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十》 | 电子图书馆 |
1 | 十: | 誊:《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徒登切,音腾。《说文》迻书也。《徐曰》谓移写之也。《玉篇》传也。《正韵》移书传钞也。《元史·选举志》誊录试卷,每行移文字,皆用朱书。又人名。崇誊,见《宋史·宗室表》。本从舟。俗从月,误。 |
2 | 十: | 诌:《集韵》《韵会》𠀤楚绞切,音炒。弄言。一曰声也。又《字汇》相扰也。又《马融·广成颂》轻诌趬悍,廋疏㟺领。《注》诌,轻捷也。《集韵》或作訬。又《广韵》楚鸠切《集韵》初尤切,𠀤音搊。《类篇》诌䜉,隂私小言也。又《集韵》甾尤切,音邹。小言私授谓之诌。《字汇补》譌作䛝、𧧠,非。 |
3 | 十: | 𧪘:《玉篇》同𧪰。《集韵》通作嗟。又《广韵》楚解切《集韵》楚懈切,𠀤钗去声。《类篇》异言也。又《五音集韵》麄卧切,蹉去声。《类篇》失也。 |
4 | 十: | 謆:《集韵》《类篇》𠀤式战切,音扇。以言惑人也。 |
5 | 十: | 𧪙:《玉篇》俄寒切《集韵》俄干切,𠀤音豻。山形出貌。又山高貌。又《玉篇》人名。又《集韵》姓也。《玉篇》《集韵》本作𡽜 |
6 | 十: | 𧪚:《集韵》鱼开切,音呆。谨也。又人名。与𧪚、汝𧪚,见《宋史·宗室表》。 |
7 | 十: | 𧪛:《正字通》俗䛩字。 |
8 | 十: | 𧪜:《说文》同诉。《管子·版法解》法不尽理则疎远,微贱者无所告𧪜。又人名。希𧪜,见《宋史·宗室表》。《字汇补》譌作𧩝,非。 |
9 | 十: | 𧪝:《集韵》《类篇》𠀤石证切,乗去声。促言也。 |
10 | 十: | 𧪞:《广韵》胡腊切《集韵》辖腊切,𠀤音盍。与嗑、呷𠀤同。《类篇》多言也。又《玉篇》静也。又人名。崇𧪞、善𧪞,见《宋史·宗室表》。又《玉篇》古盍切《集韵》谷盍切,𠀤甘入声。又《广韵》辛律切,音恤。义𠀤同。 |
11 | 十: | 謇:《广韵》《正韵》九辇切《集韵》《韵会》九件切,𠀤音蹇。与𧬯同。《广雅》吃也。《注》口吃,难于言也。《玉篇》难也。《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注》謇,难也。又《广韵》正言也。《韵会》直言貌。《后汉·鲁丕传》广纳謇謇,以开四聪。又《正韵》謇谔,忠也。《魏志·高堂隆传》謇谔足以励物。又姓。见《字汇》。又《韵会》通作蹇。《晋书·王豹传》王臣謇謇。《易·蹇卦》本作蹇蹇。又《楚辞·九歌》蹇将憺兮寿宫。《王逸注》蹇,词也。又《集韵》《韵会》𠀤纪偃切,犍上声。引扬子《方言》:吃也。互详后𧬯字注。 |
12 | 十: | 謈:《唐韵》蒲角切《集韵》弼角切,𠀤音雹。《说文》大呼自勉也。《广韵》嗃謈,大呼也。《集韵》或作𧭤。又《集韵》北角切,音剥。《类篇》声也。又《广韵》《集韵》𠀤匹角切,音璞。亦大声自勉也。又《集韵》《类篇》𠀤簿皓切,袍上声。白冤也。又《集韵》《韵会》𠀤蒲褒切,音袍。《金壷字考》呼謈,痛冤声。《前汉·东方朔传》郭舍人榜不胜痛,呼謈。《注》服虔音暴。师古步高切。自冤痛之声也。今人痛甚,则称阿謈。《说文》本作𧬉。 |
13 | 十: | 謉:《广韵》俱位切《集韵》基位切,𠀤音愧。与愧、愧𠀤同。慙耻也。又《集韵》《类篇》𠀤古委切,音诡。与诡同,责也。一曰诈也。又《集韵》《类篇》𠀤虎猥切,音悔。哼謉,谑言也。又《广韵》都罪切,音䇏。謉诨,谑言。出《声谱》。又《集韵》徒回切,音颓。谦也。《字汇补》亦书作𧫏。 |
14 | 十: | 谎:《正字通》俗詤字。 |
15 | 十: | 謋:《广韵》虎伯切《集韵》《韵会》《正韵》霍虢切,𠀤音砉。《类篇》謋然,速也。《庄子·养生主》动力甚微,謋然已解。《玉篇》亦作諕。又《集韵》《类篇》𠀤迄逆切,音𧈅。《庄子》謋然,徐邈读。又《字汇补》同德切,音特。《庄子》謋然,林希逸读。 |
16 | 十: | 謌:《玉篇》同歌。《史记·孟尝君传》冯驩弹劒而謌。《前汉·五行志》发于謌谣。《荀子·议兵篇》近者謌讴而乐之。 |
17 | 十: | 𧪟:《集韵》同誻。又人名。《唐书·宗室表》修城郡公𧪟。 |
