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十三》

电子图书馆
1 十三:
硷:《唐韵》鱼占切《集韵》鱼窆切,𠀤音验。《说文》卤也。又《广韵》七廉切《集韵》千廉切,𠀤音签。《广韵》水和盐也。又《广韵》《集韵》𠀤古斩切,音减。义同。又《正字通》俗以竈灰淋汁曰硷水,去垢秽。又石硷。《本草》出山东济宁诸处,土人采蒿蓼之属,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烧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麪汁内,久则凝如石,可浣衣,状类硷,故亦得硷名。

2 十三:
𪊃:《字汇》同𪉭。《正字通》俗𪊉字。

3 十三:
𪊄:《集韵》古𧝓切,音感。咸味。又古蹔切,音橄。味过咸也。《字汇》味苦也。又无味。

4 十三:
盐:《唐韵》《集韵》《韵会》余廉切《正韵》移廉切,𠀤音阎。《说文》咸也。古宿沙初作,煮海爲盐,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賔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注》苦盐出于池,盐爲颗未鍊治,味咸苦。散盐卽末盐,出于海及井,幷煑鹻而成者,盐皆散末也。形盐卽印盐,积卤所结,形如虎也。饴盐以饴杂和,或云生戎地,味甘美也。《礼·内则》卵盐。《注》大盐也。《正字通》盐种类非一,或出于卤地,或出于井,出于崖,或出于石,出于木。又《史记·天官书》臯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正义曰》凌杂,交乱也。米盐,细碎也。又泽名。《史记·大宛传》于阗之东,水注盐泽,潜行地下,则河源出焉。又白盐,山名。在四川夔州,南连赤甲山。《杜甫诗》赤甲白盐俱刺天。又国名。《山海经》盐长之国。又无盐,古国名。又地名。盐城,在蒲州安邑县。一名司盐城。《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又《前汉·地理志》无盐县,属东平郡,海盐县,盐官县,属会稽郡。又牛两膁上曰阳盐。《甯戚相牛经》阳盐欲得广。又金盐五加皮别名。又姓。《鲁国先贤传》有北海相盐津。又毋盐,复姓。齐毋盐邑大夫之后。又无盐,古之丑妇人。又《广韵》《集韵》《正韵》𠀤以赡切,音艳。《广韵》以盐腌物也。《礼·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又同艳。《礼·郊特牲》君亲誓社,以习军旅,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注》流,犹行也。行田也。盐,读爲艳,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艳之,观其用命不也。又曲之别名。凡歌诗谓之盐者,谓如吟行曲引之类也。《古乐府》有昔昔盐,神雀盐,黄帝盐诸名。𠀤读作盐。○按盐,卽古曲前之艳。但歌此曲,不定爲曲前曲中,直如《九宫谱》之所谓慢词也。《字汇》俗作𥂁。
考证:〔宾客共其形盐,王之膳羞共其饴盐。〕谨照周礼原文,形盐下增散盐二字。饴盐上省其字。

URN: ctp:kangxi-zidian/1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