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十三》

电子图书馆
1 十三:
𨼪:《集韵》剏所切,音楚。《玉篇》阪也。

2 十三:
𨼫:《集韵》求于切,音渠。阶也。

3 十三:
䧧:《集韵》语绮切,音嵦。与㠖同。岌㠖,山高貌。亦作嶬。

4 十三:
䧨:《广韵》鱼怯切《集韵》逆怯切,𠀤音业。《玉篇》险也,危也。《广韵》危貌。《玉篇》今作业。《篇海》别作𨼙。又《集韵》北及切,音皀。厓险危貌。

5 十三:
𨼬:《唐韵》胡买切《集韵》下买切,𠀤音蟹。《说文》水衡官谷也。又《说文》一曰小溪。《玉篇》亦作澥。

6 十三:
隦:《篇海》普米切,音䫌。隦堄,女墙也。又《篇海》避支切,音𦜉。义同。◎按说文本作陴倪,亦作俾倪,有平声三音而无上声。惟集韵作𡌨堄。𡌨,卜礼切。篇海隦作普米切,当与𡌨同。其避支切一音,则与陴同也。

7 十三:
𨼭:《五音集韵》其偃切,音寋。本作𠎾。倨也。

8 十三:
𨼮:《集韵》昌艳切,音襜。《玉篇》陷也。又《广韵》仕陷切,音馋。又《集韵》叉鉴切,音谶。义𠀤同。《篇海》俗作𨼧。

9 十三:
隧:〔古文〕𨽡《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徐醉切,音遂。《玉篇》墓道也。《左传·隐元年》阙地及泉,隧而相见。《注》隧,若今延道。又《僖二十五年》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注》阙地通路曰隧。《周礼·春官·冢人》及竁以度爲丘隧。《注》隧,羡道也。又道也。《·大雅》大风有隧。《礼·曲礼》出入不当门隧。《鲁语》具舟除隧。《前汉·匈奴传》起亭隧。《注》隧,谓开小道而行,避敌钞𡨥也。又《左传·襄七年》叔仲昭伯爲隧正。《注》隧正,主役徒。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于上之攠,谓之隧。《注》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又草名。《尔雅·释草》出隧,蘧蔬。《疏》菌类也。一名出隧,一名蘧蔬。又《正字通》高丽国左有大穴,曰神隧。又地名。《战国策》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也。《注》干隧,吴地。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河闲国武隧县。又转也,回也。《庄子·天下篇》若磨石之隧。《注》隧,音遂,回也。又《集韵》直类切,音怼。落也。与坠同。《荀子·儒效篇》至共头而山隧。《班固·幽通赋》眷峻谷曰勿隧。《注》可以免于顚隧。《前汉·王莽传》不隧如发。又《集韵》虽遂切,音粹。与邃同。深远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舆人》参分车广,去一以爲隧。《注》郑司农云:隧谓车舆深也,读如钻燧攺火之燧。康成谓:读如邃宇之邃。又《集韵》杜罪切,音𦶏。《左传·襄二十五年》当𨻰隧者,井堙木刊。《注》隧,径也。徐邈读上声。《广韵》俗作璲。
考证:〔《班固·幽通赋》养峻谷曰勿隧。〕谨照原文养改眷。

