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十》

Library Resources
1 十:
𨃓:《篇海》直加切,音茶。𨃓跱,行難進貌。又五加切,音侘。義同。

2 十:
䠗:《正字通》同𧽒。《說文·走部》𧽒,行也。《足部》無䠗字。《字彙》義與𧽒近,誤分爲二。

3 十:
𨃔:《玉篇》牛幼切,音宥。跛行也。

4 十:
𨃕:《集韻》敕六切,音畜。《類篇》足也。又《集韻》《類篇》𠀤許六切,音畜。義同。

5 十:
𨃖:《廣韻》苦化切《集韻》枯化切,𠀤音跨。《說文》踞也。

6 十:
䠘:《廣韻》匹詣切《集韻》匹計切,𠀤音媲。《博雅》踦也。《玉篇》偶也。又《集韻》篇迷切,音批。義同。

7 十:
蹆:《字彙》他罪切。與腿同。

8 十:
䠙:《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𠀤音旁。《玉篇》踉䠙,急行。《類篇》欲行貌。又《集韻》《類篇》𠀤蒲浪切,音傍。義同。

9 十:
𨃗:《集韻》徒登切,音騰。《類篇》踜𨃗,行貌。

10 十:
𨃘:《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𠀤音鄒。《博雅》足也。《玉篇》獸足。

11 十:
蹇:《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𠀤音犍。《說文》跛也。《釋名》蹇,跛蹇也,病不能執事役也。《史記·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衞使眇。《前漢·敘傳》駑蹇之乗。《莊子·達生篇》聾盲跛蹇。又《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又》王臣蹇蹇。《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又《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註》偃蹇,驕敖。《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註》高貌。《又》何瓊珮之偃蹇兮。《註》衆盛貌。又《九歌》靈偃蹇兮姣服。《註》舞貌。《補註》委曲貌。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溝瀆。《註》蹇產,屈折也。又《管子·四時篇》毋蹇華絕芋。《註》蹇,拔也。又《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註》蹇,詞也。又《博雅》蹇,擾也。又姓。《左傳·僖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註》秦大夫。《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之臣也。又《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搴上聲。又《集韻》巨偃切,音鍵。義𠀤同。又與褰同。《莊子·山木篇》蹇裳躩步。《楚辭·九章》憚蹇裳而濡足。《補註》蹇,讀若褰。又與謇同。《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補註》今《》作蹇蹇。先儒引經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六書正譌》蹇从足,寒省聲。跛爲正義,借爲蹇難、蹇直字。別作謇,非。
考證:〔《屈原·離騷》瑤臺之偃蹇兮。〕謹照原文瑤上增望字。

12 十:
𨃙:《篇海》力質切,音栗。踐也。

13 十:
𨃚:《廣韻》《集韻》𠀤他合切,音踏。《說文》趿也。《揚子·方言》𨃚,跳也。秦晉之閒曰跳,或曰𨃚。《註》同蹋。《類篇》或从答作𨅞。又《集韻》德合切,音答。又《類篇》達合切,音沓。義𠀤同。

14 十:
蹈:〔古文〕𨂆《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𠀤音導。《說文》踐也。《博雅》履也。《釋名》道也。以足踐之,如道路也。《禮·樂記》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左傳·哀二十一年》使我高蹈。《註》高蹈,猶遠行也。又與悼同。《·小雅》上帝甚蹈。《傳》動也。《箋》蹈讀曰悼。《釋文》蹈,鄭作悼。病也。

15 十:
蹉:《唐韻》七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𠀤音磋。《說文》蹉跎,失時也。《註》徐鉉曰:按經史通作差池,此亦後人所加。詳跎字註。又《廣韻》蹉,跌也。又《張華·輕薄篇》孟公結重關,賓客不得蹉。《註》蹉,過也。又《集韻》叉宜切,音差。義同。

16 十:
䠚:《廣韻》烏㕦切《集韻》烏化切,𠀤音窊。䠚蹃,踏地用力。又《集韻》烏瓦切,音𦚩。義同。

17 十:
蹊:《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𠀤音奚。《博雅》徑道也。《釋名》步所用道曰蹊。蹊,係也。射疾則用之,故還係于正道也。《左傳·宣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註》徑也。《孟子》山徑之蹊閒。《史記·李將軍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又與徯通。《禮·月令》塞徯徑。《集韻》或又作𤲺。又《集韻》戸禮切。與徯同。待也。

