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十》 | 电子图书馆 |
1 | 十: | 鰜:《唐韵》古甜切《集韵》《韵会》坚嫌切《正韵》古嫌切,𠀤音兼。《说文》鱼名。《广韵》比目鱼。《玉篇》䱾也。又《集韵》胡谗切,音咸。又贤兼切,音嫌。义𠀤同。又《集韵》吉念切,兼去声。鱼名。大而靑。又《集韵》诘念切,音傔。义同。 |
2 | 十: | 𩹱:《五音集韵》许竹切,音蓄。鱼名。出梁州。 |
3 | 十: | 𩹲:《广韵》普胡切《集韵》滂模切,𠀤音铺。与鯆同。《博雅》䱡也。《玉篇》𩹲,䱐鱼。一名江豚。天欲风则踊。详前鯆字注。 |
4 | 十: | 鰝:《唐韵》《正韵》胡老切《集韵》《韵会》下老切,𠀤音皓。《说文》大鰕也。《尔雅·释鱼》鰝,大鰕。详前鰕字注。又《集韵》古老切,音杲。又黑各切,音𦞦。义𠀤同。 |
5 | 十: | 䱵:《唐韵》乌红切《集韵》乌公切,𠀤音翁。《说文》鱼名。《本草》漳州海中有海䱵鱼,取其粪,乾之盛器,可辟蝇。 |
6 | 十: | 鰞:《广韵》哀都切《集韵》汪胡切,𠀤音乌。鰞鰂,鱼名。九月寒乌入水,化爲之。《玉篇》本作乌。互详鰂鱡二字注。 |
7 | 十: | 䱶:《正字通》同𩷕。 |
8 | 十: | 𩹳:《集韵》损果切,音锁。鱼名。亦作䲃。 |
9 | 十: | 𩹴:《正字通》䱤字之譌。 |
10 | 十: | 𩹵:《集韵》前西切,音齐。鱼名。出汉水,似鲤而小。 |
11 | 十: | 𩹶:《广韵》《集韵》𠀤徒郞切,音唐。《博雅》魠也。 |
12 | 十: | 𩹷:《玉篇》于鬼切,威上声。鱼也。又《正字通》鬼头鱼。出广东韶州府乐昌荣溪中,味美,状狞恶,故名。俗加鱼。 |
13 | 十: | 𩹸:《集韵》古禫切,音感。鱼名。 |
14 | 十: | 鰟:《集韵》无芳切,音房。鲂亦作鰟。 |
15 | 十: | 鰠:《广韵》《集韵》𠀤苏遭切,音骚。鱼名。《山海经》渭水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鰠鱼,其状如鳝鱼,动则其邑有大兵。 |
16 | 十: | 𩹹:《正字通》鱯字之譌。 |
17 | 十: | 鰡:《广韵》《集韵》𠀤力求切,音刘。鱼名。同䱖。 |
18 | 十: | 𩹺:《广韵》古伯切《集韵》各核切,𠀤音格。《博雅》䰲也。又《广韵》古核切,音隔。义同。又《广韵》来的切《集韵》狼狄切,𠀤音历。𩹺䱮,鱼名。亦作𩽏。 |
19 | 十: | 鰢:《广韵》莫下切《集韵》母下切,𠀤音马。鱼名。《正字通》按此卽海鰕。名水马。俗遂作鰢。 |
20 | 十: | 鲥:《广韵》《集韵》《韵会》市之切《正韵》辰之切,𠀤音时。鱼名。似鲂肥美,江东四月有之。或作𩶬。《尔雅·释鱼》一名当魱。《韵会》通作时。 |
21 | 十: | 𩹻:《集韵》同魮。 |
22 | 十: | 䱷:《广韵》语居切《集韵》《正韵》牛居切,𠀤音鱼。《五经文字》同渔。《周礼·天官·人》掌以时䱷爲梁。又《集韵》《韵会》午据切《正韵》鱼据切,𠀤音御。义同。《玉篇》同䰻。又作𩼪。 |
23 | 十: | 鰤:《广韵》疏夷切《集韵》霜夷切,𠀤音师。老鱼。《类篇》一说出历水,食之杀人。或省作魳。 |
24 | 十: | 鳏:〔古文〕𩶊《唐韵》古顽切《集韵》《韵会》姑顽切《正韵》姑还切,𠀤音关。《说文》鱼也。《诗·齐风》其鱼鲂鳏。《传》大鱼也。《孔丛子·抗志篇》衞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曰:如何得之。对曰:吾垂一鲂之饵,鳏过而不视,更以豚之半,则吞矣。又《书·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传》无妻曰鳏。《礼·王制》老而无妻曰鳏。《释名》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白虎通》鳏之言鳏鳏无所亲,则寡者少也。又《集韵》公浑切,音昆。与鲲同。《尔雅·释鱼疏》鳏,鱼子。鳏鲲字异,盖古字通用也。又与瘝同。《尔雅·释诂》鳏,病也。《郑樵注》鳏,卽瘝也。又《广韵》《集韵》𠀤古幻切,音惯。视貌。或作𥉀。又叶眞韵。《楚辞·天问》舜闵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合,二女何亲。 |
25 | 十: |
鰦:《广韵》子之切《集韵》津之切,𠀤音兹。鱼名。《尔雅·释鱼》鮂,黑鰦。《注》卽白鯈鱼。《疏》鮂,一名黑鰦。《六书故》今之咸淡水中者,长不逾尺,搏身椎首而肥,俗谓之鰦。海亦有之。 考证:〔《六书故》今之咸淡水中者,长不逾尺,搏身推首而肥,俗谓之鰦。〕谨照原文搏身推首改搏身椎首。 |
