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 |
𠪙:《唐韻》胥里切《集韻》想止切,𠀤音枲。《》石利也。又《集韻》養里切,音以。又《類篇》逸織切,音弋。義𠀤同。 |
| 十二: |
𠪚:《唐韻》魚金切《集韻》魚音切,𠀤音吟。《》崟也。一曰地名。《》崟𠪚,山崖狀也。又《唐韻》《集韻》𠀤吐敢切,音𦵹。山險。又《唐韻》《集韻》𠀤口敢切,音𩜱。義同。又《集韻》魚杴切,音嚴。同巖。嶺巖險也。又虎覽切,音喊。山險也。又五敢切,音儼。山石貌。 |
| 十二: |
厬:《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𠀤音軌。《·》水醮曰厬。《註》謂水醮盡。《疏》凡水之盡,皆謂之厬。厬則竭涸之一名也。《韻會》一曰水厓枯土也。《禮·韻舊註》泉側出,誤。 |
| 十二: |
𠪛:《集韻》庶古作𠪛。註見广部八畫。 |
| 十二: |
𠪜:《篇海》古庶字。◎按卽𠪛字之譌。 |
| 十二: |
㕐:《集韻》洗野切,音寫。仄也。又四夜切,音卸。傾也。 |
| 十二: |
厭:《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𠀤饜入聲。《》笮也。从厂,𤞣聲。《徐曰》笮,鎭也。壓也。一曰伏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將以厭衆。《前漢·杜鄴傳》折衝厭難。《註》厭者,壓也。鎭壓𡨥難,使之銷靡也。又《正韻》順從貌。《·》天下厭然猶一也。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又《》惡夢也。又《集韻》厭次,地名。又《集韻》或作壓。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豔切,饜去聲。《集韻》足也。《·》有厭其傑。《註》厭,受氣足也。《·》克厭上帝之心。《註》厭,滿也。又《韻會》厭,斁也。《·》服之無斁。註:厭也。又通作饜。《禮·曾子問》孔子曰:有隂厭,有陽厭。《註》厭是饜飫之義。又《唐韻》《集韻》於琰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掩。《·》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又《正韻》惡也。《》天厭之。又《》厭,魅也。別作魘。《韓愈·游湘西寺詩》怵惕夢成魘。又《正韻》與黶同。與掩藏之掩同音。《禮·大學》見君子而后厭然。《註》厭讀爲黶。厭,閉藏貌。又《集韻》於鹽切,音㤿。同懕。《》安也。《·》厭厭夜飮。《》厭厭良人。《註》安靜也。又《正韻》同𤞣。《左傳·昭二十八年》屬厭而已。《杜預註》言小人之腹飽,猶知厭足。又《集韻》《正韻》𠀤乙甲切,音押。《前漢·劉向傳》抑厭遂退。《註》師古曰:厭,音乙甲反,謂不伸也。又《·》厭旦於牧之野。《註》厭,猶臨也。謂𨻰於將旦之先也。又《正韻》通作壓。又《集韻》乙及切,音邑。厭邑,濕意。又《集韻》鄔感切,音暗。沈溺意。《·》其厭也如緘。 |
| 十二: |
厮:《唐韻》息移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斯。同廝。《韻會》廝,通作厮。《史記·蘇秦傳》厮徒十萬。《前漢·𨻰餘傳》有厮養卒。《註》厮,取薪者也。又《揚雄傳》蹂屍輿厮。《註》厮,破折也。音斯。又《西域傳》尚書厮留甚衆。《註》厮留,言其前後離厮,不相還及也。 |
| 十二: |
𠪝:《集韻》堂練切,音電。與奠同。《揚子·太𤣥經》天地𠪝位。 |
| 十二: |
𠪞:《字彙補》蒼各切。與錯同。 |
| 十二: |
𠪟:《字彙補》口合切,音溘。閉門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