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 |
刮:《唐韻》古䫄切《集韻》《韻會》古刹切《正韻》古滑切,𠀤音鴰。《》掊把也。一曰摩切。《》刮削。《·》刮摩之工。 |
| 六: |
𠛧:《集韻》北角切,邦入聲。與剝𠚩同。 |
| 六: |
𠛨:《篇海》初栗切,音𠞘。割聲。 |
| 六: |
𠛩:《字彙》居尤切,音鳩。出罪也。 |
| 六: |
𠛪:《集韻》他彫切,跳平聲。剔也。又丁聊切,音貂。《博雅》斷也。 |
| 六: |
𠛫:《篇海》丁可切,多上聲。𠛫摑也。 |
| 六: |
刯:《集韻》居曾切,亙平聲。剖也。 |
| 六: |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𠀤音倒。《·》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
| 六: |
𠛬:《》刑本字。 |
| 六: |
㓡:《唐韻》《集韻》𠀤俯九切,音否。《》刀握也。又《》斐父切,音撫。同弣。 |
| 六: |
刱:《唐韻》初亮切《集韻》《韻會》楚亮切《正韻》楚浪切,𠀤音愴。《》造法刱業也。从井,刅聲。《徐曰》井,法也。刅音瘡。《》初也。又通作創。《》創業垂統。又《集韻》初良切,愴平聲。傷也。本作刅。或作𠛂。 |
| 六: |
𠛭:《集韻》縈玄切,音淵。《》挑取也。一曰窒也,剜也。本作剈。又《集韻》因蓮切,音烟。義同。 |
| 六: |
刲:《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𠀤音奎。《》刺也,割也。《·》士刲羊無血。《禮·內則》炮取豚若牂刲之。又《集韻》涓惠切,音桂。義同。《集韻》或作𠝥。 |
| 六: |
刳:《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𠀤音枯。《》判也。《易·繫辭》刳木爲舟。又《玉篇》空物腸也,屠也。《·》與巧屠共刳剝之。《註》刳,剖也。又《集韻》墟侯切,音摳。義同。 |
| 六: |
刴:《唐韻》《集韻》𠀤都唾切,多去聲。《玉篇》斫也。《》斫判也。 |
| 六: |
𠛮:《集韻》逡緣切,音詮。削也。 |
| 六: |
㓢:《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剔也。 |
| 六: |
刵:《唐韻》《集韻》仍吏切《正韻》而至切,𠀤音餌。《》斷耳也,从刀耳。《·》非汝封劓刵人,無或劓刵人。又《集韻》牛芮切,音㓷。義同。 |
| 六: |
制:〔古文〕𠜔𠝦𠝁𠛐《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征例切,音製。《》裁也。又《增韻》正也,御也,檢也,造也。又《》禁制也。又《·》太后臨朝稱制。《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爲制度之命也。又成法曰制。《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又《禮·曲禮》士死制。《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又《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制祭。《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于鬱鬯,祭神于室也。又邑名。《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又叶音哲。《崔駰·達旨》隂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云敘,帝紀乃設。又《韻會》浙或作制。江名,在東陽。《·》自制河以東。 |
| 六: |
𠛯:《正字通》譌字。◎按《玉篇》作𠜔,古文制。《集韻》《韻會》制,古作𠜔。此作𠛯,譌。 |
| 六: |
㓣:《唐韻》苦洽切《集韻》乞洽切,𠀤音恰。陷也。又《玉篇》古文割字。註見十畫。 |
| 六: |
