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𡨢:《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𠀤音居。《博雅》䝻,賺賣也。一曰貯也。本作䝻,或作𡨢。《玉篇》𡨢,舍也。《韻會》貯也。《正字通》與居同。

2 八:
𡨣:《等韻》衣遇切,音嫗。假寐也。《正字通》𡪘字之譌。

3 八:
宿:〔古文〕㝛夙《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𠀤音夙。《說文》止也。《玉篇》夜止也,住也。《·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周禮·地官》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又《增韻》安也,守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註》宿,安也。又《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又《廣韻》素也。《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又《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又國名。《春秋·隱二年》及宋人盟于宿。又邑名。《史記·衞世家》孫林父甯殖,謀逐獻公怒如宿。又蒯瞶入宿。又《史記·吳世家》將舍於宿。《左傳》作戚,字別義同。又姓。《風俗通》漢鴈門太守宿祥,明正德中蜀人宿進。又通作夙,早也。《周禮·春官》世婦,掌女宮之宿戒。《註》宿戒,當給事,謂豫告之也。又與肅同。《禮·祭統》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註》宿讀爲肅戒也。又《儀禮·宿尸註》宿,與曲禮主人肅客入之肅同。又去聲。《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救切,音秀。列星也。◎按《史記》《漢書》二十八宿。《正義》音息袖反,又音夙。《左思·吳都賦》窮飛鳥之棲宿,註亦音秀,是星宿之宿,與棲宿之宿,古皆通同。又叶息流切,音羞。《莊子·天地篇》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又叶相卽切,音息。《班彪·冀州賦》遵大路以北逝兮,歷趙衰之采邑。醜柏人之惡名兮,聖高帝之不宿。
考證:〔《左傳·昭二十六年》官宿其業。〕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

4 八:
㝛:《玉篇》古文宿字。註見宿。〇按《說文》宿本作㝛,从宀𠈇聲。則㝛乃宿本字,今依《玉篇》列古文。

5 八:
㝜:《集韻》思積切,音昔。夜也。《正字通》按夕通作昔,今从昔,加宀,無義。

6 八:
寀:《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正韻》此宰切,𠀤音採。《爾雅·釋詁》尸寀也。《註》謂寀地。《疏》主事者必有寀地。又《爾雅·釋詁》寀寮,官也。《疏》官地爲寀,同官爲寮。又《集韻》《類篇》𠀤倉代切,音蔡。義同。亦作采。

7 八:
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感切,音昝。《說文》居之速也。《·鄭風》無我惡兮,不寁故也。《朱傳》寁速,故舊也。言子無惡我而不留,故舊不可以遽絕也。又《廣韻》亟也。又入聲。《五音集韻》疾葉切,音捷。義同。又《正字通》正韻二十一感,寁,速也。十葉,寁,亟也。亟與速義相近,分二音。韻會感韻收寁字,葉韻不載。又說文,寁,居之速,从宀疌聲。孫愐子感切,切與聲反,音訓皆未定,此六書之可疑者。字彙兼昝疌二音,从正韻也。

8 八:
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前歷切,音籍。《說文》無人聲也。本作𡧯。从宀尗聲。《徐曰》此𡧯寞字。今文作寂。《廣韻》靜也,安也。《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非有名言。又《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又或作𡧘。《楚辭·遠遊》野𡧘漠其無人。《集韻》亦作𧧌諔漃。

9 八:
𡨤:《正字通》窡字之譌。

10 八:
寃:《正字通》俗冤字。《說文》冖部冤,屈也。从兔,在冖下。《周伯溫曰》俗作寃,非。

11 八:
寄:《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又《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

12 八:
寅:〔古文〕𦦚𡓵㝙𢁐𡩪《唐韻》弋眞切《集韻》《韻會》夷眞切,𠀤音夤。《說文》寅,𩪯也。本作𡩟。《徐曰》𩪯,𢷤斥之意。正月陽氣上銳,而出閡於宀也。臼,所𢷤也,象形。今作寅,東方之辰,一曰孟陬。《前漢·律歷志》引達於寅。《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又《玉篇》演也,敬也,强也。《·堯典》寅賔出日。《註》寅,敬也,以賔禮接之。出日,方出之日。蓋以春秋之旦,朝方出之日,而識其初出之景也。又《舜典》汝作秩宗,夙夜惟寅。《註》言蚤夜敬思其職也。又《臯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註》謂當同其寅畏,協其恭敬,使民彝物,則各得其正也。又《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𠀤音夷。義同。○按《說文》寅訓𩪯也,夕部夤訓敬惕。今諸書寅字兼敬惕義。寅夤二字古疑通。

13 八:
密:《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莫筆切《正韻》覓筆切,𠀤音蜜。《爾雅·釋山》山如堂者密。《郭璞註》山形如堂室者曰密。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一曰靜也。又《玉篇》止也,默也,深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周頌》夙夜基命宥密。《註》謂所以承藉天命者,宏深而靜密也。又《增韻》稠也,疎之對也。《·小畜》密雲不雨。《·大雅》止旅廼密。《註》言其居止之衆,日以益密也。又《史記·功臣年表》罔亦少密焉。又祕也。《易·繫辭》幾事不密,則害成。又《禮·樂記》隂而不密。《註》密言閉也。又《禮·少儀》不窺密。《註》曲隱處也,嫌伺人隂私也。又近也。《·畢命》密邇王室,式化厥訓。又國名。密須氏,姞姓之國。《·大雅》密人不恭。又州名。古姑幕城,秦琅邪,隋爲密州。因水以名。又姓。《正字通》漢尚書密忠,宋有密祐。又複姓。《何氏姓苑》密茅氏,琅邪人。又有密革氏,密須氏。又叶明祕切,音媚。《江淹·齊高帝誄》宋主陵遐,紫殿遏密。話言之詔,貽在英粹。《集韻》或省作𡶇,俗作宻。

14 八:
㝝:《玉篇》力針切《集韻》黎針切,𠀤音林。室深也。

15 八:
㝞:《廣韻》《集韻》𠀤於加切,音鴉。㝞𡨀,不正也。又去聲。《玉篇》於價切,音亞。懸貌。

16 八:
𡨥:俗寇字。

17 八:
寇:《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𠀤音扣。《說文》暴也。从攴从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廣韻》鈔也。《增韻》仇也,賊也。《易·蒙卦》不利爲寇,利禦寇。《·大雅》式遏寇虐。《·舜典》寇賊姦宄。《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又《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又《周禮》司寇,秋官,主𠛬戮理官也。又《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又姓。宋有寇準。《歐陽氏曰》俗作𡨥,非。
考證:〔《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謹照原文寇字下增鳧字。

18 八:
𡨦:《集韻》寢古作𡨦。註詳十一畫。亦作寢𡫒。

19 八:
寈:《集韻》靑古作寈。註詳部首。亦作𡗡𡴏𡴐,玉篇作𡴑。

20 八:
𡨧:《集韻》宰古作𡨧。註詳七畫。亦作𠈾。又作𡪤。

21 八:
𡨨:《集韻》與叟同。《前漢書·人表》鼓𡨨,卽瞽瞍也。本作𡨝,或作叜𡨎𠋢。
考證:〔《班固·人物志》鼓𡨨,卽瞽瞍也。〕謹照原書改前漢書人表。

22 八:
𡨩:《字彙補》曉昆切,音昏。𡨩方,國名。見元子。

URN: ctp:kangxi-zidian/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