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五》

Library Resources
1 五:
蚭:《唐韻》《集韻》𠀤女夷切,音尼。《方言》:蚰蜒,北燕謂之䖡蚭。見䖡字註。

2 五:
蚮:《集韻》敵德切,音特。本作𧊇。關中謂蛇蠆毒曰𧊇。又《篇海》音態。《揚子·方言》蟒,宋、魏之閒謂之蚮。《博雅》蟅蟒,𧊇也。又《集韻》惕得切,音忒。義同。

3 五:
蚯:《唐韻》去鳩切《集韻》袪尤切,𠀤音丘。《禮·月令》孟夏蚯蚓出。《本草註》蚓之行也,引而後申,其塿如丘,故名蚯蚓。餘詳蚓字註。

4 五:
䖤:《集韻》於袁切,音鴛。蜿字省文。

5 五:
蚰:《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𠀤音由。《玉篇》蚰蜒。《爾雅·註疏》此蟲象蜈蚣,黃色而細長,呼爲吐舌。按《方言》云:蚰𧍢,自關而東謂之螾𧍢,或謂之入耳,或謂之䗅𧕯,趙魏之閒或謂之蚨虶,北燕謂之䖡蚭,江東人呼蛩,皆今蚰蜒,喜入耳者也。《本草》蚰蜒,長寸餘,死亦踡曲如環。《王逸·九思》巷有兮蚰蜒。又《集韻》佇六切,同𧏿。《爾雅疏》蛝蟲,俗呼馬𧏿。《方言》云:馬蚿,其大者謂之馬蚰是也。蚰音逐。

6 五:
蚱:《唐韻》側伯切《集韻》側格切,𠀤音窄。《玉篇》蚱蟬,七月生。又《本草》蚱蜢。詳蜢字註。又《集韻》側駕切,音詐。義同。又助駕切,音乍。與鮓同,海魚名。別詳魚部。

7 五:
𧉞:《集韻》展呂切,音貯。《類篇》蟲名。

8 五:
蚲:《唐韻》符兵切《集韻》蒲兵切,𠀤音平。蛑蚲也。又《篇海》蚲䗽也,可以飾劒。《晉書·輿服志》漢制百官朝帶劒,晉始代之以木,貴者猶用玉首,賤者亦用蚲。

9 五:
蚳:《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陳尼切,𠀤音遲。《玉篇》蟻卵也。《禮·內則》腵脩。蚳醢。《註》蚍蜉子也。《周禮·天官·鼈人》共蚳以授醢人。《疏》謂蟻之子,取白者以爲醢。又《集韻》稱脂切,音鴟。蠪蚳,獸名。《山海經》昆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蚳。《註》蠪蚳,似九尾狐。
考證:〔《天官·鼈人》蚳醢。〕謹照原文改鼈人共蚳以授醢人。

10 五:
蚴:《唐韻》於糾切,音黝。蚴蟉,龍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靑龍蚴蟉於東廂。《註》蚴蟉,龍行貌。又《集韻》於虬切,音幽。《博雅》蚴蛻,蠮螉也。《揚子·方言》蜂之小者,燕、趙之閒或謂之蚴蛻。或作𧍘。

11 五:
蚵:《唐韻》胡歌切《集韻》寒歌切,𠀤音何。《玉篇》蚵蠪,蜥蜴也。又口箇切,音坷。螪蚵,蟲名。詳蛶字註。《爾雅·釋蟲》蛶,螪蚵。

12 五:
蚶:《唐韻》呼談切《集韻》《韻會》呼甘切,𠀤音憨。《爾雅·釋魚》魁陸。《註》《本草》云:魁狀如海蛤,圓而厚,外有理縱橫,卽今之蚶也。《郭璞·江賦》洪蚶專車。《註》蚶則徑四尺,背似瓦壟有文。《唐書·孔戣傳》明州歲貢淡菜、蚶蛤之屬。又《集韻》沽三切,音甘。螺之小者。又胡甘切,音函。義同。或作蜬、魽。

13 五:
𧉟:《唐韻》土來切《集韻》湯來切,𠀤音胎。黑貝,亦珠胎。又《類篇》堂來切,音臺。義同。

14 五:
蚷:《韻會》臼許切,音巨。商蚷,蟲名。《莊子·秋水篇》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註》蚷,北燕謂之馬蚿。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
考證:〔《莊子·秋水篇》猶𠋫蚊負山。〕謹照原文𠋫改使。

15 五:
蚸:《玉篇》力的切。《爾雅·釋蟲》蟿螽,螇蚸。《註》蚸,音歷。今俗呼似蜙䗥而細長,飛翅作聲者爲螇蚸。又《集韻》昌石切,音斥。《類篇》細積切,音昔。義𠀤同。《唐韻》作蝷。

