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十二》 | 电子图书馆 |
1 | 十二: | 謿:《集韵》《韵会》《正韵》𠀤陟交切,罩平声。与嘲同。谑也。《前汉·扬雄传》或謿雄以𤣥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謿。《唐书·武平一传》婴滑稽敏给,诏学士謿之。又《集韵》与啁同。《前汉·东方朔传》朔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师古注》啁与謿同。 |
2 | 十二: | 譀:《广韵》《集韵》𠀤下阚切,酣去声。《说文》诞也。《广韵》夸诞,引《东观汉记》虽夸譀犹令人热。又《类篇》调也。又《集韵》《类篇》𠀤乎监切,音衔。义同。又《广韵》《集韵》𠀤许鉴切,呷去声。义同。又《玉篇》叫譀,怒也。又《广韵》譀,𧭡也。又《广韵》呼甲切《集韵》迄甲切,𠀤音呷。《说文》义同。《说文》本作𧫫。俗作𧧴。 |
3 | 十二: | 𧫾:《玉篇》子就切《集韵》卽就切,𠀤音僦。谀也。 |
4 | 十二: | 哗:《广韵》《集韵》𠀤呼瓜切,音花。《说文》欢也。《类篇》喧哗也。《书·费誓》嗟人无哗听命。《史记·叔孙通传》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淮南子·精神训》五声哗耳,使耳不聪。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瓜切,音华。义同。《集韵》或作哗、𧪮。又《集韵》《类篇》𠀤吾瓜切,瓦平声。《扬子·方言》哗,涅,化也。燕、朝鲜冽水之闲,或曰涅。或曰哗。鸡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时谓之涅。《郭注》哗,五瓜反,皆化声之转也。《集韵》或作譌。又叶胡戈切,音和。《左思·魏都赋》丰肴衍衍,行庖皤皤。愔愔醧燕,酣湑无哗。《说文》本作𧮉。 |
5 | 十二: | 𧫿:《集韵》《类篇》𠀤他感切,贪上声。𧫿䜗,言不定也。又《字汇》他含切,音贪。义同。 |
6 | 十二: | 譂:《集韵》《类篇》𠀤齿善切,音阐。妄言也。又人名。崇譂、善譂,见《宋史·宗室表》。 |
7 | 十二: | 𧬀:《类篇》同讄。亦作𧫖、𧮢。 |
8 | 十二: | 𧬁:《广韵》胡到切《集韵》后到切,𠀤音号。《类篇》𧬁䜋,相欺也。又人名。崇𧬁、汝𧬁,见《宋史·宗室表》。《正字通》嗥字之譌。 |
9 | 十二: | 𧬂:《集韵》《类篇》𠀤何佐切,音贺。譍语也。又人名。与𧬂、孟𧬂,见《宋史·宗室表》。 |
10 | 十二: | 譃:《集韵》《类篇》𠀤匈于切,音吁。与𧪮同。妄言也。又《颜氏家训》吟啸谈譃,讽咏辞赋。《字汇》本单作虚。俗加言。 |
11 | 十二: | 譄:《唐韵》作滕切《集韵》咨腾切,𠀤音增。《说文》加也。又人名。希譄、汝譄,见《宋史·宗室表》。又《集韵》徂棱切,音层。加言也。 |
12 | 十二: | 譅:《玉篇》色立切《集韵》色入切,𠀤音涩。言甚多也。又譅譶,言不止也。又难也。《东方朔·七谏》言语讷譅。又《集韵》《类篇》𠀤乃老切,音脑。与脑同。 |
13 | 十二: | 𧬃:《玉篇》同譅。 |
14 | 十二: |
嘻:《广韵》许其切《集韵》《韵会》虚其切,𠀤音僖。《说文》痛也。《徐曰》痛而呼之言也。《玉篇》敕也,惧声也。《史记·赵世家》𥳑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晣也。《亢仓子·贤道篇》仰而嘻。《曹植·七啓》俯而应之曰嘻。《注》愁恨之声也。嘻与嘻古通。又嘻嘻,热也。《左传·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大庙曰:嘻嘻出出。《通雅》曰:当作嘻嘻咄咄。皆状鬼神之声。旧训火状,误。《说文》引《左传》作诶诶。又譩嘻,鸟名。详譩字注。又《集韵》《类篇》𠀤于其切,音医。恨声也。同噫。 考证:〔《史记·赵世家》𥳑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晰也。〕谨照原文子晰改子晣。 |
15 | 十二: | 䜋:《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对切,音缋。《说文》中止也。司马法曰:师多则人䜋。䜋,止也。《左思·魏都赋》袭偏裻以䜋列。《注》䜋列,或止或列也。又《广雅》转也,欺也。又《玉篇》译也。又《广韵》列也。又《增韵》觉悟也。又《正韵》呼聚也。又《广韵》胡罪切《集韵》戸贿切,𠀤缋上声。义同。《说文》本作𧭾。 |
