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七》

電子圖書館
1 七:
𨴨:《韻會》敕六切,音蓄。《字統》衆也。本作閦。詳閦字註。

2 七:
𨴩:《集韻》同都切,音徒。地名。

3 七:
閫:《廣韻》《集韻》《正韻》𠀤苦本切,音悃。《廣韻》門限也。《集韻》門橛也。《史記·馮唐傳》閫以內者,寡人制之。《註》此郭門之閫也,門中橛曰閫。《儀禮·士冠禮·布席於門中闑西閾外註》閾,閫也。《易·師卦註》閫外之事,將軍所裁,臨事制宜,不必皆依君命。又天閫。《前漢·揚雄傳》天閫決兮地垠開。《註》天閫,天門之閫也。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悶切,音困。義同。《集韻》本作梱。

4 七:
閬:《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𠀤音浪。《說文》門高也。又空虛也。《前漢·揚雄傳》閌閬閬其寥廓兮。《註》閬,音浪。閬閬,空虛也。又空曠也。《莊子·外物篇》胞有重閬,心有天遊。《註》閬,空曠也。音浪。又土閬。《管子·度地篇》城外爲之郭,郭外爲之土閬。又山名。《屈原·離騷》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緤馬。《註》閬風,山名。在崑崙之上。《前漢·司馬相如傳》登閬風而遙集兮。《註》張揖曰:閬風山在崑崙閶闔之中。又地名。巴郡有閬中縣。《前漢·地理志》閬中。《註》屬巴郡。閬音浪。又《集韻》里黨切,音朖。爣閬,寬明貌。又人名。《史記·周本紀》釐王子惠王閬立。又《集韻》里養切,音兩。《說文》蝄蜽也。《史記·孔子世家》木石之怪夔罔閬。《註》夔,音逵。閬,音兩。家語作魍魎。又《廣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𠀤音郞。亦門高也。又《後漢·張衡傳》集太微之閬。《註》閬,明大也。《揚雄·甘泉賦文選註》閬音郞。閬閬,高大貌。又《集韻》徒郞切,音唐。高門謂之閬。或作𨶈。

5 七:
𨴪:《五音集韻》博古切,音補。門也。《正字通》按鋪首,著門銜環者。俗誤作𨴪。門不必別立𨴪名。

6 七:
䦜:《篇海類編》訛胡切,音吾。國名。《正字通》一說左傳本作郚。

7 七:
𨴫:《篇海》音閻。出《釋典》。

8 七:
閭:《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𠀤音臚。《說文》里門也。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武成》式商容閭。《傳》式其閭巷。《禮·內則》與其得罪於鄕黨州閭。《註》二十五家爲閭。《戰國策》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註》閭里,中門也。《後漢·班固傳》閭閻且千。《註》字林曰:閭里,門也。又門名。《左傳·襄十八年》州綽門於東閭。《註》齊東門。《穀梁傳·成元年》客不說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胥閭,門名。《釋文》閭,力居反。又仙所居。《史記·孝武紀》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又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註》高平南,平陽縣西北有顯閭亭。又古官名。《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離騷序》屈原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史記·屈賈傳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又石名。《五音集韻》尾閭。司馬云: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在扶桑東,一名沃焦。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又山名。《爾雅·釋地》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註》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又《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又劒名。《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又《五音集韻》草名。狀如艾蒿。《前漢·司馬相如傳》奄閭軒于。《註》奄閭,蒿也。子可治疾。又《正韻》𠀤閭,木名。《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註》仁頻、幷閭俱註作椶。然攷之櫚皮作索,則椶應屬幷閭,仁頻作梹榔也。又《集韻》獸名。如驢,一角,岐蹄。《山海經》縣雍之山,其獸多閭麋。《註》郭曰,閭卽羭也。似驢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驢。又美女。《戰國策》閭姝、子奢莫如媒兮。《註》閭姝,荀子作閭娵。韋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又姓。《左傳·定十一年》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前漢·藝文志》閭丘子十三篇。《註》魏人。《正字通》將閭、閭葵,皆複姓。漢唐君𥓓:處士閭葵班。又人名。《史記·秦本紀》吳王闔閭。《前漢·武帝紀》東夷薉君南閭等。《註》南閭者,薉君之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俞閭侯。
考證:〔又旗名。《詩·衞風·孑孑干旟疏》閭旐。〕謹按詩云鄕旗,州旟,黨旟,族旐,閭旐,比旌,謂鄕用旗州黨用旟族閭用旐比用旌,非以閭旐爲旗名也。今省去此段,於上文古之良劔也下,增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

