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
𧴪:《唐韵》苏果切《集韵》损果切,𠀤音锁。《》贝声也。《六书正譌》借爲𧴪屑字。俗作𧴲。 |
| 三: |
𧴫:《玉篇》同得。 |
| 三: |
财:〔古文〕㒲《唐韵》昨哉切《集韵》墙来切,𠀤音裁。《》人所宝也。《徐曰》可入用者也。《玉篇》纳财,谓食谷也,货也,赂也。《易·系辞》何以聚人曰财。《注》财,所以资物生也。《·》底愼财赋。《传》所愼者,财货贡赋。《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注》财,泉谷也。《礼·坊记》先财而后礼。《注》币帛也。又《》设于地财。《注》财,物也。各是土地之物。又与裁通。《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释文》财,荀作裁。《尔雅·释言疏》裁、财音义同。《·》民里社各自财以祠。《·》作自裁。又与材通。《》有达财者。又与才通。《·》太仆见马遗财足。《注》财,与才同。又《集韵》昨代切,音在。义同。又《韵补》叶前西切。《舜·南风之歌》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按《唐韵正》支、齐两韵本通。 考证:〔又《》设于用财。〕谨照原文用改地。 |
| 三: |
贡:《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送切,攻去声。《》献功也。《书·禹贡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传》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礼·曲礼》五官致贡曰享。《注》贡,功也。又《易·系辞》六爻之义,易以贡。《注》告也。又《·》贡,赐也。又《广雅》贡,上也。又《玉篇》贡,通也。又《》贡,荐也。又姓。《前汉·贡禹传》字少翁,琅邪人。《》孔子弟子子贡,其后以字爲氏。 |
| 三: |
貣:《唐韵》他得切《集韵》《韵会》《正韵》惕得切,𠀤音忒。《》从人求物也。《》假貣,谓从官借本贾也。《前汉·韩王信传》旦莫乞貣蛮夷。《后汉·桓帝纪》若王侯吏民有积谷者,一切貣得十分之三。《注》貣,吐得反。又《》徒得切《集韵》《韵会》《正韵》敌德切,𠀤音特。义同。《后汉·桓帝纪注》又徒得反。又同忒。《史记·微子世家》卜五占之用,二衍貣。○按《·》作忒。《五经文字》贷,相承或借爲貣字。互详贷字注。 |
| 三: |
貤:《唐韵》《集韵》《韵会》以豉切《正韵》以智切,𠀤音易。《》重次第物也。《徐曰》路之邪次第爲迤,物之重次第爲貤。《广雅》益也。《玉篇》貱也。《·》无所流貤。《注》今俗犹谓一重爲一貤也。又延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貤丘陵。《注》貤,犹延也。又《》羊至切,音肄。又神至切,音示。义𠀤同。又《集韵》《韵会》𠀤余支切,音匜。移也。 |
| 三: |
𧴬:《玉篇》而晋切。牢也。 |
| 三: |
𧴭:《集韵》失冉切,音闪。狄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