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十》

电子图书馆
1 十:
嵞:《玉篇》达胡切。引书娶于嵞山。今通作涂。

2 十:
𡺪:《集韵》展勇切,音冢。山名。◎按《禹贡》嶓冢注:山形似冢者。俗作𡺪,非。

3 十:
𡺫:《集韵》他刀切,音滔。山名。

4 十:
𡺬:《集韵》乌懈切,音隘。险也。《正字通》音义与𡶃通,误分爲二。

5 十:
𡺭:《集韵》呼贡切,烘去声。𡺭峒,山谷深貌。

6 十:
㟰:《集韵》母迥切,明上声。巊㟰,山貌。《左思·吴都赋》巊㟰郁岪。《注》山气暗昧之状。一曰山高貌。

7 十:
𡺮:《唐韵》符鄙切《广韵》匹鄙切《集韵》部鄙切,𠀤音嚭。《说文》崩也。《集韵》坏也。《吴元满·总要》从屵,谐肥去声,崩也。又上声,隐也。通作厞。引楚辞九歌,隐思君兮厞仄。○按厞仄犹倾侧,与崩义亦近。

8 十:
嵟:《唐韵》《集韵》𠀤都回切,音堆。《说文》高也。又《集韵》杜罪切,音錞。高貌。《正字通》说文嵟在屵部,与山部崔训大高义相通。一说嵟与𡺾同。𡺾,古文堆字。

9 十:
嵠:《广韵》苦奚切,同溪。

10 十:
𡺯:《集韵》余招切,音摇。山貌。

11 十:
嵡:《集韵》乌公切,音翁。山名。又《类篇》邬孔切,翁上声。山貌。

12 十:
嵢:《玉篇》千郞切,音仓。山势。

13 十:
𡺰:《正字通》同嶭,俗省。

14 十:
𡺱:《正字通》俗嵍字。

15 十:
嵣:《广韵》《集韵》《类篇》𠀤徒郞切,音唐。𡵀嵣,山名。又《玉篇》《广韵》徒朗切《集韵》待朗切,𠀤音荡。嵣𡵀,山貌。《张衡·南都赋》嵣𡵀嶚剌。《注》嵣𡵀,山石广大貌。嶚剌,石相戾也。又《玉篇》《广韵》徒浪切《集韵》大浪切,𠀤音宕。义同。

16 十:
𡺲:《集韵》须闰切。同峻。

17 十:
嵤:《集韵》《韵会》互扃切《正韵》于平切,𠀤音荥。岭嵤,山深貌。又《广韵》戸萌切《集韵》乎萌切,𠀤音宏。峥嵤,山峻也。《说文》本作嵘。《集韵》或作巆峵𡵓。

18 十:
嵥:《广韵》渠列切《集韵》巨列切,𠀤音杰。嵥𡴎,高貌。《郭璞·江赋》虎牙嵥竖以屹崪。

19 十:
𡺳:《正字通》豳字之譌。详豕部豳字注。

20 十:
㟱:《集韵》以沼切,音蓔。山貌。《正字通》嶕字之譌。

21 十:
𡺴:《正字通》吐骨切,音宊。𡺴屼,山貌。

22 十:
㟲:《集韵》愚袁切,音原。崟㟶,山巅。或作㟲。《正字通》譌字。

23 十:
嵦:《广韵》五来切《集韵》鱼开切,𠀤音皑。崃嵦,山貌。又《五音集韵》可亥切,音垲。义同。

24 十:
𡺵:《集韵》牀皆切,音柴。山在平林也。又《集韵》《类篇》𠀤楚改切,音躧。义同。

25 十:
𡺶:《正字通》俗塞字。

26 十:
嵧:《广韵》《集韵》𠀤力求切,音留。岣嵧,山貌。《字汇》岣嵧,罗君山峰。

27 十:
嵨:《集韵》于五切,音隖。山名。《正字通》俗隖字。

28 十:
嵩:〔古文〕崇《玉篇》思融切。同崧。《说文》中岳嵩高山也,从山高,指事。《白虎通》中岳独加高字,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后汉·郡国志》颖川阳城有嵩高山。《注》禹贡有外方山,卽嵩也。《前汉·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又姓。《正譌》嵩古作崇。《韦昭国语注》通用崈。《正字通》按崇崈音义同,不当合崇嵩爲一。互见前崧字注。

