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五》

电子图书馆
1 五:
䬫:《广韵》杜奚切,音啼。《玉篇》䬫糊也。《广韵》寄食也。又《广韵》都奚切《集韵》都黎切,𠀤音低。义同。

2 五:
𩚨:《字汇》同䬫。

3 五:
𩚩:《广韵》戸吴切《集韵》洪孤切,𠀤音胡。与糊同。寄食也。

4 五:
飳:《集韵》朱戍切,音注。饵也。又《广韵》天口切《集韵》他口切,𠀤音妵。《广韵》同𪌘。《集韵》或作飳𪍍。

5 五:
𩚪:《集韵》同饵。

6 五:
䬬:《广韵》于两切《集韵》《韵会》《正韵》倚两切,𠀤音鞅。《玉篇》饱也。《博雅》满也。又《集韵》于庆切。与䭘同。亦饱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于亮切,音怏。《集韵》饫也。

7 五:
䬭:《正字通》俗饕字。

8 五:
饴:〔古文〕䬮《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𠀤音移。《玉篇》饧也。《六书故》以米糵煎秫爲目饴也。《释名》饴小弱于饧,形怡怡然也。《本草》胶饴乾枯者曰饧。《·大雅》堇荼如饴。又《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饴盐。《注》饴盐,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疏》卽石盐是也。又通作𥹋。《晋书·石崇传》王恺以𥹋澳釜。又《集韵》《韵会》𠀤祥吏切,音寺。本作飤。《晋书·王荟传》以私米作饘粥以饴饿者。《集韵》亦作𩞫粠。籀文作𩛛。

9 五:
䬮:《玉篇》古文饴字。注详上。

10 五:
𩚫:《字汇》诸成切,音征。𩚫餠。

11 五:
𩚬:《唐韵》于革切《集韵》《正韵》乙革切,𠀤音厄。《玉篇》饥貌。与𩚚𩜄𠀤同。又《广韵》乌格切,音哑。义同。

12 五:
飵:《唐韵》在各切《集韵》疾各切,𠀤音昨。《玉篇》楚人相谒食麦曰飵。《扬子·方言》餥飵,食也。𨻰楚之内相谒而食麦饘谓之餥,楚曰飵。凡𨻰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飧,或曰飵,或曰䬯。秦晋之际,河隂之闲,曰䭡䭓,此秦语也。又《集韵》侧格切,音窄。馏也。又《广韵》昨误切《集韵》《韵会》存故切《正韵》靖故切,𠀤音𧙓。义同。

13 五:
𩚭:《广韵》薄侯切《集韵》蒲侯切,𠀤音裒。《广韵》𩚭饫曰食。

14 五:
䬯:《唐韵》《集韵》《韵会》𠀤奴兼切,音拈。《玉篇》相谒而食麦曰䬯。又《广韵》女廉切《集韵》尼占切,𠀤音黏。又《集韵》汝甘切,音蚦。又如占切,音䫇。义𠀤同。

15 五:
䬰:《广韵》寔照切《集韵》时照切,𠀤音邵。《广韵》小食也。

16 五:
䬱:《集韵》部本切,音獖。粗食。

17 五:
𩚮:《玉篇》古文饥字。注详十二画。又《集韵》乃历切,音溺。与惄同。心之饥也。一曰忧也。

18 五:
𩚯:《广韵》《集韵》𠀤女夷切,音尼。《广韵》饵𩚯。

19 五:
𩚰:《集韵》方文切,音分。蒸饭也。与饙同。

20 五:
𩚱:《广韵》古迥切《集韵》畎迥切,𠀤音炯。《玉篇》饱也。

21 五:
飶:《唐韵》毗必切《集韵》《韵会》薄必切,𠀤音邲。《说文》食之香也。《·周颂》有飶其香。《传》飶,芬香也。一作苾。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蒲给切,音蹩。又《正韵》薄密切,音弼。义𠀤同。