16 五:
蚹:《唐韻》符遇切,音附。蚹蛇,腹下橫鱗可行者。《莊子·齊物論》吾待蛇蚹、蜩翼耶。《註》蚹謂蛇腹下齟齬,可以行者也。又《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註》卽蝸牛。詳蝓字註。又《集韻》步木切,音僕。義同。
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17 五:
䖥:《篇海》同蟊。

18 五:
蚺:《正字通》俗蚦字。

19 五:
蚻:《唐韻》《正韻》𠀤側八切,音札。《爾雅·釋蟲》蚻,蜻蜻。《註》如蟬而小。《揚子·方言》蟬其大者謂之蟧,或謂之蝒馬。其小者謂之麥蚻。《孟郊·征蜀聯句》始去杏飛蜂,及歸柳嘶蚻。

20 五:
蚼:《集韻》舉后切,音苟。《說文》北方有蚼犬,食人。又恭于切,音拘。蚼蛘,蚍蜉也。《博雅》蚍蜉,齊、魯之閒謂之蚼蟓,梁、益之閒謂之元蚼。《郭註》音駒。又權于切,音劬。原蠶,其蛹蝰蚼。又《唐韻》呼后切,音吼。義與蚍蜉同。或作𧊛。

21 五:
𧉠:《唐韻》同蛓。

22 五:
䖦:《唐韻》職悅切,音拙。蟲也。又《集韻》曲勿切,音屈。《說文》蛣䖦也。或作𧌑。《爾雅·釋蟲》蝎,蛣𧌑。《註》木中蠹蟲。又五忽切,音兀。義同。
考證:〔《爾雅·釋蟲》蝎,蛣䖦。《註》木中蟲也,或作𧌑。〕謹照原文䖦改𧌑。蟲也改蠹蟲。或作𧌑三字移於爾雅上。

23 五:
𧉡:《集韻》乳勇切,音宂。《類篇》小蟲行也。

24 五:
𧉢:《玉篇》戸決切,音穴。蟲名。

25 五:
蚽:《集韻》符羈切,音皮。蟲名。

26 五:
蚾:《集韻》補火切,音播。蟾蜍也。《本草》䗪蟲,一名蚵蚾蟲。又《玉篇》薄碑切,音皮。亦蟲也。

27 五:
䖧:《唐韻》奴曷切,音捺。𧍷螫也。《博雅》痛也。又《集韻》陟列切。與蜇同。《春秋疏》蠆長尾謂之蠍,毒傷人曰䖧。

28 五:
𧉣:《集韻》虞欲切,音玉。《類篇》蟙𧉣,蟲名。

29 五:
𧉤:《唐韻》符万切,音飯。蟲名。

30 五:
𧉥:《唐韻》博墨切,音北。蟲似蟹而四足。又《集韻》古北字。註見匕部三畫。

31 五:
𧉦:《唐韻》王伐切,音越。螊𧉦,蚌。出《魏書》。

32 五:
蚿:《唐韻》《正韻》胡田切《韻會》胡千切,𠀤音賢。《廣韻》馬蚿,蟲。《莊子·秋水篇》夔憐蚿,蚿憐蛇。《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中斷成兩段,各行而去。《本草》馬蚿,形如蚯蚓,紫黑色,觸之卽側臥如環,故又名刀環。又紫蚿。《本草》石蜐,一名紫蚿。互詳䗃、𧏿二字註。又《集韻》胡涓切,音懸。義同。

33 五:
蛀:《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𠀤音注。《本草》木蠹蟲,亦名蛀蟲。

34 五:
蛁:《唐韻》都僚切《集韻》丁僚切,𠀤音凋。《玉篇》蟪蛄,卽蛁蟧蟲也。互見蟧蟟二字註。《集韻》或作虭。

35 五:
𧉧:《唐韻》羌舉切《集韻》口舉切,𠀤去上聲。𧉧蚥也。亦作鼁。《爾雅·釋魚》鼁𪓰蟾諸。又《韻會》訖業切,音劫。與蜐通。詳蜐字註。

36 五:
𧉨:《正字通》俗蛩字。

37 五:
𧉩:《唐韻》《集韻》𠀤博故切,音布。蝜𧉩,蟲也。《類篇》似蜆。

38 五:
𧉪:《唐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𠀤音加。米中蟲也。

39 五:
𧉫:《唐韻》竹洽切,音劄。斑身小蟲。

40 五:
䖨:《集韻》常隻切,音石。蟲名,螳蜋也。一名䖨蜋。又之石切,音隻。《類篇》同蟅。

41 五:
蛂:《唐韻》《集韻》𠀤蒲結切,音蹩。《玉篇》蟥蛢也。《爾雅·釋蟲》蛂,蟥蛢。《註》甲蟲也。大如虎,豆綠色。今江東呼黃蛢。又《類篇》敷勿切,音拂。方未切,音沸。駢迷切,音鼙。義𠀤同。