16 | 十二: | 𧬄:《说文》谢本字。 |
17 | 十二: | 譇:《唐韵》《集韵》𠀤陟加切,音奓。《说文》譇拏,羞穷也。《广韵》语不止也。《六书故》语竞也。又《玉篇》怒也。又《集韵》或作𧬅。又《集韵》《类篇》𠀤抽加切,侘平声。义同。或作𧩫。又《集韵》《类篇》𠀤诗车切,音奢。譇詉,不解也。 |
18 | 十二: | 𧬅:《集韵》同譇。 |
19 | 十二: | 䜌:〔古文〕𤔪《唐韵》吕员切,恋平声。《说文》乱也。一曰治也。一曰不绝也。《玉篇》理也。又《六书正譌》系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南䜌县属钜鹿郡。又《广韵》落官切《集韵》卢丸切,𠀤音銮。义同。又《六书统》与銮同。铃名。《总要》䜌,声音谐也。从音丝,取连续义。小篆从言作䜌,借和铃,加金别作銮。《举要》䜌,与䜌同。又《广韵》力卷切《集韵》龙眷切,𠀤音恋。《类篇》言不绝也。又《广韵》何承天云:姓也。汉有䜌秘,爲南郡太守。䜌字从音,作〈𦂺糹〉。又。 |
20 | 十二: | 𧬆:《字汇》旨善切,音𦗢。格人言也。《正字通》卽譱字。 |
21 | 十二: | 憝:《广韵》《集韵》𠀤徒对切,音队。怨也,恶也。《孟子》凡民罔不憝。《书·大诰》本作憝。又人名。《宋史·宗室表》忠训郞不憝。 |
22 | 十二: | 证:〔古文〕𨨾《广韵》《集韵》《韵会》𠀤诸应切,蒸去声。《说文》告也。《玉篇》验也。《增韵》𠋫也,质也。《论语》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令其辞证皆引王。《后汉·张衡传》采前世成事,以爲证验。《宋书·沈约自序》探摘是非,各标证据。又与徵通。《礼·中庸》虽善无徵,无徵不信。《注》善无明徵,则其善不信也。徵或爲证。《集韵》唐武后作𨭻。 |
23 | 十二: | 譊:《唐韵》女交切《集韵》《正韵》尼交切《韵会》泥交切,𠀤音铙。《说文》恚呼也。《徐曰》声高噪狞也。《广雅》鸣也,语也。《后汉·儒林传》雄所谓譊譊之学,各习其师。《蜀志·孟光传》光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欢咋。《晋书·庾纯传》临时喧譊。又《玉篇》争也。《扬子·法言》譊譊者,天下皆讼也。《注》譊譊,争声。又《集韵》《类篇》𠀤馨幺切,音憢。惧也。与哓同。或作憢。 |
24 | 十二: | 谰:《说文》与谰同。 |
25 | 十二: | 䜍:《集韵》《类篇》𠀤怜萧切,音聊。䜍讈,巧言也。 |
26 | 十二: | 𧬇:《广韵》于计切《集韵》壹计切,𠀤医去声。《玉篇》𧬇𧫚,审谛也。又《扬子·方言》𧬇𧫚,諟也。吴越曰𧬇𧫚。 |
27 | 十二: | 譌:《唐韵》五禾切《集韵》《韵会》《正韵》吾禾切,𠀤音吪。《说文》譌言也。引《诗》民之譌言。今《小雅》作讹。又《玉篇》僞也,化也,动也。又妖言也。𠀤详讹字注。又《山海经》章莪山有鸟,名曰毕方,见则邑有譌火。《注》譌亦妖讹字。又《集韵》吾瓜切,瓦平声。与哗同。又《集韵》古委切,音垝。与诡同。 |
28 | 十二: | 𧬈:《广韵》许及切《集韵》迄及切,𠀤音吸。疾言也。一曰𧬈䛅,语声。 |
29 | 十二: | 譍:《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于证切,膺去声。《说文》以言对也。又《集韵》《韵会》𠀤于陵切,音膺。《玉篇》对也。《类篇》答言也。《增韵》以言对问也。《苏轼·怀子由诗》遥知读易西牕下,车马敲门定不譍。又《韵会》通作应。《李密·𨻰情表》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说文》本作𧭭。《集韵》或作噟、𡄖。 |
30 | 十二: | 𧬉:《说文》謈本字。 |
31 | 十二: | 𧬊:《唐韵》先稽切《集韵》先齐切,𠀤音西。《说文》悲声也。《玉篇》振也,呷也。又《类篇》善也。又《玉篇》息移切《集韵》相支切,𠀤音斯。谅也。又声之散也。《说文》本作𧪷。《集韵》亦书作𧬜。《正字通》与嘶通。 |
