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九》

電子圖書館
1 十九:
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莊陷切,斬去聲。《說文》以物投水也,此蓋俗語。《庾信·鏡賦》朱開錦蹹,黛蘸油檀。

2 十九:
䕻:《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𠀤音離。《博雅》著也。《說文》草木附麗地而生也。又郞計切,音麗。義同。又與蘪通。見蘪字註。《集韻》或作𡔉。通作麗。

3 十九:
蘹:《集韻》乎乖切,音懷。草名。《本草》蘹香。《註》北人呼爲茴香,聲相近也。詳茴字註。

4 十九:
𧄶:《唐韻》落官切,音鑾。義同䖂。詳䖂字註。

5 十九:
𧄷:《集韻》同虉。

6 十九:
𧄸:《六書正譌》俗虋字。又《集韻》武斐切,音尾。草名。

7 十九:
蘺:《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𠀤音離。《說文》江蘺蘼蕪。《爾雅註》楚謂之蘺,晉謂之䖀,齊謂之茝。《司馬相如·上林賦》被以江蘺。又《淮南子·秦族訓》蘺先稻熟,而農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穫。《註》蘺,水稗也。又藩蘺。《前漢·陳涉項籍傳贊》築長城而守藩蘺。又《唐韻古音》音羅。《離騷》又况揭車與江蘺。叶上華字。

8 十九:
蘻:《唐韻》古詣切,音計。《說文》草名。《爾雅·釋草》蘻,狗毒。《註》樊光云:俗語苦如蘻。

9 十九:
䕼:《唐韻》《集韻》𠀤如延切,音然。《說文》草也。又《玉篇》爇也。《集韻》亦作𧅻。

10 十九:
蘼:《唐韻》靡爲切《韻會》忙皮切,𠀤音糜。草名。《爾雅·釋草》薔蘼,虋冬。又蘼蕪。《楚辭·九歌》秋蘭兮蘼蕪。詳蘪字註。又《玉篇》亡彼切,音美。義同。

11 十九:
蘽:《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𠀤音壘。《說文》木名。《爾雅·釋木》山蘽,似葛。虎蘽,有毛刺。《韻會》引《爾雅》註云:江東謂蘡薁爲千歲蘽,卽今言萬歲藤,大者如盌,故字从木,其形蔓似草,故从艸,在草木之閒也。《正字通》同藟。○按《說文》《唐韻》諸書,藟訓草,蘽訓木,二字義別。《正字通》說非。

12 十九:
𧄹:《集韻》賞職切,音識。《本草》苦𧄹,卽苦參,一名苦骨菜。似槐,花黃色,結角如蘿蔔子,內子二三粒,如小豆而堅,根味苦。

13 十九:
𧄺:《集韻》多年切,音顚。《玉篇》草頭也。

14 十九:
蘾:《唐韻》胡怪切,音壞。草名。《爾雅·釋草》澤,烏薞。《註》卽土蘾也,生于水澤。

15 十九:
䕽:《集韻》㕑玉切,音躅。草名。《博雅》羊𧀿䕽,芵光也。又《正字通》毒草也。有黃杜鵑、老虎花、鬧羊花諸名,與《博雅》所訓別。《韓愈詩》𧀿䕽成山開不算。《集韻》或省作薥。𧀿字原作艸下躑。

16 十九:
𧄻:《集韻》郞狄切,音歷。《類篇》水草。

17 十九:
蘿:《唐韻》魯何切《正韻》郞何切,𠀤音羅。《玉篇》女蘿託松而生。《·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傳》女蘿,兔絲,松蘿也。《疏》松蘿,自蔓松上生,枝正靑,與兔絲殊異。《韻會》陸佃云:在木爲女蘿,在草爲兔絲。《屈原·離騷》被薜茘兮帶女蘿。又《說文》莪也。《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又《爾雅·釋草》葖蘆萉《疏》今謂之蘿蔔。又苧蘿,山名。見苧字註。

18 十九:
虀:《篇海》牋西切,音躋。《釋名》虀,濟也,與諸味相濟成也。《唐韻》作韲、𩐒。《集韻》俗作虀,非是。

19 十九:
𧄼:《唐韻》都鄧切,音磴。𧀧𧄼,新睡起貌。又《字彙補》五臺山名。又《集韻》徒登切,音騰。𧄼瞢,目暗。

20 十九:
𧄽:《集韻》則旰切,音贊。《爾雅·釋草》薜,牡𧄽。又子末切,拶。入聲。草木叢生也。

21 十九:
𧄾:《集韻》與藣同。

22 十九:
𧄿:《唐韻》落戈切,音螺。草名。生水中。《齊民要術》𧄿菜,葉似竹,生水旁。又《集韻》倫爲切,音羸。義同。

23 十九:
𧅀:《正字通》才寒切,音慙。𧅀菜,生隂地,方莖,對節,白花。○按鏨字《本草》音慙。鏨菜生江南隂濕地,方莖,對節而生,氣味辛平,無毒。此字本不从艸,《正字通》收入艸部,未知何據。

24 十九:
𧅁:《唐韻》薑本字。

25 十九:
𧅂:《集韻》同藻。

26 十九:
𧅃:《集韻》于刀切,音鏖。《篇海》草名。

27 十九:
𧅄:《集韻》渠龜切,音夔。菜名。

28 十九:
𧅅:《集韻》與花同。

29 十九:
𧅆:《集韻》吉典切,音繭。草名,紫𦸀也,或作𦇂。《篇海》亦作𧅇。

30 十九:
𧅇:《篇海》註見𧅆。

31 十九:
𧅈:《集韻》與藋同。《類篇》作𧅛。

32 十九:
𧅉:《直音》同藭。

33 十九:
𧅊:《字彙補》古文菱字。註詳八畫。

34 十九:
𧅋:《字彙補》音盈。菊花。

35 十九:
𧅌:《字彙補》䵵字之譌。見篇韻。

36 十九:
𧅍:《集韻》蘘古作𧅍。註詳十七畫。

URN: ctp:kangxi-zidian/1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