18 | 十: | 謍:《唐韵》余倾切《集韵》维倾切,𠀤音营。《说文》小声也。引《诗》:謍謍靑蝇。今《小雅》本作营。又《玉篇》往来貌。又人名。与謍,见《宋史·宗室表》。又《广韵》虎横切《集韵》呼横切,𠀤音䎕。又《正韵》于平切,音荣。义𠀤同。又《广韵》《集韵》𠀤乌宏切,音泓。《类篇》謍𧭈,小声。《马融·长笛赋》铮鐄謍嗃。《注》字林曰:謍,小声也。又《集韵》呼宏切,音轰。大声也。《班固·西都赋》棹女讴,鼓吹震。声激越,謍厉天。《集韵》或作巆。又于茎切,音罂。怒也。与𧮆同。 |
19 | 十: | 谜:《唐韵》莫计切《集韵》《正韵》弥计切,𠀤迷去声。《说文》隐语也。《演繁露》古无谜字。若其意制,卽伍举、东方朔谓之隐者是也。至《鲍照集》则有井谜矣。《文心雕龙》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隐化爲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又《集韵》緜批切,音迷。《类篇》言惑也。或作詸。 |
20 | 十: | 謏:《集韵》《韵会》《正韵》𠀤先了切,音筱。与𧩮同。《礼·学记》足以謏闻。又《广韵》诱爲善也。又《正字通》稗官小史曰謏说。又人名。《晋书·儒林传》韦謏,京兆人。又《玉篇》苏口切《集韵》苏后切,𠀤音叟。义同。又《广韵》苏奏切《韵会》《正韵》先奏切,𠀤叟去声。諵謏,怒言也。又《广韵》《集韵》𠀤所六切,音缩。《礼·学记》足以謏闻。徐邈读。 |
21 | 十: | 𧪠:《广韵》奏悉切《集韵》昨悉切,𠀤音疾。《广雅》苦也。《类篇》毒也。《玉篇》作愱。又《广韵》语急也。《正字通》与疾通。 |
22 | 十: | 谧:《唐韵》弥必切《集韵》《韵会》《正韵》觅輺切,𠀤音蜜。《说文》静语也。一曰无声也。《尔雅·释诂》静也。《广韵》愼也,安也。《班固·汉武帝内传》内外寂谧。《魏志·东夷传》海表谧然。《宋书·乐志》谢庄《明堂歌》云:地纽谧,乾枢回。 |
23 | 十: | 𧪡:《广韵》处脂切《集韵》称脂切,𠀤音鸱。诃怒也。又《集韵》市之切,音时。《广雅》怒也。又《集韵》渠伊切,音耆。义同。 |
24 | 十: |
謑:《唐韵》胡礼切《集韵》《韵会》《正韵》戸礼切,𠀤奚上声。《说文》耻也。《玉篇》謑诟,耻辱也。《集韵》小人怒也。《荀子·非十二子篇》无廉耻而忍謑訽,谓詈辱也。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武翼郞不謑。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弦鸡切,音奚。《类篇》謑髁,不正貌。《庄子·天下篇》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又《广韵》呼讶切《集韵》《韵会》虚讶切,𠀤音罅。怒言也。又《集韵》下解切,音邂。怒声也。或作𠿇。《说文》或作䜁。《类篇》书作𧫟。《字汇补》譌作𧨞,非。 考证:〔《荀子·非十二子篇》无廉耻而任謑訽,谓詈辱也。〕谨照原文任改忍。 |
25 | 十: | 謒:《集韵》《类篇》𠀤千羊切,音瑲。语轻也。 |
26 | 十: | 𧪢:《五音集韵》许旣切,音欷。《字汇》语气也。 |
27 | 十: | 𧪣:《集韵》《类篇》𠀤诸仍切,音蒸。𧪣仍,语烦。 |
28 | 十: | 謓:《唐韵》昌眞切《集韵》称人切,𠀤音瞋。《说文》恚也。《广雅》怒也。《广韵》与嗔、瞋同。《集韵》或作㥲。又《集韵》《类篇》𠀤之刃切,音震。笑也。《说文》贾侍中说。 |
29 | 十: | 谑:《唐韵》虚约切《集韵》《韵会》《正韵》迄却切,𠀤饷入声。《说文》戏也。《尔雅·释诂郭注》谓调戏也。《诗·邶风》谑浪笑敖。又《衞风》善戏谑兮,不爲虐兮。《后汉·隂皇后纪》不喜笑谑。又《尔雅·释训》谑谑、嗃嗃,崇谗慝也。《疏》皆盛烈貌。《玉篇》喜乐也。《诗·大雅》天之方虐,无然谑谑。《传》谑谑然喜乐。又驿名。《柳宗元·诗注》善谑驿,在襄州之南,卽淳于髠放鸽之所。《说文》本作𧫪。 |
30 | 十: | 𧪤:《集韵》同𧬯。又人名。希𧪤,见《宋史·宗室表》。 |
31 | 十: | 謕:《唐韵》《集韵》《韵会》𠀤与啼同。《扬子·方言》詀謕。详詀字注。《前汉·严助传》孤子謕号。《师古注》謕古啼字。又与谛同。详谛字注。又《广韵》土鸡切《集韵》天黎切,𠀤音梯。语相诱也。又《玉篇》《广韵》息移切《集韵》相支切,𠀤音斯。数谏也,谅也。 |
32 | 十: | 𧪥:《正字通》謕字之譌。本作啼。 |
33 | 十: | 𧪦:《玉篇》他盍切《广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𠀤音榻。《类篇》𧪦𧪞,多言也。或作𧮑。 |