32 | 十二: | 谲:《唐韵》《集韵》《韵会》𠀤古穴切,音玦。《说文》权诈也。益、梁曰谓谬欺天下曰谲。《广雅》欺也。《扬子·方言》诈也。自关东、西或曰谲。《论语》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郑注》诈也。《朱传》诡也。《史记·司马相如传》奇物谲诡,俶傥穷变。《前汉·王吉传》各取一切,权谲自在。《荀子·大略篇》奉妒昧者,谓之交谲。《韩非子·孤愤篇》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注》设诈谋以诳误于主也。又《玉篇》谲谏,依违不直言也。《诗·国风·关雎序》主文而谲谏。又纡谲,曲折也。《前汉·扬雄传》超纡谲之淸澄。又《博雅》谲恢美也。又谲觚。义详角部觚字注。又《集韵》或省作矞。详矛部矞字注。又《读书通》通作𣲺。《易·睽卦·王注》恢诡谲怪。《释文》诈也,乖也。本亦作𣲺。《荀子·儒效篇》谲德而定次。《注》谓断𣲺其德。谲与𣲺同。 |
33 | 十二: | 䜎:《集韵》《类篇》𠀤郞刀切,音劳。声也。《尚书·大传》䜎然作《大唐之歌》。郑氏曰:䜎犹灼也。又䜎𧩲。详𧩲字注。又《集韵》《类篇》𠀤郞到切,劳去声。声多也。《集韵》或作唠。 |
34 | 十二: | 讥:《唐韵》居依切《集韵》《韵会》居希切,𠀤音机。《说文》诽也。《增韵》诮也。《左传·隐元年》称郑伯讥失敎也。《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微文刺讥,贬损当世。又《广雅》问也。《增韵》伺察也。《礼·王制》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注》讥,呵察也。又《广雅》谏也。《玉篇》嫌也。《广韵》谴也。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讥察使掌讥察奸僞。又《韵会》通作几。《周礼·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几。《注》犹几谓无租税,犹苛察不令奸人出入。 |
35 | 十二: | 譐:《唐韵》兹损切《集韵》祖本切,𠀤音撙。与噂同。聚语也。《魏书·安定王次子燮传》譐誻明昏,有亏礼敎。又《集韵》取本切,音忖。义同。 |
36 | 十二: | 𧬋:《字汇》方伐切,音发。出言也。本作发,俗加言。 |
37 | 十二: | 譑:《广韵》居夭切《集韵》《韵会》举夭切,𠀤音矫。多言也。又纠也。《荀子·富国篇》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之名。《注》发人罪也。又《集韵》《正韵》𠀤吉了切,音皎。亦纠也。又《广韵》《集韵》𠀤丘召切,跷去声。弄言也。 |
38 | 十二: | 譒:《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补过切,波去声。《说文》敷也。引《尚书》王譒告之修。今《书·盘庚》作播。又《玉篇》谣也。又人名。《唐书·则天后纪》给事周譒。又《集韵》逋禾切,音波。《说文》义同。 |
39 | 十二: | 𧬌:《广韵》五咸切《集韵》鱼咸切,𠀤音嵒。《类篇》戏言。一曰和也。或作諴。又人名。希𧬌,见《宋史·宗室表》。 |
40 | 十二: | 譓:《唐韵》《集韵》《正韵》𠀤胡桂切,音惠。与譿同。多谋智也。又辨察也。又顺也。《前汉·司马相如传》义征不譓。《史记》作憓。又人名。谢譓。见《南史》。 |
41 | 十二: | 𧬍:《唐韵》陟革切,音摘。《说文》罚也。今书作谪。 |
42 | 十二: | 䜏:《广韵》土禾切《集韵》土和切,𠀤涶平声。《扬子·方言》慧也。见谩字注。又《广韵》退言也。《缪袭·尤射》烈党嘏䜏,惔苦浚靖。《注》言其德也。又人名。与䜏、崇䜏,见《宋史·宗室表》。《类篇》或省作𧩭。 |
43 | 十二: | 䜐:《唐韵》《集韵》𠀤虽遂切,音祟。《说文》相毁也。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承节郞不䜐。又《玉篇》虚规切《广韵》许规切《集韵》翾规却,𠀤音觿。义同。又《类篇》诿也。《字汇》䜏䜐二字,文同而音义异。 |
44 | 十二: | 撰:《唐韵》此缘切《集韵》《韵会》逡缘切《正韵》且缘切,𠀤音铨。《说文》专敎也。《类篇》殊也。《广韵》善言也。《礼·祭统》论撰其先祖之美。《疏》言子孙爲铭,论说撰录其先祖道德善事。又《集韵》《类篇》𠀤须绢切,音选。义同。又《五音集韵》雏睆切,馔上声。与撰同。《类篇》述也。《韵会》造也,爲也。《扬子·法言》训诸理,撰孝行。《集韵》或作篹。又《韵会》雏绾切《正韵》雏产切,𠀤音撰。义同。又《集韵》《韵会》𠀤雏恋切,音馔。《说文》义同。又《楚辞·大招》四上竞气,极声变只。魂兮归徕,听歌撰只。《注》撰,具也。言观听衆乐无不具也。《说文》本作𧩿。 |
