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六》 | 电子图书馆 |
1 | 六: | 型:〔古文〕坓《广韵》戸经切《集韵》《韵会》乎经切《正韵》奚经切,𠀤音𠛬。模也。凡铸式,以土曰型,木曰模,金曰范。本作型。型字从𠛬作。 |
2 | 六: | 垌:《玉篇》拖孔切,音桶。缶垌也。又姓。宋有垌夫,嘉定闲进士,汉川人。 |
3 | 六: | 垍:《广韵》其冀切《集韵》巨至切《韵会》奇寄切,𠀤音洎。《说文》坚土也。一曰陶器。 |
4 | 六: | 垎:《广韵》胡格切《集韵》辖格切,𠀤音楁。《说文》水乾也。一曰坚也。又《广韵》垎索,狂也。 |
5 | 六: | 垏:《集韵》勒没切,音㖀。埂埒也。 |
6 | 六: | 𡊷:《集韵》垠古作𡊷。注详本画。 |
7 | 六: | 𡊸:《集韵》乳勇切,音宂。《玉篇》地名。 |
8 | 六: |
垐:〔古文〕堲《广韵》疾资切《集韵》才资切,𠀤音茨。《说文》以土增大道上。古作堲。 考证:〔《说文》以土增大道上。一作㘹。〕谨照原文一作㘹改古作堲。 |
9 | 六: | 垑:《广韵》尺氏切《集韵》敞尓切,𠀤音哆。《说文》恃也。谓恃土地。《字汇》治土也。 |
10 | 六: | 垒:《广韵》力委切。与累通。《说文》垒,墼也。积堑爲墙壁也。 |
11 | 六: |
垓:《广韵》古哀切《集韵》《韵会》《正韵》柯开切,𠀤音该。《说文》兼垓八极地也。引《春秋国语》:天子居九垓之田。《司马相如·封禅书》上畅九垓。又数名。《风俗通》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又界也,守也。《扬雄箴》重限累垓,以防暴卒。又《集韵》居谐切,音皆。级也,重也。《史记·封禅书》大乙坛三垓。《北齐大禘歌》三垓上列,四陛旁升。又地名。《史记·项羽纪》汉王围项羽于垓下。《注》垓,堤名,在沛县。一曰聚邑名。正义,垓是高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故曰垓。又叶居之切,音基。《郭璞·游仙诗》嫦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升降随长烟,飘颻戏九垓。 考证:〔《周语》天子之田九垓。〕谨照说文原文改爲引春秋国语天子居九垓之田。 |
12 | 六: | 𡊹:〔古文〕𡎱𡓓《广韵》于眞切《集韵》《正韵》伊眞切,𠀤音因。《说文》塞也,抑水使西流也。水性东,以土石障之从西。又《玉篇》时注切,音树。又徒候切,音豆。义𠀤同。《类篇》堙㘻𡍯𡋘𠀤同。又烟、𡐲。 |
13 | 六: | 垕:《集韵》厚古作垕。注详厂部七画。又姓。《印薮》汉垕文。《玉篇》又作𡊵。𡊵字从从口从土。 |
14 | 六: | 垖:《正字通》堆本字。 |
15 | 六: | 垗:《广韵》治小切《集韵》徒了切,𠀤音兆。《说文》畔也,爲四畤界,祭其中。又祭名。《周礼·春官·小宗伯》垗五帝于四郊,垗山川丘陵坟衍。又窀穸爲宅垗。《孝经》卜其宅垗,而安厝之。通作兆。凡茔界皆曰垗。又《集韵》《韵会》𠀤直绍切,音肇。义同。 |
16 | 六: | 垘:《广韵》蒲北切《集韵》《韵会》《正韵》房六切,𠀤音服。土壅曰垘。《史记·天官书》川塞溪垘。《孟康注》崩也。苏林曰流也。又《集韵》鼻墨切,音匐。义同。 |
17 | 六: | 垙:《广韵》古黄切《集韵》《韵会》《正韵》姑黄切,𠀤音光。陌也。或作𨹂𤱳。 |
18 | 六: | 㘶:《集韵》桀古作㘶。注详木部六画。 |
19 | 六: | 垚:《广韵》五聊切《集韵》《韵会》倪幺切,𠀤同尧。从三土积累而上。象高形。 |
20 | 六: | 垛:《广韵》徒果切《集韵》都果切《韵会》杜果切,𠀤音𥬲。《说文》堂塾也。《玉篇》射垛也。《唐六典》武举制有长垛马射。又吴方言,左右个爲垛头。又山名。射垛山,在井陉东南。秦王翦伐赵,立射垛于此,因名。俗读如妥。 |
21 | 六: | 垜:《字汇》同垛。 |
22 | 六: | 垝:《广韵》过委切《集韵》苦委切《韵会》矩鲔切《正韵》古委切,𠀤音诡。《说文》毁也。垣墉圯壤,皆曰垝。《诗·衞风》乗彼垝垣。又《集韵》居僞切,音嬀。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或作陒。 |
23 | 六: | 垞:《集韵》直加切。同𨼑。小丘名。《扬子·方言》兖人呼实城中曰姹。又地名。垞城,在徐州北。《舆地志》垞,古嵩国。城西南有嵩侯庙。○按《玉篇》古文宅作𡧪,王维诗有南𡧪北𡧪,注入声,俗读若茶,疑卽一字譌分。 |
24 | 六: | 𡊺:《字汇》籀文𣴱字,见《周宣王·石鼓文·郭注》。○按《石鼓文》𡊺𡊺𧽢𧽢,释作瀚,古借汗。《字汇》譌作污,非,今攺正。 |