26 | 十: | 𩹼:《广韵》《集韵》𠀤侯旰切,音翰。鱼名。 |
27 | 十: | 䱸:《集韵》疎鸠切,音搜。人名。韩将有䱸申差。又与緧同。《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必緧其牛后。《注》故书緧爲䱸。郑司农云:䱸读爲緧。 |
28 | 十: | 𩹽:《玉篇》与鰋同。 |
29 | 十: | 鰧:《广韵》《集韵》𠀤徒登切,音腾。鱼名。苍身赤尾。《山海经》合水多鰧鱼。状如鳜,居逵。《类篇》或作𩺭。又《广韵》《集韵》𠀤直稔切,音朕。鱼似鰕赤文。 |
30 | 十: | 鳎:《唐韵》吐盍切《集韵》托盍切,𠀤音榻。《说文》虚鳎也。《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禺禺魼鳎。《注》鳎,鲵鱼也。似鮎,有四足,声如婴儿。《正字通》鳎,卽今福州铜盆鱼。又《集韵》诺盍切,音纳。与魶同。又《集韵》达协切,音沓。东方比目鱼名也。 |
31 | 十: | 𩹾:《广韵》奴答切《集韵》诺答切,𠀤音纳。《说文》鱼似𪔀,无甲,有尾,无足,口在腹下。 |
32 | 十: |
鳐:《唐韵》余招切《集韵》《韵会》《正韵》馀招切,𠀤音遥。《说文》文鳐,鱼名。《山海经》观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吕氏春秋》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神异经》东南海中有温湖,中有鳐鱼,长八尺。《本草》文鳐出海南,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一名飞鱼。羣飞水上,海人𠋫之,当有大风。 考证:〔《本草》文鳐出海南,大者长尺许,有翅,如尾齐。〕谨照原文如尾齐改与尾齐。 |
33 | 十: | 䱹:《集韵》侧下切。同𩺃。藏鱼。《周礼·天官·庖人注》若荆州之䱹鱼。 |
34 | 十: | 䱺:《唐韵》戸来切《集韵》何开切,𠀤音孩。《玉篇》𩷕䱺,雄蟹。又《集韵》鱼开切,音皑。义同。 |
35 | 十: | 䱻:《广韵》《集韵》𠀤戸八切,音滑。《山海经》排水注于稷泽,其中多䱻鱼,其状如蛇,而四足。又《山海经》求如之山,滑水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其中多滑鱼,状如鱓,赤背,音如梧,食之已疣。《注》音如人相枝梧声。又《山海经》桐水多䱻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郭璞·江赋》䱻鯟𩺭鮋。○按《山海经》三鱼音同类别。又《集韵》古忽切,音骨。义同。 |
36 | 十: | 𩹿:《广韵》古伯切《集韵》各额切,𠀤音格。海鱼。似鯾。肥美。 |
37 | 十: | 鰪:《集韵》谷盍切,音閤。鱼名。似鰿而小。《玉篇》鰪鱂,鱼名。又《广韵》安盍切《集韵》乙盍切,𠀤音姶。义同。 |
38 | 十: | 鰫:《唐韵》余封切《集韵》馀封切,𠀤音容。与鱅同。《说文》鱼也。《类篇》似鲢而黑。又《集韵》常容切,音鱅。又尹竦切,音勇。义𠀤同。 |
39 | 十: | 𩺀:《广韵》《集韵》𠀤资昔切,音积。《说文》本作𩼿。鱼名。《玉篇》𩺀,鲋也。与鰿鲫𠀤同。 |
40 | 十: | 鰬:《广韵》《集韵》《韵会》𠀤渠焉切,音乾。《博雅》大鱓谓之鰬。《史记·司马相如传》鰅鱅鰬魠。《注》鰬似鱓。 |
41 | 十: | 鳍:《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𠀤音祁。鱼脊上骨。《礼·少仪》夏右鳍。《注》脊也。《疏》夏时阳气在鱼脊,故右鳍。《史记·司马相如传》揵鳍擢尾。《注》正义曰:鳍,鱼背上鬣也。又《玉篇》与鮨同。鱼名。又鮓属。 |
42 | 十: | 䱼:《正字通》知演切,音展。《临海异物志》䱼鱼如指,长七八寸,但有脊骨,宜作羹,滑美。又音战。义同。 |
43 | 十: | 𩺁:《正字通》鲞本字。 |
44 | 十: | 鰮:《闽书》似马鲛而小。音未详。 |
45 | 十: | 𩺂:《石鼓文》黄帛其𩺂。《释音》郑氏云:𩺂,卽鯾字。 |
46 | 十: | 𩺃:《集韵》与䱹同。 |
47 | 十: | 𩺄:《篇海》音征。以醋煑鱼爲𩺄。 |
48 | 十: | 𩺅:《字汇补》同鲻。 |
49 | 十: | 𩺆:《干禄字书》鮓,俗作𩺆。 |
URN: ctp:kangxi-zidian/1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