34 | 十: | 𧪧:《集韵》《类篇》𠀤丁𠋫切,音𩰚。《埤苍》𧪧譳,不能言也。或作𡟳。亦作䛠㛒。 |
35 | 十: | 谡:《唐韵》《集韵》《韵会》𠀤所六切,音缩。《尔雅·释言》起也。《礼·祭统》尸谡君与卿四人餕。《列子·黄帝篇》若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谡操之者也。又谡然,翕敛貌。《后汉·蔡邕传》公子谡然敛袂而兴。又《字汇补》谡谡,峻挺貌。《世说新语》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
36 | 十: | 谤:《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补浪切,榜去声。《说文》毁也。《广雅》恶也。《玉篇》诽也,对也。人道其恶也。《增韵》讪也。《左传·庄二十二年》羁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史记·孝文纪》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战国策》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又《集韵》《韵会》𠀤逋旁切,榜平声。义同。《正字通》本作𧩂。字汇从俗作谤,非。 |
37 | 十: | 𧪨:《广韵》《集韵》𠀤莫驾切,音骂。多言也。 |
38 | 十: |
謘:《广韵》直尼切《集韵》𨻰尼切,𠀤音墀。《说文》语谆謘也。《荀子·乐论篇》衆积謘謘乎。又人名。希謘,见《宋史·宗室表》。又《唐韵》直离切《正韵》𨻰知切,𠀤音驰。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直利切,墀去声。又《正韵》直意切,持去声。义𠀤同。又《集韵》徒回切,音颓。啍謘,语不正也。 考证:〔《说文》语谆谆也。〕谨照原文改语谆謘也。 |
39 | 十: | 𧪩:《集韵》息古作𧪩。注详心部六画。 |
40 | 十: | 谦:〔古文〕𥡝《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苦兼切,歉平声。《说文》敬也。《玉篇》让也。《增韵》致恭也。不自满也。又卦名。《易·谦卦》谦亨,君子有终。《释文》𤰞退爲义,屈己下物也。《朱子·本义》有而不居之义。《史记·乐书》君子以谦退爲礼。又姓。见《字汇》。又《集韵》或作嗛。《前汉·艺文志》易之嗛嗛。《师古注》与谦同。又《司马相如·封禅书》陛下嗛让而弗发也。《史记》作谦让。又《正韵》胡兼切。与嫌同。《荀子·仲尼篇》信而不处谦。《注》言得信于上,不处嫌疑,使人疑其作威福也。又《集韵》《正韵》𠀤苦簟切,歉上声。安静貌。《礼·大学》此之谓自谦。《注》谦读爲慊。慊之言厌也。《朱传》谦,快也,足也。《韵会》谦与慊通。又《字汇》苦劫切,音怯。大学义同。朱子读。《六书统》一作𧫨。 |
41 | 十: | 𧪪:《集韵》𠹃、詇𠀤同。 |
42 | 十: | 谥:《唐韵》《集韵》𠀤伊昔切,音益。《说文》笑貌。又《集韵》馨激切,音阋。笑声。或作赥。《正字通》俗用爲诔行之諡,非。 |
43 | 十: | 讲:《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项切,音港。《说文》和解也。《徐曰》古人言讲解犹和解也。《战国策》今君禁之,而秦未与魏讲也。又《广雅》论也。《广韵》告也。《礼·礼运》讲信修睦。《疏》谈说也。《又》讲于仁。《疏》犹明也。又《玉篇》习也。《增韵》究也。《易·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左传·隐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𨻶以讲事也。《周礼·夏官·校人》冬献马讲驭夫。《注》讲犹𥳑习。又《广韵》谋也。《左传·襄五年》诗曰:讲事不令,集人来定。《杜注》逸诗也。言谋事不善,当聚致贤人以定之。又官名。《唐书·百官志》国子监有直讲四人,以经术讲授。又《旧唐书·职官志》集贤殿书院有侍讲学士。又山名。《山海经》泰室之山北三十里曰讲山。又与顜通。《前汉·曹参传》萧何爲法,讲若画一。《史记》作顜。又《字汇补》居𠋫切,音媾。和也。《史记·甘茂传》樗里子与魏讲罢兵。《注》讲,读曰媾。《说文》本作𧪸。 |
