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一》

電子圖書館
1 十一:
㝩:《唐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𠀤音康。《說文》屋㝩㝗也,謂屋閑。《玉篇》虛也,空也。《司馬相如·長門賦》委參差以㝩㝗。又《廣韻》《集韻》《類篇》𠀤口朗切,音慷。義同。本作㝩。《集韻》或从穴作䆲。

2 十一:
㝪:《唐韻》《集韻》𠀤都念切,音店。《說文》屋傾下也。一曰厭也。《廣韻》窮也。或从土作墊。又《廣韻》丁愜切《集韻》《類篇》的協切,𠀤音喋。義同。《正字通》𡪐字省文。

3 十一:
寞:《廣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𠀤音莫。《說文》寂寞,無聲也。本作嗼,今文作寞。《前漢·揚雄傳》惟寂寞自投閣。《韓愈文》釣於寂寞之濵。又通作漠。《楚辭·遠遊》野𡧘漠其無人。又《宋玉·九辯》欲𡧯漠而絕端兮。亦借用莫。

4 十一:
察:《唐韻》初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𠀤音刹。《說文》覆審也。从宀祭聲。《徐鉉曰》祭祀必質明。明,察也。故从祭。《廣韻》諦也,知也。《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又《增韻》考也,廉視也。《周禮·秋官·士師註》士,察也,義取察理獄訟之事也。又《唐書·百官志》監察御史,掌司六察。一察官人善惡,二察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廩耗減,四察妖猾盜賊,五察茂才異等,六察黠吏豪宗,兼幷縱暴。又昭著也。《中庸》言其上下察也。又察察,潔淸貌。《史記·屈原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又苛察也。《老子·道德經》其政察察,其民𦈫𦈫。又《晉書·謝安傳》弘以大綱,不存小察。又《正字通》偏見曰察。《莊子·天下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又姓。吳將軍察戰,明正德中朝城知縣察童。又讀作祭。《尙書大傳》祭之爲言察也。察者,至也,人事至然後祭。又叶直列切,音徹。《前漢·郊祀歌》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古詩》置我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又叶子例切,音穧。《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集韻》或作詧。
考證:〔《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子兮。〕謹照原文授子改授余。

5 十一:
𡩻:《集韻》同浸。《正字通》濅字之譌。

6 十一:
寠:《唐韻》其矩切《集韻》《韻會》郡羽切,𠀤衢上聲。《說文》無禮居也。《爾雅·釋言》寠,貧也,謂貧陋也。《郉疏》貧無以爲禮也。《·邶風》終寠且貧。又《集韻》《類篇》龍遇切《五音集韻》良遇切,𠀤音屢。《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小人富而寠陋將貴也。寠,去聲。又《集韻》《類篇》郞侯切《韻會》《正韻》盧侯切,𠀤音婁。《史記·淳于髠傳》甌寠滿篝。《註》甌寠,便側之地。又《集韻》甌寠,猶抔摟也。《韻會》或从穴作窶。

7 十一:
寡:《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瓦切,瓜上聲。《說文》少也。从宀頒。頒,分賦也。宀分故爲少也。《爾雅·釋詁》罕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繫辭》吉人之辭寡。又《釋名》倮也。倮然單獨也。《·梓材》至于敬寡。《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𤯝之。又《大戴禮》五十無夫曰寡。又凡孀嫠皆曰寡婦。又無夫無婦𠀤謂之寡。丈夫曰索,婦女曰嫠。又王侯謙稱。《禮·曲禮》諸侯自稱曰寡人。《論語》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皆言寡德也。又《·大雅》𠛬于寡妻。《註》嫡妻也。《箋》寡有之妻,言賢也。《疏》嫡妻惟一,故言寡。又叶公戸切,音古。《·小雅》爰及矜人,哀此鰥寡。叶上野羽。野音暑。又《大雅》不侮矜寡。叶上吐下禦。又叶古火切,音果。《陸雲·歲暮賦》歲難除而易逝兮,情艱多而泰寡。年有來而棄子兮,時無算而非我。《正字通》本作寡。《正譌》俗从力作寡,非。寡字下从力作。
考證:〔《論語》夫人自稱曰寡小君。〕謹照原文改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8 十一:
𡩼:《正字通》寡字之譌。

