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 |
䰤:《》德红切《集韵》都笼切,𠀤音东。丑貌。《玉篇》鬼杀人。《类篇》鬼名。 |
| 八: |
𩳢:《集韵》于赡切,音厌。污触也。或作殗裺〈衤弇〉。 |
| 八: |
𩳣:《集韵》渠羁切,音奇。与鬾同。童鬼也。 |
| 八: |
𩳤:《篇海》郞宕切,音浪。江鬼,丑貌。 |
| 八: |
䰥:《》雨逼切《集韵》越逼切,𠀤音域。小儿鬼。又《》胡国切《集韵》获北切,𠀤音或。鬼䰥旋风。《类篇》一说鬼因风伺人。 |
| 八: |
魊:《集韵》同䰥。《玉篇》短狐,如龟,含沙噀人。 |
| 八: |
魋:《唐韵》杜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回切,𠀤音颓。《》神兽也。《·》魋如小熊,窃毛而黄。《注》今建平山中有此兽,状如熊而小,毛麆浅,赤黄色,俗呼爲赤熊。又人名。《礼·檀弓注》桓司马宋向戍之孙名魋。又《集韵》《韵会》传追切《正韵》直追切,𠀤音椎。《前汉·陆贾传》尉陀魋结箕踞。《注》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头髻也。 |
| 八: |
𩳥:《五音集韵》丁木切,音啄。《玉篇》丑头。 |
| 八: |
魌:《》去其切《集韵》《韵会》丘其切,𠀤音欺。《》丑也。今逐疫有䫏头。《注》徐锴曰:䫏头方相四目也。今文作魌。《周礼·夏官·方相氏注》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同𠎞。《集韵》通作䫥。 |
| 八: |
䰦:《玉篇》匹米切,音䫌。《篇海》丑也。又妖魅。 |
| 八: |
䰧:《唐韵》荒乌切《集韵》荒胡切,𠀤音呼。《》鬼貌。《类篇》或作𩲼。 |
| 八: |
𩳦:《篇海》丑知切,音痴。𩳦魅。《正字通》䰡字之譌。 |
| 八: |
𩳧:《五音集韵》古历切,音激。雨鬼。 |
| 八: |
魍:《》文两切《集韵》《韵会》文纺切,𠀤音罔。与蝄同。《玉篇》魍魉,水神,如三岁小儿,赤黑色。《》木石之怪夔魍魉。○按《》作罔两,《》作蝄蜽。 |
| 八: |
魉:《》《正韵》良奖切《集韵》《韵会》里养切,𠀤音两。与蜽同。详上魍字注。 |
| 八: |
魏:《》鱼贵切《集韵》《韵会》虞贵切,𠀤音僞。《》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国之魏。《诗·魏风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又《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注》象魏,阙也。又姓。《》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毕,至毕万仕晋封魏城,后因氏焉。又《集韵》语韦切,音巍。《·》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又《扬子·方言》魏,细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细而有容谓之魏。《注》魏魏,小成貌。又《集韵》《正韵》𠀤吾回切,音嵬。义同。 考证:〔《》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有省山,以爲魏国之魏。〕谨照原文今有改今人。 |
| 八: |
𩳨:《字汇补》烘孤切,音呼。《篇韵》鬼名。 |
| 八: |
𩳩:《奇字韵》魑,古作𩳩。注详十一画。 |
| 八: |
𩳪:《字汇总略》与魅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