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五》 | Library Resources |
1 | 五: | 頔:《广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𠀤音狄。《玉篇》好也。又人名,唐有于頔。又《广韵》古文顷字。注详二画。 |
2 | 五: | 䪶:《集韵》子余切,音苴。颔也。 |
3 | 五: | 𩑰:《集韵》傥旱切,音坦。面平也。 |
4 | 五: | 𩑱:《集韵》发古作𩑱。注详髟部五画。 |
5 | 五: | 䪷:《广韵》呼漏切《集韵》许𠋫切,𠀤音吼。《玉篇》勤也。又《集韵》䪷顬,老称也。又《集韵》居𠋫切,音姤。䪷䪷,勤力也。 |
6 | 五: | 䪸:《广韵》武巾切《集韵》眉贫切,𠀤音珉。《广韵》强也。《集韵》强头也。或从昬。 |
7 | 五: | 䪹:《广韵》敷悲切《集韵》攀悲切,𠀤音丕。《玉篇》大面。又《集韵》蘖皆切,音䠋。义同。又《广韵》步皆切《集韵》薄皆切,𠀤音排。曲颐貌。又《广韵》薄回切《集韵》蒲枚切,𠀤音裴。义同。或作𩑢䫊。 |
8 | 五: | 頕:《广韵》都甘切,音担。《玉篇》颊缓也。又《集韵》都念切,音店。垂首也。 |
9 | 五: | 𩑲:《字汇》于救切,音右。颤疾。或作𩑣𤴨。 |
10 | 五: | 頖:《广韵》《集韵》《正韵》𠀤普半切。同泮。《礼·王制》诸侯曰頖宫。《注》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敎也。又頖之言半也,以南通水北无水也。 |
11 | 五: | 𩑳:《广韵》《集韵》𠀤丘检切,音歉。《玉篇》𩑳顩,不平也。《集韵》或作顩𩒯。 |
12 | 五: | 𩑴:《集韵》于敎切,约去声。颈不随也。 |
13 | 五: | 𩑵:《广韵》《集韵》𠀤无沸切,音未。面前也。 |
14 | 五: | 𩑶:《广韵》戸吴切《集韵》洪孤切,𠀤音胡。《玉篇》牛颔垂也。与胡同。又《集韵》空胡切,音枯。颔车。 |
15 | 五: | 𩑷:《广韵》莫拨切,音末。𩑷䫘,健也。又《集韵》一曰面平。 |
16 | 五: | 𩑸:《广韵》虚我切《集韵》许我切,𠀤音㰤。《玉篇》倾头视貌。又《集韵》待可切,音柁。又《广韵》《集韵》𠀤虎何切,音诃。义𠀤同。 |
17 | 五: | 𩑹:《集韵》胡涓切,音悬。《玉篇》顋后也。又《广韵》黄练切,音县。《集韵》荧绢切,音胘。义𠀤同。 |
18 | 五: | 䪺:《字汇》古盍切,音閤。车领骨。 |
19 | 五: | 𩑺:《五音集韵》汝盐切,与𩓾同,颊须也。《庄子·田子方》黑色而𩑺。 |
20 | 五: | 𩑻:《字汇》符逼切,音愎。发白貌。 |
21 | 五: | 𩑼:《类篇》滂禾切,音坡。头偏也。又普火切,音颇。义同。 |
22 | 五: | 𩑽:《正字通》同頿,省。 |
23 | 五: | 䪻:《广韵》《集韵》𠀤皮变切,音卞。《玉篇》冠名。《广韵》倾冠。《集韵》冠硕貌。又《广韵》扶晚切《集韵》父远切,𠀤音饭。无发也。 |
24 | 五: |
颇:《唐韵》《集韵》《韵会》滂禾切《正韵》普禾切,𠀤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书·洪范》无偏无陂。《释文》旧本作颇,音普多反。《又》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传》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僭差。又《多方》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韵补》古义字皆音俄,周官注亦音俄,故古文尚书本作无偏无颇,遵王之义,以叶俄音。