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七》

Library Resources
1 七:
鮵:《广韵》《集韵》𠀤徒活切,音夺。《尔雅·释鱼》鲣,大鮦,小者鮵。《注》今靑州呼小鲡爲鮵。

2 七:
鮶:《广韵》举云切《集韵》拘云切,𠀤音君。水鮶,虫名。似鱼。

3 七:
䱏:《广韵》天口切《集韵》他口切,𠀤音黈。《说文》鱼名。《类篇》或作𩶃。又《集韵》大透切,音豆。义同。

4 七:
𩷍:《广韵》《集韵》𠀤营只切,音役。鱼名。有四足。《类篇》如龟而行疾。亦作𩵤。《正字通》状如鮎,四足长尾,声似小儿,善登竹。别作䱛。

5 七:
𩷎:《广韵》徒历切《集韵》亭历切,𠀤音狄。东海有马𩷎鱼。《六书故》颊肉毳美。

6 七:
𩷏:《唐韵》巨成切《集韵》渠成切,𠀤颈平声。《说文》鱼名。《埤雅广要》鲂,一名𩷏。又《广韵》胡顶切《集韵》下顶切,𠀤音胫。义同。

7 七:
鮷:《广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𠀤音题。《说文》大鮎也。《博雅》鮷,鮎也。《左思·蜀都赋》鮷鳢魦鱨。又《集韵》大计切,音弟。义同。《类篇》或作鮧。亦作鯷。

8 七:
鮸:《唐韵》亡辨切《集韵》美辨切,𠀤音免。《说文》鱼名。出薉邪国。又《正字通》石首鱼,一名鮸,生东南海中,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头中白石二,腹内白鳔可作胶。岭表录谓之石头鱼,浙志谓之江鱼,乾者名鲞鱼。又《集韵》武远切,音挽。义同。

9 七:
鮹:《广韵》所交切《集韵》师交切,𠀤音梢。海鱼,形如鞭鞘。《本草》鮹鱼,腹似马鞭,尾有两岐如鞭鞘,故名爲鮹。出江湖。又《广韵》相邀切《集韵》思邀切,𠀤音宵。义同。

10 七:
𩷐:《五音集韵》渠玉切,音局。鱼名。

11 七:
鮺:《广韵》《集韵》𠀤侧下切,音鮓。《说文》本作𩻢,藏鱼也。南方谓之䰼,北方谓之𩻢。

12 七:
鮻:《五音集韵》苏禾切,音蓑。与魦同。鱼名。《山海经》姑射山有鮻鱼,人面人手鱼身,见则风涛起。

13 七:
鮼:《玉篇》七寻切,音侵。鱼名。

14 七:
𩷑:《说文》鰋本字。

15 七:
𩷒:《广韵》昨淫切《集韵》才淫切,𠀤音鬵。与䰼同。𩻢也。详䰼字注。又《集韵》锄簪切,音岑。义同。

16 七:
𩷓:《玉篇》之利切,音志。鱼名。

17 七:
鮽:《玉篇》与鱼切,音余。鱼也。

18 七:
鮾:《广韵》奴罪切《集韵》弩罪切,𠀤音馁。与鯘同。鱼败也。通作馁。亦作鯘。

19 七:
𩷔:《集韵》同𩺵。

20 七:
䱐:《广韵》《集韵》𠀤芳无切,音敷。鱼名。《博雅》䱡也。《本草》江豚别名。鯆鱼《魏武帝食制》谓之䱐䰽。又《类篇》芦䱐,鱼名,似鰌蝥而细文。又《广韵》缚谋切《集韵》房尤切,𠀤音浮。又《集韵》悲幽切,音彪。义𠀤同。

21 七:
鮿:《广韵》陟叶切《集韵》《韵会》陟涉切,𠀤音辄。婢鮿鱼,卽靑衣鱼。又《玉篇》膊鱼也,盐渍鱼也。《前汉·货殖传》鮿鲍千钧。《注》师古曰:鮿膊鱼,卽今不著盐而乾者也。

