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七》 | 电子图书馆 |
1 | 七: | 𧧴:《说文》俗譀字。 |
2 | 七: |
誋:《唐韵》《集韵》《韵会》渠记切《正韵》奇寄切,𠀤音芰。《说文》诫也。《徐曰》今言诫誋,是也。《淮南子·缪称训》目之精者,可以消泽而不可以昭誋。《注》誋,诫也。不可以敎导戒人。又《广雅》告也。《玉篇》禁也。《广韵》信也。又人名。汝誋、与誋,见《宋史·宗室表》。又《字汇补》古到切,音告。《淮南子·齐俗训》日月之所照誋。《注》誋,音告。 考证:〔《淮南子·缪称训》目之精者,可以消释,而不可以昭誋。〕谨照原文消释改消泽。 |
3 | 七: |
志:《唐韵》《集韵》《韵会》𠀤职吏切,音志。《说文》记志也。《唐书·褚亮传》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南齐书·王慈传》朝堂榜志。《列子·杨朱篇》大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文中子·述史篇》制志诏𠕁,则几乎典诰矣。《注》志,臣下志君之善也。又《正韵》支义切,音置。义同。又同志。《正字通》凡史传记事之文曰志。《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注》志,谓记也。又《汉书》有十志,俱与志同。又《类篇》或作识。《论语》女以予爲多学而识之者与。又《韵会》通作痣。《史记·汉高祖纪》左股七十二黑子。《师古注》今中国通呼爲黶子,吴楚俗谓之志。志,记也。《南齐书·江祏传》高宗胛上有赤志。 考证:〔《论语》汝以予爲多学而识之者与。〕谨照原文汝改女。 |
4 | 七: | 认:《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而振切,音刃。《玉篇》识认也。《增韵》辨识也。《关尹子·二柱篇》浑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认而已之。《后汉·卓茂传》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解与之,他日别得,亡者诣府送还。《元史·王克敬传》临事不认眞,岂尽忠之道乎。又错认,水酒名。见《南宋市肆记》。又《读书通》与仞通。《前汉·儒林传》孟喜因不肯仞。又《韵会》与訒通。详訒字注。又《广韵》《正韵》而证切《集韵》如证切,𠀤仍去声。义同。 |
5 | 七: | 䛝:《玉篇》《集韵》𠀤奴刀切,音猱。喜也。又谜也。 |
6 | 七: | 䛞:《广韵》胡笴切《集韵》下罕切,𠀤音旱。多言也,大言也。又《正字通》厉言也。与哻通。 |
7 | 七: | 𧧵:《集韵》《类篇》𠀤失冄切,音闪。诱言也。 |
8 | 七: | 䛟:《玉篇》古协切《集韵》吉协切,𠀤音颊。与唊同。妄语也,多言也。《韩非子·奸劫篇》世之愚学,皆不知治乱之情,讘䛟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又人名。《宋史·宗室表》保义郞不䛟。 |
9 | 七: |
誎:《唐韵》桑谷切《集韵》苏谷切,𠀤音速。《说文》餔旋促也。《广雅》誎促也。《类篇》饰也。《佩觿集》衒也。又人名。希誎、崇誎,见《宋史·宗室表》。又《广韵》七玉切。《集韵》趋玉切,𠀤音促。义同。又《玉篇》从也。 考证:〔《广雅》督促也。〕谨按广雅原文誎督二字爲促非训誎督促也,谨照原书文义改作誎促也。 |
10 | 七: | 誏:《广韵》卢党切《集韵》里党切,𠀤郞上声。言之明也。与郞同。又《玉篇》《集韵》𠀤郞宕切,郞去声。闲言也。又谑也。一曰泛言也。 |
11 | 七: | 誐:《唐韵》吾何切《集韵》牛何切,𠀤音莪。《说文》嘉善也。引《诗》:誐以溢我。《正字通》按《周颂》维天之命章,本作假以溢我。朱传云:何爲假声之转,恤爲溢字之譌,说文攺假爲誐,误。又《玉篇》吟也。《正字通》与哦通。又人名。希誐、必誐,见《宋史·宗室表》。又《集韵》《类篇》𠀤语可切,莪上声。义同。 |
12 | 七: |