唐明皇以义字今音爲又,攺颇爲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灭矣。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又差多曰颇多,良久曰颇久,多有曰颇有。《史记·叔孙通传》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又《广韵》《集韵》𠀤普过切,音破。《集韵》偏也。一曰疑辞。又《集韵》蒲麋切,音皮。薳颇,楚人名,见左传。 考证:〔《韵补》唐明皇以义字今音爲叉〕谨按文义叉改又。〔《释名》少也。〕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爲博雅。 |
25 | 五: | 䪼:《广韵》职悦切《集韵》朱劣切,𠀤音拙。《五音集韵》面秀骨。《博雅》颧頄䪼也。《玉篇》汉高祖隆䪼龙颜。○按史记、汉书作龙准,注音拙。又《唐韵》《集韵》𠀤之出切,音𠭴。《说文》头颉䪼也。从页出声。《集韵》头貌。又《集韵》古忽切,音骨。面颧也。 |
26 | 五: | 𩑾:《集韵》都黎切,音氐。头垂下貌。 |
27 | 五: | 䪽:《字汇》胡到切,音号。白首人也。 |
28 | 五: | 䪾:《集韵》止忍切,音轸。《说文》颜色䪾䫰,愼事也。从页㐱声。又《集韵》一曰慙也。又《广韵》章刃切《集韵》止刃切,𠀤音震。义同。又《广韵》䪾䫰,头少发也。《五音集韵》作〈眞㐱〉。《集韵》亦作𩒉。 |
29 | 五: |
领:《唐韵》良郢切《集韵》《正韵》里郢切《韵会》里整切,𠀤音岭。《说文》项也。从页令声。《释名》领,颈也。以壅颈也。亦言总领衣体,爲端首也。《诗·小雅》交交桑扈,有莺其领。《传》莺莺然有文章也。领,颈也。《荀子·劝学篇》若挈裘领。又《广韵》理也。《韵会》方氏曰:承上令下谓之领。《礼·祭义》先王之敎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又《乐记》领父子君臣之节。《注》领,犹理治也。又《仲尼燕居》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欤。《注》领,犹治也。又《韵会》统领也。《前汉·魏相传》总领庶职。又《广韵》录也。《刘公干诗》沈速簿领书。《注》领,录也。又楚官名。《左传·昭二十七年》鄢将师爲右领。又晋官名。《晋书·职官志》中领军将军,魏官也。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二年》樊顷子奉王以追单子及领。《注》领,周地。《前汉·王子侯表》蒲领侯嘉。又山道,与岭通。《前汉·严助传》舆轿而逾领。又《正字通》受也。又叶离贞切,音邻。《韩愈·田氏庙𥓓》嶪嶪魏土,婴儿弄兵。吏戎愁毒,莫保首领。 考证:〔《礼·祭仪》先王之敎,因而勿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谨照原文祭仪改祭义。勿改改弗改。 |
30 | 五: | 𩑿:《字汇补》匹各切,音𩔈。面大貌。又作奤。○按卽𩔈字之譌。 |
31 | 五: | 頙:《字汇补》初责切,音拆。正也。又人名。博古图有周史頙鼎。 |
32 | 五: | 𩒀:《字汇补》之刃切,音震。无发也。亦作𩒈。○按卽䪾字之譌。 |
33 | 五: | 𩒁:《字汇补》戸来切,音孩。颐下。○按卽䪱字之譌。䪱原字从巳作。 |
34 | 五: | 𩒂:《字汇补》同施。戚施,字书作𩒛𩒂。 |
35 | 五: | 𩒃:《字汇补》苦感切,音坎。颊疾。 |
36 | 五: | 𩒄:《字汇补》川责切,音册。𩒄涿,见吕览知士篇。 |
URN: ctp:kangxi-zidian/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