或作蔹蔹字从𣫍作。。 |
14 | 十七: | 𧃒:《集韵》陇主切,音缕。草名。《尔雅·释草》蔜,𦺋𧃒。《注》今系缕也。 |
15 | 十七: | 𧃓:《唐韵》居六切,音掬。《说文》日精也,似秋华。《集韵》作䕮。《正字通》蘜、𧃓𠀤同菊。○按《唐韵》蘜、𧃓义别,《正字通》非。 |
16 | 十七: | 蘟:《集韵》倚谨切,音隐。《类篇》蘟荵,菜名,似蕨。《管子·地员篇》其种蘟荵。详荵字注。 |
17 | 十七: |
蘠:《集韵》《韵会》𠀤慈良切,音戕。《说文》蘠蘼。《尔雅·释草》蘠蘼。《疏》一名虋冬。又《唐韵》同蔷。《尔雅·释草》蔱蔷。《疏》蔱蘠,今作𦽄䕋,字之误也。又治蘠,见菊字注。又《韵会》东蘠。见蔷字注。 考证:〔《尔雅·释草》蘠蘼。《注》一名虋冬。〕谨照原文注改疏。 |
18 | 十七: | 蘡:《集韵》于茎切,音罂。《玉篇》草名。《博雅》燕薁,蘡舌也。《本草》蘡薁,蔓生,苗叶与蒲萄相似而小。又蘡子。《尔雅疏》五味子作房如落葵,大如蘡子。 |
19 | 十七: | 𧃔:《唐韵》直角切,音濯。《玉篇》蒴𧃔,药草。 |
20 | 十七: | 𧃕:《集韵》九件切,音蹇。《玉篇》草名。 |
21 | 十七: | 茏:《唐韵》卢红切《韵会》卢东切,𠀤音胧。《玉篇》草名。《说文》天蘥也。《陆玑·草木疏》一名马蓼,卽今之水荭草。《管子·地员篇》其山之浅,有茏与斥。《注》茏、斥𠀤古草名。又《尔雅·释草》红龙古。《注》俗呼红草爲茏鼓,语转耳。又蒙茏。《尔雅注》弥离犹蒙茏耳。《前汉·鼂错传》草木蒙茏。《师古注》蒙茏,覆蔽之貌也。又《尔雅·释草》拔,茏葛。《注》茏葛,江东呼爲龙尾,亦谓之虎葛。又地名。《史记·韩长孺传》衞靑破茏城。又《集韵》鲁孔切,笼上声。《淮南子·俶眞训》𦆯纷茏苁。《注》茏苁,聚会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攒罗列聚,丛以茏茸兮。《注》茏茸,聚貌。 |
22 | 十七: | 𧃖:《集韵》思廉切,音纤。草名。山韭也。《唐韵》作韱。 |
23 | 十七: | 𧃗:《集韵》与䔯同。 |
24 | 十七: | 𧃘:《唐韵》昨误切,音祚。鱼酱也。《集韵》亦作䔘。 |
25 | 十七: | 蘣:《集韵》他贡切,音痛。《博雅》好也。又《唐韵》天口切,偸上声。义同。又禾苗出也。 |
26 | 十七: | 蘤:《唐韵》韦委切,音蔿。《玉篇》花荣也。《拾遗记》西王母进洞渊红蘤。《唐书·西域传》王坐金蘤榻。又《韵补》旁禾切,音婆。《张衡·思𤣥赋》天地絪縕,百卉含蘤。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又《字诂》蘤,古花字。 |
27 | 十七: | 𧃙:《唐韵》侯旰切,音翰。《玉篇》白𧃙,草也。又《集韵》河干切,音寒。义同。 |
28 | 十七: | 䕴:《集韵》同𧂒。 |
29 | 十七: | 蘥:《唐韵》以灼切,音药。《玉篇》雀麦也。《尔雅·释草》蘥,雀麦。《注》卽燕麦。《本草》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又《说文》茏,天蘥。见茏字注。 |
30 | 十七: | 䕵:《集韵》奚结切,音页。𩿇䕵,草名。荭也。《类篇》作鸿䕵。 |
31 | 十七: | 𧃚:《玉篇》息觜切,音髓。𧃚草也。 |
