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六》

电子图书馆
1 六:
𩒏:《集韵》呼内切,音诲。大首。

2 六:
頛:《广韵》落猥切《集韵》鲁猥切,𠀤音磊。《说文》头不正也。又《集韵》卢对切,音礧。义同。《说文》从页从耒。耒,头倾也。

3 六:
䪿:《集韵》囟古作䪿。注详囗部三画。

4 六:
𩒐:《玉篇》昌旨切,音齿。面大也。又面黑。

5 六:
䫀:《广韵》古恨切《集韵》举很切,𠀤音詪。《说文》颊后也。又《集韵》古恨切,音艮。又多殄切,音典。又吉典切,音茧。义𠀤同。又《类篇》古本切,音衮。颊高也。或作领。《广韵》作𩒝。

6 六:
颌:《广韵》古沓切《集韵》葛合切,𠀤音閤。《玉篇》口也。《广韵》颌颔,颐傍。《公羊传·宣六年》獒躇阶而从之,祈弥明逆而踆之,绝其颔。《玉篇》引作颌。《扬子·方言》颔、颐,颌也。秦晋谓之颌,颐其通语也。《扬雄·长杨赋》稽颡树颌。《注》音蛤。又《集韵》耳下骨也。又姓。《左传·庄十七年》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又《集韵》渴合切,音溘。又遏合切,音姶。义𠀤同。又曷閤切,音盍。颌车也。又《唐韵》胡感切《集韵》戸感切,𠀤音颔。《说文》顄也。又《集韵》胡南切,音含。面黄也。同颔。

7 六:
𩒑:《集韵》曲王切,音匡。目厓也。或作眶。

8 六:
頝:《广韵》口交切《集韵》丘交切,𠀤音敲。《玉篇》頝薄,不媚也。《广韵》頝䫜头不媚也。又《集韵》苦绞切,音巧。薄媚也。

9 六:
𩒒:《正字通》同頋。

10 六:
𩒓:《集韵》虎孔切,音嗊。𩕱𩒓,头昏。

11 六:
䫁:《广韵》《集韵》𠀤毗至切,音鼻。《广韵》首也。又《集韵》犬初生子,一曰首子。与𦤫同。《字汇补》譌作𩓑。

12 六:
䫂:《广韵》丁可切《集韵》典可切,𠀤音哆。《玉篇》丑貌。

13 六:
頞:《唐韵》乌割切《集韵》《韵会》《正韵》阿葛切,𠀤音遏。《玉篇》鼻茎也。《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告。《庄子·至乐篇》深矉蹙頞。又《博雅》䪼也。又《释名》頞,鞍也。偃折如鞍也。又幽頞,兽名。《山海经·幽頞赞》幽頞似猴,俾愚作智。触物则笑,见人佯睡。好用小慧,终是婴系。又《玉篇》亦作齃。《史记·蔡泽传》魋颜蹙齃。《注》齃,乌葛反。又音案。《史记·西南夷传》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注》頞,音案。孚远曰:常頞,疑人姓名。
考证:〔《释名》䪼也。〕谨按语出博雅,今将释名改爲博雅。〔《逸雅》頞,鞍也。偃折加鞍也。〕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爲释名,并照原文加鞍改爲如鞍。

14 六:
頟:《唐韵》五陌切《集韵》《韵会》《正韵》鄂格切,𠀤同额。《说文》颡也。《扬子·方言》中夏谓之頟,东齐谓之颡。《六书故》发下眉上谓頟。又不休息貌。《·益稷》罔昼夜頟頟。《传》頟頟,肆恶无休息。《正韵》一曰推车声。又《释名》頟,鄂也,有垠鄂也。又地名。《史记·建元以来侯者表》龙頟侯韩说。《前汉·地理志》平原郡龙頟县。《注》今书本頟字,或作额,而崔浩云:有龙頟村,作额者非。又叶逆各切,音咢。《却正释讥》人吊其躬,鬼芟其頟。初升高冈,终陨幽㕡。

15 六:
𩒔:《玉篇》奴兜切,音羺。𩔸𩒔,面折。

16 六:
𩒕:《玉篇》五舌切,音啮。面丑也。又《集韵》匹各切,音粕。同𩔈。面大貌。又逆各切,音咢。同颚。恭严也。

17 六:
頠:《广韵》《正韵》五罪切《集韵》《韵会》五贿切,𠀤音隗。《说文》头闲习也。《注》低仰便也。《广韵》闲习容止也。又《尔雅·释诂》頠,静也。又人名。裴頠,见《晋书》。又《广韵》头也。又《广韵》鱼毁切《集韵》《韵会》五委切,𠀤音硊。义同。

18 六:
颉:《唐韵》《正韵》胡结切《集韵》《韵会》奚结切,𠀤音缬。《说文》直项也。又《·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集韵》又作翓。又人名。《前汉·艺文志》仓颉一篇。《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从者顚颉。又皇颉,郑大夫。马师颉,郑子羽孙。又姓。《风俗通》古贤人颉衞。又《庄子·胠箧篇》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辨矣。《注》颉滑,谓难料理也。崔云:缠屈也。李云:滑,滑稽也。一云颉滑,不正之语也。《音义》戸结反。又《广韵》古黠切《集韵》《正韵》讫黠切,𠀤音戛。《正韵》轹也。《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时,与賔客过巨嫂食,嫂详爲羹尽栎釜,乃封其子信爲羹颉侯。《注》索隐曰:羹颉,爵号,非县名。正义曰:括地志云:羹颉山,在嬀州怀戎县东南十五里,高祖取其山名爲侯号者,怨故也。又《辽史·耶律斡𦡳传》车驾𤢪颉山。又《增韵》减尅也,掠除也。《唐书·高仙芝传》盗颉资粮。又叶胡计切,音系。《衞恒·四体书势》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19 六:
頢:《广韵》《集韵》𠀤古活切,音括。《玉篇》短面貌。又《广韵》小头貌。又《玉篇》戸括切,音活。义同。

