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因〔古文〕𤇀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𠀤音姻"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三》

電子圖書館
1 三:
囝:《集韻》九件切,音蹇。閩人呼兒曰囝。《正字通》閩音讀若宰。《靑箱雜記》唐取閩子爲宦官,顧况有哀囝詩。又有囝別郎罷,郎罷別囝詩,以寓諷。郎罷,閩人呼父也。又《集韻》魚厥切,音刖。與月同。唐武后作。

2 三:
𡆧:《玉篇》古文窗字。註詳穴部七畫。《字彙》从囗从𡭔,凡曾會等字皆从此,與囦字不同。

3 三: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𠀤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𤣥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又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又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又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又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又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又《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𨻰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又《集韻》《韻會》𠀤戸賄切,音悔。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又《集韻》《韻會》𠀤胡對切,音繢。《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又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又《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𠀤讀若諱。俗作囬。

4 三:
囟:〔古文〕𠙷𦞤䪿顖《廣韻》息晉切《集韻》思晉切,𠀤音信。《說文》頭會腦蓋也。象形。《魏校曰》頂門也。子在母胎,諸竅尚閉,唯臍內氣,囟爲之通氣,骨獨未合。旣生,則竅開,口鼻內氣,尾閭爲之洩氣,囟乃漸合,隂陽升降之道也。《方書》頂中央旋毛中爲百會,百會前一寸半爲前頂,百會前三寸卽囟門。又《集韻》息忍切,信上聲。又息利切,音四。義𠀤同。

5 三:
𡆨:《五音集韻》古文良字。註詳艮部一畫。

6 三:
𤇀𠀤。《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時子因𨻰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又姓。《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又《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又叶烏前切,音烟。《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絕我懽條,統我思因。《集韻》或作㧢。
考證:〔《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盼者,無因至前也。〕謹照史記漢書本傳盼𠀤作眄,改眄。

7 三:
𡆩:《正字通》伊宵切,音妖。《酉陽雜俎》神名。人影九重,第七重曰竈𡆩。

8 三:
𡆪:《川篇》音窻。孔穴也。

9 三:
囡:《集韻》與㘝同。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