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 |
𧴁:《集韻》抽知切,音螭。猛獸。𤡢或从豸。《周禮·地官·大司徒·贏物註》虎豹貔𧴁之屬。《疏》《》及諸經不見有𧴁。《》云:載貔貅。𧴁,卽貅也。 |
| 十一: |
𧴂:《玉篇》步紅切,音蓬。獸也。 |
| 十一: |
䝡:《》《集韻》𠀤無販切,音萬。《·》貙獌似貍。《釋文》獌,亦作䝡。又《集韻》謨官切,音瞞。又謨還切,音蠻。又莫半切,音幔。義𠀤同。 |
| 十一: |
𧴃:《正字通》同獑。《揚雄·蜀都賦》𧴃胡雖玃。《註》𧴃胡,獸名。似獼猴,頭上有髦。○按《集韻》獑,鋤咸切,音毚。獑猢,獸名。似猿。蓋𧴃與獑同。 |
| 十一: |
貗:《》其矩切《集韻》郡羽切,𠀤音寠。《·》貒子貗。《註》貒,豚也。一名貛。《疏》貒,獸。似豕而肥,其子名貗。《後漢·和帝紀》旄牛徼外白狼、貗薄夷率種人內屬。又《集韻》龍珠切,音慺。義同。 |
| 十一: |
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白切,音陌。《·》貘,白豹。《註》似熊,小頭𤷒脚,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骨節强直,中實少髓,皮辟濕。《》似熊而黃色,出蜀中。《正字通》貘齒最堅,以鐵鎚之,鐵皆碎落。火不能燒,惟羚羊角能碎之。《神異經》:南方有獸,毛黑如漆,食鐵飮水,名齧鐵。《拾遺記》昆吾山狡兔,形如兔,雄黃雌白,食丹石銅鐵。昔吳王武庫兵器悉盡,掘地得二兔,一白一黃,腹內皆鐵,取鑄爲劒,切玉如泥,皆貘類也。又蘇頌曰:唐世畫貘爲屛。《白居易·貘屛贊序》生南方山澤中,圖其形辟邪。《韻會》貘,狼屬。通作貊。𤷒脚,庳脚。短脚。 |
| 十一: |
𧴄:《》《集韻》𠀤餘封切,音容。《》猛獸也。《玉篇》或作㺎。《司馬相如·上林賦》其獸則㺎旄貘犛。《註》郭璞曰:㺎似牛,領有肉堆。○按《》作庸。師古曰:庸牛卽今之犎牛也。 |
| 十一: |
䝢:《》《集韻》𠀤莫半切,音幔。《字林》貙,一名䝢。《》狼屬。同獌。又《集韻》謨還切,音蠻。義同。 |
| 十一: |
貙:《唐韻》敕俱切《集韻》《韻會》椿俱切,𠀤音踰。《·》貙獌似貍。《註》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字林》似貍而大。一云似虎而五爪。《·》膢五日。《註》蘇林曰:膢,祭名也。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後漢·禮儀志》貙劉之禮,祠先虞。《正字通》按膢、劉字別義同。劉音留,膢音閭,劉亦讀閭,膢亦讀劉,《禮儀志》貙劉,卽《武帝紀》貙膢也。又《左思·蜀都賦》拍貙氓於葽草。《註》貙氓,謂貙人也。江漢有貙人,能化爲虎。又《集韻》敕居切。虎之大者。 |
| 十一: |
𧴅:《字彙》疏兩切,音爽。《揚雄·蜀都賦》鴻𧴅𤢏乳。《註》𧴅、𤢏,皆獸名。𧴅貴大者,𤢏貴初生。 |
| 十一: |
𧴆:《字彙補》同魖。《》黃帝生禺𧴆,處東海,是爲海神。《楊愼·補註》𧴆,卽魖也。 |
| 十一: |
𧴇:《篇韻》音伍。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