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閵:〔古文〕𨶄《廣韻》《集韻》《正韻》𠀤良刃切,音吝。《廣韻》閵鵲,鳥名。《說文》閵似雊鵒而黃。又踐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徒車之所閵轢。《郭璞註》閵,踐也。又《集韻》郞甸切,音練。義同。

2 八:
𨵈:《玉篇》孚微切《五音集韻》符非切,𠀤音肥。《玉篇》門火氣。《篇海類編》同扉。

3 八:
䦠:《集韻》都木切,音豰。水名。《山海經》成山四方而三壇,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靑䨼,䦠水出焉。《註》䦠音涿。又《集韻》竹角切,音斲。義同。又《玉篇》式旨切《五音集韻》詩止切,𠀤音始。䦠門也。

4 八:
䦡:《玉篇》《五音集韻》𠀤胡官切,音桓。深閤也。又《字彙》閽也。

5 八:
閶:《唐韻》尺量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𠀤音昌。《說文》天門也。一曰楚人名門曰閶闔。《前漢·禮樂志》游閶闔。《註》閶闔,天門。《後漢·杜篤傳》排閶闔,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註》閶闔,始升天之門也。又風名。《史記·律書》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淮南子·天文訓》四十五曰閶闔風至。《註》兌卦風。又《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又門名。《正字通》閶門,姑蘇城門名。又《集韻》他郞切,音湯。鼞或作閶。鼓聲也。

6 八:
閷:《正字通》與殺同。有上去入三聲。考工記𢎜人: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者薄。註:閷,同殺,入聲。又弓人:爲柎而發,必動於閷。註:柎弓側骨也,閷接中也。柎與接中相爲體用,柎旣發,則接中亦動也。陸氏:閷,色界反。又匠人:凡爲防,廣與崇,方其閷三分去一,大防外閷。註:閷者,減削之意。防基三分,上二分則堅固。大防,則基三分之外,上二分之內。閷而又閷,防愈固也。生殺之殺,入聲。隆殺、等殺之殺,去聲。殺不必从周禮作閷,沿俗書作煞。正韻六泰殺註,亦作煞。四轄殺註,𠛬不以罪曰殺。汎云亦作閷煞,𠀤非。周禮攺殺爲閷,亦泥。別詳殳部殺字註。

7 八:
䦢:《篇海類編》苦活切,音闊。遠也,廣也。

8 八:
𨵉:《集韻》偶舉切,音語。小門。

9 八:
閸:《字彙》苦本切,音悃。宮中門。

10 八:
𨵊:《廣韻》《集韻》𠀤士列切,音𪘧。城門版也。又《五音集韻》查鎋切,音䥷。義同。

11 八:
閹:《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𠀤音淹。《說文》豎也。宮中閹閽閉門者。从門,奄,意兼聲。《廣韻》男無勢,精閉者。《前漢·敘傳》閹尹之呰。《註》謂宮人爲閹者,謂其精氣奄閉不洩也。一曰主奄閉門者。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戌曰閹茂。《釋文》閹,音淹。《史記·歷書》游兆,閹茂二年。《註》閹茂,一作淹戊。《管子·幼官篇》春行冬政,肅。行秋政,雷。行夏政,閹。《註》陽氣獨盛。又《廣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渰。義同。《集韻》通作奄。
考證:〔《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閹茂。〕謹照原文在戊改在戌。

12 八:
𨵋:《玉篇》於委切《五音集韻》於詭切,𠀤音委。門高也。

13 八:
𨵌:《唐韻》烏可切,音妸。《說文》門傾也。《廣韻》𨵌砢,欲傾貌。又《集韻》《類篇》𠀤倚可切,音㫊。義同。

14 八:
閺:《集韻》眉貧切,音珉。鄕名。或作𨳶。《五音集韻》亭名,在汝南。又《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低目視也。弘農湖縣有閺郡。

15 八:
䦣:《篇海》敷救切,音富。開門也。

16 八:
𨵍:《篇海類編》蚩占切,音襜。獲也。

17 八:
𨵎:《集韻》《類篇》𠀤虛宜切,音犧。𨵎虛,壁𨻶也。又《五音集韻》渠羈切,音竒。克也,信也。又割截也。

18 八:
閻:《唐韻》《集韻》《韻會》𠀤余廉切,音鹽。《說文》里中門。《後漢·班固傳》閭閻且千。《註》字林曰:閻,里中門也。《史記·越世家》莊生雖居窮閻,然以廉直聞於國。又《玉篇》巷也。《博雅》閻謂之衖。又《揚子·方言》閻笘,開也。東齊開戸謂之閻笘。又勸也。《揚子·方言》食閻,勸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說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謂之食閻。或謂之慫慂。又《廣韻》姓也。閻職。見《左傳·文十八年》閻敖,楚大夫。見《莊十八年》。又《集韻》《類篇》𠀤徐廉切,音燅。鬼閻,地名。在潁川。《左傳·昭二十年》戰於鬼閻。《註》潁川長平縣西北有閻亭。《釋文》閻,似廉反。又縣名。《左傳·昭九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註》閻嘉,晉閻縣大夫。《釋文》閻,以廉反。又《集韻》以贍切,音爓。《說文》好而長也。《五音集韻》美色也。又衣長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眇閻易以戍削。《註》閻易,衣長貌。又《集韻》以冉切,音琰。地名。《左傳·昭二十年》鬼閻。《釋文》又以冉反。《集韻》或作壛。

