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䧐:《集韻》光鑊切,音郭。本作𡾘。隷作崞。詳山部崞字註。

2 八:
䧑:《玉篇》古文隄字。註詳九畫。又《廣韻》纂文云:姓也。

3 八:
𨹵:《集韻》窘遠切,音圈。《說文》河東安邑陬也。《集韻》聚名,在河東。又《廣韻》居轉切《集韻》古轉切,𠀤音卷。又《集韻》古倦切,音眷。義𠀤同。

4 八:
陪:《唐韻》薄回切《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𠀤音裴。《說文》重土也。又《說文》一曰滿也。又《玉篇》貳也,隨也。《廣韻》厠也。《增韻》伴也。《·大雅》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傳》無陪貳也。《釋文》陪,本又作培。又《玉篇》加也。《左傳·昭五年》飱有陪鼎。《釋文》陪,薄回反,又扶杯反。又《定二年》分之土田陪敦。《註》陪,增也。亦作倍。步回反。《魯語》士有陪乗告奔走也。《註》陪,猶重也。又《爾雅·釋言》陪,朝也。《註》陪位爲朝。又《玉篇》助也,益也。《史記·孝文紀》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註》陪,輔也。又《玉篇》家臣也。《禮·曲禮》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曰陪臣某。又陪尾,山名。《·禹貢》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又陪在平原,陪安在魏郡,皆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篇海》亦作𨻓。

5 八:
陫:《集韻》蒲枚切,音裴。《玉篇》山名。又《廣韻》浮鬼切《集韻》《韻會》父尾切,𠀤音膹。《廣韻》𨹟也。亦作䨾。《集韻》或作𨻃。又《集韻》父沸切,音費。隱也。《楚辭·九歌》隱思君兮陫側。本作厞。或作𩇪。

6 八:
𨹶:《集韻》與隮同。

7 八:
𨹷:《集韻》與隮同。

8 八:
𨹸:《廣韻》之少切《集韻》之笑切,𠀤音照。《說文》耕以臿浚出下壚土也。一曰耕休田也。《玉篇》界場也。《集韻》隄也,界也。或作䧂。

9 八:
陬:《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𠀤音緅。《說文》阪隅也。《戰國策》康王之時,有雀生𪇥于城之陬。《史記·絳侯世家》後吳奔壁東南陬。又《爾雅·釋天》正月爲陬。《史記·歷書》閏餘乖次孟陬殄滅。《註》正月爲孟陬。《屈原·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又《莊子·天地篇》子貢𤰞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註》𤰞陬,愧恧貌。又黔陬,漢縣,因山而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註》故介國也。《後漢·淳于恭傳》客隱琅邪黔陬山。又《廣韻》聚居也。又《前漢·西域傳》昆莫欲使其孫岑陬尙公主。《史記·大宛傳》作岑娶。《註》陬,子侯反。又《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𠀤音鄒。《玉篇》隅也。又《廣韻》鄕名。《類篇》魯邑。《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註》陬,孔子父叔梁紇所治邑。《論語》作鄹人之子。又《廣韻》子于切《集韻》遵須切,𠀤音諏。《張衡·南都賦》天封大胡,列仙之陬,上平衍而曠蕩,下蒙籠而崎嶇。《集韻》或作𨽁。

10 八:
陭:《唐韻》於離切《集韻》於宜切,𠀤音漪。《說文》上黨陭氏阪也。《前漢·地理志》上黨郡陭氏縣。又與崎同。《史記·司馬相如傳》陭䧢而不安。又《集韻》於希切,音衣。義同。又《集韻》隱綺切,音倚。隑也。又《廣韻》《集韻》𠀤於義切,音輢。《廣韻》陭氏縣。又《集韻》奇寄切,音騎。義同。《集韻》或作崎戲。通作猗。

11 八:
陮:《唐韻》都辠切《集韻》覩猥切,𠀤音頧。《說文》陮隗,高也。《玉篇》陮隗,不平也。又《廣韻》徒猥切《集韻》杜罪切,𠀤音𦶏。又《集韻》都回切,音磓。義𠀤同。

12 八:
䧒:《集韻》郞才切,音來。《玉篇》階䧒也。又《集韻》一曰䧒隑,長貌。

13 八:
𨹹:《集韻》步等切,朋上聲。《玉篇》山名。又《集韻》崩古作𨹹。註詳山部八畫。

14 八:
陯:《唐韻》《集韻》𠀤盧昆切,音崘。《說文》山阜陷也。又《廣韻》力迍切《集韻》龍春切,𠀤音倫。義同。《玉篇》亦作淪。又《集韻》盧困切,音論。同埨。坎陷也。

