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

電子圖書館
1 十:
謄:《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登切,音騰。《說文》迻書也。《徐曰》謂移寫之也。《玉篇》傳也。《正韻》移書傳鈔也。《元史·選舉志》謄錄試卷,每行移文字,皆用朱書。又人名。崇謄,見《宋史·宗室表》。本从舟。俗从月,誤。

2 十:
謅:《集韻》《韻會》𠀤楚絞切,音炒。弄言。一曰聲也。又《字彙》相擾也。又《馬融·廣成頌》輕謅趬悍,廋疏㟺領。《註》謅,輕捷也。《集韻》或作訬。又《廣韻》楚鳩切《集韻》初尤切,𠀤音搊。《類篇》謅䜉,隂私小言也。又《集韻》甾尤切,音鄒。小言私授謂之謅。《字彙補》譌作䛝、𧧠,非。

3 十:
𧪘:《玉篇》同𧪰。《集韻》通作嗟。又《廣韻》楚解切《集韻》楚懈切,𠀤釵去聲。《類篇》異言也。又《五音集韻》麄臥切,蹉去聲。《類篇》失也。

4 十:
謆:《集韻》《類篇》𠀤式戰切,音扇。以言惑人也。

5 十:
𧪙:《玉篇》俄寒切《集韻》俄干切,𠀤音豻。山形出貌。又山高貌。又《玉篇》人名。又《集韻》姓也。《玉篇》《集韻》本作𡽜

6 十:
𧪚:《集韻》魚開切,音獃。謹也。又人名。與𧪚、汝𧪚,見《宋史·宗室表》。

7 十:
𧪛:《正字通》俗䛩字。

8 十:
𧪜:《說文》同訴。《管子·版法解》法不盡理則疎遠,微賤者無所告𧪜。又人名。希𧪜,見《宋史·宗室表》。《字彙補》譌作𧩝,非。

9 十:
𧪝:《集韻》《類篇》𠀤石證切,乗去聲。促言也。

10 十:
𧪞:《廣韻》胡臘切《集韻》轄臘切,𠀤音盍。與嗑、呷𠀤同。《類篇》多言也。又《玉篇》靜也。又人名。崇𧪞、善𧪞,見《宋史·宗室表》。又《玉篇》古盍切《集韻》谷盍切,𠀤甘入聲。又《廣韻》辛律切,音卹。義𠀤同。

11 十:
謇:《廣韻》《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音蹇。與𧬯同。《廣雅》吃也。《註》口吃,難於言也。《玉篇》難也。《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註》謇,難也。又《廣韻》正言也。《韻會》直言貌。《後漢·魯丕傳》廣納謇謇,以開四聰。又《正韻》謇諤,忠也。《魏志·高堂隆傳》謇諤足以勵物。又姓。見《字彙》。又《韻會》通作蹇。《晉書·王豹傳》王臣謇謇。《易·蹇卦》本作蹇蹇。又《楚辭·九歌》蹇將憺兮壽宮。《王逸註》蹇,詞也。又《集韻》《韻會》𠀤紀偃切,犍上聲。引揚子《方言》:吃也。互詳後𧬯字註。

12 十:
謈:《唐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𠀤音雹。《說文》大呼自勉也。《廣韻》嗃謈,大呼也。《集韻》或作𧭤。又《集韻》北角切,音剝。《類篇》聲也。又《廣韻》《集韻》𠀤匹角切,音璞。亦大聲自勉也。又《集韻》《類篇》𠀤簿皓切,袍上聲。白冤也。又《集韻》《韻會》𠀤蒲褒切,音袍。《金壷字考》呼謈,痛冤聲。《前漢·東方朔傳》郭舍人榜不勝痛,呼謈。《註》服虔音暴。師古步高切。自冤痛之聲也。今人痛甚,則稱阿謈。《說文》本作𧬉。

13 十:
謉:《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𠀤音愧。與媿、愧𠀤同。慙恥也。又《集韻》《類篇》𠀤古委切,音詭。與詭同,責也。一曰詐也。又《集韻》《類篇》𠀤虎猥切,音悔。哼謉,謔言也。又《廣韻》都罪切,音䇏。謉諢,謔言。出《聲譜》。又《集韻》徒回切,音頹。謙也。《字彙補》亦書作𧫏。