19 八:
閼:《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𠀤音遏。《說文》遮壅也。《廣韻》止也,塞也。《前漢·景十三王傳》今臣雍閼不得聞。《註》閼,烏曷反。止也。《楚辭·九思》志閼絕兮安如。《註》志望已訖,不知所之。《列子·楊朱篇》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閼。《蔡邕·樊惠渠歌》我有長流,莫或閼之。《釋文》𠀤音遏。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太歲在卯曰單閼。《釋文》閼,烏割切。《淮南子·天文訓》寅在甲曰閼蓬。《註》言萬物鋒芒欲出,擁遏未通,故曰閼蓬也。又星名。《前漢·律歷志》大火,閼伯之星也。又城名。《史記·秦本紀》攻趙閼與。《註》儀州和順縣,卽古閼與城。《郡縣誌》閼與,在磁州武安縣。今屬彰德府。又《後漢·郡國志》上黨涅縣有閼與聚。又人名。《左傳·襄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又《隱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註》公孫閼,鄭大夫。《釋文》𠀤於葛反。《前漢·景帝紀》閼爲臨江王。《註》閼,一曷反。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歇切,音謁。義同。又《集韻》或作堨。詳堨字註。又《五音集韻》依倨切,音飫。閼與,容暇貌。《前漢·揚雄傳》窮宂閼與。《註》晉灼曰:閼與,容貌也。師古曰:閼與,容暇之貌也。又《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𠀤音煙。閼氏,單于適妻也。《前漢·韓王信傳》乃使人厚遺閼氏。《註》閼,於連反。《史記·匈奴傳》後有所愛閼氏。《索隱註》閼氏,匈奴皇后號也。習鑿齒與燕王書曰:山下有紅藍,北方人採取其花染緋黃,捋取其上英鮮者作臙脂,婦人採捋用爲顏色,因名妻作閼氏。又《史記·歷書》年名焉逢。《註》甲歲雄也。漢書作閼逢。閼亦音焉。又《廣韻》於乾切《集韻》尤虔切,𠀤音焉。義同。

20 八:
䦤:《集韻》楚快切,音嘬。石抑䦤,穀名。又《五音集韻》倉夬切,音啐。義同。

21 八:
𨵏:《字彙》五愛切,音艾。以木欄門也。

22 八:
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昏。《說文》常以昏閉門隷也。《禮·祭義》閽者,守門之賤者也。《周禮·天官》閽人掌守王宮中門之禁。《註》言閽人者,使守門閽人守王宮中門耳。《正字通》凡吏民冤抑,詣闕自愬者,曰叩閽。又《正韻》閽寺。《·說卦》爲閽寺。《疏》取其禁止人也。又《韻補》叶許云切,音熏。《揚雄·甘泉賦》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又叶音暄。《蘇轍·上淸詞》帝蕩蕩其無尊兮,居深高乎九閽。顧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觀天。

23 八:
閾:〔古文〕𨵨《唐韻》于逼切《集韻》《正韻》越逼切,𠀤音域。《說文》門榍也。論語曰:行不履閾。《徐曰》門限也。《爾雅·釋宮》柣謂之閾。《疏》謂門下橫木爲外內之限。《禮·玉藻》賔人不中門,不履閾。《註》閾,門限。《左傳·僖二十二年》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踰閾。《前漢·王莽傳》思不出乎門閾。《註》門橛也。又《廣韻》况逼切《集韻》忽域切,𠀤音洫。義同。

24 八:
閿:《五音集韻》無分切,音文。低視也。與闅同。又《前漢·武五子傳》閿鄕。《註》孟康曰:閿,古聞字。从門从𥄎。建安中攺作聞。師古曰:閿字本从門从𥄎,其後轉訛誤,遂作門中受耳。郭璞乃音汝授反,蓋失理遠耳。◎按說文闅訓低目視,廣韻闅俗作閿,漢書註則以閿爲古聞字,闅與聞旣異義,又以閿爲古字,尤不可解,自應以廣韻爲正。

25 八:
闀:《五音集韻》胡降切,音巷。《字彙》陌也。又備也。

26 八:
闁:《字彙補》博毛切,音包。褒讚也。

27 八:
闂:《字彙補》匣蟲切,音鴻。鬭也。《呂氏春秋》崔杼之子,相與私闂。

28 八:
䦥:《篇海》音閑。習也,法也。

29 八:
𨵐:《篇海》音古。獨扇門也。

30 八:
𨵑:《字彙補》古文開字。註詳四畫。

31 八:
𨵒:《字彙補》同䦜。國名。

32 八:
𨵓:《字彙補》古文闢字。註詳十三畫。

URN: ctp:kangxi-zidian/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