15 八:
陰:〔古文〕霒侌𤽎𨽙𠊺瘖《唐韻》《集韻》《韻會》於今切《正韻》於禽切,𠀤音音。《說文》闇也。《釋名》陰,蔭也,氣在內奧蔭也。《玉篇》幽無形,深難測謂之陰。《易·坤卦》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𠛬,以定晏陰之所成。又《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又《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又《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又陰晴。《·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又《說文》山之北也。《·禹貢》南至于華陰。又《說文》水之南也。《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註》介山在南。又《玉篇》影也。《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又《正字通》𥓓背曰陰。楊修解曹娥𥓓陰八字。又《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又《玉篇》默也。《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又《·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軓也。《釋名》陰,蔭也。橫側車前,以陰笒也。又地名。《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又《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註》卽左傳下陰也。又漢有兩陰山縣。《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又山名。《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𠀤河以東,屬之陰山。《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又姓。《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索隱曰:陰,姓。兢,名也。是商時卽有陰姓矣。又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註:飴甥,食邑于陰。戰國策有陰𥳑、陰姬,疑卽出於此。又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疑陰亦姓也。又《正字通》男子勢曰陰。《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又《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註》陰,鶴也。《玉篇》今作隂。《五音集韻》俗作𨹉。《字彙》俗作阥。《字彙補》亦作𨼖阴𣱙。又《集韻》烏含切,音菴。本作闇,治喪廬也。《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又《集韻》《韻會》𠀤於禁切,音蔭。《集韻》瘞藏也。《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註》陰,讀爲依廕之廕。又《·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箋》覆陰也。《韻會小補》蔭,通作陰。又《正字通》音飮。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又叶於容切,音雍。《·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箋》凌陰,冰室。《揚子·太𤣥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又叶於虔切,音煙。《黃庭經》上有䰟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又《韻會小補》本作殷。淺黑色也。亦作陰。《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陰,淺黑色也。
考證:〔《戰國策》齊秦之處陰合。〕謹照原文之處改之交。〔《·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軌也。〕謹照原文軌改軓。〔《逸周書》墠上張赤奕陰羽。〕謹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16 八:
𨹺:《廣韻》房久切《集韻》扶缶切,𠀤音阜。《廣韻》盛也。亦作䧞。《集韻》同𨺅。又《集韻》扶富切,音覆。本作𨺅。兩阜閒也。

17 八:
陱:《集韻》居六切,音菊。養也。又盈也。通作鞠。

18 八:
陲:《唐韻》《集韻》《韻會》𠀤是爲切,音倕。《說文》危也。又《廣韻》邊也。《增韻》疆也。《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陲。《史記·律書》連兵於邊陲。又《韻會》本作垂。《爾雅·釋詁》疆界邊衞圉,垂也。《註》皆在外垂也。《戰國策》今大國之地半天下,有二垂。《荀子·臣道篇》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

19 八:
䧓:《五音集韻》職流切,音周。《玉篇》大阜貌。

20 八:
䧔:《五音集韻》奴店切,音念。《玉篇》遇在岸上。

21 八:
𨹻:《集韻》他典切,音腆。𨹻華,藥草。

22 八:
陳:〔古文〕𨸬軙敶《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𠀤音塵。《玉篇》列也,布也。《·咸有一德》乃陳戒于德。《·小雅》𨻰饋八簋。又《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𨻰。《註》下陳,猶後列也。又《廣韻》故也。《·小雅》我取其𨻰,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又久也。《·盤庚》失于政,𨻰于兹。《傳》今旣失政,而𨻰久於此而不徙。《疏》釋詁云:塵,久也。孫炎曰:𨻰居之久,久則生塵矣。古者𨻰塵同也。故𨻰爲久之義。又《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𨻰。《註》𨻰謂言其過於外也。又《廣韻》衆也。又《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𨻰列之處也。《·小雅》彼何人斯,胡逝我𨻰。《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又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𨻰,楚滅𨻰爲縣,漢爲淮陽國,隋爲𨻰州。又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又《玉篇》或作𢽬塵。又《廣韻》《集韻》𠀤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又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𨻰。水深難涉,使我不前。《黃庭經》火兵符圖備靈關,前昂後𤰞高下𨻰。關音涓。