42 五:
𧉬:《玉篇》音文。蟲名。《正字通》同蟁。

43 五:
蛃:《唐韻》兵永切《韻會》《正韻》補永切,𠀤音丙。《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一名蛃魚。《本草》丙其尾形也。又《集韻》白猛切,音蚌。義同。

44 五:
䖩:《唐韻》毗必切《集韻》簿必切,𠀤音苾。《玉篇》黑蜂也。又毗至切,音鼻。蟲名。

45 五:
蛄:《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又《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又《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强䖹。

46 五:
蛅:《唐韻》汝鹽切《集韻》如占切,𠀤音髥。《爾雅·釋蟲》蟔,蛅蟖。《註》蛓屬也,今靑州人呼蛓爲蛅蟖。孫叔然云八角螫蟲,失之。《本草》雀瓮,一名蛅蟖房,一名𧒮舍,一名紅姑娘。陶弘景曰:蛅蟖,蚝蟲也,在石榴樹上,其背毛螫人。又《集韻》之廉切,音占。義同。

47 五:
𧉭:《唐韻》奴古切,音弩。水弩,蟲名。俗從虫。

48 五:
蛆:《唐韻》子魚切《韻會》《正韻》子余切,𠀤音苴。《類篇》蝍蛆。《爾雅·釋蟲》蒺藜,蝍蛆。《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廣韻》蝍蛆,食蛇蜈蚣也。《關尹子·三極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又《集韻》千余切,音疽。《說文》蠅乳,肉中蟲也。《本草》蛆,蠅之子也。凡物敗臭則生之。《北史·甄琛傳》曾拜官,諸賔悉集,郉巒晚至。琛謂巒:何處放蛆來,今晚始顧。又水蛆。《正字通》生南方溪㵎,長寸餘,黑色。又雪蛆,隂山、峨眉二山,積雪不消,生蛆大如瓠,俗呼雪蛆。《集韻》或作𧐅。

49 五:
蛇:《唐韻》食遮切,音茶。《集韻》《韻會》𠀤時遮切,音闍。毒蟲也。《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疏》蛇,北方水物。《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註》委蛇,泥鰌。又星名。《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註》蛇,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又地名。《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註》卽銜珠之蛇。又姓。《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又《廣韻》弋支切,音移。《·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又徒河切,音駝。《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又委蛇之蛇,亦叶音駝。《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又《集韻》陳知切,音馳。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韻會》本作它,湯河切。《說文》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佩觿》蛇字從也,誤。

50 五:
𧉮:《正字通》俗蛇字。

51 五:
𧉯:《集韻》迷浮切,音牟。《類篇》魚名,本作䱕。

52 五:
𧉰:《篇海》徒典切,音殄。守宮異名也。《直音》同蜓。又《集韻》昨結切。𧍠字省文。詳𧍠字註。

53 五:
蛈:《唐韻》《集韻》𠀤他結切,音鐵。《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本草》:螲蟷,一名蛈母。詳螲字註。又《集韻》徒結切,音迭。他計切,音替。義𠀤同。

54 五:
蛉:《唐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玉篇》蜻蛉。詳蜻字註。又螟蛉。《·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傳》螟蛉,桑蟲也。《疏》俗謂之桑蟃,亦呼爲戎女。陸璣云:似步屈,其色靑而細小,或在草萊上。

55 五:
䖪:《唐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𠀤音貲。蟲,似蟬。又《山海經》枸狀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尾,其名曰䖪鼠,見則其邑大旱。又《集韻》仄蟹切,音抧。亦蟲名。又《玉篇》徂移、子爾二切,義同。○按䖪鼠䖪字本作𪕊,經从虫。

56 五:
𧉱:《騈雅》蜓蛷,蟪蛄也,音切未詳。

57 五:
𧉲:《唐韻》郞擊切。與蝷同。○按《類篇》《篇海》俱作𧉲。

58 五:
𧉳:《說文長箋》同蚌,从虫𡴀聲,步項切。《直音》作𧉻。

59 五:
蛊:《篇海》同蠱。

60 五:
𧉴:《直音》同蜜。

61 五:
𧉵:《直音》同蚅。

62 五:
𧉶:《直音》同蛀。

63 五:
䖫:《直音》同蚌。〇按《字彙補》䖫字註:《金都統郞君行記》有此字,音義未詳。○按䖫、䖫筆畫相近,似卽一字。䖫字从䖝作。

64 五:
𧉷:《博雅》音黍。𧌻蝑,蝽𧉷也。

65 五:
蛋:《字彙補》徒歎切,音但。古作蜑。《柳宗元·饗軍亭記》胡夷蛋蠻。又《字彙補》俗呼鳥卵爲蛋。又鴨蛋洲,江上地名。

URN: ctp:kangxi-zidian/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