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七》

电子图书馆
1 七:
剃:《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他计切,音替。𩮜发也。《玉篇》除发也。亦作鬀。《集韵》本作𩮜。或作剔。

2 七:
刭:《唐韵》古挺切《集韵》《韵会》古顶切,𠀤音景。《玉篇》以刀割颈也。《史记·淮南王传》令从者魏敬刭之。《注》刭谓断其首。又《集韵》吉定切,景去声。义同。又《集韵》囊丁切,定去声。义同。

3 七:
剅:《唐韵》洛侯切,音楼。小穿也。《玉篇》小裂也。又《唐韵》《集韵》𠀤当侯切,音兜。义同。又《集韵》一曰割也。或作㓸𧯠。

4 七:
剆:《唐韵》鲁何切《集韵》良何切,𠀤音罗。《玉篇》击也。亦作𣂞。又《唐韵》来可切《集韵》朗可切,𠀤罗上声。义同。

5 七:
𠜐:《玉篇》口怪切,音快。断也。《正字通》俗字。

6 七:
则:〔古文〕𠟻𠟭𠞋𠟔《唐韵》《正韵》子德切《集韵》《韵会》卽德切,𠀤音侧。《说文》则等画物也。从刀贝。贝,古之物货也。《徐曰》则,节也。取用有节,刀所以裁制之也。又《玉篇》法也。《尔雅·释诂》则,常也。《疏》谓常礼法也。《周礼·天官·冢宰》以八则治都鄙。《郑注》则,法也。又《增韵》凡制度品式皆曰则。《·说命》明哲实作则。又天理不差曰则。《易·乾卦》乃见天则。《·大雅》顺帝之则。又法其可法者曰则。《·无逸》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注》戒成王效法文王也。《·小雅》君子是则是效。又《周礼》五命赐则注:地未成国之名。又夷则,七月律名。《前汉·律历志》则,法也。言阳气法度,而使隂气夷当伤之物。又《韵会》助辞,又然后之辞。《论语》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考证:〔《周礼·五命赐注》则,地未成国之名。〕谨照原文注改则。则改注。

7 七:
𠜑:《唐韵》《集韵》《韵会》𠀤徒外切,音兑。削也。

8 七:
剈:〔古文〕𠜟《集韵》萦玄切,音渊。《说文》挑取也。一曰窐也。《玉篇》剜也。《六书故》小割而深也。又《集韵》娟悦切,涓入声。义同。或作𠛭。

9 七:
锉:《唐韵》麄卧切《集韵》《正韵》寸卧切《韵会》千卧切,𠀤音锉。《说文》折伤也。《玉篇》去芒角也。斫也。《六书故》斩截也。又《集韵》祖卧切,音挫。义同。

10 七:
削:《唐韵》《正韵》息约切《集韵》思约切,𠀤相入声。《说文》鞞也。从刀,肖声。一曰析也。《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又《玉篇》刻治也。《增韵》刮削也。《·大雅》削屡冯冯。《注》墙成而削治重复也。又小侵也。《书·君𨻰》无倚法以削。又弱也。《孟子》鲁之削也滋甚。又夺除也。《礼·王制》君削以地。又器名。《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爲削,长尺博寸,合六而成规。《注》今之书刀。《疏》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汉虽有纸笔,仍有书刀,是古之遗法也。又《集韵》仙妙切《正韵》苏吊切,𠀤音笑。刀室也。《前汉·货殖传》质氏以酒削而鼎食。《注》师古曰:削谓刀劒室也。人有刀劒室,恶者爲酒濯,令更新也。《集韵》本作韒,或作鞘𤿨。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所敎切,音稍。《周礼·天官》家削之赋。《注》二百里家削。《疏》家削之赋者,谓二百里之内地名削,其中有大夫采地,谓之家,故名家削。《集韵》本作𨛍,通作稍。又《集韵》七削切,音峭。削格,所以施罗纲也。又叶息七切,音悉。《苏轼·榧子诗》𣂪爲君倚几,滑净不容削。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11 七:
𠜒:《玉篇》力一切,音栗。同𠞉。断也,削也。

12 七:
𠜓:《集韵》剔古作𠜓。注见八画。

13 七:
𠜔:《集韵》制古作𠜔。注见六画。

14 七:
𠜕:《篇海》音揷,卽𠝞字。

15 七:
𠜖:《唐韵》郞括切《集韵》卢活切,𠀤音捋。《博雅》削也。

16 七:
𠜗:《字汇》同郄。

17 七:
𠜘:《集韵》七鸩切,侵去声。尅也。

18 七:
克:《唐韵》苦得切《集韵》乞得切,𠀤音刻。《尔雅·释诂》克,胜也。《疏》谓得胜也。《后汉·桓谭传》何征不克。又《广韵》克,已也。又必也,急也。又克期,约定日期也。《后汉·锺离意传》解徒桎梏,与克期,俱至。又《读书通》刻通作克。《吴志·贺齐传》谨以克心,非但书绅。又《集韵》克,杀也。

19 七:
剌:《唐韵》卢达切《集韵》《韵会》《正韵》郞达切,𠀤音辢。《说文》戾也。从束从刀。刀者,剌之也。《徐曰》剌,乖违者莫若刀也。《前汉·杜钦传》无乖剌之心。又《武五子传》李姬生燕剌王旦。《注》师古曰:諡法,暴戾无亲曰剌。又《张衡·思玄赋》弯威弦之拨剌。《注》张弓声。又《李白诗》双腮呀呷髫鬣张,跋剌银盘欲飞去。《注》鱼跃声。又《韵补》叶力蘖切,音列。《白居易·桐花诗》风𠋫一参差,荣枯遂乖剌。况吾北人情,不耐南方热。《韵会》从约束之束,从刀。与刺字不同。

20 七:
前:〔古文〕歬𣦃《唐韵》昨先切《集韵》《韵会》《正韵》才先切,𠀤音钱。《增韵》前,后之对。又进也。《广韵》先也。又《礼·檀弓》我未之前闻也。《注》犹故也。又《仪礼·特牲》祝前主人降。《注》前犹导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子浅切,湔上声。《说文》齐断也。俗作剪。又《正韵》浅黑色。《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鹄缨。《注》前,读爲缁翦之翦。浅黑也。又《韵补》叶慈邻切,净平声。《刘向·九叹》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廹身。

21 七:
𠜙:《集韵》博故切,音布。𢧵也。《玉篇》裁刀也。

22 七:
𠜚:《集韵》㓝古作𠜚。注见四画。

23 七:
㓧:《集韵》姑南切,音弇。刈禾具。

24 七:
㓨:《集韵》刺俗作㓨。《史记·封禅书》使博士诸生㓨六经中作王制。《注》㓨作刺,谓采取之也。

25 七:
㓩:《玉篇》音喧。角毛。

26 七:
𠜛:《字汇》古文刚字。注见八画。

27 七:
𠜜:《正字通》刮本字。《说文》有𠜜无刮。

28 七:
𠜝:《正字通》古文工字。注见部首。

29 七:
𠜞:《字汇补》音未详。《路史·国名记》鲁共王淖𠜞。

30 七:
𠜟:《玉篇》《集韵》𠀤古文剈字。注详本画。《字汇补》作𠛭。

31 七:
𠜠:《篇海类编》与𠛭同。或作因。

32 七:
㓪:《字汇补》卢坦切,音朗。明也。《淮南子·原道训》耳听滔㓪奇丽激抮之音。与剆字不同。

URN: ctp:kangxi-zidian/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