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十二》 | Library Resources |
1 | 十二: | 𨝫:《廣韻》許及切《集韻》息入切,𠀤音㗩。《說文》地名。 |
2 | 十二: | 𨝬:《唐韻》虛呂切《集韻》喜語切,𠀤音許。《說文》炎帝太岳之胤甫侯所封,在潁川。今通作許。 |
3 | 十二: | 鄦:同𨝬。《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許靈公也。 |
4 | 十二: |
鄧:《唐韻》徒亘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亘切,𠀤音蹬。《說文》曼姓之國。《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疏》鄧,在南地,屬衡岳。又魯地。《春秋·隱十年》春,齊侯、鄭伯盟于鄧。《註》鄧,魯地。又蔡地。《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註》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疏》賈、服以鄧爲國,釋例以此爲蔡地,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以鄧是小國,去蔡遠,蔡、鄭懼楚而爲此會,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故知非鄧國也。又州名。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攺鄧州。又姓。《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爲鄧侯,後因氏。 考證:〔《春秋·桓十年》鄧侯離吾來朝。〕謹照原文十年改七年。離吾改吾離。 |
5 | 十二: | 𨝭:《集韻》符風切,音馮。《說文》姬姓之國。 |
6 | 十二: | 鄨:《唐韻》《集韻》《韻會》𠀤必袂切,音蔽。《玉篇》牂牁,縣名。又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温水南至鄨。又《後漢·郡國志註》不狼山,鄨水所出。又《集韻》必列切,音鼈。義同。 |
7 | 十二: |
鄩:《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林切,音尋。地名。《左傳·襄四年》寒浞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鄩氏。《註》北海平壽縣有鄩亭,今萊州濰縣卽斟鄩。又周邑。《左傳·昭二十三年》正月壬寅朔,二師圍郊,癸卯,郊、鄩潰。《註》河南鞏縣西南有地名鄩中。又姓。《左傳·昭二十二年》鄩肸伐皇。《註》鄩肸,周大夫。 考證:〔《左傳·昭二十二年》周子朝之亂,二師圍郊,癸卯,郊鄩潰。〕謹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三年。周子朝之亂改正月壬寅朔。 |
8 | 十二: | 𨝮:郰、鄹𠀤同。詳前郰字註。 |
9 | 十二: | 鄪:《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兵媚切,音祕。魯邑名。《史記·周公世家》以汶陽鄪封季友,通作費。 |
10 | 十二: | 䣝:《唐韻》《集韻》《韻會》𠀤同都切,音屠。《說文》左馮翊䣝陽亭。又《廣韻》宅加切《集韻》直加切,𠀤音茶。義同。 |
11 | 十二: | 𨝯:《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𠀤音童。地名。又姓。今通作童。 |
12 | 十二: |
𨝰:《廣韻》居夭切《集韻》舉夭切,𠀤音矯。國名。《字彙補》黃帝後,姬姓之國。《路史·國名記》𨝰同橋。又《玉篇》九小切,音義同。 考證:〔《廣韻》居夭切,音喬。又《玉篇》九小切,音矯。義同。〕謹按居夭切,音矯,不音喬,謹照廣韻喬改矯。於玉篇下省矯字。 |
13 | 十二: | 𨝱:《廣韻》昨焦切《正韻》慈焦切,𠀤音樵。鄕名。 |
14 | 十二: | 𨝲:《廣韻》古勞切《集韻》居勞切,𠀤音高。鄕名。 |
15 | 十二: | 𨝳:《集韻》將支切,音資。谷名。又《正字通》縣名。一作𨚖。 |
16 | 十二: | 𨝴:《廣韻》《集韻》𠀤胡光切,音黃。古國名。 |
17 | 十二: |
鄫:《唐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陵切,𠀤音繒。《說文》姒姓國,在東海。《春秋·僖十四年》使鄫子來朝。《註》鄫國,今琅邪鄫縣。又鄭地。《春秋·襄元年》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註》鄫,鄭地。在𨻰留襄邑縣東南。 考證:〔《春秋·僖四年》鄫子來朝。《註》鄫國,在琅邪鄫縣。〕謹照原文四年改十四年。鄫字上增使字。註在字改今字。 |
18 | 十二: | 鄬:《廣韻》王嬀切《集韻》于嬀切,𠀤音爲。地名。《春秋·襄七年》公會晉侯,宋公、𨻰侯、衞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註》鄭地。又《集韻》阪名,在鄭。又《集韻》吁爲切,音撝。又俱爲切,音嬀。又《廣韻》韋委切《集韻》羽委切,𠀤音蔿。義𠀤同。 |
19 | 十二: | 䣞:《正字通》鄂本字。詳前鄂字註。 |
20 | 十二: | 𨝵:《集韻》師姦切,音山。地名。 |
21 | 十二: | 鄭:《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正切,音㽀。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又姓。《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
22 | 十二: | 𨝶:同鄑。詳前鄑字註。 |
23 | 十二: | 𨝷:《集韻》郞鳥切,音了。邑名。 |
24 | 十二: | 鄮:《唐韻》《集韻》《韻會》𠀤莫𠋫切,音茂。縣名。《前漢·地理志》鄮縣屬會稽郡,今浙江寧波府慈谿、奉化,鄮故地也。 |
25 | 十二: | 𨝸:《唐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𠀤音覃。《說文》國也。齊桓公所滅。又通作譚。《詩·衞風》譚公維私。《春秋·莊十年》譚子奔莒。 |
26 | 十二: | 䣟:《廣韻》昨含切《集韻》祖含切,𠀤音簪。《廣韻》亭名。在貝丘。又《廣韻》《集韻》𠀤徂合切,音雜。又《廣韻》慈夜切,音藉。又《集韻》他計切,音替。義𠀤同。或作䣠。 |
27 | 十二: | 䣠:同䣟。 |
28 | 十二: | 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擅。《說文》鄯善,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鄯善,本名樓蘭,元鳳四年更名。又《廣韻》州名。唐張守珪遷鄯州刺史。又《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善。義同。 |
29 | 十二: | 鄰:〔古文〕厸《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𠀤音粼。《廣韻》近也,親也。《正韻》比也。《釋名》鄰,連也。相接連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又連界之國,亦稱鄰。《書·蔡仲之命》睦乃四鄰。又左右輔弼亦曰鄰。《書·益稷》臣哉鄰哉。《註》臣以人言,鄰以職言。又車聲。與轔通。《詩·秦風》有車鄰鄰。《註》衆車聲。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良刃切,音吝。與甐通。《集韻》敝也。《正韻》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甐于鑿。《註》以輪之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也。甐,本又作鄰。又叶陵延切,音連。《陸機·挽歌》人往有反歲,我行無歸年。昔居四民宅,今託萬鬼鄰。《正字通》本作鄰,隸作隣。今通作鄰。 |
30 | 十二: | 鄱:《廣韻》《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𠀤音婆。《說文》鄱陽豫章縣,今屬饒州。又《集韻》蒲麋切,音陴。縣名。在魯。又蒲官切,音盤。趙地名。 |
31 | 十二: | 鄲:《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𠀤音單。邯鄲,古縣名。《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註》邯鄲,廣平縣也。《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註》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鄲。又《集韻》當何切,音多。漢侯國名。《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又叶都年切,音顚。《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還,音旋。 |
URN: ctp:kangxi-zidian/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