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裦:《類篇》房尤切,音浮。《集韻》聚也。《正字通》褎字之譌。○按裦,博毛切,美也,與褎音義各別。今从《集韻》《類篇》分見。

2 八:
䘳:《集韻》居今切,音今。《廣韻》與衿同。《·鄭風》靑靑子衿。《王應麟·詩攷》作子䘳。

3 八:
裧:《唐韻》《集韻》𠀤處占切,音襜。《禮·雜記》其輤有裧。《註》謂鼈甲邊緣。《儀禮·士昏禮》婦車亦如之,有裧。《註》裧,車裳帷,《周禮》謂之容車,與幨、襜同。互見巾部幨字、本部襜字註。又《廣韻》昌豔切,音韂。披衣也。又《集韻》吐敢切,音菼。《類篇》毳衣謂之裧。

4 八:
𧚤:《集韻》遣禮切,音啓。開衣也。亦作袳。

5 八:
裨:《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𠀤音𤰞。《說文》接益也。《徐曰》若衣之接益也。又《韻會》與也,附也。又《廣韻》補也。《晉語》所以紀綱齊國,裨輔先君而成霸者也。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𠀤音𦜉。《正韻》裨冕。《禮·玉藻》諸侯𤣥端以祭,裨冕以朝。《荀子·富國篇》大夫裨冕。《楊倞註》天子六服,大裘爲上,其餘爲裨。裨之爲言𤰞也。又裨襦。《博雅》作襦,謂之裨襦。又輔也。《前漢·項籍傳》梁爲會稽將,籍爲裨將。《註》裨,相輔助也。又小也。《史記·衞靑傳》得右賢裨王十餘人。《註》裨王,小王也。又《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有裨海環之。《註》裨海,小海也。又邑名。《左傳·文十六年》裨鯈魚人實逐之。《註》裨,庸邑。又姓。《通志·氏族略》鄭大夫裨諶、裨竈。又《姓苑》今宣州有裨氏。

6 八:
裩:《集韻》公渾切,音昆。《類篇》同褌。

7 八:
䘴:《集韻》取勇切,音𧜢。小袴也。又《揚子·方言》蔽膝,江淮之閒謂之䘴。又《集韻》諸容切,音鍾。取勇切,音喠。𠀤與衳同。詳衳字註。

8 八:
裪:《唐韻》《集韻》《韻會》𠀤徒刀切,音桃。𧝃裪,衣袖也。《類篇》袖褾也。又《韻會》通陶。《左傳·昭十二年》楚子出獵,皮冠秦復陶。

9 八:
䘵:《集韻》盧谷切,音鹿。《類篇》䘵𧜦,衣聲。

10 八:
裫:《唐韻》烏縣切《集韻》縈絹切,𠀤音䬼。衣襟袖曲處。又《類篇》縈𤣥切,音淵。義同。

11 八:
裬:《集韻》閭承切,音陵。《類篇》馬腹下帶也。

12 八:
䘶:《集韻》胡南切,音含。《博雅》䘶、𧙤,袖也。又《玉篇》胡坎切,音頷。《類篇》巾擁耳也。或作𧜄。

13 八:
裭:《直音》同褫。

14 八:
𧚥:《篇海》音翠。衣遊縫也。又音罪。義同。

15 八:
裮:《唐韻》尺良切《集韻》𧈪良切,𠀤音昌。《博雅》披裮。《玉篇》披衣不帶也。

16 八:
裯:《唐韻》直由切《韻會》陳留切《正韻》徐留切,𠀤音儔。《類篇》被也。《·召南》抱衾與裯。《傳》襌被也。《箋》牀帳也。《韻會》漢名帳爲裯,因以爲牀帳也。又《集韻》都勞切,音刀。衣袂。《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西謂之袛裯。《郭註》亦呼爲掩汀也。《後漢·羊續傳》唯有布衾敝袛裯。又《廣韻》直誅切,音㕑。襌衣也。《韻會》與㡡通。

17 八:
裰:《唐韻》丁括切《集韻》都括切,𠀤音掇。補裰破衣也。

18 八:
𧚦:《篇海》同褋。

19 八:
裱:《唐韻》方廟切,音俵。《玉篇》領巾也。《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郭註》婦人領巾也。又《集韻》彼小切,音表。義同。又《類篇》與褾同。詳褾字註。

20 八:
䘷:《唐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𠀤音㢼。䘷褾,袖袂也。又《玉篇》敝衣也。

21 八:
䘸:《唐韻》羊益切《集韻》夷益切,𠀤音亦。䘸縫。《揚子·方言》襜謂之䘸。《郭註》衣掖下也。又之石切,音隻。《博雅》袖也。《類篇》或作𧜥。

22 八:
裲:《集韻》里養切,音兩。裲襠。詳襠字註。

23 八:
裳:《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𠀤音常。《說文》下帬也。《釋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邶風》綠衣黃裳。《禮·曲禮》暑無褰裳。《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集韻》本作常。