10 十三:
随:〔古文〕𨼕遀追《广韵》《集韵》《韵会》𠀤旬爲切,音隋。《广韵》从也,顺也。《·禹贡》随山刊木。《易·𢁉象》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大雅》无纵诡随。《传》诡,人之善。随,人之恶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执其随往吝。《注》随,谓趾也。《疏》腓动,则足随之,故谓足爲随。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随。又《仪礼·鄕射礼》其闲容弓,距随长武。《注》距随者,物横画也。始前足至东头爲距,后足来合而南面爲随。又地名。《左传·隐五年》翼侯奔随。《注》随,晋地。又国名。汉爲县。《左传·桓六年》楚武王侵随。《注》随国,今义阳随县。《前汉·地理志》南阳郡随县。《注》故厉国也。《韵会》晋置随郡,齐攺爲州。《正韵》亦作隋。详前隋字注。又西随,县名。《前汉·地理志》牂牁郡西随县。又沙随,地名。《春秋·成十六年》会于沙随。《注》宋地,梁国宁陵县北有沙随亭。又姓。《风俗通》随侯之后,汉有博士随何。《史记·匈奴传》有诏捕太医令随但。《前汉·艺文志》随巢子六篇。《注》墨翟弟子。又《正韵》亦作遗。《·小雅》莫肯下遗。《笺》遗,读曰随。《疏》随从于人,先人后己,以相𤰞下之义也。又《集韵》古通追。《屈原·离骚》背绳墨以追曲。《注》追,与随通。又《唐韵正》古音旬禾反。《论语》季随,季騧。《杨愼曰》大理董难曾见宋人小说,周有八士,命名八人而四韵。季随、季騧,随,旬禾反,騧,乌戈反,一韵也。《老子·道德经》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易林》宫商旣和,声音相随。《马融·广成颂》鲂鱮鱏鯿,鰋鲤鱨魦。乐我纯德,腾跃相随。《顾炎武曰》随字自素问天元纪大论,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始入之韵。又《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注》索隐曰:随,他果反。又与椭通。《淮南子·齐俗训》闚面于盘水则员,于杯则随,面形不异,其故有所员,有所随者,所自闚之异也。《吕大临曰》随,当读椭,圜而长也。《正字通》俗作随。

11 十三:
隩:《唐韵》乌到切《集韵》《韵会》《正韵》于到切,𠀤音奥。《尔雅·释地》隩隈。《注》今江东呼爲浦隩。《说文》水隈崖也。又《玉篇》藏也。《郑语》申吕方疆,其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注》隩,隐也。《庄子·天下篇》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史记·封禅书》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又《玉篇》亦作墺澳。《唐韵正》亦作𨞓。《汉敦煌长史武班𥓓》领校秘𨞓。𨞓,卽隩字。又《广韵》于六切《集韵》《韵会》《正韵》乙六切,𠀤音郁。《广韵》本作澳。水内曰隩。又《集韵》四方土可居也。《·禹贡》四隩旣宅。《传》四方之宅已可居。《前汉·地理志》作四奥。又《·尧典》厥民隩。《传》隩,室也。民攺岁,入此室处,以避风寒。《释文》马云:暖也。《集韵》本作墺。

12 十三:
𨼯:《玉篇》口很切,音垦。迟也。

13 十三:
险:《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虚检切,音猃。《说文》阻难也。《玉篇》高也,危也。《易·屯卦》动乎险中。《坎卦》习坎,重险也。《又》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又司险,官名。《周礼·夏官》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又《玉篇》邪也,恶也。《·盘庚》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传》起信险僞,肤受之言。又《周礼·春官·典同》险声敛。《注》险谓偏弇也。险则声敛不越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疢疾险中。《注》险,伤也。又地名。《史记·朝鲜传》都王险。《注》险城,在乐浪郡浿水之东。《前汉·地理志》辽东郡险渎。《注》朝鲜王满都也,依水险故名。又《地理志》中山国安险。又《尔雅·释鱼》蜠大而险。《注》险者,谓污薄。又《集韵》所斩切,音掺。艰难也。又希埯切,莶上声。峻也。又巨险切,音芡。与俭同。又居奄切,音检。《字林》山形似重甑。◎按此乃隒字之音义。类篇,隒又居奄切,而集韵隒阙此一音,乃隒譌作险耳。又《集韵》鱼衔切,音𡆑。本作岩。《史记·殷本纪》得说于傅险中。《注》险,亦作岩。《集韵》或作险。

14 十三:
隫:《集韵》符分切,音汾。与坟同。《管子·地员篇》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按字汇作隫,附十二画,非。今攺正。

15 十三:
𨼰:《集韵》同隓。

16 十三:
䧪:《广韵》叱涉切《集韵》尺涉切,𠀤音謵。《广韵》女子态。又前郤䧪媚也。

17 十三:
𨼱:《集韵》䦼古作𨼱。注详四画。

URN: ctp:kangxi-zidian/1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