23 八:
𨹼:《篇海》同陛。

24 八:
䧕:《玉篇》古文域字。註詳土部八畫。

25 八:
䧖:《唐韻》慈衍切《集韻》在演切,𠀤音踐。《說文》水阜也。

26 八:
陴:《唐韻》符支切《集韻》《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靡切,𠀤音脾。《說文》城上女牆俾倪也。《左傳·宣十二年》守陴。又《成十五年》閉門登陴。又《集韻》賔彌切,音卑。同裨。接益也。《釋名》陴,裨也,裨助城之高也。又《集韻》蒲街切,音排。義同。《說文》籀文作𩫫。

27 八:
𨹽:《篇海》音岡。嶺也。《正字通》俗岡字。

28 八:
陵:〔古文〕夌𨻪䧙《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𠀤音凌。《爾雅·釋地》大阜曰陵。《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堯典》蕩蕩懷山襄陵。又《爾雅·釋丘》後高陵丘。《又》如陵陵丘。又東陵,地名。《·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又《玉篇》冢也。《齊語》陵爲之終。《註》以爲葬也。又《玉篇》犯也。《廣韻》侮也,侵也。《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畢命》以蕩陵德。《傳》陵,邈也。《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註》陵,躐也。又《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註》王肅曰:陵遲,陂阤也。《史記·平準書》選舉陵遲。《前漢·成帝紀》日以陵夷。又《玉篇》慄也。又馳也。又草名。《爾雅·釋草》苕,陵苕。《註》一名陵時。又淬也。《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勁。又《荀子·致仕篇》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註》峻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陵州仁壽郡。又姓。《正字通》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又《廣韻》漢複姓六氏,吳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傳有於陵子仲,戰國策有安陵丑,呂氏春秋有鉛陵卓子,漢有高陵顯,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鄧陵,後以爲氏。又叶力中切,音隆。《胡廣·侍中箴》國有學校,侯有泮宮。各有攸敎,德用不陵。又叶落胡切,音盧。《柳宗元·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强兮,果黜志而乖圖。咸觸屛以拒訓兮,肆隕越而就陵。又與鯪同。《楚辭·天問》陵魚何所。一作鯪。又與凌通。《史記·秦始皇紀》陵水經地。《註》正義曰:陵作凌,歷也。《玉篇》或作𠡭。《𥡆天子傳》作䧙。

29 八:
陶:《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刀切,音桃。《爾雅·釋丘》再成爲陶丘。《疏》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禹貢》東出于陶丘北。《釋名》於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竈然也。《說文》陶丘,在濟隂。《戰國策》秦客卿造謂穰侯曰:秦封君以陶。《註》今定陶縣。《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定陶縣。《史記·越世家》范蠡止於陶。《註》徐廣曰:今定陶。正義曰:括地志云:陶山在濟州平隂縣東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陽也。又《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爲陶唐氏。《·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又縣名。《漢書·地理志》魏郡館陶縣,雲中郡陶林縣,定襄郡安陶縣,雁門郡𣷪陶縣。又《玉篇》陶甄。《廣韻》尸子曰:夏桀臣昆吾作陶。《汲冢周書》神農作瓦器。《·大雅》陶復陶穴。又陶正,官名。《左傳·襄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爲周陶正。又《·五子之歌》鬰陶乎予心。《傳》鬰陶,言哀思也。又《爾雅·釋詁》鬰陶,繇喜也。《禮·檀弓》人喜則斯陶,陶斯咏,咏斯猶。《註》陶,鬰陶也。《疏》鬰陶者,心初悅而未暢之意也。又《揚子·方言》陶,養也。秦或曰陶。又《後漢·杜篤傳》粳稻陶遂。《註》韓詩曰:陶,暢也。又《廣韻》正也,化也。又《揚雄·解嘲》後陶塗。《註》北方國名,出馬,因以爲名。又蒲陶,果名。《史記·大宛傳》有蒲陶酒。《司馬相如·上林賦》櫻桃蒲陶。又姓。《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廣韻》陶唐之後,今出丹陽。又《玉篇》亦作匋。《篇海》亦作陶。又《荀子·榮辱篇》陶誕突盜。《註》陶,當爲檮杌之檮。頑嚚之貌。或曰陶當爲逃,隱匿其情也。又《韻會》𩋃通作陶。《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爲臯陶。《註》臯陶,鼓木也。陶字从革。又《韻會》裪,通作陶。《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主衣服之官。又《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餘昭切,音搖。《·王風》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傳》陶陶,和樂貌。《釋文》陶,音遙。又《禮·祭義》陶陶遂遂,如將復入然。《註》陶陶遂遂,相隨行之貌。《釋文》陶,音遙。又《廣韻》臯陶,舜臣。一作咎繇。《篇海》本作𨹋。又《集韻》大到切,音導。《·鄭風》淸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傳》陶陶,驅逐之貌。《釋文》陶,徒報反。好,呼報反。又《朱註》陶,叶徒𠋫反。好,叶許𠋫反。又叶夷周切,音由。《·魯頌》淑問如臯陶,在泮獻囚。《易林》兹基運時,稷契臯陶。貞良得願,微子解囚。《杜篤·吳漢誄》堯隆稷契,舜嘉臯陶。伊尹佐殷,呂尙翼周。
考證:〔《左傳·定二年》殷氏七族〕謹照原文二年改四年。殷氏改殷民。〔《荀子·不苟篇》陶誕突盜。《註》陶,當爲檮杌之檮。頑囂之貌。〕謹按此荀子榮辱篇非不苟篇。今照原書不苟篇改榮辱篇。註頑囂之貌照原文改頑嚚之貌。