9 七:
𨴬:《廣韻》《集韻》𠀤胡沃切,音鵠。門聲謂之𨴬。

10 七:
𨴭:《玉篇》余腫切《五音集韻》余隴切,𠀤音勇。《玉篇》門入也。

11 七:
䦝:《廣韻》呼麥切,音剨。《玉篇》門聲。《廣韻》䦝門。又《集韻》霍虢切,音謋。開也。

12 七:
閮:《集韻》唐丁切,音庭。門中也。又待鼎切,音挺。門外啓謂之閮。

13 七:
閯:《集韻》所稼切,音嘎。開也。

14 七:
閰:《廣韻》《集韻》𠀤居六切,音匊。閑也。《類篇》閉也。又《篇海類編》兩手捧物也。又斂手曰𦥑,與臼字不同。臼字下畫連,音舅。

15 七:
閱:《唐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正韻》魚厥切,𠀤音悅。《說文》具𢿙于門中。《徐曰》春秋大閱,𥳑車馬也。具數,一一數之也。《玉篇》𥳑軍實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冬敎大閱。《註》大閱,𥳑軍實。《春秋·桓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註》𥳑車馬。又《說文》一曰察也。出門者,察而數之也。《博雅》閱,數也。《左傳·襄九年》商人閱其禍敗之釁。《註》閱,猶數也。又《正韻》𥳑閱也。《·多方》克閱于乃邑,謀介。《疏》謂𥳑閱其事。又《呂𠛬》閱實其罪。《疏》𥳑練核實。又《正韻》歷也。《前漢·文帝紀》閱天下之義理多矣。《註》閱,猶更歷也。又《車千秋傳》無伐閱功勞。《師古註》閱,經歷也。又《廣韻》閥閱也。《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積日曰閱。《後漢·章帝紀》或起甽畝,不繫閥閱。《註》史記曰: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言前代舉人,務取賢才,不拘門地。又《韻會》買賣損價也。《荀子·修身篇》良價不爲折閱不市。《註》折閱,謂損其所賣物價也。又容也。《·邶風》我躬不閱。《傳》閱,容也。又《曹風》蜉蝣掘閱。《傳》閱,容閱也。《箋》掘閱,掘地解閱。謂其始生時也。又稟也。《老子·道德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註》閱,稟也。甫,始也。言道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又遂也。《爾雅·釋宮》桷直而遂,謂之閱。《註》謂五架屋際椽正相當。《疏》屋椽,長直而遂達,五架屋際者名閱。又《正韻》觀也。又人名。《左傳·僖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閱來聘。又《襄九年》華閱。《註》華閱,宋臣華元子。《史記·田敬仲世家》公孫閱謂成侯忌曰:公何不謀伐魏。
考證:〔《說文》具疏于門中。〕謹照原文疏改𢿙。〔《荀子·修身篇》銀價不爲折閱不市〕謹照原文銀價改良價。〔《詩·衞風》我躬不閱。〕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16 七:
𨴮:《字彙》古患字。○按說文本作𢠶。

17 七:
𨴯:《篇海類編》詩止切,音始。門也。

18 七:
𨴰:《字彙補》昌六切,音閦。佛之名。

19 七:
𨴱:《篇海》苦穴切,音窟。無門戸也。

URN: ctp:kangxi-zidian/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