20 六:
頣:《唐韵》式忍切《集韵》矢忍切,𠀤音哂。《说文》举目视人也。从页臣声。

21 六:
颐:《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𠀤音移。《说文》顄也。《礼·玉藻》颐溜垂拱。《疏》溜,屋檐,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溜。《又》端行,颐溜如矢。《释文》颐音夷。《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又卦名。《易·颐卦》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疏》颐,养也。《又》初九,观我朶颐。《注》朶颐者,嚼也。又期颐,老也。《礼·曲礼》百年曰期颐。《注》飮食居处皆待于养也。又《小尔雅》颐,深也。又语助声。《史记·𨻰涉世家》夥颐,涉之爲王沈沈者。《注》楚人谓多爲夥。又言颐者,助声之辞也。又地名。《史记·灌婴传》与汉王会颐鄕。《注》苦县有颐鄕。《说文》本作𦣞。《集韵》亦作𩠡。

22 六:
頥:《正字通》俗颐字。

23 六:
颏:《唐韵》戸来切《韵会》何开切,𠀤音孩。《玉篇》颐下。《韩愈·记梦诗》我手承颏时拄座。又《集韵》下攺切,音亥。义同。又《集韵》《正韵》𠀤柯开切,音该。《博雅》丑也。又《广韵》古亥切《集韵》已亥切,𠀤音攺。义同。又《集韵》颊颏也。

24 六:
𩒖:《集韵》倪甸切,音砚。頨𩒖,狡也。

25 六:
頧:《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都回切,音磓。《正字通》母頧,冠名。《礼·郊特牲》作追。《释文》追,多雷反。又《广韵》都罪切《集韵》覩猥切,𠀤音䏨。《集韵》头不正貌。

26 六:
頨:《集韵》纰延切,音翩。《说文》头姸也。又《广韵》许缘切,音翾。义同。又《唐韵》《集韵》𠀤王矩切,音羽。义同。《字汇补》作𩑧。又《广韵》孔子头也。又《集韵》𤰞见切,音遍。頨𩒖,狡也。或作翩。

27 六:
𩒗:《唐韵》他孔切《集韵》吐孔切,𠀤音侗。《说文》直项。本作𡜝,亦书作姛。

28 六:
頩:《广韵》普丁切《集韵》《韵会》傍丁切,𠀤音竮。《广韵》面色。《博雅》艴頩,色也。《宋玉·神女赋》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注》頩,怒色靑貌。又《楚辞·远游》玉色頩以满颜。《注》盛气貌。又《广韵》匹迥切《集韵》《韵会》普迥切,𠀤聘上声。《说文》缥色也。本作艵。又《广韵》敛容也。
《正字通》頩本字。頩字从幷作。

29 六:
頪:《玉篇》力外切《广韵》郞外切,𠀤音㲕。《广雅》疾也。又《说文》难晓也。一曰鲜白貌。从页米声,从粉省。《注》难晓亦不聪之义。又《集韵》卢对切,音纇。义同。

30 六:
俯:《唐韵》方矩切《集韵》匪父切,𠀤音甫。《说文》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扬雄曰:人面俯。《徐铉曰》俯首者,逃亡之貌,故从逃省。今俗作俯,非是。或作俛。又《玉篇》靡卷切,音缅。义同。又《广韵》《韵会》《正韵》𠀤他吊切,音粜。《周礼·春官·典瑞》俯聘。《注》大夫衆来曰俯,寡来曰聘。又《秋官·大行人》殷俯以除邦国之慝。《注》殷俯,谓一服朝之岁也。一服朝之岁,五服诸侯,皆使卿以聘礼来俯天子。又《小行人》存、俯、省、聘、问,臣之礼也。《疏》存、俯、省三者,天子使臣,抚邦国之礼。聘、问二者,是诸侯使臣行聘。《左传·昭五年》享俯有璋。《注》俯,见也。《释文》俯,他吊反。又他雕反。又《尔雅·释诂》俯,视也。《注》谓察视也。《张衡·思𤣥赋》流目俯乎衡阿兮,睹有黎之圯坟。又《集韵》他刁切,音叨。盥也。《韵会小补》古音流变,字亦随异,如俯仰之俯,本作俯,或作俛,今皆作俯。而俯音兆,俛音免,不复音俯矣。

31 六:
𩒘:《玉篇》尺勇切,音𦑝。充也。

32 六:
𩒙:《扬雄·蜀郡赋》如平阳𩒙臣沼。《注》𩒙,疑是俯字。与俯同。

33 六:
𩒚:《字汇》乌葛切,音遏。《王粲·羽猎赋》𤀭颈破𩒚。《注》义阙。

34 六:
𩒛:《字汇补》与戚同。《·邶风》得此戚施。《字书》或作𩒛。

35 六:
𩒜:《洪武·正韵笺》与躱同。

36 六:
𩒝:《广韵》古很切,音詪。详前䫀字注。

37 六:
𩒞:《字汇补》他领切,音珽。头𩒞也。◎按卽顼字之譌。

URN: ctp:kangxi-zidian/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