29 十:
嵪:《类篇》丘交切。同墝。又《集韵》丘刀切,音尻。嵪㠂,山峻貌。《字汇》与𡼗同。

30 十:
㟳:《广韵》《集韵》𠀤力质切,音栗。山名。

31 十:
𡺷:《字汇》胡驾切,音夏。山名。

32 十:
𡺸:《字汇》巨支切,音耆。出《释典》。《正字通》譌字。

33 十:
𡺹:《字汇》同巏。《正字通》俗巏字。

34 十:
嵫:《广韵》子之切《集韵》《韵会》津之切《正韵》津私切,𠀤音咨。崦嵫,山名。日所入处。见前崦字注。又嵫山,在嵫阳县北。又嵫厘,峻险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崱屴嵫厘。◎按《王赋》嵫厘𡸟厘互见,音义𠀤同。

35 十:
嵬:《集韵》乌回切《韵会》鱼回切《正韵》五回切,𠀤音巍。《说文》高不平也。从山,谐鬼平声。《尔雅·释山》石戴土谓之崔嵬。《注》石山上有土者。《·周南》陟彼崔嵬。又高大貌。《班固·西都赋》增盘崔嵬。又《广韵》《正韵》五罪切《集韵》《韵会》五贿切,𠀤音頠。𡾋嵬,山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嵳峩㠑嵬。《集韵》或作峞。通作隗。

36 十:
㟴:《集韵》同嵬。

37 十:
𡺺:《集韵》同𡾈。省文。𡾈字原作山下穷。

38 十:
𡺻:《正字通》壑字之譌。

39 十:
嵭:《玉篇》布耕切,音崩。义阙。

40 十:
嵮:《集韵》丁年切。同填。塞也,加也。或作填。亦作嵮。《荀子·大略篇》嵮,如也。《注》与塡同。𡻗字见补遗寅集。
《正字通》俗嵮。

41 十:
嵯:《集韵》《韵会》《正韵》𠀤仓何切,音磋。《说文》嵯峨,山石貌。《晋衞恒论书》山岳嵯峨而连冈。本作𡾑。又《广韵》楚宜切,音雌。㠁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嵳。

42 十:
嵰:《广韵》《集韵》𠀤丘检切,音遣。《玉篇》嵰险,山高峻貌。又《集韵》丘廉切,音𢜩。义同。

43 十:
嵱:《广韵》《集韵》𠀤馀封切,音容。山名。《杨愼曰》在容州,山下有鬼市。又《集韵》尹竦切,音涌。嵱嵷,山峰貌。《扬雄·甘泉赋》陵高衍之嵱嵷。《注》上下衆多貌。

44 十:
嵲:《广韵》五结切《集韵》《韵会》倪结切,𠀤音孽。嵽嵲,山高貌。《杜甫·赴奉先县诗》凌晨过骊山,御牀在嵽嵲。或作𡺼。又《雕赋》置巢嶻𡺼。亦作𡸣𡴎。

45 十:
𡺼:《集韵》同嵲。

46 十:
𡺽:《集韵》卽刃切,音晋。山名。

47 十:
㟵:《正字通》俗𡶬字。

48 十:
𡺾:《正字通》𡻛字注,𡺾字之譌。𡺾与堆同。《前汉·地理志》李冰凿离𡺾,避沫水之患。○按有譌字,而正字不载,今补入。详载十一画注。

49 十:
嵳:《集韵》同嵯。

50 十:
嵴:《集韵》资昔切,音脊。山脊也。

51 十:
𡺿:《集韵》同崚。

URN: ctp:kangxi-zidian/46/10