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十三》 | 电子图书馆 |
1 | 十三: | 譝:《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𠀤音绳。《广韵》誉也,又称举也。又言朴也。《子华子·问仕篇》譝譝兮如将孩。又人名。希譝,见《宋史·宗室表》。又《集韵》通作绳。《左传·庄十四年》蔡哀侯爲莘故,绳息嬀以语楚子。《注》誉也。《疏》字书绳作譝,从言,训爲誉。 |
2 | 十三: | 䜒:《广韵》乌到切《集韵》于到切,𠀤音奥。《广雅》语也。《类篇》告也。又人名。汝䜒、与䜒,见《宋史·宗室表》。又《正字通》隐语也。与奥通。 |
3 | 十三: | 譞:《唐韵》许缘切《集韵》隳缘切,𠀤音翾。《说文》慧也。《广韵》智也。又《集韵》火悬切《韵会》呼悬切《正韵》呼渊切,𠀤绚平声。与讂同。《字林》多言也。又《集韵》《类篇》𠀤荧绢切,音县。《说文》义同。《说文》本作𧭴。 |
4 | 十三: | 䜓:《集韵》《类篇》𠀤失涉切,音摄。讋䜓,言失也。 |
5 | 十三: | 䜔:《集韵》《类篇》𠀤旬爲切,音随。言从也。 |
6 | 十三: | 𧬧:《玉篇》宅江切,音幢。质也。《字汇补》一作𧬝。 |
7 | 十三: | 噪:《唐韵》苏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先到切,𠀤扫去声。《说文》扰也。《玉篇》羣呼烦扰也。《增韵》聒也。《左传·文十三年》魏人噪而还。《谷梁传·定十年》齐人鼓噪而起。《注》羣呼曰噪。《周礼·夏官·大司马》车徒皆噪。《郑注》欢也。亦谓喜也。又《集韵》《类篇》𠀤仓刀切,音操。声也。又《扬子·方言》噪,諻音也。《字汇》同噪。 |
8 | 十三: | 䜕:《唐韵》莫话切《集韵》莫败切,𠀤音迈。《说文》譀也。《广韵》夸诞也。《集韵》或作𧭡。又人名。崇䜕、汝䜕,见《宋史·宗室表》。又《集韵》许迈切,音近骇去声。又暮拜切,霾去声。义𠀤同。又《玉篇》火界切《广韵》许介切,𠀤音㖑。譀䜕,争怒貌。《类篇》或作𧮚。《篇海》亦作𧮇。《正字通》与噧同。 |
9 | 十三: | 譠:《广韵》《集韵》𠀤他干切,音滩。《广雅》欺也。《扬子·方言》譠谩,欺谩之语也。楚郢以南,东阳之郊通语也。又《字汇》冷譠,不顾也。又《博雅》缓也。又《广韵》陟山切《集韵》知山切,𠀤音㣶。欺也。又《集韵》抽延切,音脠。又时战切,音𥊳。义𠀤同。 |
10 | 十三: | 譡:《集韵》同谠。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赠朝散郞令譡。又《集韵》都郞切,音当。忠言也。 |
11 | 十三: | 𧬨:《唐韵》呼会切《集韵》《韵会》呼外切,𠀤音翽。《说文》声也。《广韵》衆声也。又人名。《唐书·宰相表》萧𧬨,虢州刺史。《正字通》与哕通。 |
12 | 十三: | 譢:《唐韵》《集韵》𠀤虽遂切,音祟。让也,谏也,告也,问也。又人名。与譢、必譢,见《宋史·宗室表》。《集韵》或作讯。通作谇。 |
13 | 十三: | 䜖:《篇海》徒南切,与谭同。又子邪切,音嗟。义缺。《正字通》谭字之譌。 |
14 | 十三: | 譣:《唐韵》息廉切《集韵》《韵会》《正韵》思廉切,𠀤音纤。《说文》问也。引周书,勿以譣人。今《书·立政》作憸。马云:憸利佞人也。又《玉篇》诐也。《字汇》譣诐,奸言也。又《广韵》七廉切《集韵》千廉切,𠀤音佥。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虚检切,音险。义𠀤同。又《集韵》鱼窆切,音验。《广雅》证也。《注》曹宪音释曰:今人以马旁验字爲证譣,失之矣。 |
15 | 十三: | 譤:《集韵》《类篇》𠀤吉历切,音激。讦也。又《字汇》诈也。《正字通》同譥。○按诸韵书譥、譤音义俱别。 |
16 | 十三: | 譥:《唐韵》古吊切《集韵》《韵会》吉吊切,𠀤音叫。《说文》痛呼也。《玉篇》大呼也。《广韵》痛声。又讦也。《前汉·艺文志》及譥者爲之,则苟钩鈲析乱而已。 |
