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 -> 十二

《十二》

Library Resources
1 十二:
幞:《集韵》博木切,音卜。《类篇》裳削幅谓之𦄾。或从衣。又逢玉切。同幞。帕也。别详糸部巾部。

2 十二:
襈:《唐韵》士恋切《集韵》雏恋切,𠀤音馔。《类篇》缘也。《释名》襈,撰也。靑绛爲之缘也。又《集韵》雏免切,音撰。义同。又《广韵》渠眷切,音倦。重缯也。

3 十二:
𧝂:《唐韵》胡个切《韵会》何佐切,𠀤音贺。䘸袖也。《玉篇》同袔。

4 十二:
𧝃:《唐韵》《集韵》𠀤古穴切,音玦。《扬子·方言》裪𧝃谓之袖。或从夬作袂。

5 十二:
𧝄:《集韵》汝朱切,音儒。同襦。详襦字注。

6 十二:
䙞:《篇海》都腾切,音登。毛带也。《酉阳杂俎》晋时有徐景,于宣阳门外得一锦麝䙞。

7 十二:
裥:《唐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𠀤音㵎。裥裙。《类篇》裙幅相襵也。又《玉篇》晕衣。又贾限切,音𥳑。义同。或作𧟉。

8 十二:
𧝅:《正字通》同毾。

9 十二:
襊:《唐韵》粗最切《集韵》取外切,𠀤音𨅎。衣游缝也。《刘孝标·乐府》裲裆双心共一袜,袙腹两边作八襊。又《韵会》粗括切,音撮。《类篇》缁布冠谓之襊。又《玉篇》衣领也。《直音》亦作𧜮。

10 十二:
𧝆:《篇海》他计切,音替。补𧝆也。

11 十二:
襋:《唐韵》纪力切《集韵》讫力切,𠀤音殛。《说文》衣领也。《·魏风》要之襋之。《博雅》襋、衱谓之褗。又《玉篇》衣衿也。或作𧛘。

12 十二:
𧝇:《玉篇》芳未切,音费。服也。

13 十二:
𧝈:《集韵》子小切,音剿。《类篇》拭也。

14 十二:
𧝉:《集韵》展几切,音黹。《说文》紩衣也。亦作𧛢、䌤。

15 十二:
𧝊:《篇海》赏职切,音识。装𧝊也。《直音》亦作𧙢。

16 十二:
䙟:《唐韵》雨非切《集韵》于非切,𠀤音围。《说文》重衣貌。又羽鬼切,音伟。义同。《集韵》或作𧝖。《类篇》亦作𧝕。

17 十二:
襌:《唐韵》《集韵》《韵会》𠀤多寒切,音单。《说文》衣不重也。《礼·玉藻》襌爲絅。《注》有衣裳而无里。《扬子·方言》汗襦,或谓之襌襦。《前汉·江充传》初,充召见犬台宫,衣纱縠襌衣。《师古注》襌衣制若今之朝服中襌也。《集韵》作单。

18 十二:
𧝋:《唐韵》杜回切《集韵》徒回切,𠀤音颓。棺覆也。又《类篇》都回切,音堆。义同。或从木作橔。

19 十二:
襍:《集韵》同杂。《说文》五彩相合也。又《类篇》集也。别详隹部。

20 十二:
襎:《唐韵》附袁切《集韵》符袁切,𠀤音烦。《玉篇》襎裷。详裷字注。又孚袁切,音翻。义同。又《类篇》补过切,音播。长袂也。

21 十二:
𧝌:《集韵》待朗切,音荡。《博雅》饰也。或作襐。

22 十二:
襏:《唐韵》《集韵》𠀤北末切,音拨。襏襫,蓑雨衣也。《管子·小匡篇》身服襏襫。《注》襏襫,谓粗坚之衣,可以任苦著者也。又《通俗文》三尺衣也。《唐·刘禹锡·高陵令刘君德政𥓓》烝徒欢呼,夺襏而舞。又《国语补音》襏蛮,𡗝服也。同袚。
考证:〔《管子·中匡篇》身服襏襫。〕谨照原文中匡改小匡。〔又《国语注》襏蛮,𡗝服也。同袚。〕谨按二语出国语补音,注字改补音。

