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一》

電子圖書館
1 十一:
鰱:《唐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𠀤音連。《說文》魚名。《博雅》鱮也。《陸璣·草木蟲魚疏》鱮,徐州人謂之鰱。《郭璞·江賦》鯪鯉鰩鰱。又《正字通》鰫魚似鰱。俗呼黑鰱。

2 十一:
鰲:《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𠀤音敖。《玉篇》魚名。《正字通》俗鼇字。詳黽部鼇字註。

3 十一:
䱾:《唐韻》洛侯切《集韻》郞侯切,𠀤音樓。《說文》魚名。一名鯉。一名鰜。《玉篇》大靑魚。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𠀤音慺。義同。

4 十一:
𩺭:《集韻》徒登切,音騰。與鰧同。《郭璞·江賦》䱻鯟𩺭鮋。《註》𩺭,其狀如鱖。

5 十一:
𩺮:《集韻》盧谷切,音祿。與鱳同。詳後鱳字註。

6 十一:
鰳:《篇海》歷得切,音勒。《正字通》鰳魚以四月至海上,漁人聽水聲取之。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乾曰鰳鯗。

7 十一:
𩺯:《集韻》昨木切,音族。魚名。

8 十一:
鰴:《集韻》吁韋切,音煇。《爾雅·釋魚》魚有力者鰴。《註》强大多力也。《類篇》或作𩽚。

9 十一:
𩺰:《唐韻》語居切《集韻》牛居切,𠀤音魚。《說文》二魚也。又《集韻》訛胡切,音吾。魚之大者。《說文長箋》𩺰卽魚之重文。

10 十一:
𩺱:《廣韻》女力切《集韻》昵力切,𠀤音匿。魚名。《類篇》似鯇而小。

11 十一:
鰵:《廣韻》眉殞切《集韻》美殞切,𠀤音愍。海魚名也。

12 十一:
𩺲:《集韻》戚悉切,音七。《玉篇》魚也。或作𩵏。

13 十一:
䱿:《玉篇》初陷切,音懺。魚也。

14 十一:
𩺳:《正字通》俗鯋字。

15 十一:
鰶:《廣韻》《集韻》𠀤子例切,音祭。《玉篇》魚名。《類篇》或作䱥。

16 十一:
鰷:《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迢。白鰷,魚名。《正字通》形狹而長若條然。《·周頌》鰷鱨鰋鯉。《傳》白鰷也。《集韻》或作鯈䱔。又《集韻》先了切,音小。義同。

17 十一:
䲀:《廣韻》《集韻》𠀤脂利切,音至。《山海經》崌山,江水出焉,其中多䲀魚。

18 十一:
𩺴:《集韻》與鰻同。

19 十一:
鰸:《唐韻》豈俱切《集韻》虧于切,𠀤音區。《說文》魚名。似鰕無足長寸,大如釵股,出遼東。又《集韻》邕俱切,音迂。又委羽切,音傴。又烏侯切,音謳。義𠀤同。

20 十一:
鰹:《廣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𠀤音堅。鮦大者鰹。詳前鮦字註。

21 十一:
𩺵:《廣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𠀤音莘。魚尾長也。《·小雅》有莘其尾。字書从魚。《類篇》或作𩷔。

22 十一:
𩺶:《字彙》俗䲌字。

23 十一:
䲁:《廣韻》於胃切《集韻》紆貴切,𠀤音尉。魚名。似蛇。

24 十一:
鰺:《字彙》鱢字之譌。

25 十一:
鰻:《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𠀤音瞞。《說文》魚也。《廣韻》鰻鯠,魚也。《本草》鰻鱺似鱓而腹大。又《通雅》桂林有石鰻,出洞穴,性涼。又《廣韻》《集韻》𠀤無販切,音萬。義同。

26 十一:
鰼:《唐韻》似入切《集韻》席入切,𠀤音習。《說文》鰌也。《爾雅·釋魚》鰼,鰌。《註》今泥鰌。《疏》鰼,一名鰌。穴於泥中。又《山海經》囂水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鰼鰼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禦火。

27 十一:
鰽:《集韻》徐由切,音囚。與鯦同。魚名。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又《異物志》鰽魚,鰽鳥所化,故腹中有鳥腎二枚。又《集韻》字秋切,音酋。義同。