24 八:
䘹:《集韻》祖對切,音晬。單衣。《揚子·方言》覆䘹謂之襌衣。又蘇對切,音碎。義同。又《類篇》取內切,音倅。副衣也。

25 八:
𧚧:《集韻》乞洽切,音恰。《篇海》本作帢。狀如弁,缺四角,魏武帝製。《魏志註》云:太祖以天下凶荒,資財乏匱,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爲帢,合乎𥳑易隨時之義,以色辨其貴賤,本施軍飾,非爲國容。《類篇》帢或作𧚧。

26 八:
𧚨:《唐韻》《集韻》𠀤七入切,音緝。《說文》襟緣也。又《廣韻》子入切,音檝。義同。又《集韻》七接切,音妾。緶衣。又色甲切,音翣。𧙀𧚨,衣敝。

27 八:
𧚩:《集韻》良脂切,音梨。《類篇》𧚩𧜂,衣敝也。

28 八:
裴:《唐韻》薄回切《集韻》蒲枚切,𠀤音陪。《玉篇》長衣貌。又姓。《通志·氏族略》裴氏,嬴姓,伯益之後,秦非子之孫,封𨛬鄕,因以爲氏。六代孫陵,當周僖王之時,封爲解邑君,乃去邑從衣。又西域有裴氏。又裴回,與徘徊通。《前漢·燕刺王傳》裴回兩渠閒兮,君子獨安居。又《廣韻》符非切,音肥。卽裴,縣名。《前漢·地理志》魏郡卽裴。又《韻會》匪微切。義同。《漢書·應劭註》音非。

29 八:
裵:《篇海》同裴。

30 八:
裶:《唐韻》芳非切《集韻》芳微切,𠀤音霏。衣長貌。《韻會》曳衣貌。詳衯字註。又《類篇》匪微切,音飛。義同。

31 八:
𧚪:《集韻》七接切,音妾。《類篇》衣衿。

32 八:
裷:《唐韻》《集韻》𠀤於袁切,音鴛。《揚子·方言》襎裷謂之幭。《郭註》卽帊幞也。《韓非子·外儲說左篇》衞人有佐弋者,鳥至,因先以其裷麾之焉。又《廣韻》去阮切,音綣。《類篇》委遠切,音宛。窘遠切,音圈。義𠀤同。又讀作袞。《荀子·富國篇》天子袾裷衣冕。《楊倞註》裷與袞同。

33 八:
𧚫:《唐韻》《集韻》𠀤倉甸切,音蒨。𧛸也。又《類篇》美衣也。《玉篇》亦作箐、輤。

34 八:
𧚬:《唐韻》苦紅切,音空。《篇海》衣袂也。

35 八:
𧚭:《唐韻》布梗切,音㑟。𧚭,急貌。又《集韻》《類篇》𠀤必幸切,音絣。義同。

36 八:
䘺:《集韻》直莧切,音綻。《說文》衣縫解也。《禮·內則》綻裂紉箴請補綴。《註》或作䘺。《後漢·崔實傳》期于補䘺決壤,枝柱邪傾。又《集韻》堂練切,音電。《韻補》《古豔歌行》:兄弟兩三人,流蕩在他縣。故衣當誰補,新衣當誰䘺。又《類篇》治見切。義同。《韻會》引《說文》云本作袒,今俗作綻。

37 八:
裸:〔古文〕𡑤《唐韻》郞果切《集韻》魯果切,𠀤音卵。赤體。《說文》袒也。《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左傳·僖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騈脅,欲觀其裸。《魏志·裴松之註》襧衡爲漁陽摻撾,不易衣,吏呵之,衡乃脫衣裸身爲之。又人曰裸蟲。《晉書·五行志》裸蟲,人類,而人爲之王。又川名。《述異記》桂林東南邊海有裸川。《桓譚·新論》呈衣冠于裸川。又海上有裸人鄕。又館名。《拾遺記》靈帝初起裸遊館千閒。《韻會》作𧝹,別作倮臝儽。

38 八:
裹:《唐韻》《韻會》𠀤古火切,音果。《玉篇》包也。《·大雅》乃裹糇糧。《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又《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註》裹,猶房也。又《郭璞·江賦》濯穎散裹。《註》裹,謂草實也。又《說文》纏也。又《集韻》古臥切,音過。義同。又《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39 八:
裺:《唐韻》於檢切《集韻》衣檢切,𠀤音掩。《玉篇》緣也。《說文》裺謂之褗。又《集韻》烏含切,音菴。《揚子·方言》飮馬橐,自關而西謂之裺囊,或謂之裺篼。又《廣韻》於劒切,音俺。衣寬也。又《揚子·方言》裺謂之襦。

40 八:
裻:《唐韻》冬毒切《集韻》《韻會》都毒切,𠀤音篤。衣背縫也。《禮·深衣》負繩及踝。《註》踝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又偏衣。《晉語》使申生伐東山,衣偏裻之衣。《註》裻在中,左右異,故曰偏。《史記·佞幸傳》顧見其裻。《註》裻,衫襦之橫者。《左思·魏都賦》襲偏裻以䜋列。又《廣韻》先篤切,音洬。新衣聲也。或作𧝴,亦作𧛔、𧞶。