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數滑切,測入聲。《》刮也。《·》刷,淸也。《註》掃刷所以爲潔淸。《周禮·天官·凌人》夏頒冰掌事秋刷。《註》刷,淸也。秋凉,冰不用,可以淸除其室。《·》欲刷恥改行。《註》師古曰:刷,除也。《左思·吳都賦》刷蕩漪瀾。又《顏延之·馬賦》旦刷幽燕,畫𥞊荆越。《註》形容其迅疾也。又《博雅》𥮝謂之刷。又《增韻》根刷,尋究也。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劣切,音𠴪。義同。 考證:〔《顏延之·馬賦》旦刷幽燕,畫抹荆越。〕謹照原文畫抹改畫𥞊。 |
| 六: |
𠛰:《》別本字。𠛰,分解也。隷作別。 |
| 六: |
券:《唐韻》去願切《集韻》《韻會》《正韻》區願切,𠀤音勸。《》契也。从刀,聲。以木牘爲要約之書,以刀剖之,屈曲犬牙。《》券,綣也,相約束繾綣爲限也。《史記·田敬仲世家》蘇秦謂田軫曰: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又《孟嘗君傳》馮驩收責於薛,旣還,曰:臣合券焚之,市義而反。《韻會》从刀,不从力。券,古卷字也。 |
| 六: |
刹:《唐韻》初鎋切《集韻》《韻會》初轄切《正韻》初戛切,𠀤音䓭。《玉篇》刹,柱也。《增韻》又僧寺。又釋冢上立柱,中藏舍利子,亦曰刹。《王巾頭陀寺𥓓》列刹相望。《註》列刹,佛塔也。《集韻》或作𠜽。 |
| 六: |
刺:《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𠀤此去聲。《》刺,直傷也。从刀束。《·》刺,殺也。《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刺之。《》刺之者何,殺之也。又《·》庶人則曰刺草之臣。《註》刺猶剗除之也。又《·》刺六經中作王制。《註》刺,采取之也。又《》針刺也。以針黹物曰刺。又《韻會》棘芒也。又《》書姓名於奏白曰刺。《後漢·禰衡傳》建安初游洛下,始達穎川,隂懷一刺,旣而無所之,至刺字漫滅。又《·》天何以刺。《毛傳》刺,責之。又《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一訊羣吏,二訊羣臣,三訊萬民。《註》刺,訊決也。又刺史,官名。《韻會》漢武帝初置刺史,掌奉詔察州。成帝更名牧,哀帝復爲刺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迹切,音磧。穿也,傷也。《增韻》刃之也。《》刺人而殺之。又針黹也。《史記·貨殖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又偵伺也。《前漢·燕王旦傳》燕王旦遣幸臣之長安問禮儀,隂刺𠋫朝廷事。又《韻會》黥也。又撐也。《史記·𨻰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韓愈詩》峻瀨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術篇》焉能去刺刺爲咢咢乎。《韓愈·送殷員外序》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又七計切,音砌。《·》維是褊心,是以爲刺。《集韻》俗作㓨。《韻會》从朿从刀。俗作刺,誤。剌音辣。 |
| 六: |
刻:〔古文〕𠞫《唐韻》苦得切《集韻》《韻會》乞得切,𠀤音克。《》鏤也。从刀,亥聲。一曰痛也。《玉篇》割也。又《》剝也。又《韻會》刻薄,慘覈也。又《·》木謂之刻。又《韻會》刻,漏也。鍥漏箭,以𠋫日晷爲刻,故因謂晷度曰刻。又害也。《·》我舊云刻子。《註》我前日所言,適以害子。又《·》豕,其跡刻。《疏》其跡名刻。 |
| 六: |
𠛱:《玉篇》同列。《》列本作𠛱,隷作列。又《唐韻》姊末切《集韻》子末切,𠀤贊入聲。刺𠛱,薉濁。 |
| 六: |
𠛲:《正字通》古文創字。註見十畫。 |
| 六: |
㓤:《唐韻》恪八切《集韻》《韻會》丘八切,𠀤音劼。剝也。《韓愈詩》敗面碎剠㓤。《註》黥面曰剠,剝面曰㓤。又《正韻》訖黠切,音戛。義同。 |
| 六: |
𠛳:《字彙補》與刻同。 |
| 六: |
𠛴:《字彙補》同刹。 |
| 六: |
𠛵:《篇海類編》古痕切,音根。削也。 |
| 六: |
𠛶:《字彙補》知巾切,音珍。刀也。 |
| 六: |
𠛷:《集韻》割古作𠛷。註詳十畫。 |
| 六: |
𠛸:《五音篇海》符分切,音焚。性也。 |
| 六: |
𠛹:《字彙補》古文刪字。註見五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