22 五:
飷:《广韵》兹也切《集韵》子野切,𠀤音姐。《集韵》食无味。又《集韵》侧下切,音鮓。义同。又臻鱼切,音苴。𩟓飷,食无味。

23 五:
䬲:《集韵》居侯切,音钩。《玉篇》牛饱也。

24 五:
𩚲:《集韵》讫洽切,音夹。《玉篇》饼也。《集韵》与𩛩餄同。

25 五:
𩚳:《玉篇》俗饭字。

26 五:
𩚴:《广韵》纡物切《集韵》纡勿切,𠀤音郁。《玉篇》同𩜌。肴也,饴和豆也。又《广韵》《集韵》𠀤于月切,音哕。义同。本作𧯡。

27 五:
飸:《正字通》同饕。

28 五:
𩚵:《集韵》沽三切,音甘。饵也。

29 五:
飹:《集韵》力九切,音柳。饵也。

30 五:
𩚶:《集韵》之六切,同祝。

31 五:
䬳:《广韵》博管切《集韵》补满切,𠀤音粄。《玉篇》屑米餠。《广韵》与粄䉽同。《南史·齐衡阳王钧传》钧所生母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䬳饴之,不肯食,或麦麫,或屑米爲之。

32 五:
𩚷:《玉篇》古文粒字。注详米部五画。

33 五:
飺:《广韵》疾移切《集韵》才支切,𠀤音疵。《玉篇》嫌食貌。《集韵》或作呲㖢。又《集韵》才资切,音茨。饫也。又蒋氏切,音子。恶食也。《管子·形势解》飺食则不肥。

34 五:
飻:《说文》餮本字。贪食也。又《集韵》他典切,音腆。又徒典切,音殄。义𠀤同。

35 五:
𩚸:《正字通》俗飻字。

36 五:
饲:《玉篇》同飤。

37 五:
䬴:《唐韵》莫拨切,音末。《说文》食马谷也。《毛诗》作秣。又叶莫屑切,音蔑。《张载·七命》惸嫠爲之辟标,孀老爲之呜咽。五子拂缨而倾耳,六马嘘天而仰䬴。

38 五:
饱:〔古文〕𩜿𩜕𩛞《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博巧切,包上声。《说文》厌也。《玉篇》饱满也。《广韵》食多也。《易·渐卦》飮食衎衎,不素饱也。《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又《陆机·豪士赋》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又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临江军事饱安盈。又《五音集韵》许旣切,音欷。饫也。又古通有韵。《·小雅》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又叶彼五切,音补。《吴子·治兵篇》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廐,夏则凉庑。
考证:〔《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则世子亦不能饱。〕谨照原文尝馔寡下省则字。

39 五:
饰:《广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𠀤音识。《玉篇》修饰也。《逸雅》饰,拭也,物秽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后明,犹加文于质上也。又《礼·乐记》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故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注》以声而被之器也。又《·郑风》羔裘豹饰。《注》饰,缘袖也。礼,君用纯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饰也。又《周礼·地官·封人》饰其牛牲。《注》刷治洁淸之也。一曰豫饰也。又《礼·曲礼》饰羔雁者以缋。《疏》饰,覆也。画布爲云气,覆之以相见也。又《礼·月令》天子乃厉饰。《注》厉饰谓戎服,尚威武也。又《史记·公孙弘传》习吏事,缘饰以儒术。《后汉·章帝纪》诏曰: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厌之。又《周礼·夏官·掌固》设其饰器。《注》兵甲之属。又《正字通》满饰,国名。《说文》㕞也。从人从巾,食声。读若式,一曰橡饰。
考证:〔《周礼·地官·封人》饰其牛牲。《注》剥治洁淸之也。〕谨照原文剥治改刷治。〔《曲礼》饰羔雁者以绩。《注》饰,复也。〕谨照原文以绩改以缋。注改疏。〔《史记·公孙弘传》凡吏事,缘饰以儒术。〕谨照原文凡吏事改习吏事。〔《前汉·章帝纪》诏曰,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谨按章帝纪系后汉书,前汉改后汉。

40 五:
𩚹:《广韵》《集韵》𠀤郞丁切,音灵。《玉篇》饵也。《扬子·方言》饵谓之餻,或谓之𩚹。

41 五:
𩚺:《说文长笺》同飻。

42 五:
𩚻:《字汇补》子尉切,音醉。装饰也。

URN: ctp:kangxi-zidian/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