17 | 十三: | 警:《唐韵》《正韵》居影切《集韵》《韵会》举影切,𠀤音景。《说文》戒也。《玉篇》敕也。《左传·宣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衞不彻警也。《疏》戒之至也。《周礼·天官·小宰》正岁则以灋警戒羣吏,令修宫中之职事。《注》勑戒之言。又犹起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疏》警动衆人,令早起也。又《广韵》寤也。又《广雅》警警,不安也。又曲名。《唐书·仪衞志》鼓吹九曲,三曰警鼓。又通作儆。《古今注》警跸,所以戒行徒也。《前汉·梁孝王传》出称警,入言䟆。《师古注》警者,戒肃也,䟆,止行人也。《周礼·夏官·郑注》作儆跸。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警州,本定远城。亦通作惊。《史记·司马相如传》祝融惊而跸御。《汉书》作警。《说文》本作警。警字从攴作。 |
18 | 十三: | 譧:《集韵》《类篇》𠀤离盐切,音廉。譧𧧛,言不正也。又《集韵》直陷切,音𧸖。与詀同。 |
19 | 十三: | 𧬩:《字汇》昨答切,音杂。𧬩𧬩,声也。 |
20 | 十三: | 譨:《集韵》《类篇》𠀤奴侯切,音羺。譨譨,多言也。《楚辞·九思》羣司兮譨譨。《注》譨譨犹偬偬也,言皆竞于佞也。又人名。崇譨、时譨,见《宋史·宗室表》。又《集韵》浓江切,音𦗳。与哝同。嗔语也。一曰语不明也。 |
21 | 十三: | 譩:《广韵》《集韵》于其切《正韵》于宜切,𠀤音医。与噫同。《玉篇》不平之声也。恨辞也。《类篇》忿也,伤也。又鸟名。《本草纲目》姑获鸟,一名譩嘻。又《集韵》《韵会》𠀤于希切,音衣。痛声也。又《集韵》于记切,医去声。义同。又《广韵》于拟切《集韵》隐己切《韵会》《正韵》隐绮切,𠀤医上声。恨也。又噟也。 |
22 | 十三: | 𧬪:《广韵》《集韵》𠀤古困切,衮去声,摩人也,又玩人也。或作謴、䜇。 |
23 | 十三: | 譪:《唐韵》于害切《集韵》《正韵》于盖切,𠀤音霭。《说文》臣尽力之美。《诗·大雅》譪譪王多吉士。《毛传》犹济济也。《朱注》衆多也。又《玉篇》正也。又姓。《万姓统谱》汉平阳太守譪奂。○按譪与蔼同,字汇分载言、草二部,非是。 |
24 | 十三: | 𧬫:《集韵》《类篇》𠀤子浅切,音翦。语烦也。 |
25 | 十三: | 𧬬:《集韵》《类篇》𠀤五洽切,喦入声。䛽𧬬,语笑貌。 |
26 | 十三: | 谵:《集韵》《韵会》𠀤之廉切,音詹。多言也。又病也。《本草纲目·序例》心病谵妄烦乱。又人名。汝谵,见《宋史·宗室表》。又《广韵》徒盍切《集韵》敌盍切,𠀤音蹋。或作𧪟。又《集韵》达合切,音沓。又质涉切,音讋。与讘同。义𠀤同。《㴑原》本作詹。《集韵》或作噡。 |
27 | 十三: | 𧬭:《类篇》同諣。 |
28 | 十三: |
譬:《唐韵》匹至切《集韵》《韵会》《正韵》匹智切,𠀤嚭去声。《说文》谕也。《徐曰》犹匹也。匹而谕之也。《诗·大雅》取譬不远。《礼·学记》罕譬而喻。《注》比方之辞。《后汉·第五种传》羽请住譬降之。《注》譬,谕也。又犹晓也。《后汉·鲍永传》言之者虽戒,而闻之者未譬。又《集韵》或作辟。《诗·小雅》譬彼舟流。《笺》譬,本亦作辟。《孟子》譬若掘井。 考证:〔《礼·学记》罕譬而谕。《注》北方之辞。〕谨照原文谕改喻。北方改比方。 |
29 | 十三: | 毁:《集韵》同䛼。通作毁。 |
30 | 十三: | 譮:《说文》籀文话字。又人名。《宋史·孝宗纪》庆国公令譮。又《集韵》黄外切,音会。悟也。又《广韵》《集韵》𠀤许介切,音㖑。怒声。《集韵》与欸同。又《集韵》火夬切,音咶。气高貌。 |
