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 |
閵:〔古文〕𨶄《》《集韵》《正韵》𠀤良刃切,音吝。《》閵鹊,鸟名。《》閵似雊鹆而黄。又践也。《·》徒车之所閵轹。《郭璞注》閵,践也。又《集韵》郞甸切,音练。义同。 |
| 八: |
𨵈:《玉篇》孚微切《五音集韵》符非切,𠀤音肥。《玉篇》门火气。《篇海类编》同扉。 |
| 八: |
䦠:《集韵》都木切,音豰。水名。《》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靑䨼,䦠水出焉。《注》䦠音涿。又《集韵》竹角切,音斫。义同。又《玉篇》式旨切《五音集韵》诗止切,𠀤音始。䦠门也。 |
| 八: |
䦡:《玉篇》《五音集韵》𠀤胡官切,音桓。深閤也。又《字汇》阍也。 |
| 八: |
阊:《唐韵》尺量切《集韵》《韵会》蚩良切《正韵》齿良切,𠀤音昌。《》天门也。一曰楚人名门曰阊阖。《·》游阊阖。《注》阊阖,天门。《后汉·杜笃传》排阊阖,入幽谷。《·》排阊阖,钥天门。《注》阊阖,始升天之门也。又风名。《·》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四十五曰阊阖风至。《注》兑卦风。又《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注》司马法曰:鼓声不过阊。又门名。《正字通》阊门,姑苏城门名。又《集韵》他郞切,音汤。鼞或作阊。鼓声也。 |
| 八: |
閷:《正字通》与杀同。有上去入三声。考工记𢎜人: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者薄。注:閷,同杀,入声。又弓人:爲柎而发,必动于閷。注:柎弓侧骨也,閷接中也。柎与接中相爲体用,柎旣发,则接中亦动也。陆氏:閷,色界反。又匠人:凡爲防,广与崇,方其閷三分去一,大防外閷。注:閷者,减削之意。防基三分,上二分则坚固。大防,则基三分之外,上二分之内。閷而又閷,防愈固也。生杀之杀,入声。隆杀、等杀之杀,去声。杀不必从周礼作閷,沿俗书作煞。正韵六泰杀注,亦作煞。四辖杀注,𠛬不以罪曰杀。泛云亦作閷煞,𠀤非。周礼攺杀爲閷,亦泥。别详殳部杀字注。 |
| 八: |
䦢:《篇海类编》苦活切,音阔。远也,广也。 |
| 八: |
𨵉:《集韵》偶举切,音语。小门。 |
| 八: |
閸:《字汇》苦本切,音悃。宫中门。 |
| 八: |
𨵊:《》《集韵》𠀤士列切,音𪘧。城门版也。又《五音集韵》查鎋切,音䥷。义同。 |
| 八: |
阉:《唐韵》英廉切《集韵》《韵会》衣廉切《正韵》衣炎切,𠀤音淹。《》竖也。宫中阉阍闭门者。从门,奄,意兼声。《》男无势,精闭者。《·》阉尹之呰。《注》谓宫人爲阉者,谓其精气奄闭不泄也。一曰主奄闭门者。又《·》太岁在戌曰阉茂。《释文》阉,音淹。《·》游兆,阉茂二年。《注》阉茂,一作淹戊。《·》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雷。行夏政,阉。《注》阳气独盛。又《》《集韵》《韵会》衣检切《正韵》于检切,𠀤音渰。义同。《集韵》通作奄。 考证:〔《·》太岁在戊曰阉茂。〕谨照原文在戊改在戌。 |
| 八: |
𨵋:《玉篇》于委切《五音集韵》于诡切,𠀤音委。门高也。 |
| 八: |
𨵌:《唐韵》乌可切,音妸。《》门倾也。《》𨵌砢,欲倾貌。又《集韵》《类篇》𠀤倚可切,音㫊。义同。 |
| 八: |
閺:《集韵》眉贫切,音珉。鄕名。或作𨳶。《五音集韵》亭名,在汝南。又《集韵》无分切,音文。《》低目视也。弘农湖县有閺郡。 |
| 八: |
䦣:《篇海》敷救切,音富。开门也。 |
| 八: |
𨵍:《篇海类编》蚩占切,音襜。获也。 |
| 八: |
𨵎:《集韵》《类篇》𠀤虚宜切,音牺。𨵎虚,壁𨻶也。又《五音集韵》渠羁切,音竒。克也,信也。又割截也。 |
| 八: |
阎:《唐韵》《集韵》《韵会》𠀤余廉切,音盐。《》里中门。《后汉·班固传》闾阎且千。《注》字林曰:阎,里中门也。《史记·越世家》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又《玉篇》巷也。《博雅》阎谓之衖。又《扬子·方言》阎笘,开也。东齐开戸谓之阎笘。又劝也。《扬子·方言》食阎,劝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或谓之怂慂。又《》姓也。阎职。见《左传·文十八年》阎敖,楚大夫。见《庄十八年》。又《集韵》《类篇》𠀤徐廉切,音燅。鬼阎,地名。在颍川。《左传·昭二十年》战于鬼阎。《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释文》阎,似廉反。又县名。《左传·昭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注》阎嘉,晋阎县大夫。《释文》阎,以廉反。又《集韵》以赡切,音爓。《》好而长也。《五音集韵》美色也。又衣长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眇阎易以戍削。《注》阎易,衣长貌。又《集韵》以冉切,音琰。地名。《左传·昭二十年》鬼阎。《释文》又以冉反。《集韵》或作壛。 |