诳:《唐韵》居况切《集韵》《韵会》《正韵》古况切,𠀤音㤮。《说文》欺也。《玉篇》惑也。《礼·曲礼》幼子常视无诳。《释文》欺也。《史记·高祖纪》纪信乗王驾,诈爲汉王诳楚。《旧唐书·姚崇传》递相欺诳。《子牙子·论将篇》信而喜信人者可诳也。《注》惑也。又《集韵》或作迋。《诗·国风》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传》迋,与诳同。又《韵会》亦作诓。《史记·郑世家》晋使解扬诓楚。《说文》本作𧪴。《集韵》或作𧥶、逛。 考证:〔《曲礼》幼子常视无诳。《注》欺也。〕谨照原书注改释文。 |
13 | 七: | 䛠:《广韵》都豆切《集韵》丁𠋫切,𠀤音𩰚。与𧪧同。䛠譳,不能言也。《韩愈·南山诗》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构。先强势已出,后钝嗔䛠譳。 |
14 | 七: | 𧧶:《集韵》《类篇》𠀤同都切,音徒。䛬𧧶,言不了也。 |
15 | 七: | 诶:《唐韵》许其切《集韵》虚其切,𠀤音僖。《说文》可恶之辞。一曰诶然。引春秋传:诶诶出出。今《左传·襄三十年》作嘻。又《前汉·韦贤传》劝诶厥生。《注》诶,叹声。又《楚辞·大招》诶笑狂只。《注》诶,犹强也。或曰笑乐也。一作娱。又诶诒,疑疾。详前诒字注。又《玉篇》虚宜切,音羲。又《集韵》呼来切,音咍。又于开切,音哀。又于代切,哀去声。又于记切,音意。义𠀤同。《集韵》或作唉。 |
16 | 七: |
誓:〔古文〕𣂶𣂯《唐韵》《集韵》《韵会》𠀤时制切,音逝。《说文》约束也。《六书统》从言从折。以言折其罪也。《尔雅·释言》谨也。《注》所以约勤谨戒衆。《疏》谨,敕也。集将士而戒之曰誓。《释名》制也,以拘制之也。《正韵》约信也。《书·大禹谟》禹乃会羣后,誓于师。《传》誓,戒也。军旅曰誓。《左传·闵二年》誓军旅。《注》宣号令也。《礼·曲礼》约信曰誓。《疏》用言辞共相约束,以爲信也。又《文王世子》曲艺皆誓之。《注》戒谨也。又《玉篇》命也。《周礼·春官·典命》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摄其君。《注》誓,犹命也。言誓者,明天子旣命之爲嗣,树子不易也。又礼,将祭而号令齐百官,亦谓之誓。《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注》誓戒,要之以𠛬,重失礼也。又男女私约亦曰誓。《诗·国风》信誓旦旦。又《尚书》有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皆篇名。《传》书有六体,誓其一也。又人名。《史记·秦始皇纪》高誓,古仙人名。又《集韵》以制切,音曳。相约以言也。又食列切,音舌。义同。 考证:〔《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郑笺》誓戒,要之𠛬,重失礼也。〕谨按周礼注不名爲笺,郑笺谨改注。要之下照原文增以字。 |
17 | 七: | 誔:《广韵》徒鼎切《集韵》待鼎切,𠀤庭上声。《广雅》訑也。《玉篇》诡言也。《类篇》欺慢也。又《集韵》徒径切,音定。《类篇》诡诈也。 |
18 | 七: | 诞:《广韵》徒旱切《集韵》《韵会》荡旱切《正韵》徒亶切,𠀤音袒。《说文》词诞也。《徐曰》妄爲大言也。《广韵》欺也。《书·无逸》乃逸乃谚旣诞。《蔡传》诞妄。《孔传》欺诞。《史记·扁鹊传》先生得无诞之乎。《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诞。《说苑·尊贤篇》口锐者多诞而寡信。又《正韵》放也。《左传·昭元年》伯州犁曰:子姑忧子晢之欲背诞也。《注》放诞也。《晋书·羊曼传》阮孚爲诞伯。又《尔雅·释诂》大也。《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传》大也。《诗·大雅》诞弥厥月。《毛传》大也。《朱传》发语辞。又《字汇》阔也。《诗·国风》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笺》土气缓,则葛生阔节。又《广韵》育也。《后汉·裴楷传》昔文王一妻,诞致十子。《晋书·袁宏传》诞灵物以瑞德。又《玉篇》天子生曰降诞。《后汉·虞美人传》诞生圣皇。《旧唐书·德宗纪》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又《广雅》信也。又诞马。《唐书·仪衞志》一品卤簿有诞马六。《宋史·仪衞志》诞马,散马也。又国名。《魏志·东夷传》有古诞者国。又兽名。详讹字注。又《正韵》杜晏切,袒去声。亦放也。与訑同。《集韵》亦作唌。 |