14 十:
謊:《正字通》俗詤字。

15 十:
謋:《廣韻》虎伯切《集韻》《韻會》《正韻》霍虢切,𠀤音砉。《類篇》謋然,速也。《莊子·養生主》動力甚微,謋然已解。《玉篇》亦作諕。又《集韻》《類篇》𠀤迄逆切,音𧈅。《莊子》謋然,徐邈讀。又《字彙補》同德切,音特。《莊子》謋然,林希逸讀。

16 十:
謌:《玉篇》同歌。《史記·孟嘗君傳》馮驩彈劒而謌。《前漢·五行志》發於謌謠。《荀子·議兵篇》近者謌謳而樂之。

17 十:
𧪟:《集韻》同誻。又人名。《唐書·宗室表》修城郡公𧪟。

18 十:
謍:《唐韻》余傾切《集韻》維傾切,𠀤音營。《說文》小聲也。引《》:謍謍靑蠅。今《小雅》本作營。又《玉篇》往來貌。又人名。與謍,見《宋史·宗室表》。又《廣韻》虎橫切《集韻》呼橫切,𠀤音䎕。又《正韻》于平切,音榮。義𠀤同。又《廣韻》《集韻》𠀤烏宏切,音泓。《類篇》謍𧭈,小聲。《馬融·長笛賦》錚鐄謍嗃。《註》字林曰:謍,小聲也。又《集韻》呼宏切,音轟。大聲也。《班固·西都賦》櫂女謳,鼓吹震。聲激越,謍厲天。《集韻》或作巆。又於莖切,音罌。怒也。與𧮆同。

19 十:
謎:《唐韻》莫計切《集韻》《正韻》彌計切,𠀤迷去聲。《說文》隱語也。《演繁露》古無謎字。若其意制,卽伍舉、東方朔謂之隱者是也。至《鮑照集》則有井謎矣。《文心雕龍》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隱化爲謎語。謎也者,迴互其辭,使昏迷也。又《集韻》緜批切,音迷。《類篇》言惑也。或作詸。

20 十:
謏:《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了切,音篠。與𧩮同。《禮·學記》足以謏聞。又《廣韻》誘爲善也。又《正字通》稗官小史曰謏說。又人名。《晉書·儒林傳》韋謏,京兆人。又《玉篇》蘇口切《集韻》蘇后切,𠀤音叟。義同。又《廣韻》蘇奏切《韻會》《正韻》先奏切,𠀤叟去聲。諵謏,怒言也。又《廣韻》《集韻》𠀤所六切,音縮。《禮·學記》足以謏聞。徐邈讀。

21 十:
𧪠:《廣韻》奏悉切《集韻》昨悉切,𠀤音疾。《廣雅》苦也。《類篇》毒也。《玉篇》作愱。又《廣韻》語急也。《正字通》與疾通。

22 十:
謐:《唐韻》彌必切《集韻》《韻會》《正韻》覓輺切,𠀤音蜜。《說文》靜語也。一曰無聲也。《爾雅·釋詁》靜也。《廣韻》愼也,安也。《班固·漢武帝內傳》內外寂謐。《魏志·東夷傳》海表謐然。《宋書·樂志》謝莊《明堂歌》云:地紐謐,乾樞回。

23 十:
𧪡:《廣韻》處脂切《集韻》稱脂切,𠀤音鴟。訶怒也。又《集韻》市之切,音時。《廣雅》怒也。又《集韻》渠伊切,音耆。義同。

24 十:
謑:《唐韻》胡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禮切,𠀤奚上聲。《說文》恥也。《玉篇》謑詬,恥辱也。《集韻》小人怒也。《荀子·非十二子篇》無廉恥而忍謑訽,謂詈辱也。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武翼郞不謑。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弦雞切,音奚。《類篇》謑髁,不正貌。《莊子·天下篇》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又《廣韻》呼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𠀤音罅。怒言也。又《集韻》下解切,音邂。怒聲也。或作𠿇。《說文》或作䜁。《類篇》書作𧫟。《字彙補》譌作𧨞,非。
考證:〔《荀子·非十二子篇》無廉恥而任謑訽,謂詈辱也。〕謹照原文任改忍。

