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
𨤽:《玉篇》匹犁切,音砒。箭也。《集韵》本作錍。 |
| 二: |
钌:《》都了切《集韵》丁了切,𠀤音鸟。《》钌鈌,带头饰。《集韵》铤钌也。又《集韵》《韵会》𠀤朗鸟切,音了。义同。 |
| 二: |
釖:《集韵》与刀同。 |
| 二: |
钊:《唐韵》止遥切《集韵》《韵会》《正韵》之遥切,𠀤音招。《》刓也。又《扬子·方言》远也。燕之北郊曰钊。又《说文注》郑樵曰:钊,或以爲弩机。又姓。《正字通》明钊劒佩,三河人。又《·》钊,勉也。《扬子·方言》钊薄勉也。秦晋曰钊,自关而东,周郑之闲,曰勉钊。又《》见也。《》钊我周王。又《》古尧切《集韵》坚尧切,𠀤音浇。义同。又周康王名。《·》康王钊。《注》索隐曰:克尧反。又音昭。又《集韵》庄交切,音𥊌。周康王名。《书·顾命释文》徐邈读。 |
| 二: |
钉:《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当经切,音丁。《》鍊鉼黄金。又《正韵》铃钉,矛名。《郭璞曰》鹤厀矛,江东呼爲铃钉。一曰铁釴。又《正韵》铁钉。又《晋书·陶侃传》竹头木屑,悉令掌之,及桓温伐蜀,以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又国名。《》有钉灵之国。《注》吴任臣云:钉灵,今丁灵国。又名丁令。亦作丁零。又《抱朴子·黄白卷》光明美色,可中钉也。又《集韵》都挺切,音顶。《前汉·王子侯者年表》有利侯刘钉。《注》音丁。又音鼎。又《集韵》炼鉼金。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丁定切,音矴。义同。又《增韵》以钉钉物也。又《五音集韵》郞丁切,音灵。《字类》撞𠄖。 |
| 二: |
钋:《集韵》匹角切,音璞。《玉篇》金钋。《集韵》金𨥥也。 |
| 二: |
釚:《》巨鸠切《集韵》渠尤切,𠀤音求。《玉篇》弩牙。《集韵》或作䤛𨥐。《篇海类编》亦作钆。 |
| 二: |
䤛:《集韵》同釚。 |
| 二: |
釛:《玉篇》胡刻切,音劾。金也。又《》博拔切,音八。义同。 |
| 二: |
釜:《》扶雨切《集韵》奉甫切,𠀤音父。《》鬴,或作𨥏。俗省作釜。《古史考》黄帝始作釜。《易·说卦传》坤爲釜。《疏》取其化生成熟也。《·》维锜及釜。《注》有足曰锜,无足曰釜。《释文》釜,符甫反。又量名。《》与之釜。《左传·昭二年》豆区釜锺,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锺。《注》釜,六斗四升,锺,六斛四斗。又山名。《·》黄帝合符釜山。《括地志》釜山,在嬀州怀戎县北。又《水经注》西海盐池北,西王母有石室石釜。又《韵补》叶府九切,音缶。《苏辙·土牛诗》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田家挽双角,归理鏁丝釜。 |
| 二: |
针:《》之林切《集韵》《正韵》诸深切,𠀤音斟。《说文徐注》俗针字。所以缝也。《易·乾卦各从其类疏》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天宝遗事》唐宫中七夕结彩楼,𨻰瓜果酒炙,祀牛女。妃嫔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爲得巧。又姓。明隆庆举人针惠。又《方书》针灸法。互详后针字注。又虫名。《古今注》蝌蚪,一名𤣥针。又书法。有垂露体,悬针体。《庾信·谢赵王啓》垂露悬针,书恩不尽。又《》之任切《集韵》《韵会》《正韵》职任切,𠀤枕去声。《集韵》缝也。又刺也。 |
| 二: |
釞:《五音集韵》陟立切,音絷。铁器。又《玉篇》銛也。 |
| 二: |
釟:《》博拔切《集韵》布拔切,𠀤音八。《玉篇》治金也。 |
| 二: |
𨤾:《集韵》金古作𨤾。注详部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