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
霂:《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莫卜切,音木。《》霢霂也,从雨沐声。《·》小雨谓之霡霂。《·》益之以霡霂。互详后霡字注。 |
| 七: |
䨗:《》缚谋切《集韵》房尤切,𠀤音浮。《玉篇》䨗䨗,雨雪貌。通作浮。 |
| 七: |
霃:《》直深切《集韵》《韵会》《正韵》持林切,𠀤音沈。《》久隂也。从雨沈声。《集韵》通作沈。 |
| 七: |
𩂷:《正字通》霃字之譌。 |
| 七: |
𩂸:《正字通》俗霃字。 |
| 七: |
𩂹:《》《集韵》𠀤营只切,音役。《玉篇》大雨也。《》𩂹䨥,大雨。 |
| 七: |
𩂺:《集韵》色责切,音栜。本作涑。小雨零貌。或作𣽤。 |
| 七: |
䨘:《唐韵》苏甸切《集韵》《正韵》先见切,𠀤先去声。《·》雨䨘爲霄雪。《疏》䨘与霰音义同。《埤雅》䨘从睍省,霄从消省。诗曰:见睍曰消。盖雪以微温搏之,故散而成䨘。郭璞所谓冰雪杂下谓之消雪,是也。《》本作霰。《玉篇》亦作𩆵。《集韵》或作𩃝。互详后霰字注。 |
| 七: |
霄:《》相邀切《集韵》《韵会》思邀切《正韵》先雕切,𠀤音宵。《》雨䨘爲霄雪。从雨肖声。齐语也。《·》雨䨘爲霄。《注》诗曰:如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冰雪杂下者,谓之霄雪。《疏》霄,卽消也。《韵会》霄雪,今人所谓湿雪也。著物则消。又《玉篇》云气也。《》近天气也。《扬雄·甘泉赋》腾淸霄而轶浮景。《注》师古曰:霄,日旁气也。又陵霄,花名。《尔雅翼》苕,陵苕,今陵霄。又奔霄,𥡆王八骏之一。见《拾遗记》。又地名。《左传·定十四年》城莒父及霄。又国名。《拾遗记》西方有因霄之国,人皆善啸。又姓。《正字通》韩非子有霄略。又人名。《春秋·襄十一年》楚人执郑行人良霄。《·》是谓霄敖。又《集韵》仙妙切,音笑。与肖同。又《陆云·陆丞相诔》穷化几神,探赜衆妙。骇尘氛埃,澄响淸霄。霄,叶音笑。又叶桑何切,音莎。《道藏歌》弹璈北寒台,七灵曜紫霄。济济羣仙举,纷纷尘中罗。又叶思留切,音搜。《陆机诗》恢恢天网,飞沈是收。受兹下臣,腾光淸霄。《集韵》或作䨭㲵。 考证:〔《·》雨䨘爲霄。〕谨照原文爲霄下增雪字。 |
| 七: |
𩂻:《》丑辄切《集韵》敕涉切,𠀤音锸。《玉篇》𩂻霎,小雨。 |
| 七: |
𩂼:《集韵》古杏切,音梗。云貌。 |
| 七: |
𩂽:《玉篇》卢冬切,音龙。雨声。 |
| 七: |
䨙:《字汇》余林切,音淫。久雨也。《正字通》霪字譌省。 |
| 七: |
𩂾:《集韵》滂丁切,音竮。𩂾𩂾,雨貌。 |
| 七: |
霅:《唐韵》丈甲切《集韵》《韵会》《正韵》直甲切,𠀤音喋。《》霅霅,震电貌。又《》一曰衆言也。从雨,譶省声。《韵会》衆声。又《后汉·马融·广成颂》霅尔雹落。《注》霅,素洽反。广雅曰:雨也。又《左思·吴都赋》靸霅惊捷。《注》靸霅,走捷貌。又《》霅阳,县名。又《》水名,在吴兴。《集韵》通作𤁳。又姓。《字汇补》博物志,孟舒,国名,人首鸟身,其先主爲霅氏。又《》胡甲切《集韵》辖甲切,𠀤音狎。《玉篇》衆言也。又《班固·答賔戏》煜霅其闲。《注》霅,下甲反。煜霅,光貌。又《集韵》域及切,音煜。霅霵,雨声。又《》苏合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合切,𠀤音趿。《》雨霅霅。又《》之涉切《集韵》《韵会》《正韵》质涉切,𠀤音讋。《》霅霅,震电貌。又《集韵》色甲切,音啑。散也。《扬雄·甘泉赋》霅然阳开。《注》晋灼曰:散也。师古曰:霅,音所甲反。又《集韵》斩狎切,音眨。地名。霅阳障,在乐浪。 |
| 七: |
𩂿:《集韵》牛尹切,音輑。《玉篇》雨也。 |
| 七: |
𩃀:《集韵》延面切,音衍。𩃀𩃀,云貌。 |
| 七: |