25 十:
謒:《集韻》《類篇》𠀤千羊切,音瑲。語輕也。

26 十:
𧪢:《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字彙》語氣也。

27 十:
𧪣:《集韻》《類篇》𠀤諸仍切,音蒸。𧪣仍,語煩。

28 十:
謓:《唐韻》昌眞切《集韻》稱人切,𠀤音瞋。《說文》恚也。《廣雅》怒也。《廣韻》與嗔、瞋同。《集韻》或作㥲。又《集韻》《類篇》𠀤之刃切,音震。笑也。《說文》賈侍中說。

29 十:
謔:《唐韻》虛約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却切,𠀤餉入聲。《說文》戲也。《爾雅·釋詁郭註》謂調戲也。《·邶風》謔浪笑敖。又《衞風》善戲謔兮,不爲虐兮。《後漢·隂皇后紀》不喜笑謔。又《爾雅·釋訓》謔謔、嗃嗃,崇讒慝也。《疏》皆盛烈貌。《玉篇》喜樂也。《·大雅》天之方虐,無然謔謔。《傳》謔謔然喜樂。又驛名。《柳宗元·詩註》善謔驛,在襄州之南,卽淳于髠放鴿之所。《說文》本作𧫪。

30 十:
𧪤:《集韻》同𧬯。又人名。希𧪤,見《宋史·宗室表》。

31 十:
謕:《唐韻》《集韻》《韻會》𠀤與啼同。《揚子·方言》詀謕。詳詀字註。《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師古註》謕古啼字。又與諦同。詳諦字註。又《廣韻》土雞切《集韻》天黎切,𠀤音梯。語相誘也。又《玉篇》《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𠀤音斯。數諫也,諒也。

32 十:
𧪥:《正字通》謕字之譌。本作啼。

33 十:
𧪦:《玉篇》他盍切《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𠀤音榻。《類篇》𧪦𧪞,多言也。或作𧮑。

34 十:
𧪧:《集韻》《類篇》𠀤丁𠋫切,音𩰚。《埤蒼》𧪧譳,不能言也。或作𡟳。亦作䛠㛒。

35 十:
謖:《唐韻》《集韻》《韻會》𠀤所六切,音縮。《爾雅·釋言》起也。《禮·祭統》尸謖君與卿四人餕。《列子·黃帝篇》若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謖操之者也。又謖然,翕斂貌。《後漢·蔡邕傳》公子謖然斂袂而興。又《字彙補》謖謖,峻挺貌。《世說新語》世目李元禮,謖謖如勁松下風。

36 十:
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浪切,牓去聲。《說文》毀也。《廣雅》惡也。《玉篇》誹也,對也。人道其惡也。《增韻》訕也。《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史記·孝文紀》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戰國策》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又《集韻》《韻會》𠀤逋旁切,牓平聲。義同。《正字通》本作𧩂。字彙从俗作謗,非。

37 十:
𧪨:《廣韻》《集韻》𠀤莫駕切,音罵。多言也。

38 十:
謘:《廣韻》直尼切《集韻》𨻰尼切,𠀤音墀。《說文》語諄謘也。《荀子·樂論篇》衆積謘謘乎。又人名。希謘,見《宋史·宗室表》。又《唐韻》直离切《正韻》𨻰知切,𠀤音馳。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直利切,墀去聲。又《正韻》直意切,持去聲。義𠀤同。又《集韻》徒回切,音頹。啍謘,語不正也。
考證:〔《說文》語諄諄也。〕謹照原文改語諄謘也。

39 十:
𧪩:《集韻》息古作𧪩。註詳心部六畫。

40 十:
謙:〔古文〕𥡝《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兼切,歉平聲。《說文》敬也。《玉篇》讓也。《增韻》致恭也。不自滿也。又卦名。《易·謙卦》謙亨,君子有終。《釋文》𤰞退爲義,屈己下物也。《朱子·本義》有而不居之義。《史記·樂書》君子以謙退爲禮。又姓。見《字彙》。又《集韻》或作嗛。《前漢·藝文志》易之嗛嗛。《師古註》與謙同。又《司馬相如·封禪書》陛下嗛讓而弗發也。《史記》作謙讓。又《正韻》胡兼切。與嫌同。《荀子·仲尼篇》信而不處謙。《註》言得信於上,不處嫌疑,使人疑其作威福也。又《集韻》《正韻》𠀤苦簟切,歉上聲。安靜貌。《禮·大學》此之謂自謙。《註》謙讀爲慊。慊之言厭也。《朱傳》謙,快也,足也。《韻會》謙與慊通。又《字彙》苦劫切,音怯。大學義同。朱子讀。《六書統》一作𧫨。

