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四》

电子图书馆
1 四:
釽:《集韵》《韵会》𠀤匹历切,音霹。《扬子·方言》梁益之闲,裁木爲器曰釽。《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釽摫兼呈。《注》裁木爲器曰釽,裂帛爲衣曰摫。又《扬子·方言》斫也。晋赵之闲谓之釽釽。《注》釽,劈历反。又劒铮。《越绝书》薛烛相劒曰: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又《集韵》匹麦切《正韵》普伯切,𠀤音拍。义同。又《正韵》破也。《前汉·艺文志》钩釽析乱而已。《注》釽,破也。音普革反。又音普狄反。○按字汇云:俗䤨字。然考说文从金从爪,长笺亦云误爪爲𠂢,则字须从爪,安得反以从𠂢者爲正字。今从说文攺正。
考证:〔《扬子·方言》斫也。晋魏之闲谓之釽釽。〕谨照原文晋魏改晋赵。

2 四:
釾:《唐韵》以遮切《集韵》《韵会》余遮切《正韵》于遮切,𠀤音耶。《说文》镆釾,吴神劒名也。又通作邪。《前汉·贾谊传》莫邪爲钝兮,铅刀爲銛。《应劭注》莫邪,吴大夫也。作宝劒,因以冠名。又通作耶。《荀子·议兵篇》莫耶长刃利锋。《集韵》亦作鋣鎁。耶原字从卩,不从阝。

3 四:
𨥊:《说文》釳本字。

4 四:
釿:《唐韵》宜引切《集韵》拟引切,𠀤音齗。《说文》剂断也。又《广韵》《集韵》𠀤举欣切,音斤。义同。又《集韵》与斤同。斫木也。《庄子·在宥篇》釿锯制焉。《注》釿,音斤。又《集韵》鱼斤切,音䖐。平木具。《释名》釿,谨也。板广不可得制削。又有节,则用此釿之,所以详谨令平灭斧迹也。又《韵会》疑巾切《正韵》鱼巾切,𠀤音银。器之釿锷。又《韵会》或作沂。《礼·哀公问车不雕几注》几附缠爲沂鄂。又《韵补》叶渠希切,音其。《黄庭经》天庭地阙列斧釿,灵台完固永不衰。《正韵》亦作圻垠。

5 四:
钯:《唐韵》伯加切《韵会》《正韵》邦加切,𠀤音巴。《说文》兵车也。从金巴声。《玉篇》𠋫车也。《司马法》晨夜内钯车。又《说文》一曰铁也。又《正字通》锄属。五齿,平土除秽用之。俗呼耙。又《广韵》普巴切《集韵》披巴切,𠀤音葩。《广韵》江东呼鎞箭。《博雅》钯,錍镝也。《扬子·方言》凡箭镞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或谓之钯。《注》音葩。

6 四:
钫:《唐韵》府良切《集韵》分房切,𠀤音方。《说文》方锺也。《博雅》鑍谓之钫。又《广韵》镬属。

7 四:
鈂:《广韵》直深切《集韵》持林切,𠀤音沈。《说文》臿属。《六书故》铁杵。《字汇》铁签也。《集韵》或作𣜣。又《集韵》时任切,音谌。义同。又《广韵》昨淫切《集韵》才淫切,𠀤音鬵。义同。又《博雅》耕也。又《集韵》知鸩切,音揕。重也。

8 四:
鈃:《正字通》俗銒字。

9 四:
钭:《广韵》天口切《集韵》他口切,𠀤音𪌘。姓也。《姓苑》宋处州刺史钭滔。又《集韵》徒口切,音䕆。义同。又《六书㴑原》钭,俗𨪐字。注详十画。本作钭。

10 四:
𨥋:《集韵》敕九切,音丑。械也。与杻同。

11 四:
钥:《广韵》《集韵》𠀤鱼阙切,音月。《玉篇》兵器也。

12 四:
铅:《广韵》与专切,音沿。同铅。《淮南子·齐俗训》铅不可以爲刀。《前汉·江都王传》以铅杵舂。《注》铅者,锡之类也。又《贾谊传》莫邪爲钝兮,铅刀爲銛。又国名。《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注》皆四方极远之国。又《广韵》𧸉容切《集韵》诸容切,𠀤音锺。铁也。
考证:〔《尔雅》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粟〕谨照原文祝粟改祝栗。

13 四:
䤝:《字汇》音穹。钏也。

14 四:
鈇:《广韵》甫无切《韵会》风无切,𠀤音肤。《说文》莝斫刀。从金夫声。《仓颉篇》斧也。《礼·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列子·说符篇》人有亾鈇者。《注》鈇音夫。又《集韵》匪父切,音甫。《礼·王制·鈇钺释文》鈇,方于反。又音斧。

