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九》

電子圖書館
1 九:
輭:《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乳兗切,𠀤音軟。《玉篇》柔也。《後漢·明帝紀》安車輭輪。《註》以蒲裹輪,令柔輭也。又人柔弱亦謂之輭。《史記·貨殖傳》妻子輭弱。俗作軟。或作轜。

2 九:
䡠:《集韻》丘耕切,音坑。《博雅》車堅也。或作𨍵。

3 九:
𨍇:《廣韻》胡格切《集韻》轄格切,𠀤音核。《廣韻》輓車當胷橫木。

4 九:
輮:《廣韻》人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忍九切,𠀤柔上聲。《說文》車輞也。《釋名》輞,關西曰輮,言曲輮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行澤者反輮,行山者仄輮。《註》澤地多泥,反輮者,反其木裏,使耎者在外,欲其滑也。山地多沙石,仄輮者,使堅者在外,柔者在內,取其堅刃相成也。又與揉通。《·說卦》坎爲矯輮。《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又《集韻》踐也。與蹂通。又《廣韻》人又切《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𠀤柔去聲。又《集韻》而由切,音柔。義𠀤同。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行澤者反輮,行山者仄輮。《註》澤地多泥,反輮者,反其木裏,使需者在外,欲其滑也。〕謹照原文需者改耎者。

5 九:
䡡:《玉篇》戸皆切,音諧。《字彙》登車也。

6 九:
𨍈:《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𠀤音總。《玉篇》輪也。《揚子·方言》關西輪謂之𨍈。又《集韻》或作𨍉。《釋名》𨍉,言輻總入轂中也。又平聲。《集韻》《韻會》祖叢切《等韻》祖東切,𠀤音葼。義同。

7 九:
𨍉:同𨍈。

8 九:
𨍊:《玉篇》七留切,音秋。輻也。

9 九:
輯:《廣韻》《韻會》《正韻》𠀤秦入切,音集。《說文》車和輯也。《六書故》合材爲車咸相得謂之輯。又《玉篇》和也。《正韻》睦也。《·湯誓》輯寧爾邦家。又吐辭和好曰輯。《·大雅》辭之輯矣。又顏色和柔亦曰輯。《·大雅》輯柔爾顏。又斂也。《·舜典》輯五瑞。《禮·檀弓》蒙袂輯屨。《註》力憊不能斂屨也。又與集通。《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又與楫通。《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註》楫,聚也。當作輯。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又與揖通。《晉語》君輯大夫就車。《註》輯作揖。

10 九:
𨍋:同輠。詳前輠字註。

11 九:
𨍌:《廣韻》武盡切《集韻》美隕切,𠀤音泯。《說文》車伏兔下革也。◎按說文本作𨐂。𤔿古昬字。俗作𨌲。通作䡑。音義𠀤同。

12 九:
𨍍:俗輧字。

13 九:
䡢:《集韻》婢善切,音扁。《玉篇》小車也。又國名。《山海經》流沙之東有國名曰中䡢。

14 九:
輰:《廣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𠀤音陽。輰䡵,車也。

15 九:
輱:《廣韻》《集韻》𠀤胡讒切,音咸。車聲也。又《集韻》居咸切,音緘。義同。

16 九:
輲:《廣韻》市緣切《集韻》淳沿切《等韻》時緣切,𠀤音遄。《廣韻》無輻車。《玉篇》同輇。又《集韻》豎兗切,音歂。載柩車也。《禮·雜記》載以輲車。《註》有輻者別用木爲之,無輻者合大木爲之。

17 九:
䡣:《廣韻》戸昆切《集韻》《韻會》胡昆切,𠀤音渾。《說文》軛軥也。又《廣韻》還也。車相避也。又《廣韻》虛言切。與軒同。

18 九:
輳:《廣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𠋫切,𠀤音腠。《廣韻》輻輳,輻共轂也。《前漢·叔孫通傳》四方輻輳。《註》輳,聚也。言如車輻之聚於轂也。通作湊。《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又《賈誼傳》輻湊並進。