41 十:
𧪪:《集韻》𠹃、詇𠀤同。

42 十:
謚:《唐韻》《集韻》𠀤伊昔切,音益。《說文》笑貌。又《集韻》馨激切,音鬩。笑聲。或作赥。《正字通》俗用爲誄行之諡,非。

43 十:
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項切,音港。《說文》和解也。《徐曰》古人言講解猶和解也。《戰國策》今君禁之,而秦未與魏講也。又《廣雅》論也。《廣韻》告也。《禮·禮運》講信修睦。《疏》談說也。《又》講於仁。《疏》猶明也。又《玉篇》習也。《增韻》究也。《易·兌卦》君子以朋友講習。《左傳·隱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𨻶以講事也。《周禮·夏官·校人》冬獻馬講馭夫。《註》講猶𥳑習。又《廣韻》謀也。《左傳·襄五年》詩曰:講事不令,集人來定。《杜註》逸詩也。言謀事不善,當聚致賢人以定之。又官名。《唐書·百官志》國子監有直講四人,以經術講授。又《舊唐書·職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講學士。又山名。《山海經》泰室之山北三十里曰講山。又與顜通。《前漢·曹參傳》蕭何爲法,講若畫一。《史記》作顜。又《字彙補》居𠋫切,音媾。和也。《史記·甘茂傳》樗里子與魏講罷兵。《註》講,讀曰媾。《說文》本作𧪸。

44 十:
謜:《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𠀤元去聲。《說文》徐語也。引《孟子》故謜謜而來。今本作源。又《玉篇》魚園切《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𠀤音元。義同。又《廣雅》度也。又人名。《唐書》邕王李謜。又《遼史·世祖紀》高麗王世于王謜來朝。又《廣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𠀤音銓。言語和悅也。

45 十:
謝:《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𠀤音榭。《說文》辭去也。《廣雅》去也。《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註》謝,去也。又《正韻》絕也。《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又《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又《類篇》告也。《前漢·𨻰餘傳》厮養卒謝其舍。《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又《韻會》拜賜曰謝。《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又《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禮·檀弓》從而謝焉。《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又《韻會》聽也。《正韻》致仕曰謝。《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必賜之几杖。《註》謝,猶聽也。𨻰皓曰:君不許其致事也。如辭謝、代謝,皆却而退去之義。又鳥名。《張華·禽經》子規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又菜名。《本草綱目》水苦蕒,一名謝婆菜。又島名。《唐書·地理志》登州東北海有大謝島。又蠻名。《舊唐書·南蠻傳》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又國名。《·大雅》于邑于謝。《毛傳》謝,周之南國也。《朱傳》在今鄧州南陽縣。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謝沐縣,屬蒼梧郡。又姓。《廣韻》出𨻰留、會稽二望。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謝,以邑爲氏。《左傳·昭七年》謝息,爲孟孫守。又複姓。《風俗通》周宣王支子食采謝丘,因以爲氏。《前漢·古今人表》謝丘章,魯人。又通作榭。《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𤰞庳,無觀臺榭。《註》本亦作謝。《荀子·王霸篇》臺榭甚高。《註》與謝同。又或作繹。亦作射。《爾雅·釋魚》龜仰者謝。《疏》謂行時頭仰。《周禮》地龜曰繹屬是也。《周禮·春官·龜人鄭註》仰者繹。《禮·玉藻·鄭註》靈射之屬。《釋文》射音亦。《周禮》作繹。《爾雅》作謝。又叶祥豫切,徐去聲。《左思·魏都賦》有靦瞢容,神惢形茹。弛氣離坐,㥏墨而謝。又叶徂賀切,音坐。《韓愈·送窮文》𠂹頭喪氣,上手稱謝。燒車與船,延之上坐。《說文》本作𧬄。
考證:〔《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必賜之几杖。《疏》謝,猶聽也。〕謹照原文致仕改致事。疏改註。