9 十一:
𡩽:《等韻》莫江切,音厖。寐也。

10 十一:
寢:〔古文〕𡨦𡫒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稔切,侵上聲。《說文》臥也。《·小雅》乃寢乃興。《論語》宰予晝寢。又《廣韻》堂室也。《爾雅·釋宮》無東西廂,有室曰寢。周制,王公六寢,路寢一,小寢五。路寢,冶事之所,小寢,燕息之地也。《公羊傳·莊三十二年》路寢者何,正寢也。又寢廟。凡廟,前曰廟,後曰寢。《·小雅》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商頌》寢成孔安。《註》廟中之寢,所以安神也。又陵寢。《史記·樂書》三代以前,未有墓祭。至秦始出寢,起於墓側。漢因秦制,上陵皆有園寢。又凡居室皆曰寢。《禮·王制》庶人祭於寢。又息也。《前漢·𠛬法志》兵寢𠛬措。《唐書·裴度傳》汲黯在朝,淮南寢謀。又寢丘,縣名,在汝南。《前漢·地理志應劭註》叔敖子所邑之地,後更名固始。又叶衣檢切,音揜。《·小雅》乃安斯寢。叶上簟。簟音忝。《集韻》亦作𡩠。

11 十一:
寣:《廣韻》《集韻》𠀤呼骨切,音忽。《說文》臥驚也。《廣韻》覺也。《玉篇》小兒啼寣寣也。一曰河內相呼也。又《正字通》㴑原音豁,誤。

12 十一:
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說文》寐覺而有言曰寤。从㝱省,吾聲。一曰晝見而夜㝱也。《周禮·秋官》有司寤氏。《註》寤,覺也,主夜覺者。又《春官·大卜疏》精神寤見,覺而占之。又《左傳·隱元年》莊公寤生,驚姜氏。《註》遌生也。遌,逆也。杜預曰:寤寐而莊公生。《風俗通》凡兒墮地,能開目視者,謂之寤生。又與悟通。《爾雅序》別爲音圖,用祛未寤。《註》用此音圖,以祛除未曉寤者也。孔伋曰:吾終日思而未之得,於學則寤焉。又《說文》一作𡨂。《正字通》俗作窹,非。窹,竈名。又𥧝,同窹。

13 十一:
寥:《廣韻》落蕭切《集韻》力交切《韻會》《正韻》憐蕭切,𠀤音聊。《說文》空虛也。《玉篇》寂也,廓也。《莊子·大宗師》吾聞之𤣥冥,𤣥冥聞之參寥。《註》莊子僞立此名。《楚辭·九辯》寂寥兮收潦而水淸。又《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又《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郞狄切,𠀤音歷。義同。《集韻》本作廫。

14 十一:
𡩾:《集韻》烏侯切,音歐。𨶍𡩾,彝人屋。或曰前漢蘇武傳作區脫。譌作𡩾,今作甌。

15 十一:
實:〔古文〕宲𡾍《唐韻》《廣韻》神質切《集韻》《類篇》《韻會》食質切,𠀤音失。《說文》實,富也。从宀从貫。貫,貨貝也。《廣韻》誠也,滿也。《增韻》充也,虛之對也。《易·本義》乾一而實,坤二而虛。《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宋程頤曰》心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又華實。《晉語》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史記·商鞅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又物成實也。《爾雅·釋草》果臝之、括樓𠛬昺疏。實卽子也。《禮·月令》季春,乃爲麥祈實。《註》謂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庭實旅百。《註》庭之所實𨻰有百品,言物備也。又《襄三十一年》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又軍實。《左傳·襄二十四年》齊社,蒐軍實。杜註祭社,因閱數軍器。又《儀禮·特牲饋食》實豆籩。《註》謂取籩豆實之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註》豆實實於罋,簋實實於篚。又具數也。《史記·始皇本紀》使黔首自實田。《註》謂令民自具頃畝實數也。又《唐六典》凡里有手實法,歲終,具民之年與地闊狹爲鄕帳。又驗也。《後漢·光武紀》使各實二千石,以下至黃綬。又事跡也。《史記·莊周傳》率皆虛語,無事實。《韓非傳》反舉浮淫之蠹,加之功實之上。又當也。《書·呂𠛬》閱實其罪。《註》使與法相當也。又是也。《·大雅》實墉實壑。又姓。又《正字通》脂利切,音至。與至同。《禮·雜記》計於適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不祿,使某實。《註》言爲計而至此也。《增韻》實,亦作寔。《韻會》實寔分爲二。
考證:〔《爾雅·釋草》果臝之屮,其實多括樓。實卽子也。〕謹照原文省屮其多三字。括樓下增𠛬昺疏。〔《禮·月令》季春,爲民祈麥實。〕謹照原文改乃爲麥祈實。〔《左傳·襄二十四年》齊侯祭社蒐軍實。《註》謂兵甲器械也。〕謹按左傳無侯祭二字,註内亦無兵甲之文。謹照原文改齊社,蒐軍實。杜註祭社,因閱數軍器。〔《儀禮·特牲饋食》實籩豆。〕謹照原文籩豆改豆籩。

