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十》 | 電子圖書館 |
1 | 十: | 顖:《集韻》囟古作顖。註詳囗部三畫。 |
2 | 十: | 𩔙:《字彙》匹計切。同𩔅。 |
3 | 十: | 䫞:《廣韻》火幺切《集韻》馨幺切,𠀤音膮。《說文》大頭也。又《集韻》馨叫切,音嬈。義同。又《廣韻》去遙切,音蹺。額大貌。又《集韻》符分切,音汾。詳頒字註。 |
4 | 十: | 䫟:《唐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𠀤音混。《說文》面色䫟䫟貌。《集韻》䫟䫟,面急。又面首俱圓謂之䫟。又《廣韻》云粉切《集韻》羽敏切,𠀤音抎。又《集韻》胡昆切,音魂。義𠀤同。 |
5 | 十: | 顗:《唐韻》魚豈切《集韻》《韻會》語豈切,𠀤音螘。《爾雅·釋詁》靜也。《廣韻》靖也,樂也。又《說文》謹莊貌。又人名。荀顗,周顗,見《晉書》。又《集韻》五亥切,音愷。義同。 |
6 | 十: | 䫠:《廣韻》符悲切《集韻》貧悲切,𠀤音邳。《玉篇》短須髮貌。又《集韻》攀悲切,音丕。義同。《集韻》或作𩓭。 |
7 | 十: | 𩔚:《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𠀤音螉。《玉篇》頸毛也。與翁同。《前漢·郊祀歌》殊翁雜五采文。《註》翁,鴈頸也。餘詳翁字註。又《集韻》鄔孔切,翁上聲。𩔚劜,屈强貌。與勜同。 |
8 | 十: | 𩔛:《集韻》同𩔣。 |
9 | 十: | 䫡:《唐韻》五咸切《集韻》魚咸切,𠀤音嵒。《說文》頭頰長也。又《集韻》牛廉切,音巗。𩖆䫡,醜貌。又《廣韻》丘檻切,音㦿。長面貌。又口陷切,歉去聲。䫡、顑義同。又公陷切,音監。䫡胡,劑面。 |
10 | 十: | 䫢:《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𠀤音斯。《玉篇》䫢𩓨,頭不正也。又《集韻》一曰好貌。 |
11 | 十: | 𩔜:《玉篇》籀文頌字。 |
12 | 十: | 𩔝:《集韻》丘禁切,音搇。𩔝𩒻,首動也。 |
13 | 十: | 𩔞:《唐韻》胡男切《集韻》胡南切,𠀤音含。《說文》頤也。或作顄。又《馬融·長笛賦》𩔞淡滂流。《註》𩔞淡,水搖蕩貌。又《集韻》戸感切,音頷。義同。 |
14 | 十: |
願:〔古文〕𩕾《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虞怨切,𠀤音愿。《說文》大頭也。又《爾雅·釋詁》思也。《疏》欲思也。《廣雅》欲也。《書·大禹謨》敬修其可願。又《正韻》顗望也。《禮·少儀》不願于大家。《疏》謂見彼富大不可願效之也。又羡慕也。《禮·祭義》國人稱願肰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又每也。《詩·邶風》願言思子,中心養養。《傳》願,每也。《疏》每有所言,思此二子,中心養養然不知所定。又《集韻》五遠切,音阮。面短貌。又叶上聲。《詩·鄭風》有美一人,淸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又《劉向·九歎》河水淫淫,情所願兮。顧瞻郢路,終不返矣。◎按願字去聲,亦叶上聲。至訓面短,則止有阮字一音。 考證:〔《禮·祭儀》國人稱願肰曰〕謹照原文祭儀改祭義。 |
15 | 十: |
顙:《唐韻》蘇朗切,桑上聲。《玉篇》額也。《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註》頭觸地無容。《揚子·方言》𩔣、頟、顏,顙也。又《集韻》《韻會》𠀤蘇郞切,音桑。義同。《易林》𤣥鬣黑顙,東歸高鄕。《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 考證:〔《揚子·方言》𩔣頟頠顙也。〕謹照原文頠改顏。 |
16 | 十: | 䫣:《集韻》弦雞切,音兮。頭不正。 |
17 | 十: | 𩔟:《集韻》丘甚切,音坅,與𩒯同。醜貌。 |
18 | 十: | 䫤:《廣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𠀤音冥。《說文》䫤,眉目之閒也。《正字通》毛詩、爾雅借用名,張衡西京賦作眳,音義𠀤同。別見口部名字註。 |
19 | 十: |
顚:《唐韻》都年切《集韻》《韻會》《正韻》多年切,𠀤音𠫉。《說文》頂也。《爾雅·釋言》顚,頂也。《疏》謂頭上也。《詩·秦風》有馬白顚。《傳》白顚,的顙也。《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又《玉篇》山頂曰顚。《蘇軾·琴操》山有時而童顚。又本末曰顚末。《陸機·文賦》如失機而後會,恆操末以續顚。《註》言先後失序也。又《小爾雅》殞也。《釋名》倒也。《書·微子》告予顚隮。《疏》謂從上而隕。《莊子·人閒世》形就而入,且爲顚爲滅。《郭註》若遂與同,則是顚危而不扶持。《正字通》別作傎。又與癲同。狂也。《唐書·張旭傳》旭大醉,呼叫狂走,以頭濡墨而書,世號張顚。又地名。《左傳·僖二年》冀爲不道,入自顚軨。伐鄍三門。杜註: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顚軨阪。又縣名。與滇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顚歌。《註》文穎曰:文成,遼西縣名。顚,益州顚縣。其人能作西南夷歌。顚,卽滇字。又專一也。