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七》

電子圖書館
1 七:
㕟:《唐韻》苦怪切《集韻》口漑切,𠀤音蒯。《爾雅·釋詁》㕟,息也。《註》㕟,氣息貌。又《集韻》丘媿切,同喟,太息也。

2 七:
叙:《正字通》俗敍字。○按敍本从攴从余。今作叙,从又,誤。

3 七:
𠬿:《集韻》兵,籀文作𠬿。

4 七:
叚:《唐韻》古馬切《集韻》舉下切,𠀤音賈。《說文》借也。《集韻》或作𠭊,通作假。又《集韻》何加切,音瑕。姓也。《春秋傳》晉有叚嘉。通作瑕。

5 七:
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薄半切,音畔。《說文》半也。从半,反聲。《徐曰》離叛也。《廣韻》奔他國也。又《韻會》通作畔。《前漢·高帝紀》漢王幷關中,而齊梁畔之。又《集韻》《韻會》𠀤普半切,音判。煥也。《張衡·西京賦》譬衆星之環北極,叛赫戲以煇煌。《註》言宮觀臺榭周于正殿,猶衆星環拱,光耀布散也。又《集韻》或从火作炍。

6 七:
叜:《唐韻》《集韻》𠀤古文叟字。註詳八畫。《說文》老也。从灾,又聲。灾者,衰惡也。《廣韻》老叜。《集韻》或作𡨎𠋢傁。

7 七:
𠭀:《精薀》若本字。𠭀,然詞,猶云如是也。从叒从口。借爲相反之詞,殊上事也。又爲發語之詞,起下文也。亦爲且然而未必之詞。又借而爲汝,聲相通也。

8 七:
𠭁:《正譌》得本字。取也。从貝从又。以手持貝,𠭁之意也。隷作得。

9 七:
叝:《字彙補》古號切,音告。謹告也。

10 七:
𠭂:《字彙補》同𡥈。

URN: ctp:kangxi-zidian/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