30 八:
𨹾:《集韻》色窄切,音摵。本作䂹。碎石隕聲。

31 八:
陷:《唐韻》戸韽切《集韻》《韻會》《正韻》乎韽切,𠀤音䐄。《說文》高下也。一曰陊也。《玉篇》墜入地也,沒也,隤也。《易·需彖》剛健而不陷。《史記·灌夫傳》戰常陷堅。又《魯語》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註》猶失過也。《玉篇》亦作錎。《集韻》同埳。《篇海》亦作𨺂。

32 八:
陸:〔古文〕𤱒《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力竹切,音六。《玉篇》厚也。《廣韻》高也。《爾雅·釋地》高平曰陸。《釋名》陸,漉也。水流漉而出也。《易·漸卦》鴻漸于陸。《·豳風》鴻飛遵陸。又地名。《孟子》孟子之平陸。《註》齊下邑。又藪名。《爾雅·釋地》晉有大陸。《左傳·定二年》魏獻子田於大陸。又縣名。《隋書·地理志》趙郡大陸縣。又州名。唐置。又漢侯國,在壽光。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又𤰞陸,外國名。《前漢·西域傳》𤰞陸國王,治天山東乾當國。又《玉篇》星也。《爾雅·釋天》北陸,虛也。西陸,昴也。《疏》陸,中也。北方之宿,虛爲中也。西方之宿,昴爲中也。《左傳·昭二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註》陸,道也。在北陸,謂夏十二月,日在虛危。在西陸,謂夏三月,日在昴畢。又《玉篇》道也,無水路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車以行陸。《莊子·則陽篇》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沈者也。《註》人中隱者,譬之無水而沈也。又《玉篇》陸離,猶參差也,雜亂也。《屈原·離騷》斑陸離其上下。又魁陸,水族。《爾雅·釋魚》魁陸,卽今之蚶也。《疏》卽魁蛤也。一名魁陸。又《揚雄·甘泉賦》飛蒙茸而走陸梁。《註》走者陸梁而跳也。又姓。《廣韻》古天子陸終之後。《正字通》齊後有大陸氏,後因姓陸。又春秋陸渾之戎,後亦爲陸氏。又《後漢·馬援傳》今更共陸陸。《註》猶碌碌也。又《唐韻正》音溜。《隂符經》龍蛇起陸。叶上宿下覆。又叶林直切。《郭璞·騊駼贊》騊駼野駿,產自北域。交頸相摩,分背翹陸。《說文》籀文作𨽰。《集韻》作𨽫。

33 八:
𨹿:《海篇》同隆。

34 八:
𨺀:《字彙補》古文砰字。註詳石部五畫。

35 八:
𨺁:《篇海新藏》五居切,同隅。見藏經高僧傳。

36 八:
𨺂:《篇海》同陷。

37 八:
𨺃:《篇海》同陶。

38 八:
𨺄:《篇海》同陘。

39 八:
𨺅:《唐韻》房九切《集韻》扶缶切,𠀤音阜。《說文》兩𨸏之閒也。又《集韻》盛也。又《集韻》《類篇》𠀤扶富切,音椱。義同。亦作𨹺。

40 八:
陹:《集韻》書蒸切,音升。本作昇。日之升也。又州名。

41 八:
𨺆:《篇海》同𨻳。

URN: ctp:kangxi-zidian/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