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 |
厜:《唐韵》姊宜切《集韵》《韵会》津垂切,𠀤音觜。《》厜㕒,山顚也。《·》崒者,厜㕒。《郭璞注》谓峰头巉岩。又《集韵》或作崒。又《集韵》是爲切,音垂。义同。又𠪪。 《集韵》是爲切,音垂。《》厜㕒,山巓。又津垂切,音觜。义同。 |
| 八: |
厝:《唐韵》《集韵》仓各切《韵会》淸各切《正韵》七各切,𠀤音错。《》厉石也。从厂,昔声。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厝。《徐曰》今诗借作错字。又《·》五方杂厝。《注》晋灼曰:厝,古错字。又《唐韵》《集韵》《正韵》𠀤仓故切,音措。《·》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注》厝,置也。《集韵》同措。 |
| 八: |
㕋:《唐韵》巨金切《集韵》渠金切,𠀤音琴。《》石地也。《集韵》或作㕂。又《集韵》其淹切,音箝。义同。又巨禁切,音𤘡。义同。 |
| 八: |
𠩧:《唐韵》口答切,音溘。山左右有岸。 |
| 八: |
𠩨:《玉篇》古文砮字。注见石部五画。 |
| 八: |
㕌:《集韵》牛代切,音碍。石名。又《玉篇》张幕也。又《集韵》陟革切,音摘。义同。 |
| 八: |
𠩩:《集韵》札色切,音侧。与仄同。《玉篇》陋也。倾侧也。 |
| 八: |
𠩪:《玉篇》此芮切。地也。 |
| 八: |
𠩫:《唐韵》五历切《集韵》倪历切,𠀤音鷁。《》石地恶也。又《集韵》逆革切,音虉。䃒𠩫,石地。 |
| 八: |
𠩬:《集韵》斄古作𠩬。注见支部十五画。 |
| 八: |
厞:《唐韵》扶沸切《集韵》《韵会》父沸切,𠀤肥去声。《》隐也。《尔雅疏》幽隐也。《仪礼·特牲馈食》荐俎敦设于西北隅,几在南厞。《注》厞,隐也。不知神之所在,而攺馔爲幽暗,庶其飨之。又《玉篇》陋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符非切,音肥。义同。 |
| 八: |
𠩭:《集韵》朱伦切,音谆。同淳。渍也。 |
| 八: |
㕍:《集韵》都回切,音塠。堆或作㕍。聚土也。《玉篇》亦堆字。 |
| 八: |
原:〔古文〕𠪥𨘡𠪰《唐韵》《集韵》《韵会》𠀤愚袁切,音元。《》高平曰原,人所登。《·》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泽坟衍原隰之名物。《礼·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劳农。又《·》农渔商贾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司马相如传》尔陿游原。《注》孟康曰:原,本也。又《·》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贞。《朱传》必再筮,自审有元善长永正固之德。《礼·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注》末,勿也。谓所食之馀,不可再进也。《·》以沛宫爲原庙。《注》师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庙,更重立也。又《韵会》推原也。《易·系辞》原始要终。《前汉·薛宣传》原心定罪。《注》师古曰:原,谓寻其本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注》原,察也。又宥罪曰原。《晋书·潘岳传》会诏原之。又通作源。《·》犹塞川原爲潢洿也。《注》师古曰:原,谓水泉之本也。又姓。《》孔子弟子有原宪。《前汉·赵广汉传》颍川大姓原褚。《注》原褚,二姓也。又州名。《韵会》汉高平县,魏爲镇州,又攺原州。又《韵补》叶虞云切。《史记·叙传》怀王客死,兰咎屈原。好谀信谗,楚幷于秦。 |
| 八: |
𠩮:《字汇补》同盾。 |
| 八: |
𠩯:《字汇补》古文存字。注见子部三画。 |
| 八: |
𠩰:《海篇》与厚同。山陵之厚也。亦作𣆉。 |
| 八: |
𠩱:《集韵》璹古作𠩱。注见玉部十四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