19 | 七: | 悖:〔古文〕𢨋《唐韵》《正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𠀤音勃。《说文》乱也。《唐韵》言乱。《史记·三王世家》儒者称其术,或悖其心。《前汉·礼乐志》四达而不悖。《唐书·庐江郡王传》李瑗悖乱诸君,皆爲诖误。又惑也。《前汉·司马迁传》愍学者不达其意而师悖。《师古注》各习师法,惑于所见。又乖也。《前汉·王商传》诬罔悖大臣节。《师古注》悖,乖也。又《广雅》痴也。《玉篇》逆也。又《集韵》分物切,音弗。又《广韵》《集韵》蒲昧切《韵会》蒲妹切《正韵》步昧切,𠀤音佩。又《广韵》《集韵》𠀤补妹切,音背。义𠀤同。又《集韵》方未切,音沸。惛也。《说文》或作悖。《集韵》或作哱咈愂𢚦。《韵会》通作茀。《韵会小补》又作怫。 |
20 | 七: | 𧧷:《广韵》居佑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又切,𠀤音疚。与救同。《文字音义》止也,禁也,助也。又《集韵》渠尤切,音求。义同。 |
21 | 七: | 誗:《广韵》直廉切《集韵》持廉切,𠀤音㶣。言美利也。又人名。副将褚誗、卜人秦誗,𠀤见《唐书》。又《玉篇》《集韵》𠀤直严切,㙷平声。义同。 |
22 | 七: | 𧧸:《广韵》方别切《集韵》笔别切,𠀤鞭入声。分契也。又言析理也。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赠开府仪同三司永国公士𧧸。又《集韵》皮列切,便入声。义同。《广韵》与䇷同。《集韵》或作辩。《字汇补》又作𧭀。非。 |
23 | 七: | 䛡:《说文》话本字。 |
24 | 七: | 𧧹:《唐韵》胡礼切《集韵》戸礼切,𠀤奚上声。《说文》待也。《六书统》从信从只。只,语已辞。约信于人,愼待而已,不更变也。又人名。希𧧹、师𧧹,见《宋史·宗室表》。《集韵》或作徯蹊𥪦傒。《字学指南》譌作𠌜,非。 |
25 | 七: | 𧧺:《广韵》匹夷切《集韵》《韵会》《正韵》篇夷切,𠀤音纰。《类篇》错谬也。《集韵》或作悂,通作纰。又《玉篇》必奚切《集韵》边迷切,𠀤音豍。义同。又《广雅》误也。《集韵》或作𧫔。 |
26 | 七: | 䛢:《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他谷切,音秃。诋䛢,狡猾也。一曰相欺诋也。又《广韵》土禾切《集韵》土和切,𠀤涶平声。义同。又《类篇》僻诞也。 |
27 | 七: | 诱:〔古文〕羐《唐韵》与久切《集韵》《韵会》以九切《正韵》云九切,𠀤音酉。《尔雅·释诂》进也。又《诗·𨻰·风衡门序》衡门,诱僖公也。《笺》进也。又《玉篇》相劝也。《广韵》道也。《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传》化其固滞,诱其顺从。《诗·召南》有女怀春,吉士诱之。《传》道也。又《广韵》敎也。《仪礼·鄕射礼》诱射。《注》敎也。又《说文》相訹呼也。《玉篇》诱,引也。《左传·僖十年》却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又通作牖。《诗·大雅》天之牖民。《正义》牖与诱通。《礼·乐记》诗云:诱民孔易。《注》诗本作牖。又叶演女切,音雨。《韩愈·元和圣德诗》有恇其凶,有饵其诱。其出穰穰,队以万数。数上声。《说文》本作𦍶。或作䛻。《集韵》或作𥤃。 |
28 | 七: | 誙:《广韵》口茎切《集韵》《韵会》丘耕切,𠀤音铿。《玉篇》觕也。《增韵》言确也。又《类篇》誙誙,趋死貌。《庄子·至乐篇》吾观俗之所乐,举羣趋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又《集韵》何耕切,音茎。又下顶切,音婞。又《正韵》丘庚切,音坑。义𠀤同。 |