15 四:
鈈:《字汇》同鉟。

16 四:
钠:《集韵》诺荅切,音讷。《玉篇》打铁。又《广韵》而锐切,音芮。锐钠。《类篇》刻木专所以入凿。

17 四:
鈊:《玉篇》思林切,音心。金名。又《类篇》七鸩切,音沁。利也。

18 四:
鈋:《唐韵》五禾切《集韵》《正韵》吾禾切,𠀤音吪。《说文》鈋,圜也。《玉篇》削也。《广韵》去角也。《博雅》刓也。

19 四:
鈌:《唐韵》于决切《集韵》一决切,𠀤音抉。《说文》本作𨥻。刺也。又《集韵》涓惠切,音桂。义同。又《广韵》《集韵》𠀤古穴切,音玦。义同。又《博雅》取也。《音释》鈌,音决。又与缺通。《史记·司马相如传》贯列鈌之倒景兮。《前汉书》作列缺。《注》列缺,天门也。

20 四:
钝:《唐韵》《韵会》徒困切《正韵》杜困切,𠀤音遯。《说文》錭也。又《玉篇》顽钝也。《史记·𨻰丞相世家》士之无耻顽钝嗜利者,亦多归汉。又《正字通》凡质鲁者曰钝。《前汉·鲍宣传》臣宣呐钝于辞。又《广韵》不利也。《前汉·贾谊传》莫邪爲钝兮。《𨻰琳·檄吴文》兵不钝锋。又《博物志》宝劒名。钝钩,欧冶子所作。又《淮南子·览冥训》钝闷以终。《注》钝闷,无情也。又通作顿。《贾谊·治安策》芒刃不顿。《前汉·翟方进传》迟顿不及事。

21 四:
鈎:《字汇》俗钩字。

22 四:
𨥌:《字汇》同鉹。

23 四:
鈏:《广韵》余忍切《集韵》《韵会》以忍切,𠀤音引。《尔雅·释器》锡谓之鈏。《疏》锡,金白鑞也。一名鈏。《释文》鈏,音引。又《集韵》时刃切,音愼。又《五音集韵》时忍切,音肾。又《唐韵》《集韵》𠀤羊晋切,音胤。义𠀤同。又《广韵》鑯鈏。《五音集韵》鉄鈏。

24 四:
钤:〔古文〕𨥩《唐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𠀤音箝。《说文》钤𨬍,大犂也。一曰类耜。又《玉篇》车辖也。又《广韵》兵钤以闭房,神府以备非常。又《广韵》钩钤,星名。《前汉·天文志》荧惑守房之钩钤。钩钤,天子之御也。《注》房爲天驷,其隂右骖旁有二星,曰钩钤,故曰天子御也。《石氏星经》二星主法,明则羣臣奉职,天下道洽。《孝经·内事》昆弟亲睦,则钩钤不离房。《晋书·天文志》钩钤主关龠,王者孝,则钩钤明。又山名。《山海经》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又鏁也。《尔雅序》六艺之钤键。《疏》钤,鏁也。又《扬子·方言》矛,其柄谓之钤。《注》巨巾反。又《集韵》胡南切,音含。釱也。又千寻切,音侵。义同。

25 四:
钣:《集韵》《韵会》《正韵》𠀤补绾切,音版。鉼金曰钣。《尔雅·释器》鉼金谓之钣。《释文》钣,音版。《周礼·秋官·职金》祭五帝供金钣。《贺知章诗》钣镂银盘荐蛤蜊。又《字汇补》与版同。《庄子·徐无鬼》金钣六弢。

26 四:
鈒:《唐韵》苏合切《集韵》悉合切,𠀤音趿。《说文》鋋也。《陆云·答车安茂书》举鈒成云,下鈒成雨。又《广韵》鈒镂。《六书故》细镞金银爲文曰鈒镂。又《国史补》四姓,荥阳郑、冈头卢、泽底李、土门崔,皆爲鼎甲。大原王亦四姓之匹,时号鈒镂王家,喩银质金饰也。又《广韵》色立切《集韵》《正韵》色入切,𠀤音歰。《广韵》戟也,鋋也。又《集韵》或作铩。又作闟。《史记·商君传》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注》闟,亦作鈒。所及反。又《集韵》迄及切,音吸。义同。又息入切,音靸。小锋。