| 八: |
阏:《唐韵》乌割切《集韵》《韵会》《正韵》阿葛切,𠀤音遏。《》遮壅也。《》止也,塞也。《·》今臣雍阏不得闻。《注》阏,乌曷反。止也。《·》志阏绝兮安如。《注》志望已讫,不知所之。《·》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阏。《蔡邕·樊惠渠歌》我有长流,莫或阏之。《释文》𠀤音遏。又《·》太岁在甲曰阏逢,太岁在卯曰单阏。《释文》阏,乌割切。《·》寅在甲曰阏蓬。《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阏蓬也。又星名。《前汉·律历志》大火,阏伯之星也。又城名。《·》攻赵阏与。《注》仪州和顺县,卽古阏与城。《郡县志》阏与,在磁州武安县。今属彰德府。又《后汉·郡国志》上党涅县有阏与聚。又人名。《左传·襄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又《隐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注》公孙阏,郑大夫。《释文》𠀤于葛反。《·》阏爲临江王。《注》阏,一曷反。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于歇切,音谒。义同。又《集韵》或作堨。详堨字注。又《五音集韵》依倨切,音饫。阏与,容暇貌。《·》穷宂阏与。《注》晋灼曰:阏与,容貌也。师古曰:阏与,容暇之貌也。又《》乌前切《集韵》因莲切,𠀤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于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爲颜色,因名妻作阏氏。又《·》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又《》于乾切《集韵》尤虔切,𠀤音焉。义同。 |
| 八: |
䦤:《集韵》楚快切,音嘬。石抑䦤,谷名。又《五音集韵》仓夬切,音啐。义同。 |
| 八: |
𨵏:《字汇》五爱切,音艾。以木栏门也。 |
| 八: |
阍:《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呼昆切,音昏。《》常以昏闭门隷也。《礼·祭义》阍者,守门之贱者也。《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中门之禁。《注》言阍人者,使守门阍人守王宫中门耳。《正字通》凡吏民冤抑,诣阙自诉者,曰叩阍。又《正韵》阍寺。《·》爲阍寺。《疏》取其禁止人也。又《韵补》叶许云切,音熏。《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羣神。又叶音暄。《苏辙·上淸词》帝荡荡其无尊兮,居深高乎九阍。顾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观天。 |
| 八: |
阈:〔古文〕𨵨《唐韵》于逼切《集韵》《正韵》越逼切,𠀤音域。《》门榍也。论语曰:行不履阈。《徐曰》门限也。《·》柣谓之阈。《疏》谓门下横木爲外内之限。《礼·玉藻》賔人不中门,不履阈。《注》阈,门限。《左传·僖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思不出乎门阈。《注》门橛也。又《》况逼切《集韵》忽域切,𠀤音洫。义同。 |
| 八: |
阌:《五音集韵》无分切,音文。低视也。与闅同。又《·》阌鄕。《注》孟康曰:阌,古闻字。从门从𥄎。建安中攺作闻。师古曰:阌字本从门从𥄎,其后转讹误,遂作门中受耳。郭璞乃音汝授反,盖失理远耳。◎按说文闅训低目视,广韵闅俗作阌,汉书注则以阌爲古闻字,闅与闻旣异义,又以阌爲古字,尤不可解,自应以广韵爲正。 |
| 八: |
哄:《五音集韵》胡降切,音巷。《字汇》陌也。又备也。 |
| 八: |
闁:《字汇补》博毛切,音包。褒赞也。 |
| 八: |
闂:《字汇补》匣虫切,音鸿。鬭也。《》崔杼之子,相与私闂。 |
| 八: |
䦥:《篇海》音闲。习也,法也。 |
| 八: |
𨵐:《篇海》音古。独扇门也。 |
| 八: |
𨵑:《字汇补》古文开字。注详四画。 |
| 八: |
𨵒:《字汇补》同䦜。国名。 |
| 八: |
𨵓:《字汇补》古文辟字。注详十三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