32 | 十七: | 蘦:《唐韵》郞丁切,音灵。《说文》大苦也。《尔雅·释草》蘦,大苦。《疏》今甘草也。或曰与苓同,《诗》采苓采苓是也。又通零。《尔雅·释诂》落也。《楚辞·远游》悼芳草之先蘦。亦作蕶。 |
33 | 十七: | 蘧:〔古文〕𠙢《唐韵》强鱼切《集韵》权俱切《韵会》求于切,𠀤音渠。蘧麦也。《尔雅注》卽瞿麦。又《尔雅·释草》出隧,蘧蔬。《注》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又地名。《后汉·郡国志》齐国西安有蘧丘里,古渠丘。又亭名。《水经注》长垣县有蘧亭。又姓。《通志·氏族略》衞大夫蘧瑗之后,汉有大行令蘧正。又《集韵》臼许切,音巨。草名。又其遽切,音讵。有形貌。《庄子·齐物论》昔庄周梦爲蝴蝶,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韵会》蘧蘧,自得貌。读平声。《集韵》读去声,字亦或作据。 |
34 | 十七: | 𧃛:《集韵》居𠋫切,音构。《类篇》草名。蒿类。 |
35 | 十七: | 蘨:《唐韵》《正韵》𠀤馀招切,音遥。《说文》草盛貌。通作繇。《书·禹贡》厥草惟繇。又《韵会》夷周切,音由。义同。《集韵》作𧄎。 |
36 | 十七: | 蘩:《唐韵》附袁切,音烦。《玉篇》白蒿也。《尔雅·释草》蘩,皤蒿。《韵会》陆玑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爲葅。《诗·周南》于以采蘩。又《豳风》采蘩祁祁。《传》蘩所以生蚕。《正字通》蚕未出,煑蘩以沃之,则易出。又《韵补》汾沿切。《左思·蜀都赋》攒蒋丛蒲,渌菱江莲。杂以蕴藻,揉以苹蘩。 |
37 | 十七: | 𧃜:《正字通》藑字之譌。 |
38 | 十七: | 𧃝:《唐韵》昌九切《集韵》齿九切,𠀤音丑。瑞草。《博雅》𧃝,菝葀也。 |
39 | 十七: | 蘪:《唐韵》武悲切,音眉。《说文》蘪芜。《尔雅·释草》蕲芷蘪芜。《注》芎藭苗也。一名薇芜。《管子·地员篇》五臭畴生,莲与蘪芜,藁本白芷。《左思·蜀都赋》蘪芜布濩于中阿。《博物志》诸物之相似乱者,蛇牀之乱蘪芜。又《尔雅·释草》蘪从水生。《疏》草从水生曰蘪。又《扬子·方言》蘪,无也。《注》谓草秽芜也。又《韵会》忙皮切,音麋。义同。○按蘪芜蘪字,《说文》从草麋声,《楚辞》作蘼,《相如赋》作䕻,同异杂出,不能归一。然考《尔雅》《说文》作蘪,《五经文字》有蘪字,无蘼字,宜从经典爲正。 |
40 | 十七: | 蘫:《集韵》卢甘切,音蓝。《说文》瓜葅也。一曰水淸。又《广韵》呼滥切,音䖔。义同。 |
41 | 十七: | 蘬:〔古文〕𦺕《唐韵》《集韵》𠀤丘追切,音岿。《玉篇》大茏古也。《尔雅·释草》红茏古,其大者蘬。又《博雅》葵也。又《说文》荠实也。又马蓼,似蓼而大也。《集韵》亦作𦺕。又《韵会》诩鬼切,音卉。人名。《荀子·尧问篇》其在中蘬之言也。《注》中蘬与仲虺同。 |
42 | 十七: | 𧃞:《类篇》几利切,音冀。草名。《正字通》俗字。 |
