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九》

電子圖書館
1 九:
𨿿:《廣韻》充隴切《集韻》蠢勇切,𠀤音喠。《玉篇》雀也。《廣韻》小鳥飛也。《集韻》或作䳯。又《集韻》蚩工切,音充。義同。

2 九:
𩀀:《集韻》同鶠。詳鳥部鶠字註。

3 九:
𩀁:《集韻》同𪆴、䳫。詳鳥部𪆴字註。

4 九:
𩀂:《集韻》同䨄。詳後䨄字註。

5 九:
䨁:《廣韻》《集韻》𠀤亡遇切,音務。《玉篇》雀子。《廣韻》雞雛。《集韻》或作鶩。

6 九:
𩀃:《集韻》同𪃯。詳鳥部𪃯字註。

7 九:
𩀄:《集韻》同䳩。詳鳥部䳩字註。

8 九:
𩀅:《集韻》同鶨。詳鳥部鶨字註。

9 九:
𩀆:《集韻》同鶟。詳鳥部鶟字註。

10 九:
𩀇:《集韻》同鶚。詳鳥部鶚字註。

11 九:
𩀈:《集韻》同䳦。詳鳥部䳦字註。

12 九:
𩀉:《集韻》同鶦。詳鳥部鶦字註。

13 九:
𩀊:《集韻》同鶛。詳鳥部鶛字註。

14 九:
䨂:《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𠀤音秋。《玉篇》雞雛。《廣韻》雅雛。又《集韻》子幽切,音稵。《揚子·方言》雞雛,齊魯之閒謂之䨂子。又《集韻》將由切,音楢。義同。

15 九:
𩀋:《集韻》儒轉切,音𤲬。《玉篇》鷚雞。《博雅》𩀋,雡也。又《廣韻》如均切《集韻》濡純切,𠀤音犉。《廣韻》鷚雞晚生。又《集韻》而宣切,音瓀。義同。《集韻》或作𪃉。

16 九:
𩀌:《字彙》離字之譌。

17 九:
𩀍:《集韻》同𪃍。詳鳥部𪃍字註。

18 九:
雖:〔古文〕𨾡《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𠀤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吳語》吾雖之不能,去之不忍。〕謹按原文作須不作雖。謹節去吳語以下十一字,而於上文少儀疏雖假令也下,照原文增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二句。〔又獸名。《于逖聞奇錄》傅宏業宰天台縣,有人獵得一獸,形如豕,仰鼻,長尾有岐,謂之怪。宏業識之曰,其名雖,非怪也。雨則縣于樹,以尾塞其鼻。驗之,果然。《註》雖,以醉反。〕謹按仰鼻長尾乃爾雅所謂蜼非雖也。聞奇錄誤刻为雖不可從。今省此段謹改爲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19 九:
𩀎:《集韻》同鶪。亦作鴂。詳鳥部鶪字註。

20 九:
𩀏:《集韻》難古作𩀏。註詳十一畫。

21 九:
𩀐:《集韻》與鶞同。

URN: ctp:kangxi-zidian/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