《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塡塡,其視顚顚。《陸德明·音義》顚顚,丁田反。崔云:專一也。又姓。晉有顚頡。見《左傳》。又人名。《書·君奭》有若泰顚。又《集韻》亭年切,音田。顚顚,憂思貌。《禮·玉藻》喪容纍纍,色容顚顚。《註》憂思貌也。《釋文》顚字又作㒹,音田。又丁年反。又與闐通。《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註》顚,讀爲闐。《疏》顚,塞也。《釋文》闐音田。又《集韻》典因切。亦頂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夭蟜枝格,偃蹇杪顚。又《廣韻》他甸切,瑱去聲。與瑱同。《集韻》亦作𦗁。 考證:〔《左傳·僖二年》冀爲不道入自顚軨。《註》虞地。《後漢·郡國志》河東郡大陽有顚軨阪。〕謹按杜註無虞地二字。今据左傳原文於入自顚軨下增伐鄍三門。下照杜註原文改杜註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顚軨阪。〔又縣名,與滇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文成顚歌。註女穎曰文成。遼西縣名。〕謹照原文子虚賦改上林賦。女穎改文穎。〔《莊子》其字顚顚。〕謹照原文其字改其視。〔《上林賦》夭嬌枝格,偃蹇杪顚。〕謹照原文夭嬌改夭蟜。 |
20 | 十: | 顛:《正字通》俗顚字。 |
21 | 十: | 𩔠:《五音集韻》莫結切,音滅。𩔠頡也。 |
22 | 十: | 䫥:《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𠀤音頠。《說文》頭不正也。《廣雅》大貌。又《唐韻》口猥切,魁上聲。《集韻》丘其切,音欺。義𠀤同。 |
23 | 十: | 顜:《集韻》古項切,音講。明也,和也,直也。《史記·曹相國世家》蕭何爲法,顜若畫一。通作講。又《集韻》乾岳切,音覺。義同。通作較。 |
24 | 十: | 顝:《唐韻》《集韻》《韻會》𠀤苦骨切,音窟。《博雅》大也。《說文》大頭也。又《倉頡篇》相抵觸也。又《廣雅》醜也。又獨處貌。《張衡·思𤣥賦》顝羈旅而無友兮,余安能乎留兹。又《廣韻》口猥切,音磈。首大骨。又口瓦切,跨上聲。髁貌。又《廣韻》苦回切《集韻》枯回切,𠀤音恢。亦大頭也。 |
25 | 十: | 䫦:《廣韻》古盍切《集韻》谷盍切,𠀤音閤。《玉篇》車頷骨也。又《集韻》丘蓋切,音磕。頭骨貌。或作𩕭。 |
26 | 十: | 𩔡:《集韻》當侯切,音兜。𩔸𩔡,面折。 |
27 | 十: |
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遂切,音戾。《爾雅·釋詁》善也。《詩·大雅》克明克類。《箋》類,善也。勤施無私曰類。《又》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傳》類,善也。又《玉篇》種類也。《易·乾卦》則各從其類也。又《繫辭》方以類聚。又比也。《禮·學記》知類通達。《註》知事義之比也。又《緇衣》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註》類謂比式。《疏》言行之無恆,不可比類也。又《左傳·襄九年》晉君類能而使之。《註》隨所能。又肖似也。《禮·曲禮》諸侯旣塟見天子曰類見。《註》代父受國。類,猶象也。執皮帛,象諸侯之禮見也。又祭名。《書·舜典》肆類于上帝。《詩·大雅》是類是禡。《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鄭註》類禮依郊祀而爲之者。又《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疏》倪,庳也,不發聲也。謂行時頭左邊庳下者名類。又《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又《爾雅翼》載兩類曰𦝭類、奇類,卽兩體自爲牝牡者。𦝭與膟同。又國名。《後漢·西域傳》有蒲類國。又姓。《史記·梁孝王世家》類犴反。《正字通》宋類演,福州寧德尉。又《集韻》盧對切,音壘。偏也。《左傳·昭十六年》𠛬之頗類。又《集韻》劣戌切,音律。似也。《曹植·七啟》麗草交植,殊品詭類。綠葉朱榮,煕天曜日。《說文》種類相似,唯犬爲甚。从犬頪聲。 考證:〔《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註》類其禮依郊祀而爲之者。〕謹照原文註字上增鄭字。類字下省其字。〔《爾雅》龜左倪不類。《疏》謂行時頭左也。庳下者名類。〕謹照原文左也改左邊。 |
28 | 十: | 𩔢:《集韻》緜批切,音迷。𩔢𩑾,頭垂貌。 |
29 | 十: | 𩔣:《廣韻》《集韻》𠀤諸延切,音氊。《玉篇》顙也。《揚子·方言》𩔣、頟、顏,顙也。湘江之閒謂之𩔣。或从栞作𩔛。《正字通》𩔣字,《舉要》訓雙額,非。 |
30 | 十: | 𩔤:《集韻》頻古作𩔤。註詳七畫。 |
31 | 十: | 𩔥:《字彙補》同頃。田畝也。○按卽頃字譌文。 |
32 | 十: | 𩔦:《字彙補》以之切,音頤。養也。又輔車骨也。 |
33 | 十: | 𩔧:《五音篇海》類字之譌。 |
34 | 十: | 𩔨:《字彙補》顖字之譌。 |
35 | 十: | 𩔩:《字彙補》居窺切,音規。見《藏經字義》。○按卽𩓠字之譌。 |
URN: ctp:kangxi-zidian/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