22 七:
䱑:《集韵》似绝切,音㿱。䱑魟,江虫,形似蟹,可食。《类篇》䰸䱑,鱼名。似鰌𩶢,生海中。又《集韵》食列切,音舌。义同。

23 七:
鲧:《唐韵》《集韵》《正韵》𠀤古本切,音衮。《说文》鱼也。《玉篇》大鱼也。又《·尧典》于,鲧哉。《传》鲧,崇伯之名。《释文》禹父也。《广韵》亦作鮌。

24 七:
䱒:《广韵》于业切《集韵》乙业切,𠀤音邑。与𩸆同。鱼名。《前汉·货殖传》鲐鲍千斤。《注》鲍卽今之䱒鱼。又《集韵》忆笈切。义同。

25 七:
𩷕:《广韵》鲁当切《集韵》卢当切,𠀤音郞。《博雅》蟹,其雄曰𩷕䱺。

26 七:
鲠:《唐韵》《集韵》《韵会》𠀤古杏切,梗去声。《说文》本作𩹐,鱼骨。《广韵》刺在喉。《仪礼·公食大夫礼注》乾鱼近腴,多骨鲠。《前汉·贾山传》祝鲠在后。又《广韵》骨鲠蹇谔之臣。《后汉·来歙传》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注》骨鲠,喩正直也。又《淮南子·地形训》蛟龙生鲲鲠。又与梗同。《后汉·殷熲传》至今爲鲠。《注》与梗同。又《集韵》居孟切,音赓。义同。

27 七:
䱓:《集韵》唐丁切,音庭。与𩹇同。鱼名。䰲也。又《正字通》鲻,鱼名。《异鱼图赞》:鲻鱼极眇,一筋千头,名曰跳䱓,不以网收。又《集韵》他顶切,音挺。全鱼酱。鲻原刻从𡿧作。

28 七:
鯂:《篇海》孙租切,音苏。鯂,息也,死而更生。《正字通》别作苏。

29 七:
鯃:《集韵》同𩶭。

30 七:
鯄:《五音集韵》巨鸠切,音求。《玉篇》鱼名。与𩵍同。

31 七:
鯅:《广韵》式连切《集韵》尸连切,𠀤音膻。《玉篇》鱼酱。又《集韵》抽延切,音脠。又矢忍切,音矧。义𠀤同。

32 七:
鯆:《广韵》博孤切《集韵》奔模切,𠀤音逋。鯆䱐,鱼名。或作𩶉。亦作𩺼。《类篇》鱼名。尾有毒。《本草》江豚别名鯆鱼。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普胡切,音铺。江豚别名,天欲风则见。亦作𩹲。又《广韵》方矩切《集韵》匪父切,𠀤音甫。《玉篇》大鱼。又《集韵》彼五切,音补。义同。

33 七:
鲩:《广韵》《集韵》𠀤戸板切,音睅。《说文》鱼名。《尔雅·释鱼》鲩。《注》今鯶鱼,似鳟而大。○按《尔雅》鳢、鲩二字𠀤列,非以鲩训鳢也。疏云:鳢一名鲩,非。又《本草》:鲩似鲤,生江湖闲,胆至苦,主喉闭。《类篇》亦作鯶鰀。又《广韵》胡本切《集韵》胡衮切,𠀤音混。又《集韵》戸管切,音浣。又胡玩切,音换。义𠀤同。