25 | 六: | 垟:《广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𠀤音洋。土精也。《易说》泰山失金鸡,西岳失玉垟。又土怪也。《史记·孔子世家》季桓子穿井,获一土缶,其中有羊,问于仲尼。曰:以丘所闻,土之怪则羵垟也。或作羊。 |
26 | 六: | 垠:〔古文〕㙬𡊷𡏴《唐韵》语巾切《集韵》鱼巾切《韵会》疑巾切,𠀤音银。地埒也,岸也。《尔雅·释地》九天之际曰九垠。《楚辞·远游》逴绝垠乎寒门。《注》北极之门。《淮南子·天文训》气有汉垠。《扬雄·甘泉赋》漂龙渊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又天闲决兮地垠开。又《集韵》鱼斤切《韵会》疑斤切,𠀤音䖐。义同。又与圻通。见圻字注。又《集韵》五斤切,音痕。《博雅》崖也。亦作沂。又古恨切,音艮。土有起迹。又通作银,界限也。又叶五坚切,音姸。《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从土从艮。艮,止也,止于其所也。 |
27 | 六: | 垡:《广韵》《集韵》《韵会》𠀤房越切,音伐。耕起土也。《韩愈诗》予期拜恩后,谢病老耕垡。或从发,垡墢。亦作㘺。 |
28 | 六: | 垢:《唐韵》古厚切《集韵》《韵会》《正韵》举后切,𠀤音苟。尘滓也。《左传·宣十五年》国君含垢,天之道也。《韩非子·大体篇》不洗垢,而察难知。《庄子·大宗师》仿偟乎尘垢之外。又国名。《华严经》国名无垢,琉璃爲地。又《集韵》丘𠋫切,音宼。解垢,诡曲之辞。又居六切,音掬。中不净也。《诗·大雅》维彼不顺,征以中垢。又叶公戸切,读若古。《楚辞·哀时命》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孰魁崔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
29 | 六: | 垣:〔古文〕𩫧《唐韵》雨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𠀤音袁。𤰞曰垣,高曰墉墙也。《释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诗·大雅》大师维垣。《左传·襄三十一年》子产尽壤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又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记·天官书》上垣太微宫垣十星,东垣北上相,名左掖门,西垣北上将,名右掖门。《唐书·权德舆传》左右掖垣,承天子诰命,中垣紫微宫垣十五星,左右掖与太微垣同。《湘山野录》艺祖居潜日,爲赵普飮,居席左。𨻰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宫垣二十二星。《癸辛杂志》扬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又古邑名。《一统志》垣卽周召分陕处,宋攺曰垣曲。又东垣,秦县。《史记·高帝纪》代相𨻰豨反,帝亲征,豨将以东垣降,因攺曰眞定。又玉名。《騈雅》婴垣,美玉。《山海经》羭次之山,其阳多婴垣之玉。又姓。汉西河太守垣恭。又《集韵》胡官切,音桓。义同。亦作𥥣。又《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欢嘉坚固,可以长安。◎按言垣本元韵,安字宜叶音鸳。《正字通》垣攺音延,安音烟,则言字错入先韵矣。又叶夷然切,音延。《刘桢·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淸切禁,中情无由宣。 |
30 | 六: | 垤:《广韵》《集韵》𠀤徒结切,音迭。土之高也。《孟子》泰山之于丘垤。又《广韵》地一切《韵会》直质切,𠀤音侄。蚁封也。《诗·豳风》鹳鸣于垤,妇叹于室。《陆佃曰》蚁场谓之坻,亦谓之垤。从至,以蚁之微而能爲垤,用其至也。 |
31 | 六: | 㘷:《集韵》同艾。草名。 |
32 | 六: | 垥:《篇海类编》虚业切,音胁。堤水。 |
33 | 六: | 𡊻:《集韵》力蘖切,音列。塍也。 |
34 | 六: | 𡊼:《集韵》渠容切,音蛩。水石之鸟曰𡊼。 |
35 | 六: | 𡊽:《集韵》封古作𡊽。注详寸部六画。 |
36 | 六: | 𡊾:《说文长笺》与宅同。文作㡯𡧪。 |
37 | 六: | 㘸:《字汇补》古文坐字。注详四画。 |
URN: ctp:kangxi-zidian/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