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三》

電子圖書館
1 三:
刉:《字彙》同刏。

2 三:
㓚:《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博雅》銍謂之㓚。《廣韻》穫也。《韻會》刈也。

3 三:
刊:《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𠀤看平聲。《說文》剟也,从刀干聲。《廣韻》削也。又斫也。《周禮·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註》謂斫去次地之皮。又通栞。《前漢·地理志》隨山栞木。《註》師古曰:栞,古刋字。斫其木也。又《韻補》叶丘虔切,音愆。《曹子建·怨歌行》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又叶古案切,音旰。《揚雄·酈商銘》橫恥愧景,刎頸自獻。金紫褒表,萬世不刋。章樵讀。又刻也。《晉書·孫綽傳》必須綽爲𥓓文,然後刋石焉。《王儉褚淵𥓓》刋玄石以表德。《字彙》楊愼曰:劉歆答揚雄,懸諸日月不刋之書,言不可削除也。今俗誤作刻梓之用。各處鄕試序多云:刊其文之佳者若干篇。張睿甫曰:刋字亦可用。刋其字外之餘木,而後字成,故刻字謂之刋,猶遷官而謂之除也。

4 三:
刋:《玉篇》七見切。切也。《韻會》刊从干戈之干,刋从千,與刊異。
考證:〔《周禮·秋官》柞氏夏至日令刋陽木而火之。〕謹照原文至日改日至。

5 三:
𠚭:《集韻》丁歷切,音的。斷也。

6 三:
𠚮:《玉篇》魚乙切,音㔎。斷也。

7 三:
𠚯:《集韻》枯昆切,音坤。斫木枝也。《正字通》齊民要術借作髠。

8 三:
刌:《唐韻》倉本切《集韻》《韻會》取本切《正韻》趨本切,𠀤音忖。《說文》切也。从刀,寸聲。《玉篇》切斷也。《儀禮·特牲饋食》刌肺三。《前漢·元帝紀》自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註》韋昭曰:刌,切也。謂能分切句絕,爲之節制也。又《廣韻》細切也。《增韻》割也,截也。又《集韻》此演切,音淺。義同。

9 三:
𠚰:《字彙補》音未詳。《吳越春秋》越王謹上𠚰靑天。《王霸文紀》𠚰作刻。

10 三:
𠚱:《字彙補》知鐵切,音折。以血塗刀也。

URN: ctp:kangxi-zidian/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