28 十一:
𩺷:《廣韻》𤰞吉切《集韻》璧吉切,𠀤音必。與鮅同。詳鮅字註。

29 十一:
鰾:《廣韻》符少切《集韻》婢小切,𠀤音摽。魚鰾。可作膠。《類篇》魚胞也。又《本草》鱁鮧魚。一名鰾。

30 十一:
𩺸:《集韻》陵之切,音釐。魚名。

31 十一:
䲂:《集韻》旬宣切,音旋。魚名,出梁州。

32 十一:
鰿:《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與𧐐同。《爾雅·釋魚》貝小者鰿。《註》今細貝,亦有紫色,出日南。又《博雅》鰿,鮒也。《楚辭·大招》煎鰿𦞦雀。《註》鮒也。《類篇》小魚也。今鯽魚。又《廣韻》《集韻》𠀤士革切,音賾。又《集韻》側革切,音責。義𠀤同。

33 十一:
𩺹:《石鼓文》又𩺹又𩸊。《釋音》𩺹,鄭氏云:今作鮒,音附。郭云:𠀤呼反,今文从𩹲。

34 十一:
鱀:《廣韻》具冀切《集韻》其旣切,𠀤音曁。《爾雅·釋魚》鱀是鱁。《註》鱀,䱜屬也。體似鱏魚,尾如䱡魚,大腹,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又《集韻》巨至切,音技。又居氣切,音旣。又其旣切,音禨。義𠀤同。《類篇》亦作𩵪。

35 十一:
𩺺:《正字通》同鱀。

36 十一:
鱁:《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𠀤音逐。《玉篇》鱁,鮧也。《爾雅·釋魚》鱀是鱁。詳鱀字註。

37 十一:
𩺻:《正字通》俗鰪字。

38 十一:
鱂:《廣韻》卽良切《集韻》資良切,𠀤音將。鰪鱂,魚名。

39 十一:
鱃:《集韻》雌由切,音秋。《博雅》鯉也。《山海經》蒼體之水多鱃魚,其狀如鯉而大首。《註》今蝦鰌字。亦作鱃。秋音。《本草拾遺》鱃魚,卽鱅魚。

40 十一:
䲃:《廣韻》《集韻》𠀤子皓切,音早。魚名。雞足。《山海經》瀤澤之水東北流注于泰澤,其中多䲃魚,其狀如鯉而雞足。又《集韻》損果切,音鎖。亦作𩹳。義同。又《集韻》鋤交切,音巢。魚子也。

41 十一:
鱄:《廣韻》職緣切《集韻》《韻會》朱遄切《正韻》朱緣切,𠀤音專。《說文》魚也。《儀禮·士喪禮》魚鱄鮒九。《家語》魚之大者名爲鱄。《呂氏春秋》魚之美者洞庭之鱄。又《廣韻》專諸,吳刺客。或作鱄。《左傳·昭二十年》乃見鱄設諸焉,而耕於鄙。《註》鱄諸,勇士。又《廣韻》《集韻》𠀤徒官切,音團。《山海經》黑水南流注于海,其中多鱄魚,其狀如鮒而彘尾,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註》鱄音團扇之團。又《廣韻》旨兗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止兗切,𠀤音轉。又《集韻》豎兗切,音善。義𠀤同。又《集韻》龍眷切,音戀。人名。《左傳·成十四年》吾不獲鱄也,使主社稷。《註》鱄,衞侯衍之母弟。
考證:〔《儀禮》鱄鮒九腊。〕謹照原文改魚鱄鮒九。

42 十一:
鱅:《唐韻》蜀容切《集韻》《韻會》常容切,𠀤音慵。《說文》魚名。《陸璣·草木蟲魚疏》鱮,或名鱅。《史記·司馬相如傳》鰅鱅鰬魠。《註》郭璞曰:鱅似鰱而黑。《正字通》似鰱,大頭細鱗,目旁有骨。《類篇》或作鰫。又《正字通》海魚,肉如彘。亦名鱅。又《山海經》食水多鱅鱅之魚,其狀如犂牛,其音如彘鳴。又《廣韻》《集韻》𠀤余封切,音容。義同。

43 十一:
𩺼:《集韻》同鯆。

44 十一:
䲄:《字彙補》同鰵。閩魚。鰲身類鱸,石首口大。

45 十一:
𩺽:《廣韻》與鰒同。

46 十一:
䲅:《本草》䲅魚,一名鶘夷。以物觸之,卽塡腹如氣毬。亦曰嗔魚。白背有赤道,如印,魚目得合,與諸魚不同,卽今河魨也。《註》音規。

47 十一:
鱆:《字彙補》音章。《閩書》鱆魚。一名望潮魚。

48 十一:
𩺾:《字彙補》𩻯字之譌。

URN: ctp:kangxi-zidian/1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