18 十:
䠛:《唐韻》《集韻》𠀤餘招切,音遙。《說文》跳也。《揚子·方言》𨻰、鄭之閒曰䠛。《廣韻》跳䠛,行步貌。又《集韻》弋笑切,音燿。義同。

19 十:
𨃛:《集韻》桑葛切,音撒。跋𨃛,行不正。或作躠。

20 十:
𨃜:《集韻》與跳同。詳跳字註。

21 十:
蹋:《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𠀤音沓。《說文》踐也。《博雅》履也。今蹹字。《釋名》蹋,榻也。榻著地也。又《史記·蘇秦傳》六博蹋鞠者。《註》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又《廣韻》徒盍切《集韻》敵盍切,𠀤音塌。又《集韻》託盍切,音榻。又託合切,音塔。義𠀤同。

22 十:
𨃝:《集韻》與跿同。詳跿字註。

23 十:
𨃞:《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官切,音槃。《類篇》屈足也。

24 十:
𨃟:《集韻》《類篇》𠀤蒲官切,音槃。與蹣同。詳蹣字註。

25 十:
𨃠:《篇海》音唐。行失正也。亦作𨄆。又《正字通》俗踼字。

26 十:
蹌:《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𠀤音鏘。《說文》動也。《爾雅·釋訓》蹌蹌,動也。《註》恐動趨步。《·齊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又《大雅》蹌蹌濟濟。《箋》士大夫之威儀也。《禮·曲禮》士蹌蹌。《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又《·益稷》鳥獸蹌蹌。《釋文》舞貌。又《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27 十:
蹍:《廣韻》知演切《集韻》《韻會》知輦切,𠀤音展。《博雅》履也。《玉篇》足踏貌。《類篇》踐也。《莊子·庚桑楚》蹍市人之足。《音義》蹍,蹈也。《張衡·西京賦》當足見蹍。《註》足所蹈爲蹍。又《集韻》《正韻》𠀤尼展切,音碾。與趁同。

28 十:
𨃡:《正字通》跽字之譌。

29 十:
𨃢:《集韻》測角切,音促。與娕同。謹也。一曰善也。

30 十:
蹎:《唐韻》都年切《集韻》《韻會》《正韻》多年切,𠀤音顚。《說文》跋也。《前漢·貢禹傳》誠恐一旦蹎仆氣竭。《註》師古曰:蹷躓也。《淮南子·覽冥訓》其行蹎蹎。

31 十:
𨃣:《集韻》先到切,音噪。跳也。或作𢔳。

32 十:
𨃤:《集韻》口交切,音敲。與骹同。《玉篇》脛也。又《集韻》口到切,音犒。足不前也。

33 十:
蹏:《唐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說文》足也。《前漢·貨殖傳》牧馬二百蹏。《註》蹏,古蹄字。又《史記·孝武紀》會之上林中蹏氏觀。又《前漢·孝成皇后傳》赫蹏書。《註》應劭曰:赫蹏,薄小紙也。又《左思·吳都賦》罠蹏連綱。《註》罠,麋綱。蹏,兔綱。又叶徒帝切《郭璞·水馬贊》馬實龍精,爰出水類。渥洼之駿,是勒是蹏。

34 十:
𨃥:《篇海》陟格切,音責。正作磔。開張也。

35 十:
䠜:《集韻》如容切,音茸。《類篇》行貌。又《集韻》乳勇切,音宂。與𨒆同。行也。

36 十:
蹐:《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說文》小步也。《·小雅》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傳》蹐,絫足也。《五經文字》𨇋,經典相承作蹐。

37 十:
𨃦:《集韻》𨁼作𨃦。

38 十:
𨃧:《篇海》同蹻。

39 十:
𨃨:《淮南子·說山訓》足𨃨地而爲迹。《註》𨃨,履也。○按與蹍同。

40 十:
䠝:《篇韻》音塤。立也。

URN: ctp:kangxi-zidian/1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