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
𧆣:《篇海》力胡切,音芦。饭器。《》缻也。《六书正譌》从凷虍声。又《字汇补》虎文也。《唐韵》作𧆨。 |
| 五: |
䖎:《玉篇》音狎。虎也。 |
| 五: |
𧆤:《篇海》鱼旣切,音毅。虎息也。《正字通》䖊字之譌。 |
| 五: |
𧆥:《唐韵》胡甲切,音狎。虎习搏也。《玉篇》今作狎。又《字汇补》与柙同,见《金石韵府》。亦作𣘭。 |
| 五: |
𧆦:《唐韵》鱼迄切《集韵》鱼乙切,𠀤音疙。《》虎貌。又《集韵》鱼旣切,音毅。义同。 |
| 五: |
处:《唐韵》昌与切《集韵》《正韵》敞吕切,𠀤音杵。《玉篇》居也。《·》莫或遑处。又止也。《·》其后也处。《》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于时处处。又归也。《左传·襄四年》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又分别也。《晋书·杜预传》处分旣定,乃啓请伐吴之期。又制也。《晋书·食货志》人闲巧僞滋多,虽处以严𠛬,而不能禁也。又姓。《·》《处子》九篇。《师古注》《》云:赵有处子。《》《风俗通》云:汉有北海太守处兴。又州名。《一统志》晋属永嘉郡,隋置处州。又《》读去声,昌据切。所也。《·》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五𠛬三次。《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也。又《集韵》居御切。通据。人名,齐有梁丘处。又通杵。《公羊传·僖十二年》𨻰侯处臼卒。《注》《》作杵臼。《》作処。《》俗作䖏。 |
| 五: |
宓:《唐韵》荒乌切《韵会》荒胡切,𠀤音呼。《玉篇》哮宓也。又叹辞也。《·》呜宓,何施而臻此欤。《师古注》宓读曰呼。又水名。《》木马之水,东北流注于宓沱。又《类篇》后五切,音戸。人名。《·》孔子问子桑宓。又《》况于切,音吁。虎吼也。又《集韵》乎,古作宓。《前汉·𠛬法志》引《》摄乎大国之闲作宓。《汲黯传》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宓。《宣帝纪》《》不云宓:凤皇来仪,庶尹允谐。又《集韵》䤈经切,音馨。《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宓池呕夷。《注》宓,香𠛬切。池,徒多切。《》作𧆪。 |
| 五: |
虗:与虚同。 |
| 五: |
虘:《集韵》才何切,音醝。《玉篇》同䖕。 |
| 五: |
虙:《唐韵》《集韵》《韵会》𠀤房六切,音服。《》虎貌。又《》古与伏通。《正韵》虙牺氏,以能驯虙牺牲也。又与宓通。《》孔子弟子虙子贱爲单父宰,卽虙牺之后。俗字亦爲宓,今兖州永昌郡,旧单父地是也。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乃云济南伏生卽子贱之后,乃知虙与伏古来通,字误以爲宓。《·》靑琴虙𡚱之徒。《师古注》虙与伏字同,字本作虙也。 |
| 五: |
𧆧:《》虐本字。 |
| 五: |
𧆨:《唐韵》同𧆣。 |
| 五: |
𧆩:《集韵》同虐。《》虎足反爪人也。 |
| 五: |
𧆪:《》宓本字。 |
| 五: |
𧆫:《集韵》𧆦亦书作𧆫。详𧆦字注。 |
| 五: |
𧆬:《字汇补》与虓同。人名。《十六国春秋》梓童太守周𧆬。《晋书》作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