27 四:
鈓:《集韵》同銋。

28 四:
钞:《唐韵》《韵会》《正韵》楚交切《集韵》初交切,𠀤音䜈。《说文》叉取也。《徐铉曰》今俗别作抄。《广韵》略也。《后汉·公孙瓒传》尅会期日,攻钞郡县。又《韵会》或作摷。《张衡·东京赋》摷昆聊。又作抄。《杜甫诗》饭抄云子白。又姓。《正字通》明钞秀,钞奇。又《增韵》誊写也。《抱朴子·金丹卷》余令略钞金丹之都,较以示后之同志者。又《博雅》强也。又《广韵》初敎切《集韵》《韵会》《正韵》楚敎切,𠀤音剿。《周礼·夏官·射鸟氏驱乌鸢注》乌鸢善钞,盗便污人。《释文》钞,初敎反。又《正字通》楮货名。宋史,绍兴二十四年,女眞以铜少,循宋交子法,造钞引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谓之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谓之小钞。与钱𠀤用,以七年爲限,纳旧易新,诸路置交钞库官受之,每贯取工墨钱十五文,公私便焉。又《韵会定正》官收物而给印信文凭也。卽今钞关。又与杪同。《管子·幼官篇》敎行于钞。《注》钞,末也。《又》听于钞,故能闻未极。《注》钞,深远也。又《集韵》齿绍切,音𪍑。取也。
考证:〔《周礼·夏官·射鸟氏驱乌鸢注》乌鸢喜钞盗,便污人。〕谨照原文喜改善。

29 四:
钮:〔古文〕㺲《唐韵》《集韵》《正韵》𠀤女九切,音狃。《说文》印鼻也。《正韵》又镜弩鼻。《正字通》凡物钩固者,皆曰钮。又《楚辞·九思》遗失兮钮枢。《注》玉斗钮枢,皆所宝者。又姓。《何氏姓苑》东晋有钮𣸩,吴兴人。又《集韵》敕九切,音丑。与杻同。械也。

30 四:
鈖:《篇海》敷文切,音分。玉名。又方文切,音賔。义同。

31 四:
鈗:《唐韵》余准切《集韵》《韵会》庾准切,𠀤音尹。《说文》侍臣所执兵也。引周书,一人冕执鈗。○按今书顾命作锐。孔颍达疏云:锐,当作鈗,音允。据孔说,锐爲鈗字之譌。今蔡沈传引说文,不知说文本孔疏也。又《集韵》兪芮切,音睿。又《五音集韵》杜外切,音兑。义𠀤同。

32 四:
䤞:《五音集韵》以芮切,音锐。侍臣所执兵。《正字通》鈗字之譌。

33 四:
鈘:《集韵》语绮切,音蚁。《玉篇》釜也。与䰙同。又《集韵》巨绮切,音技。义同。

34 四:
鈙:《唐韵》《集韵》𠀤渠金切,音琴。《说文》持也。或作㩒。又《广韵》《集韵》𠀤巨禁切,音𦧈。义同。

35 四:
鈚:《广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𠀤音毗。《玉篇》铁也。又《广韵》犁錧别名也。又《集韵》一曰箭名。或作鎞錍。《杜甫诗》长鈚及狡兔。又《集韵》篇迷切,音𢱧。本作錍。《扬子·方言》箭镞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普蹄反。

36 四:
鈛:《集韵》同锅。

37 四:
鈜:《广韵》户萌切《集韵》乎萌切,𠀤音宏。《广韵》金声。《集韵》铿鈜,钟鼓声。或从口作吰。

38 四:
鈝:《篇海》夷斟切,音淫。见释典。

39 四:
钧:〔古文〕銞《唐韵》居匀切《集韵》《韵会》规伦切,𠀤音均。《说文》三十斤也。《孟康曰》万一千五百二十铢。《·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疏》三十斤爲钧,四钧爲石,钧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轻,而立民信也。又《集韵》一曰陶旊轮。《正字通》陶人模下圆转者爲钧。《前汉·贾谊传师古注》陶家名转者爲钧,盖取周回调均之义。又大钧,天也。《前汉·贾谊传》大钧播物,坱圠无垠。《注》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钧上,此以造物爲大钧也。言造化爲人,亦犹陶之造瓦耳。又《杜甫诗》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又乐名。《张衡·西京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又劒名。《淮南子·览冥训》淳钧之器成。《注》淳钧,古劒。又地名。《左传·昭四年》夏啓有钧台之享。《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又水名。《前汉·霍去病传》涉钧者。《注》钧耆,水名。又姓。《风俗通》楚大夫元钧之后,汉有侍中钧喜。又与均同。平也。《·大雅》四鍭旣钧。《注》矢镞重羽轻,必参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后,得平均也。又等也,同也。《左传·成六年》善钧从衆。《注》钧,等也。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钧声。《注》钧,同其声。《集韵》或书作𨥒。

40 四:
鈟:《字汇》同钓。

41 四:
𨥍:《集韵》同銎。

42 四:
𨥎:《正字通》鏦本字。

43 四:
𨥏:《说文》釜本字。

44 四:
𨥐:《集韵》同釚。

45 四:
𨥑:《集韵》同矿。又𨥥,同。卝,古文矿。

46 四:
鈠:《广韵》营只切,音役。《玉篇》器也。《集韵》小矛。或作𨦯。

47 四:
𨥒:《集韵》同钧。

URN: ctp:kangxi-zidian/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