45 | 十二: | 𧬎:《集韵》同讈。 |
46 | 十二: | 䜑:《广韵》乌路切《集韵》《韵会》乌故切,𠀤污去声。《类篇》毁也,耻也,憎也。又《集韵》于五切,污上声。又遏鄂切,音恶。义𠀤同。《集韵》与䛩同。本作恶。 |
47 | 十二: | 譕:《集韵》谟古作譕。《管子·形势篇》譕臣者,可以远举。《注》言行莫先谓之譕臣,有大言行者,可与图国之远也。又人名。与譕,见《宋史·宗室表》。又《广韵》武夫切《集韵》微夫切,𠀤音无。诱词也。又《集韵》《类篇》𠀤罔甫切,无上声。义同。《六书故》作〈言无〉。 |
48 | 十二: |
谮:《唐韵》庄荫切《集韵》《正韵》侧禁切《韵会》侧荫切,𠀤簪去声。《说文》诉也。《博雅》䛼也。《玉篇》谗也。《韵会》旁入曰谮。《诗·小雅》谮言则退。《注》有谮毁之言,则共爲排退之。《公羊传·庄元年》夫人谮公于齐侯。《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谮。《前汉·孙宝传》蒙受冤谮。又蝎谮。《埤雅》古者谮从中起谓之蝎谮。又《韵会》子念切。与僭通。不信也。《诗·大雅》谮始竟背。《释文》谮本亦作僭。《又》覆谓我僭。《笺》僭,不信也。本亦作谮。又叶子林切,音祲。《诗·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谮叶林。《正字通》俗作𧮂、譛,非。 考证:〔《诗·大雅》谮始竟背。《笺》谮本亦作僭。《又》覆谓我僭。《传》僭,不信也。本亦作谮。〕谨照原文笺改释文。传改笺。 |
49 | 十二: | 譗:《集韵》《类篇》𠀤竹洽切,音札。譗𧫡。详前𧫡字注。 |
50 | 十二: | 识:〔古文〕𧨺《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𠀤音式。《说文》常也。一曰知也。《长笺》训常无意义。《玉篇》识,认也。《增韵》能别识也。又见识也。《诗·大雅》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左传·襄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老子·道德经》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庄子·缮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扬子·法言》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又草名。《大戴礼·夏小正》三月采识。识,草也。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识利州属高丽降戸州。又姓。见《姓纂》。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职吏切,音志。与志同。记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书·益稷》书用识哉。《论语》女以予爲多学而识之者与。又《韵会》器之款镂爲识。《史记·孝武纪》鼎文镂无款识。《注》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杨愼曰:三代钟鼎文,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隂。又《韵会》通作志。《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郑注》志,古文识字,记也。又《读书通》通作帜。《后汉·虞诩传》以采綖缝贼裾爲帜。《注》帜,记也。又《集韵》《韵会》𠀤式吏切,音试。义同。又《韵会》表识,谓有所标表,令异日可识知也。《左传·宣十二年杜注》楚以茅爲旌识,谓以旌旗爲表也。《前汉·刘向传》不可不识也。《师古注》墓须表识。俱音试。又《集韵》《类篇》𠀤昌志切,音炽。义同。又《释名》识,帜也。有章帜可按视也。《前汉·王莽传》旌旗表识。《师古注》识读与帜同。又叶式列切,音刷。《崔駰·达旨》传序历数,三代兴灭。大庭尚矣,赫胥罔识。又叶施灼切,音烁。《苏轼·毛长官诗》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集韵》或书作𧬣。 |