19 九:
𨍎:《廣韻》《集韻》𠀤莫卜切,音木。《玉篇》轅也。◎按《·秦風》作楘。或作𨍎。亦作𨎸。

20 九:
𨍏:《廣韻》徒落切《集韻》達各切,𠀤音鐸。《廣韻》𨍏,輅也。《集韻》𨍏輅,轉也。

21 九:
輴:《廣韻》丑倫切《集韻》《韻會》敕倫切《等韻》丑屯切,𠀤音椿。《廣韻》載柩車也。《禮·檀弓》菆塗龍輴。《註》輴車載柩,而畫龍爲楯,故曰龍輴。又泥行所乗也。《書·益稷子乗四載註》泥乗輴,以板爲之,其狀如箕,擿行泥上。《史記·河渠書》作橇。《漢書·溝洫志》作毳。又《禮·喪大記》大夫葬用輴。《註》輴,當爲輇車之輇。◎按《玉篇》輴與䡅同,不與輇同。輇與輲同。諸書多混纏眯目,附記於此。
考證:〔《禮·喪大記》大夫葬同輴。〕謹照原文同改用。

22 九:
𨍐:《集韻》寫與切,音糈。車下也。

23 九:
𨍑:《正字通》俗字。

24 九:
輵:《廣韻》古達切《集韻》居曷切,𠀤音葛。《廣韻》轇輵,戟形。《集韻》鋒戟形。又《廣韻》馳驅貌。《集韻》車馬喧雜貌。又《集韻》乙轄切《正韻》乙黠切,𠀤音揠。車聲。《揚雄·羽獵賦》皇車幽輵。又《集韻》丘葛切,音渴。義同。又《集韻》阿葛切,音遏。輵轄,轉搖貌。《史記·司馬相如傳》跮踱輵轄。《註》輵轄,搖目吐舌也。或作轕。通作葛。詳後轕字註。

25 九:
輶:《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𠀤音由。《說文》輕車也。《·秦風》輶車鸞鑣。又輕也。《·大雅》德輶如毛。又《廣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久切《正韻》云九切,𠀤音酉。又《廣韻》《集韻》𠀤余救切,音狖。義𠀤同。

26 九:
輷:《廣韻》《集韻》《正韻》𠀤呼宏切,音轟。車聲。《史記·蘇秦傳》輷輷殷殷。《王褒·洞簫賦》輘輷佚豫。《註》輘輷,大聲也。《廣韻》同轟。一作訇。

27 九:
輸:《廣韻》式朱切《集韻》《韻會》舂朱切《正韻》商朱切,𠀤音鄃。《說文》委輸也。《左傳·僖二年》秦於是乎輸粟㫃晉。《前漢·食貨志》武帝置平準,都受天下委輸。又《廣韻》盡也。《左傳·襄九年》魏絳請施舍,輸積聚以貸。又隳也。《·小雅》載輸爾載。《春秋·隱五年》鄭人來輸平。《註》輸平,隳成也。又均輸,官名。《桓寬·鹽鐵論》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物多苦惡,不償其價,因置官以相紹運,故曰均輸。又交輸,衣之後垂者。《前漢·江充傳》曲裾後垂交輸。《註》割正幅,使一頭狹若燕尾,垂之兩旁,見于後也。又《正韻》俗謂勝負爲輸贏。又《廣韻》傷遇切《集韻》舂遇切,𠀤音戍。《廣韻》送也。《增韻》凡以物送人,則讀平聲。指所送之物,則讀去聲。《韻會》漢有三輔委輸官。又經穴也。《史記·扁鵲傳》五藏之輸。《註》十二經皆以輸爲原,蓋經穴也。

28 九:
𨍒:同𨏊。詳後𨏊字註。

29 九:
輹:《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說文》車下縛也。《廣韻》車伏兔也。《集韻》車軸縛也。《釋名》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大畜》輿脫輹。又《大壯》壯于大輿之輹。又《集韻》芳六切,音蝮。義同。
考證:〔《釋名》輹,伏也。曰伏兔者,伏于軸上似之也。〕謹照原文釋名下改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

30 九:
輺:《正字通》輜本字。

31 九:
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說文》輪轑也。《·小雅》員于爾輻。《註》員,益也。輻,謂輪中木之直指者。下有葘以指輞,上有爪以湊轂。《周禮·冬官考工記》輻也者,以爲直指也。又輪輻三十,以象日月。《註》所以象其運行也。又叶筆力切,音必。《·魏風》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叶下直食。

32 九:
䡤:《集韻》專於切,音諸。《玉篇》車也。又《集韻》同櫧。木名。

33 九:
𨍓:《玉篇》同軒。詳前軒字註。

34 九:
𨍔:《字彙補》古文轂字。註詳十畫。

URN: ctp:kangxi-zidian/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