29 | 七: | 𧧻:《唐韵》锄驾切《集韵》《正韵》助驾切,𠀤音乍。《说文》慙语也。又《集韵》疾各切,音昨。义同。《类篇》或作𧩳。 |
30 | 七: | 𧧼:〔古文〕竩《唐韵》仪寄切《集韵》《韵会》宜寄切,𠀤音义。《说文》人所宜也。《徐曰》按史记仁义字作此。《古文尚书》遵王之𧧼。《前汉·董仲舒传》摩民以𧧼。《唐明皇诏》攺作义。又《玉篇》理也。《广韵》善也。又《韵会》通作议。《前汉·董仲舒传》论𧧼考问。又《字汇》鱼羁切,音宐。见议字注。《玉篇》书作谊。 |
31 | 七: | 诮:《说文》古文谯字。《书·金滕》王亦未敢诮公。《传》让也。《前汉·黥布传》项王数使使者诮让召布。《注》诮责也。 |
32 | 七: | 誛:《集韵》千寻切,音侵。《类篇》私语也。又《正字通》以言相侵犯也。 |
33 | 七: | 誜:《玉篇》《广韵》所化切《集韵》数化切,𠀤傻去声。俊言也。一曰妄言。又人名。师誜,见《宋史·宗室表》。 |
34 | 七: | 𧧽:《类篇》同𧥹。 |
35 | 七: | 誝:《类篇》同𧫥。 |
36 | 七: | 语:《唐韵》鱼举切《集韵》偶举切《韵会》鱼许切《正韵》偶许切,𠀤鱼上声。《说文》论也。《徐曰》论难曰语。语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语,吾,语辞也。言者直言,语者相应答。《释名》叙也。叙己所欲说也。《易·颐卦》君子以愼言语,节飮食。《诗·大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疏》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礼·杂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注》言,自言己事也。语,爲人论说也。《家语》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又国名。《别国洞冥记》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又《广韵》牛倨切《集韵》牛据切《韵会》《正韵》鱼据切,𠀤鱼去声。《广韵》告也。《增韵》以言告人也。《左传·隐元年》公语之故。《论语》居,吾语女。又敎戒也。《鲁语》主亦有以语肥也。又地名。《前汉·闽粤王传》钱唐榬终古斩徇北将军爲语儿侯。《孟康注》语儿,越中地也。今吴南亭是。《师古曰》语,或作篽、籞。 |
37 | 七: | 𧧾:《字汇》胡对切,音缋。市𧧾。又言长也。又人名。与𧧾,见《宋史·宗室表》。 |
38 | 七: | 𧧿:《集韵》敎古作𧧿。注详攴部七画。《字汇》敎本从言,以言敎之也。 |
39 | 七: | 誟:《类篇》与詨、謞𠀤同。 |
40 | 七: | 诚:《唐韵》氏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𠀤音成。《说文》信也。《广雅》敬也。《增韵》纯也,无僞也,眞实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言鬼神不系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眞德秀曰》唐虞时未有诚字,《舜典》允塞卽诚之义。至伊尹告太甲始见诚字。《礼·乐记》著诚去僞,礼之经也。《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注》诚者,眞实无妄之谓。又《玉篇》审也。《礼·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注》诚,犹审也。或作成。又郡名。《唐书·地理志》悉州归诚郡。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思诚州。又叶𨻰羊切,音尝。《韩愈·欧阳生哀辞》哭泣无益兮,抑哀自强。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诚。 |
URN: ctp:kangxi-zidian/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