44 | 十: | 謜:《唐韵》鱼怨切《集韵》《韵会》《正韵》虞怨切,𠀤元去声。《说文》徐语也。引《孟子》故謜謜而来。今本作源。又《玉篇》鱼园切《广韵》《集韵》《韵会》愚袁切,𠀤音元。义同。又《广雅》度也。又人名。《唐书》邕王李謜。又《辽史·世祖纪》高丽王世于王謜来朝。又《广韵》此缘切《集韵》逡缘切,𠀤音铨。言语和悦也。 |
45 | 十: |
谢:《唐韵》辞夜切《集韵》《韵会》《正韵》词夜切,𠀤音榭。《说文》辞去也。《广雅》去也。《楚辞·九章》愿岁幷谢与长友兮。《注》谢,去也。又《正韵》绝也。《史记·儒林传》谢绝賔客。又《增韵》退也,衰也,雕落也。《南史·范缜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减。《淮南子·兵略训》若春秋有代谢。又《类篇》告也。《前汉·𨻰馀传》厮养卒谢其舍。《晋灼注》以辞相告曰谢。又《韵会》拜赐曰谢。《前汉·张安世传》安世尝有引荐,其人来谢。安世以爲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又《正字通》自以爲过曰谢。《礼·檀弓》从而谢焉。《史记·项羽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又《韵会》听也。《正韵》致仕曰谢。《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必赐之几杖。《注》谢,犹听也。𨻰皓曰:君不许其致事也。如辞谢、代谢,皆却而退去之义。又鸟名。《张华·禽经》子规啼苦,则倒悬于树,自呼曰谢豹。又菜名。《本草纲目》水苦蕒,一名谢婆菜。又岛名。《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有大谢岛。又蛮名。《旧唐书·南蛮传》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又国名。《诗·大雅》于邑于谢。《毛传》谢,周之南国也。《朱传》在今邓州南阳县。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谢沐县,属苍梧郡。又姓。《广韵》出𨻰留、会稽二望。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爲氏。《左传·昭七年》谢息,爲孟孙守。又复姓。《风俗通》周宣王支子食采谢丘,因以爲氏。《前汉·古今人表》谢丘章,鲁人。又通作榭。《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𤰞庳,无观台榭。《注》本亦作谢。《荀子·王霸篇》台榭甚高。《注》与谢同。又或作绎。亦作射。《尔雅·释鱼》龟仰者谢。《疏》谓行时头仰。《周礼》地龟曰绎属是也。《周礼·春官·龟人郑注》仰者绎。《礼·玉藻·郑注》灵射之属。《释文》射音亦。《周礼》作绎。《尔雅》作谢。又叶祥豫切,徐去声。《左思·魏都赋》有靦瞢容,神惢形茹。弛气离坐,㥏墨而谢。又叶徂贺切,音坐。《韩愈·送穷文》𠂹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坐。《说文》本作𧬄。 考证:〔《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必赐之几杖。《疏》谢,犹听也。〕谨照原文致仕改致事。疏改注。 |
46 | 十: | 謞:《广韵》许角切《集韵》《韵会》黑角切,𠀤音翯。《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注》乐祸助虐,增谮恶也。《疏》《诗·大雅》多将熇熇。郑笺:多行熇熇,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又人名。汝謞,见《宋史·宗室表》。又《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𠀤音郝。义同。又《集韵》《类篇》𠀤许敎切,音孝。与嗃同。大噑也。《管子·侈靡篇》𩿊然若謞之静。《注》虽有謞躁之人,亦皆恬静。《春秋·繁露》古之圣人,謞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命施谓之名。又《集韵》《正韵》𠀤虚交切,孝平声。与詨同。叫呼也。又《庄子·齐物论》激者,謞者。《注》謞,去而声疾也。 |