41 八:
䘻:《集韻》余六切,音育。《玉篇》車覆也。《篇海》車闌幔也。

42 八:
𧚮:《集韻》丁聊切《篇海》音彫。短衣也。《類篇》本作𧜣。

43 八:
䘼:《集韻》委遠切,音宛。《玉篇》襪也。又《類篇》袖耑屈也。又《方言·郭註》江東呼衣褾曰䘼。

44 八:
𧚯:《玉篇》音受。衣也。

45 八:
裼:《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𠀤音錫。《爾雅·釋訓》袒裼,肉袒也。《詩詁》去上衣曰裼。《玉篇》脫衣見體也。又裘單曰裼。《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疏》裘上加裼衣,裼衣雖加,他服猶開,露裼衣見裼之美,以爲敬也。又他計切,音替。《·小雅》載衣之裼。《傳》褓也。《箋》褓,夜衣也。

46 八:
製:《唐韻》《集韻》𠀤征例切,音制。《說文》裁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又裘也。《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又《六書正譌》雨衣也。又造也。《後漢·樊準傳》上疏言大侵之禮,百官備而不製。又式也。《前漢·叔孫通傳》通儒服,漢王憎之,廼變其服,服短衣,楚製。《師古註》謂裁衣之形製。又與致同。《唐書·張易之傳》易之旣冠,頎皙美姿製。又義與著同。《杜甫詩》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淸製。
考證:〔《左傳·襄三十一年》雖有美錦。〕謹照原文雖改子。

47 八:
裾:《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𠀤音居。《爾雅·釋器》衱謂之裾。《郭註》衣後裾也。《釋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又《說文》衣袍也。又《玉篇》被也。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又居御切,與倨通。《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师古註》裾,亦傲也。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張揖註》裾,直項也。

48 八:
䘽:《唐韻》五稽切《韻會》硏奚切,𠀤音倪。《爾雅·釋器》衣裗謂之䘽。《註》衣縷也。齊人謂之攣。或曰袿衣之飾。又《廣韻》硏啓切,音堄。《集韻》倪結切,音齧。義𠀤同。

49 八:
裿:《集韻》去倚切,音綺。《博雅》襌襦謂之襜裿。又隱綺切,音倚。《類篇》裿䘦,衣貌。《玉篇》好也。
考證:〔《博雅》襜襦謂之襜裿〕謹照原文襜襦改襌襦。

50 八:
䘾:《唐韻》古滿切《集韻》古緩切,𠀤音管。《玉篇》袴襱也。《博雅》𧝱謂之絝,其䘾謂之袑。又《廣韻》古玩切,音貫。袴別名。又《類篇》苦緩切,音款。攏也。

51 八:
褀:《集韻》渠記切,音忌。《類篇》繫也,巾也。或作𧚈。

52 八:
䘿:《唐韻》衢物切《集韻》《韻會》渠勿切,𠀤音掘。《廣韻》短衣也。《玉篇》䘪䘿也。《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謂之䘪䘿。《郭璞註》俗名䘿䘸。《後漢·光武紀》諸于繡镼。《註》字書無镼字,《續漢書》作䘿,諸于上加繡䘿,如今之半臂也。《類篇》或省作袦。

53 八:
𧚰:《正字通》同綴。

54 八:
䙀:《正字通》同綳,見《舉要》。

55 八:
𧚱:《韻會》襃本字。《說文》襃本作𧚱。从衣𤓽聲。

56 八:
𧚲:《說文》裂本字。从衣𠛱聲。隷从列作裂。

57 八:
𧚳:《篇海》音制。作也,正也,斷也,裁衣也。○按與製字同。

58 八:
䙁:《篇韻》昨干切,音殘。《博雅》褿袚,䙁褯也。

59 八:
䙂:《篇海》音褈。䙂𧘿也。亦小襌也。《字彙補》作小襌。

60 八:
𧚴:《直音》同襁。

61 八:
褁:《字彙補》責尺切,音執。《字辨》囊也。○按與裹字音義別。

62 八:
𧚵:《字彙補》津私切,音資。喪服也。

63 八:
𧚶:《字彙補》牆來切,音財。𧚶衣也。疑裁字之譌。

64 八:
𧚷:《字彙補》烏魁切,音𧛚。垢衣。

65 八:
𧚸:《字彙補》同䙖。○按卽䙖字之譌。

66 八:
𧚹:《字彙補》古文袞字,見《漢王純𥓓》。註見五畫。亦作𧚹。𧚹字中从冫口𡿨作。

67 八:
𧚺:《字彙補》與褷同。

68 八:
𧚻:《釋名》𧚻,襲也,覆上之言也。音未詳。

69 八:
𧚼:《博雅》袖也。音未詳。

URN: ctp:kangxi-zidian/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