霆:《唐韵》特丁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丁切,𠀤音庭。《》雷馀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从雨廷声。《玉篇》霹雳也。《·》疾雷爲霆霓。《易·系辞》鼓之以雷霆。《·》如霆如雷。《礼·孔子闲居》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又《玉篇》电也。《谷梁传·隐九年》电霆也。○按𡌨雅云:当音挺。又《字汇补》借作庭。《汉楚相孙君𥓓》庭坚,作霆坚。又《集韵》他顶切,音珽。迅雷。又《》《正韵》徒鼎切《集韵》待顶切《韵会》待鼎切,𠀤音挺。《》疾雷。《诗·小雅·如霆释文》霆,又音挺。《左思·吴都赋》钩爪锯牙,自成锋颖。精若曜星,声若雷霆。《埤雅》霆,或谓之电。盖音庭则爲雷,音蜓则爲电。《·》隂阳相薄,感而爲雷,激而爲霆。又曰: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及掩目。皆宜音蜓。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徒径切,音定。《集韵》雷也。《诗·小雅·如霆释文》霆,又音定。《集韵》或作𩆹。 |
| 七: |
震:〔古文〕𩆉《唐韵》章刃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刃切,𠀤音振。《》劈历振物者。从雨辰声。《注》徐铉曰:今俗别作霹雳,非是。《·》震爲雷。《·》㷸㷸震电。《传》震,雷也。《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庙。《疏》雷之甚者爲震。《》震,战也。所击辄破,若攻战也。又卦名。《·》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又《·》震,动也。《·》震惊朕师。《》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薄言震之。莫不震𤴁。《春秋·文九年》地震。《疏》公羊传曰:震者何,动地也。《》伯阳父曰阳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𤇏,于是有地震。又《·》震,惧也。《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又《》威也。《·》震用伐鬼方。《·》王奋厥武,如震如怒。又《》起也。《易·杂卦传》震,起也。又《公羊传·僖九年》葵丘之会,桓公震而惊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又《·》娠,震动也。《注》娠,犹震也。《疏》大雅生民云:载震载夙。昭元年左传曰:邑姜方震大叔。哀元年左传曰:后缗方震。皆谓有身爲震,故云娠犹震也。又《·》震泽底定。《传》震泽,吴南太湖名。又《集韵》升人切,音申。与娠同。女姙身动也。《左传·震动释文》震又音申,怀姙也。《集韵》通作㑗。又《集韵》一曰官婢女隷谓之娠。又《韵会》《正韵》𠀤之人切,音眞。怒也。《班固·东都赋》赫然发愤,应者云兴。霆击昆阳,凭怒雷震。《·》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注》师古曰:震音之人反。又《字汇补》震旦,中国也。《梁书》盘盘国称梁主爲震旦天子。从之人切。 |
| 七: |
霈:《》《集韵》《韵会》𠀤普盖切,音沛。《玉篇》大雨。《》霶霈,雨多貌。又《正韵》水流貌。《》作沛。又《集韵》多泽也。又《宋玉·高唐赋》兴云声之霈霈。《注》兴声霈霈然。霈,浦大切。 |
| 七: |
霉:《正字通》莫裴切,音枚。项瓯东曰:江南以三月爲迎梅雨,五月爲送梅雨。或言古语:黄梅时节家家雨。张蒙溪谓:梅当作霉,雨中暑气也。霉雨善污衣服,故又云霉涴,言其爲霉所坏也。按𡌨雅风土记皆作梅雨。霉,义与霉通。 |
| 七: |
𩃁:《字汇补》名勃切,音没。雨下。 |
| 七: |
𩃂:《韵会小补》与霰同。 |
| 七: |
𩃃:《集韵》宣隹切,音绥。《玉篇》小雨貌。《集韵》与浽同。浽微,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