47 | 十: | 䛾:《玉篇》先护切《广韵》桑故切《集韵》苏故切,𠀤音素。谙也。又人名。希䛾、与䛾,见《宋史·宗室表》。 |
48 | 十: | 𧪫:《集韵》《类篇》𠀤篇夷切,音纰。叱声也。或作𠹇。 |
49 | 十: |
謟:《广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𠀤音叨。《尔雅·释诂》疑也。《左传·昭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贰其命。《释文》謟,本又作慆。又《二十七年》天命不慆久矣。《注》慆,疑也。又《集韵》叨号切,叨去声。义同。毛氏曰:从言从舀,与谄谀字不同。 考证:〔《左传·昭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贰其命。《注》謟,本又作慆。〕谨照原文注字改释文。〔《哀十七年》天命不慆久矣。〕谨按此昭二十七年传非哀十七年传,今照原文哀字改二字。 |
50 | 十: | 谣:《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馀招切,音遥。与䚻同。谣歌也。《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诗·魏风》我歌且谣。《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孙炎曰:声消摇也。韩诗曰: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戴侗曰:歌必有度曲节,谣则但摇曳永诵之,儿童皆能爲,故有童谣也。《前汉·艺文志》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南齐书·五行志》歌谣,口事也。口气逆则恶言,或有怪谣焉。又毁也。详诼字注。又《集韵》或作犹。《礼·檀弓》陶斯咏,咏斯犹。又《韵会》通作繇。《前汉·李寻传》人民繇俗。《师古注》谓若童谣,及舆人之诵。又叶夷周切,音由。《前汉·班固叙传》嬀巢姜于孺筮兮,旦算祀于挈龟。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衞名諡于铭谣。龟音丘。 |
51 | 十: | 𧪬:《唐韵》余招切《正韵》馀招切,𠀤音遥。《说文》随从也。从系䚻声。《徐铉曰》今俗从䍃。又《字汇》远属役也。通作徭。详繇字注。又《正韵》余周切。与由同。俗作繇,非。○按《说文》本载系部,当入十一画。字汇、正字通俱譌,从糸,附十画内,非是。 |
52 | 十: | 𧪭:《集韵》《类篇》𠀤力救切,音溜。与𥛅同。祝𥛅也。 |
53 | 十: | 䛿:《玉篇》公核切,音隔。《广雅》慧也。又《正字通》语不相入也。故从鬲。又人名。希䛿、师䛿,见《宋史·宗室表》。 |
54 | 十: | 𧪮:《说文》同謣。《集韵》或作譃。又人名。汝𧪮,见《宋史·宗室表》。又《广韵》《集韵》𠀤呼瓜切,音花。《博雅》譍也。《扬子·方言》𧪮,𠮱然也。《注》皆应声也。 |
55 | 十: | 𧪯:《集韵》《类篇》𠀤去演切,音遣。小息也。 |
56 | 十: | 𧪰:《唐韵》子邪切《集韵》咨邪切。𠀤嗟本字。《说文》咨也。一曰痛惜也。《玉篇》忧叹辞也。《说文》本作𧭨。或省作𧬑。《集韵》亦书作𧪘。俗省作𧨁。 |
57 | 十: | 𧪱:《集韵》与询同,亦书作𧪱。又耸尹切,音笋。谋也。𧪱字原作询下兮。又𧩛、𧪂,与询同。 |
58 | 十: | 𧪲:《集韵》与𧧆同。 |
59 | 十: | 𧪳:《说文》諰本字。 |
60 | 十: | 𧪴:《说文》诳本字。 |
61 | 十: | 𧪵:《字汇补》居依切,音畿。言也。 |
62 | 十: | 𧪶:《字汇补》蒲没切,音勃。言乱也。 |
63 | 十: | 𧪷:《说文》𧬊本字。 |
64 | 十: | 𧪸:《说文》讲本字。 |
65 | 十: | 𧪹:《字汇补》何驾切,音夏。诳也。 |
66 | 十: | 𧪺:《说文》论本字。 |
URN: ctp:kangxi-zidian/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