16 十一:
𡩿:《集韻》悉則切。同塞。《正譌》窒也。本作𡫳,从宀,屋也。从廾,兩手奉也。从㠭,象疊物形,奉而𡫳於屋中,會意。別用塞,先代切,邊地也。與𡫳分爲二,譌作𡩿,非。互見𡫟字註。

17 十一:
寧:〔古文〕寍《唐韻》奴丁切《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𠀤佞平聲。《說文》願詞也。从丂,寍聲。又安也。《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大雅》文王有聲,遹求厥寧。《·康誥》裕乃以民寧。《註》行寬政,乃以安民也。又《·洪範》五福,三曰康寧。《註》無疾病也。又女嫁歸省父母曰寧。《·周南》歸寧父母。又予寧居喪也。《前漢·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喪,子寧三年。又無寧,寧也,願辭也。《左傳·隱十一年》無寧兹許公復奉其社稷。又《襄二十六年》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又丁寧,屬付諄復也。《前漢·郞顗傳》丁寧再三。俗作叮嚀。又丁寧,鉦也。《左傳·宣四年》著於丁寧。《正義》言著於丁寧,則丁寧是器。《晉語》伐備鐘鼓,聲罪也。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是丁寧,戰之用也。又州名,秦北郡,魏置華州,西魏改寧州。又姓。又《集韻》乃定切,音佞。通甯。《前漢·郊祀歌》穰穰復正直往甯。《師古註》叶音平聲。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又叶乃挺切,佞上聲。《張載·七命》王猷四塞,圅夏謐寧。丹冥投烽,靑徼釋警。又叶女良切,音娘。《蘇軾·富鄭公𥓓》堂堂韓公,與萊相望。再聘於燕,四方以寧。望平聲。《韻會》本作寧,經史作寧,俗作寜。寧从丂。

18 十一:
𡪀:《玉篇》古文宐字,註見五畫。

19 十一:
寨:《廣韻》豺夬切《集韻》《韻會》士邁切《正韻》助邁切。𠀤與砦同。《廣韻》山居以木柵。《集韻》籬落也。或作柴,柴柵。通作寨塞,羊栖宿處也。又《廣韻》蘇則切《正韻》《韻會》悉則切,𠀤音塞。安也。

20 十一:
𡪁:《玉篇》午含切《集韻》吾含切。𠀤與啽同。寐中語也。一曰寐聲。

21 十一:
𡪂:《正字通》同釐。見六書統。

22 十一:
𡪃:《正字通》同奧。《說文》篆从宀。宀卽勹之變體,廾省从大。𡪿,俗奧字。

23 十一:
𡪄:《集韻》展呂切。積也,與貯同。《周禮·地官·賈師》凡天患,禁貴儥者。《註》謂若𡪄米穀,而賭久雨疫病者,貴賣之。

24 十一:
𡪅:《集韻》郞豆切,音陋。地名。

25 十一:
𡪆:《韻會小補》古響字。註見音部十三畫。

26 十一:
㝫:《字彙補》力公切,音隆。天形也。

URN: ctp:kangxi-zidian/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