51 | 十二: | 𧬏:《集韵》《类篇》𠀤满补切,音姥。𧬏𧫓。详𧫓字注。 |
52 | 十二: | 谯:〔古文〕诮《唐韵》才肖切《集韵》《韵会》才笑切《正韵》在笑切,𠀤樵去声。《说文》娆譊也。《广雅》呵也。《广韵》责也。《增韵》以辞相责也。《扬子·方言》让也,齐楚宋衞荆𨻰之闲曰谯。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言相责让曰谯让。《史记·万石君传》子孙有过失,不谯让爲便坐对案不食。《前汉·高帝纪》樊哙亦谯让羽。《师古注》谯让,以辞相责也。《史记·樊哙传》作诮让。谯诮二字古通。互详诮字注。又山水名。《山海经》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又《广韵》昨焦切《集韵》《韵会》慈焦切《正韵》慈消切,𠀤音樵。楼之别称也。《史记·𨻰涉世家》守丞与战谯门中。《师古注》谯门,谓门上爲高楼,以望远者耳。楼一名谯,故谓美丽之楼爲丽谯。谯,亦呼爲巢。所谓巢车者,亦于兵车之上爲楼以望敌也。谯、巢声相近,本一物也。《庄子·徐无鬼》盛鹤列于丽谯之闲。又国名。《左传·隐二年杜注》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又县名。沛郡有谯县。见《前汉·地理志》。又姓。谯周。见《后汉·五行志》。又通作樵。《前汉·赵充国传》部曲相保,爲壍垒木樵。《师古注》与谯同。亦通作燋。《诗·豳风》予羽谯谯。《毛传》谯谯,杀也。《郑笺》谯或作燋。又《字汇补》视隹切,音谁。《史记·衞绾传》景帝立,岁馀不谯呵绾。《注》索隐曰:谯呵,音谁何,犹借访也。 |
53 | 十二: | 𧬐:《正字通》俗譳字。 |
54 | 十二: | 谭:《广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𠀤音覃。《玉篇》大也,诞也,著也。《大戴礼·子张问入官》修业居久而谭。《注》谓安纵也。《成公绥·啸赋》参谭云属。《注》谭,犹著也。参谭,不绝。又国名。《春秋·庄十年》谭子奔莒。《杜注》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又姓。谭子之后。《后汉·逸民传》太原谭贤。又《正韵》与谈同。《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庄子·则阳篇》夫子何不谭我于王。又通作覃。《诗·大雅》实覃实吁。《郑笺》覃或作谭。又《广韵》《集韵》𠀤徒感切,覃上声。亦大也。又叶徒黄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贵,尹李桑。萧彭祖,屈宗谭。《说文》本作〈言𪉲〉。 |
55 | 十二: | 𧬑:《正字通》同嗟。《宋书·乐志文帝短歌行》𧬑我白发,生一何早。又《明帝步出夏门行》𧬑哉夷叔,仲尼称贤。 |
56 | 十二: | 𧬒:《五音篇海》与谩同。注详十一画。 |
57 | 十二: | 𧬓:《说文》謺本字。 |
58 | 十二: | 𧬔:《类篇》与諅同。 |
59 | 十二: | 𧬕:《字汇补》公呼切,音姑。戾也。《缪袭·尤射》食言乃厥𧬕。又《扬子·方言》𧬕,罪也。《注》章顺反,谓罪恶也。 |
60 | 十二: | 𧬖:《字汇补》崇双切,音淙。尻骨也。 |
61 | 十二: | 谱:《唐韵》《正韵》博古切《集韵》《韵会》彼五切,𠀤音补。《说文》籍录也。《广雅》牒也。《玉篇》属也。《释名》布也,布列见其事也。《文心雕龙》总领黎庶,则有谱籍簿录。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资周普,郑氏谱诗,盖取乎此。《诗序》以立斯谱。《孔疏》谱亦是序类。避子夏序名,以其列诸侯世及诗之次,故名谱也。《史记·三代世表》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前汉·刘歆传》歆著《三统历谱》。《旧唐书·经籍志》谱系以纪世族继序。又《集韵》或作諩。《春秋序》谱第。《注》谱,本又作諩。《说文》本作𧫭。 |
URN: ctp:kangxi-zidian/1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