46 十:
謞:《廣韻》許角切《集韻》《韻會》黑角切,𠀤音翯。《爾雅·釋訓》謞謞,崇讒慝也。《註》樂禍助虐,增譖惡也。《疏》《·大雅》多將熇熇。鄭箋:多行熇熇,慘毒之惡。謞、熇音義同。又人名。汝謞,見《宋史·宗室表》。又《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𠀤音郝。義同。又《集韻》《類篇》𠀤許敎切,音孝。與嗃同。大噑也。《管子·侈靡篇》𩿊然若謞之靜。《註》雖有謞躁之人,亦皆恬靜。《春秋·繁露》古之聖人,謞而效天地謂之號,鳴而命施謂之名。又《集韻》《正韻》𠀤虛交切,孝平聲。與詨同。叫呼也。又《莊子·齊物論》激者,謞者。《註》謞,去而聲疾也。

47 十:
䛾:《玉篇》先護切《廣韻》桑故切《集韻》蘇故切,𠀤音素。諳也。又人名。希䛾、與䛾,見《宋史·宗室表》。

48 十:
𧪫:《集韻》《類篇》𠀤篇夷切,音紕。叱聲也。或作𠹇。

49 十:
謟:《廣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𠀤音叨。《爾雅·釋詁》疑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貳其命。《釋文》謟,本又作慆。又《二十七年》天命不慆久矣。《註》慆,疑也。又《集韻》叨号切,叨去聲。義同。毛氏曰:从言从舀,與諂諛字不同。
考證:〔《左傳·昭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貳其命。《註》謟,本又作慆。〕謹照原文註字改釋文。〔《哀十七年》天命不慆久矣。〕謹按此昭二十七年傳非哀十七年傳,今照原文哀字改二字。

50 十:
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餘招切,音遙。與䚻同。謠歌也。《爾雅·釋樂》徒歌謂之謠。《·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孫炎曰:聲消搖也。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戴侗曰:歌必有度曲節,謠則但搖曳永誦之,兒童皆能爲,故有童謠也。《前漢·藝文志》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南齊書·五行志》歌謠,口事也。口氣逆則惡言,或有怪謠焉。又毀也。詳諑字註。又《集韻》或作猶。《禮·檀弓》陶斯咏,咏斯猶。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師古註》謂若童謠,及輿人之誦。又叶夷周切,音由。《前漢·班固敘傳》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於挈龜。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衞名諡於銘謠。龜音丘。

51 十:
𧪬:《唐韻》余招切《正韻》餘招切,𠀤音遙。《說文》隨從也。从系䚻聲。《徐鉉曰》今俗从䍃。又《字彙》遠屬役也。通作徭。詳繇字註。又《正韻》余周切。與由同。俗作繇,非。○按《說文》本載系部,當入十一畫。字彙、正字通俱譌,从糸,附十畫內,非是。

52 十:
𧪭:《集韻》《類篇》𠀤力救切,音溜。與𥛅同。祝𥛅也。

53 十:
䛿:《玉篇》公核切,音隔。《廣雅》慧也。又《正字通》語不相入也。故从鬲。又人名。希䛿、師䛿,見《宋史·宗室表》。

54 十:
𧪮:《說文》同謣。《集韻》或作譃。又人名。汝𧪮,見《宋史·宗室表》。又《廣韻》《集韻》𠀤呼瓜切,音花。《博雅》譍也。《揚子·方言》𧪮,𠮱然也。《註》皆應聲也。

55 十:
𧪯:《集韻》《類篇》𠀤去演切,音遣。小息也。

56 十:
𧪰:《唐韻》子邪切《集韻》咨邪切。𠀤嗟本字。《說文》咨也。一曰痛惜也。《玉篇》憂歎辭也。《說文》本作𧭨。或省作𧬑。《集韻》亦書作𧪘。俗省作𧨁。

57 十:
𧪱:《集韻》與詢同,亦書作𧪱。又聳尹切,音筍。謀也。𧪱字原作詢下兮。又𧩛、𧪂,與詢同。

58 十:
𧪲:《集韻》與𧧆同。

59 十:
𧪳:《說文》諰本字。

60 十:
𧪴:《說文》誑本字。

61 十:
𧪵:《字彙補》居依切,音畿。言也。

62 十:
𧪶:《字彙補》蒲沒切,音勃。言亂也。

63 十:
𧪷:《說文》𧬊本字。

64 十:
𧪸:《說文》講本字。

65 十:
𧪹:《字彙補》何駕切,音夏。誑也。

66 十:
𧪺:《說文》論本字。

URN: ctp:kangxi-zidian/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