43 | 十七: | 兰:《唐韵》落干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干切,𠀤音阑。《说文》香草也。《陆甸云》阑草爲兰,阑不祥也。《陆玑诗疏》其茎似药草泽兰,广而长节,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三年》郑文公妾燕姞,梦天与兰,曰: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屈原·离骚》纫秋兰以爲佩。《尔雅翼》一干一花而香有馀者兰。又《本草》木兰。《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又《管子·小匡篇》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注》兰卽所谓兰锜,兵架也。又脉也。《史记·扁鹊传》夫以阳入隂支兰藏者生。《注》支者顺节,兰者横节。隂支兰,胆藏也。又布名。《华阳国志》兰干细布。兰干,獠言紵也。又人名。《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张堪注》凡物不知生谓之兰。《殷敬顺曰》《史记》无符传出入谓之阑。此兰子谓以技妄游,义与阑同。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太守兰广。又萑兰。《前汉·息夫躬传》涕泣流兮萑兰。《注》萑兰,泪阑干也。又芄兰。《扬子·太𤣥经》阳气亲天,万物芄兰。《注》芄兰,茂密也。又通栏。《后汉·东夷传》徙于马兰。《注》兰卽栏。又通斓。《吴志·孙权传》童谣曰:黄金车,斑兰耳。又《韵补》陵延切,音连。《宋玉·招䰟》川谷径复流潺湲,光风转蕙泛崇兰,经堂入奥尘朱筵。 |
44 | 十七: | 蘮:《唐韵》《集韵》𠀤居例切,音罽。《玉篇》蘮蒘,似芹。《尔雅·释草》蘮蒘,窃衣。详蒘字注。《王逸·九思》蘮蒘兮靑葱。又《集韵》《类篇》𠀤其例切,音偈。义同。 |
45 | 十七: | 𧃟:《唐韵》与职切,音弋。藕翘也。《集韵》或省作䔬。 |
46 | 十七: | 𧃠:《唐韵》同萮。详蘛字注。 |
47 | 十七: | 𧃡:《唐韵》同藻。 |
48 | 十七: | 𧃢:《集韵》臼许切,音巨。蕒𧃢,草名。或作𦼫。 |
49 | 十七: | 𧃣:《说文》菎本字,或作𦸫。 |
50 | 十七: | 𧃤:《集韵》同荩。 |
51 | 十七: | 𧃥:《集韵》与䕍同。详䕍字注。 |
52 | 十七: | 𧃦:《篇海》音义与𧁁同。见《博雅》。 |
53 | 十七: | 𧃧:《直音》音糜。义与蘪同。 |
54 | 十七: | 𧃨:《直音》古侯切,音钩。草名。 |
55 | 十七: | 蘯:《直音》音义与荡同。 |
56 | 十七: | 𧃩:《篇海》鱼矢切,音拟。草盛貌。 |
57 | 十七: | 𧃪:《字汇补》如劣切,音爇。草名。一云同蔄。 |
58 | 十七: | 𧃫:《字汇补》古藉字,见《汉元贺碑》。注详十五画。 |
59 | 十七: | 𧃬:《字汇补》同䕩。后汉长沙王煑草爲𧃬。《汉制》从小,《说文》从火。见前䕩字注。 |
60 | 十七: | 𧃭:《字汇补》《穆天子传》有此字,注云:疑骅字。《列子》作𦽊。 |
61 | 十七: | 𧃮:《字汇补》良刃切,音吝。与𦺸同。详𦺸字注。 |
62 | 十七: | 𧃯:《字汇补》梦𧃯,草名。见《广雅·释草》。音未详,疑卽孽字之譌。 |
63 | 十七: | 𧃰:《字汇补》古夔字。注见夊部十七画。夔字自下从几,十八画。夔,夊部十六画。 |
URN: ctp:kangxi-zidian/1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