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五》

電子圖書館
1 十五:
𨞺:《等韻》力制切,音厲。姓也。通作厲。

2 十五:
𨞻:《說文》鄜本字。

3 十五:
鄺:《廣韻》《集韻》𠀤古晃切,音廣。《廣韻》姓也。出廬江縣。又《廣韻》《集韻》𠀤呼光切,音荒。義同。

4 十五:
𨞼:《說文》鄤字。

5 十五:
鄻:《唐韻》《集韻》𠀤力展切,音輦。《說文》周邑。《左傳·昭二十九年》王子趙車入于鄻以叛。

6 十五:
𨞽:《集韻》盧回切,音雷。地名。

7 十五:
鄼:同酇。詳後酇字註。

8 十五:
𨞾:《廣韻》《集韻》𠀤虛陵切,音興。地名。又《廣韻》《集韻》𠀤許應切,興去聲。義同。

9 十五:
𨞿:《集韻》盧當切,音郞。不𨞿,邑名。通作羹。《左傳·昭十一年》楚子城𨻰蔡、不羹。《註》襄城縣東南有不羹城,今河南南陽府舞陽縣定陵城,卽其地也。《正字通》按《通雅》《左傳》羹,音郞。《漢書》作更,蓋古韻庚、陽二韻本通,更讀如岡,訛轉爲郞,諸家但知讀𦎟爲郞,而不知其爲更。據此,則《左傳》音郞,正義云:古𦎟臛之𦎟亦爲郞。《魯頌》《楚辭》《急就章》與陽房漿爲韻,近世獨以爲地名,此誤以轉音爲本音,非定論也。《正韻》箋:郞與𦎟同,汪來虞說。此又誤以𦎟讀如郞,因與郞爲一字,尤非。本作𨞿。𨞿字从𦍚作。

10 十五:
𨟀:《正字通》俗𨛫字。

11 十五:
鄽:《廣韻》直連切《集韻》澄延切,𠀤音廛。《玉篇》廛亦作鄽。《前漢·韓信傳》所謂毆市人而戰之也。《註》市人,市鄽之人。

12 十五:
𨟁:《正字通》鄸字之譌。

13 十五:
𨟂:《等韻》鉏里切,音士。鄕名,在密縣。《正字通》薊字之譌。

14 十五:
𨟃:《廣韻》陟陵切,音徵。古國名。俗省作𨝔。

15 十五:
鄾:《等韻》烏求切,音憂。鄧國地。《左傳·桓九年》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註》在今鄧縣。又《哀十八年》巴人伐楚,圍鄾。蓋楚已滅鄧,而鄾遂爲楚有耳,其實非有二地也。

16 十五:
𨟄:《唐韻》附袁切《集韻》扶園切,𠀤音樊。《說文》京兆杜陵有𨟄鄕。

17 十五:
𨟅:同𨟄。

URN: ctp:kangxi-zidian/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