23 十二:
䙠:《集韵》居月切,音厥。《类篇》揭衣渡也。又其月切,音掘。短衣。

24 十二:
𧝍:《集韵》吐卧切,音唾。《玉篇》同䙃。

25 十二:
𧝎:《集韵》昌容切,音冲。《博雅》𧝎褣,襜褕也。《扬子·方言》襜褕,江淮南楚谓之𧝎褣。又常容切,音鱅。义同。又传容切。同褈。详褈字注。又传江切,音幢。《类篇》衣也。

26 十二:
襐:《唐韵》徐两切《集韵》似两切,𠀤音象。《说文》饰也。《类篇》未笄冠者之首饰也。《急就篇注》襐饰刻画无等双。《注》襐饰,服饰也。《前汉·王后传》莽建世子襐饰。《师古注》首饰在两耳后,刻镂爲之。《唐书·曹确传》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衣服。又《集韵》待朗切,音荡。与𧝌同。襐字从𧰼作,部外十二画。

27 十二:
𧝏:《集韵》狼狄切,音历。《类篇》急缠也。《篇海》缠裹也。《唐韵》作𧙉。《集韵》或作𧙦。《类篇》亦作𧘫。𧛿同𧝏。又𧙵。

28 十二:
䙡:《唐韵》《集韵》《韵会》𠀤丘愧切,音䯣。纽也。《增韵》衣系也。又丘畏切,音𥽂。义同。又《集韵》黄外切,音会。同缋。《类篇》会五采绣也。《广韵》俗作𧝷。《正字通》通作韢。

29 十二:
襑:《唐韵》徐林切《韵会》徐心切,𠀤音寻。《说文》衣博大也。又《广韵》他感切,音嗿。义同。

30 十二:
𧝐:《集韵》他计切,音替。《说文》緥也。引《》:载衣之𧝐。○按《·小雅》本作裼。《类篇》又作褅。

31 十二:
䙢:《唐韵》《集韵》𠀤子孕切,音甑。汗濡也。《扬子·方言》汗襦,江淮南楚之闲谓之䙢。又《集韵》慈陵切,音缯。又徂绫切,音层。义𠀤同。又《类篇》子邓切,增去声。复也。

32 十二:
𧝑:《唐韵》陟扇切,音𩥇。《说文》丹縠衣。《广韵》《周礼》:王后之六服,其一曰𧝑衣。《韵会》引《诗笺》作展衣,后妃服之次也。又《集韵》知辇切,音展。义同。通作袒。详袒字注。

33 十二:
𧝒:《唐韵》戸盲切《集韵》胡盲切,𠀤音横。《字林》𧝒褡,小被也。

34 十二:
襒:《唐韵》《集韵》𠀤蒲结切,音蹩。襒衣。又《类篇》匹灭切,音潎。衣貌。又《史记·孟荀列传》驺子重于齐赵,平原君侧行襒席。《注》襒,拂也。谓侧行而衣,襒席爲敬,不敢正坐当賔主之礼也。

35 十二:
襓:《唐韵》《集韵》𠀤如招切,音饶。《玉篇》劒衣。《博雅》衭襓,劒衣也。《礼·少仪》劒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劒焉。又《类篇》人要切,饶去声。义同。

36 十二:
𧝓:禫本字。○按诸字书俱从示。《说文》𧝓,除服祭名,从示覃声。《正字通》收入衣部,非,宜从《字汇》归示部。

37 十二:
𧝔:《唐韵》强鱼切《集韵》求于切,𠀤音渠。《类篇》系也。《篇海》系𧝔也。

38 十二:
𧝕:《唐韵》雨非切,音围。《玉篇》裹也。《类篇》与䙟同。

39 十二:
𧝖:《集韵》于非切,音韦。同䙟。

40 十二:
䙣:《集韵》悉盍切,音㒎。《类篇》䙣𧙀,衣敝。《直音》作𧙀、𧞁。

41 十二:
𧝗:《集韵》都昆切,音敦。《类篇》衣褚。

42 十二:
𧝘:《集韵》薄报切,音暴。《类篇》衣前襟。一曰褱也。又《篇海》今朝服垂衣。与袌同。亦作𧞯。

43 十二:
𧝙:《字汇补》知吕切,音贮。装衣也。

44 十二:
𧝚:《篇韵》徒协切,音褋。《字汇补》重衣。

45 十二:
𧝛:《字汇补》与傀同,见《耳目资》。亦作𤪿。𤪿字原作瑰下衣。

46 十二:
𧝜:音未详。《方言·郭注》小袴,今𧝜袴也。

URN: ctp:kangxi-zidian/1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