31 | 十三: | 译:《唐韵》羊昔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𠀤音绎。《说文》传译四夷之言者。《扬子·方言》传也。又见也。《注》传宣语卽相见。《礼·王制》北方曰译。《疏》通传北方语官谓之译。译,𨻰也。谓𨻰说外内之言。刘氏曰:译,释也。犹言誊也。谓以彼此言语相誊释而通之也。越裳氏重九译而朝是也。《周礼·秋官·象胥·贾疏》北方曰译者,译卽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又《正字通》凡诂释经义亦曰译。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又典属国属官有九译令。又叶弋灼切,音药。《张华·七命》语不传于輶轩,地不被乎正朔,莫不骏奔稽颡,委质重译。《说文》本作𧬳。 |
32 | 十三: | 𧬮:《唐韵》古骂切《集韵》古驾切,𠀤瓜去声。《说文》相误也。《字汇》欺也。又《广韵》丑亚切,侘去声。义同。《集韵》或作𧭑、诖。 |
33 | 十三: | 𧬯:《类篇》謇本字。《扬子·方言》𧬯极,吃也。楚语也。《注》亦北方通语也。《集韵》或作𠽱𠹟𧮈𧪤。 |
34 | 十三: | 𧬰:《广韵》《集韵》《正韵》𠀤许亮切,音向。不久也。又非美言也。又荅也。又《集韵》《类篇》𠀤许两切,向上声。声也。与响同。或作㗽。 |
35 | 十三: | 𧬱:《玉篇》火个切《集韵》许个切,𠀤呵去声。譀𧬱,怒貌。 |
36 | 十三: |
议:《唐韵》《集韵》《韵会》𠀤宜寄切,音义。《说文》语也。《徐曰》定事之宜也。《广雅》言也,谋也。《广韵》评也。《正韵》謪也。《易·节卦》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书·周官》议事以制。《礼·曲礼》公事不私议。《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文中子·问易篇》议其尽天下之心乎。《注》续书有议。又《广韵》择也。《仪礼·有司彻》乃议侑于賔以异姓。《郑注》议犹择也。择賔之贤者,可以侑尸,必用异姓广敬也。又《玉篇》法有八议。《周礼·秋官·小司𡨥》以八辟丽邦法,附𠛬罚。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賔。又《唐书·百官志》下之通上,其制有六,四曰议。《蔡邕·独断》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所正处,而独执异意,曰驳议。又官名。《后汉·百官志》议郞六百石。《唐书·百官志》有谏议大夫。又司议郞。又通作𧧼。详前𧧼字注。又《集韵》鱼羁切《韵会》疑羁切,𠀤义平声。谋度也。《诗·小雅》或出入风议。陆德明协句音宜。又叶牛何切,音俄。《史记·述赞》桓公之东,太史是庸。及侵周禾,王人是议。庸叶东,议叶禾。《说文》本作𧭖。 考证:〔《易·节象》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谨照原文度数改数度。 |
37 | 十三: | 譱:《唐韵》常衍切《集韵》《韵会》《正韵》上演切,𠀤膳上声。《说文》吉也。从誩从羊,与义美同意。《前汉·礼乐志》安上治民,莫譱于礼。移风易俗,莫譱于乐。《师古注》古善字。又《玉篇》大也。又人名。崇譱,见《宋史·宗室表》。《说文》篆文作𦎍。《集韵》隶作善。亦作嬗。 |
38 | 十三: | 䜗:《玉篇》《集韵》𠀤火禁切,歆去声。䜗𧥸,怒言也。又《字汇》𧫿䜗,言不定也。 |
39 | 十三: | 𧬲:《说文长笺》誳本字。 |
40 | 十三: | 𧬳:《说文》译本字。 |
41 | 十三: | 𧬴:《说文》谓本字。 |
42 | 十三: | 𧬵:《玉篇》同諕。○按字汇补譌作𧬵,非。 |
43 | 十三: | 䜘:《字汇补》与警同。《鶡冠子·度万篇》法者,使去私就公,同知壹䜘,有同由者也。 |
44 | 十三: | 𧬶:《说文》谬本字。 |
URN: ctp:kangxi-zidian/1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