34 七:
鯈:《唐韵》以周切《集韵》夷周切,𠀤音由。《说文》鱼名。《集韵》与鮋同。《庄子·秋水篇》鯈鱼出游。《音义》卽白鯈鱼也。《淮南子·览冥训》不得其道者,若观鯈鱼。《注》鯈鱼,小鱼。《正字通》俗呼参条鱼,长而小,时浮水面,性好游,故名。又《山海经》带山彭水西流至芘湖,其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赤尾,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鹊。○按与《庄子》《淮南子》别是一种。又地名。《左传·文十七年》将悉敝赋以待于鯈。《注》鯈,晋郑之境。又人名。《左传》晋公子伯鯈,后汉刘鯈。又《广韵》直由切《集韵》《韵会》𨻰留切《正韵》除留切,𠀤音俦。义同。又《集韵》《正韵》𠀤田聊切,音迢。本作鲦。详鲦字注。

35 七:
䱔:《集韵》同鲦。亦作䱔。《庄子·至乐篇》食之鰌䱔。

36 七:
𩷖:《玉篇》音步。鱼名。

37 七:
鲤:《唐韵》良止切《集韵》《韵会》两耳切《正韵》良以切,𠀤音里。《说文》鳝也。《尔雅·释鱼》鲤。《注》今赤鲤鱼。《诗·𨻰风》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陶弘景·本草》鲤最爲鱼中之主,形旣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山湖,所以琴高乗之。《酉阳杂俎》道书以鲤多爲龙,故不欲食。《正字通》神农书曰:鲤爲鱼王,无大小,脊旁鳞皆三十有六,鳞上有小黑点,文有赤白黄三种。○按《尔雅·释鱼》鲤、鳝二字相偶,无二名。毛公、《说文》误谓《尔雅》以鳝释鲤,遂合鳝、鲤爲一,非也。又唐制,佩用鱼符,亦象鲤形。又书扎曰双鲤。《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李商隐诗》双鲤迢迢一纸书。《注》古人尺素结爲鲤鱼形,卽缄也。《类篇》亦作𩼆。

38 七:
䱕:《广韵》莫浮切《集韵》迷浮切,𠀤音谋。《玉篇》鱼名。《集韵》或省作𩶋。《正字通》似鯼而小,一名黄花鱼。福温多有之。温海志名黄灵鱼,卽小首鱼,首亦有石。又《集韵》谟杯切,音枚。鱼行貌。

39 七:
䱖:《集韵》与鰡同。

40 七:
䱗:《集韵》千安切,音餐。与𩽐同。《正字通》白鲦别名。

41 七:
鲨:《广韵》所加切《集韵》《韵会》师加切,𠀤音沙。与魦同。《尔雅·释鱼》鲨鮀。《注》今吹沙小鱼。《疏》鲨,一名鮀。陆玑云:鱼狭而小,尝张口吹沙。《通雅》鲨,吹沙小鱼,黄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阔而扁,后方而狭,陆氏以爲狭小,非也。《·小雅》鱼丽于罶,鱨鲨。又海鲨。《正字通》靑目赤颊,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六书故曰:海中所产,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无鳞,胎生,大者伐之盈舟。又《集韵》所嫁切,沙去声。义同。又叶山宜切,音师。《徐干·齐都赋》罛鳝鮷,网鲤鲨,拾𧓍珠,籍蛟蠵。

42 七:
鯋:《篇海》同鲨。

43 七:
𩷗:《集韵》渠王切,音狂。大鱼。

44 七:
𩷘:《集韵》逆及切,音岌。鱼衆也。

45 七:
𩷙:与硥同。《隷释》咸阳灵台𥓓,𩷙鱼复生。《注》淮南子地形训,载海外三十六国,西北方有无继民,硥鱼在其南。注云:硥鱼如鲤,有神灵乗行九野。硥读如蚌。字书蚌或作䰷、硥,无𩷙字也。所谓𩷙鱼,疑卽此尔。

46 七:
䱘:同鯬。见《字汇补》。

47 七:
𩷚:《字汇补》蒲没切,音浡。鱼名。出《异鱼图赞》。

48 七:
鯌:《字汇补》口到切,音靠。鱼名。

URN: ctp:kangxi-zidian/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